介绍了硒的生理功能和药理作用,包括:抗氧化作用、促进代谢、增强视力、提高免疫功能、抗癌等.并列举了多种含硒制剂.
作者:王少为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为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钙、钠的变化规律,对140例HIE新生儿和100例正常新生儿血清钙、钠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HIE新生儿血清钙、钠均比正常新生儿降低,有显著性差异,与新生儿HIE程度呈正相关.提示HIE新生儿要适当纠正血清钙、钠.
作者:严智先;梁星群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任意取城镇6个月~7岁男女儿童220例,取其枕部头发测定Zn、Fe、Ca、Pb的含量,分年龄、性别统计其正常值、非正常值发生率.结果发现,缺锌、高铅发生率与年龄有关,缺Ca、高Ca发生率与年龄、性别有关.
作者:许丽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采用B超显像和尿液促黄体生成激素(LH)测定,联合监测卵泡发育和排卵,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孙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从微量元素角度对脾脏微量元素铁、铜、锌含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泡利酚对缺铁性贫血成龄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用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及缺铁性贫血(IDA)模型组.IDA模型组麻醉处死部分大鼠,再将剩余大鼠随机分为FeSO4治疗组(简称FeSO4组)、泡利酚治疗组(简称泡利酚组)进行治疗.分别于各阶段测定大鼠体重、脾重及脾脏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当大鼠IDA时,其体重、脾重及其微量元素铁、铜、锌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在给予FeSO4和泡利酚治疗后,其体重、脾重及其微量元素铁、铜、锌含量均显著升高,与给药前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FeSO4组无统计学意义;而泡利酚组则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FeSO4及泡利酚均可使IDA大鼠受损的免疫功能得到恢复,与其调节机体微量元素铁、铜、锌的含量有关.在对IDA成龄大鼠免疫功能作用方面,泡利酚优于单纯补铁.
作者:陈则永;陈贵良;李为红;姚林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为了解学前儿童头发中铅锌含量及两元素间的关系,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昆明市三所幼儿园400名学前儿童进行了发中铅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发铅≥10×10-6者232人,占58%;发锌≤100×10-6者240人,占60%;铅锌两元素呈负相关.昆明市儿童发铅水平较高,普遍存在缺锌情况.铅锌在体内可能存在互为竞争的拮抗作用.
作者:付雪;王云华;甘平;黄琛 刊期: 1999年第06期
对86例儿童微量元素锌水平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缺锌儿童生长发育明显落后于健康对照组,尤其以身高增长落后为显著,P<0.05,显示锌与儿童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作者:老白杨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研究了稀土元素铈作为絮凝剂对废水中砷的去除效果.研究发现,稀土元素铈能沉淀絮凝吸附溶液中的砷,佳除砷pH为10左右,沉淀时间为2 h,沉淀效果较好.当Ce/As≥10、砷初始浓度为100 mg/L时,As(Ⅲ)的去除率大于96%,As(Ⅴ)为99%以上,所生成的污泥量从体积和重量上均比常用絮凝剂FeCl3、FeSO4、Al2(SO4)3等要少得多,100 mg/L砷经过铈的二级沉淀处理后,砷的排出浓度低于0.5 mg/L的排放标准,因此在生产上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谢晓梅;廖敏;石伟勇;王锐 刊期: 1999年第06期
陶瓷食具是盛放食物的容器,与人体健康休戚相关.但在陶瓷坯表面上有一层极薄的釉,制釉原料中含有铅的化合物,若在陶瓷餐具中放置果汁、醋等酸性食物,游离铅便会溶入食物中,进入体内.铅是危害人体有毒元素.本文提示人们如何选择和使用陶瓷食具,以免长期使用不合格陶瓷食具而引起生活性铅中毒.
作者:陈立坚;谢文缄;陆懋莲;胡建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对南宁市6家火锅城的53份火锅尾汤中的五种微量元素Cu、Pb、Cd、Ni、Al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火锅汤中五种微量元素含量的中位数较本市自来水值明显升高.2.分别用五种微量元素作为因变量,以火锅材质、涮火锅时间、肉量等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三条回归方程.提示:火锅汤汁中微量元素的增高可能与火锅材质及食物中的元素移入有关.
作者:郑艳燕;李习艺;郭松超;鲁力;谢云峰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用2-亚硝基-1-萘酚-5-磺酸与Ni、Co络合,在波长530 nm和其他优化测定条件下,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定量测定市售镍盐中微量钴,为测定镍盐中微量钴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新方法.
作者:万涛;王勇;阎玉华;本水;昌二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作者:罗慧玲;李满枝;汪慧民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观察了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208例神经系统疾病的疗效.结果是NGF治疗多发性硬化症效果明显,其次为周围神经疾病,其他疾病疗效依次为脑梗塞、震荡麻痹、脊髓病.提示NGF能保护神经元,促进神经细胞的分化、生长及神经外伤愈合等,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春平;何邦平;蔡龙荣;盛杏英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测定了经B超检查发现脂肪肝的40例中老年病例血清脂蛋白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除HDL外,TC、TG、LDL均显著升高.故积极控制血清脂蛋白的升高,是预防和控制中老年脂肪肝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科 刊期: 1999年第06期
对795例儿童锌缺乏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儿童铁缺乏时有多种临床表现,发生率依次为食欲异常、生长迟缓、免疫功能低下、智力发育障碍.锌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排泄过多、需要量增加是主要病因.治疗要针对病因,以采用综合措施为宜.
作者:禹正玲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确定了植物样品测碘时快速、简便地制备分析试液的方法,并用溴水氧化放大反应比色法测定了分析试液中碘的含量.该法测碘(I-)的线性范围是0.02~0.8 mg/L,检出限为0.017 mg/L;用于植物样品碘含量分析时,RSD ≤ 4.7%,加标回收率为92%~110%.
作者:邢素芝;汪建飞;范宝荣;程志培;何兴球 刊期: 1999年第06期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部分药、食两用花卉中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并与普通叶菜类进行了对比.
作者:黄国清;欧阳崇学;彭珊珊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于1997年7月~9月在上海市5个区县30所幼托机构对1972名1~6岁儿童进行了血铅水平抽样调查,然后于上海地区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半年后的1998年4~6月对相应人群进行血铅水平复查.结果发现,上海市儿童血铅水平几何均数由实行汽油无铅化前的83 μg/L,下降到1998年的80 μg/L,差异显著(P<0.05).超过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100 μg/L)的比例也由1997年的37.8%下降到25.7%.研究表明,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可降低儿童的血铅水平.研究结果将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必将推动我国汽油无铅化的进程.
作者:颜崇淮;沈晓明;吴胜虎;殷洁敏;章依文;何稼敏;敖黎明;江帆;李纫秋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于1997年6月~1998年10月间对280例患4种常见病新生儿全血中14种元素进行了检测,并与正常足月、顺产新生儿100例对比.结果表明:(1)G-6PD缺陷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组与正常组对照,男、女Fe,Zn均低于正常组;男、女Cu,均高于正常组.(2)缺氧缺血性脑病组与正常组对照,男、女Zn、Fe、Ca均低于正常组;男、女Cu、Mg、Co均高于正常组.(3)硬肿症组与正常组对照,男、女Zn、Fe均低于正常组;男、女Mg、Cu均高于正常组.(4)足月小样儿组与正常组对照,男、女Fe、Zn、Co均低于正常组,余无异常.
作者:罗丽茹;梁星群;林焕馨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调查了某镉污染区米镉、米硒及247名居民体内镉负荷和硒水平,以及对照区的米镉、米硒和253名居民体镉负荷和硒水平,结果发现某镉污染区的镉与硒存在着相关关系.
作者:汪再娟;金锋;唐红芳;周泽泽;王百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综述了国内近年来微量元素钴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包括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催化分光光度法、极谱法、色谱法、化学发光法和等离子体质谱法.
作者:黄卫平 刊期: 199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