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沈阳市3~6岁儿童血铅水平、铅污染流行情况及特征,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方法对本市1084名3~6岁儿童进行血铅含量测定,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1991年标准将血铅水平分为六级,观察了不同程度铅污染与儿童行为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血铅水平为100.14±39.83 μg/L,铅污染流行率为44.46%.儿童铅污染程度与儿童行为发育异常呈正相关.揭示我市3~6岁儿童血铅水平仍处于较高水平,铅污染以轻度为主,铅污染可影响儿童行为发育.
作者:董艳虹;白晶;张晓萍;常虹;张雪娇;赵亚茹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八种解表中草药中Fe、Cu、Mn、Ca等九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该类中药含有较丰富的铁、铜,但Zn、Mg含量较低,为进一步探讨微量元素与药效的关系提供了有用的数据.
作者:巫师明;钟学红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普通饲料、低硒饲料之间的硒含量的差别以及在这两种条件饲养下长大的大鼠血硒含量.结果表明,饲料中硒含量的差异对动物体内硒含量具有较大影响.
作者:沈梅;马安德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用ICP-AES法测定了名贵藏药七十味珍珠丸中微量和常量元素的含量,并结合其药效进行讨论.
作者:李玉;伊甫申;李天才;杜玉枝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2300例健康孕妇及150例未受孕健康妇女发中锌、铜、铁、钙的含量.结果表明,妊娠妇女微量元素缺乏率为:铁63.56%、锌44.26%、钙29.17%.研究揭示,微量元素与妊娠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应通过食疗调整,使孕妇体内微量元素维持在正常水平,保证孕妇的身体健康和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作者:徐美奕;蔡康荣;陈素珍;揭新明;王媚;关雄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通过对本院病区所采集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反映当前本院地段范围细菌耐药性状况较严重,进一步说明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
作者:蔡少贤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汤湖热矿泥中锌、铅、铁、钙、镁、锰、硒、铜、砷的含量,并对其在泥疗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作者:吴仕九;吴炯声;刘德传 刊期: 2001年第11期
考察了肺结核合并感染病人合理用药情况.随机抽取本院2000年度183例肺结核合并感染病例,进行用药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用药合理,不合理用药主要有快整型杀菌剂与快速型抑菌剂的合用(13例,7.1%);具有较强耳毒性和肾毒性的链霉素和阿米卡星使用频度高;三联用药率为61.75%.
作者:杨建良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为了解学龄前儿童营养健康状况,进一步开展营养干预改善工作,对两县市的821名儿童进行了营养健康状况、患病情况等调查,结果表明儿童中低体重发生率为20%,生长迟缓发生率为28.9%,两者在2~6岁的儿童中发生率较高,调查前两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和腹泻的发生率也较高.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儿童营养健康状况的建议措施.
作者:汪思顺;张健;王子坚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高选择性测定指血铁的新方法.铁在pH 4.5 HAc-NaAc介质中,与PAN-S作用生成红色配合物,吸光度与铁离子浓度成正比.该法线性范围0~1.5×104 μmol.L-1,平均回收率为99.5%,批内变异系数(CV)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027与0.039,与原子吸收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y(本法)=1.01x(原子吸收法)-23,r=0.9927,P>0.05.62例健康儿童指血铁含量为5503~9743 μmol.L-1(x±2S).
作者:连国军;潘利琴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报道了海口市440例1~7岁儿童的发铅含量,其中有135例儿童有慢性铅中毒的倾向,占总数的30.68%.同时对不同地区的同龄儿童发铅含量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一些预防铅中毒的有效措施.
作者:符乃光;张俊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检测了50名铅接触者在驱铅前后全血中铅、锰、铬、镍、镉水平以及血清中铜、铁、锌、钙、镁水平,并将其与50名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铅对人体内钙、镁、锌、铜、铬、镍均有影响.
作者:麦剑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利用吸收光度法测定三种不同产地磁石的生品和炮制品的水煎液中铁的含量,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其余十四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三种磁石中铁及微量元素的溶出量有明显差别;经煅淬后主成分铁及大部分微量元素的溶出量都有明显增加,而砷、铅的溶出量显著降低.磁石中各种元素的溶出量与其产地和炮制有关.
作者:卢文彪;杜同仿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为探讨正常人与肝气郁结证指甲中特征无机元素谱的差别,进而为人指甲的临床诊断及药效物质基础的探讨提供实验依据,采用扫描电子探针法测定了正常人与肝气郁结证患者指甲中炭化灰中无机元素.结果表明,正常人指甲炭化灰无机元素特征谱,有Ca和S两个呈正态分布趋势的特征性高峰;肝气郁结证指甲炭化灰无机元素特征谱只有一个Ca呈正态分布趋势的高峰.提示正常人与肝气郁结证具有不同的无机元素谱,肝气郁结证可能与体内无机元素发生代谢紊乱有关.
作者:陈建伟;李祥;陈进;赵武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用三氯化铬强化饲料喂养鸭,剂量从小到大.观察不同剂量所致器质性损害的效应关系及各脏器组织铬蓄积情况.对照组分别与实验组各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1与实验组2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鸭体各部位含铬量(10-6)不同,其顺序是:脑(1.500)>蛋(0.930)>胸骨(0.880)>大腿骨(0.440)>肾(0.392)>大腿肉(0.340)>肠(0.290)>胸肉(0.255)>肝(0.180).
作者:王康喜;艾雪凌;彭建秋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建立了用阴极溶出法测定硒酵母中硒含量的分析方法.硒酵母样品用H2SO4-HClO4-Na2Mo4消解液消解,用浓HCl加热还原Se(Ⅵ)为Se(Ⅳ);三电极包括汞膜电极(工作电极),Ag-AgCl(参比电极),Pt电极(辅助电极),优化条件为:支持电解质为3 mol/L HCl,预电解电位为-200 mV,富集时间为150 s,峰电位在-0.44 V.测定Se(Ⅳ)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10~80 μg/L.测定硒酵母中的硒的结果为8.10×10-3,与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相比,相对误差为7.2%.
作者:杨志明;李方实;江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测定了轻型地中海贫血病人体内锌、铜含量.结果表明,轻型β-地中海贫血及α-地中海贫血特征患者血清锌、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作者:陈斌 刊期: 2001年第11期
对硒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共分硒的分析分离方法,硒的定量法两大部分.硒的分析和分离方法中,介绍了硒的分析方法及分类,硒样品采集与前处理,分离方法.硒的定量法中介绍了重量法、容量法、分光光度法、荧光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发射光谱法、极谱法、中子活化分析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每一分析法中介绍了测定法研究及应用实例.本文参考了137篇有关硒与硒分析法资料.
作者:赵凤泽;沈刚哲;南极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综述了头发在微量元素检测中的优越性,并阐明了部分微量元素的缺乏与小儿缺铁性贫血是密切相关的,提示对于此类患儿治疗,在常规补铁的同时应注意微量元素的补充.
作者:鞠忠玲 刊期: 200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