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实验探讨了地表水254nm波长紫外吸光值与地表水中CODMn及CODCr之间的关系.
作者:何赞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通过Synchron LX20临床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了骨髓增生异常增生综合征(MDS)患者血清微量元素Ca、P、Mg、Fe、Zn、Cu的水平,比较了MDS-RA和再障患者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探讨了其变化的临床意义.结果表明,MDS患者血清Cu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Fe、Zn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MDS-RA患者Ca、P、Fe、Zn、Cu水平与再障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Mg水平却低于再障组.提示微量元素Fe、Zn、Cu的含量,与不同疾病的状态及其恶性程度相关联;血清Mg的监测,可能有利于早期鉴别MDS与再障.
作者:吴东红;张宇明;陈永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研究成都市土壤-植物系统铅污染状况,分析了成都市五种蔬菜及其根系土的铅含量.结果表明,土壤铅含量变化范围61.0~115.0mg/kg,均值为77.3mg/kg,所有样品含量均超过成都市土壤环境背景值,以城东和城南污染为严重;蔬菜中铅含量以莴笋叶高,萝卜低,叶菜类高于瓜果类;蔬菜污染严重区与土壤污染区差别明显,说明土壤铅和植物铅污染源不同.
作者:尚英男;尹观;倪师军;张成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微量铁(Ⅲ)催化过氧化氢氧化亚甲基蓝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铁方法.灵敏度为8.0×10-8g/mL,线性范围为0~1.000 0g/mL,用于自来水中铁的测定,结果与实际接近,相对标准偏差为0.67%.
作者:杨兵兵;王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报道了8-氨基喹啉-5-磺酸(简称8-AQS)-示波计时电位法分别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测定了天然水样中的锌浓度,发现在酸性下测定的是无机不安定态锌c(Zni),而在碱性下测定的是总溶解态锌c(Znas).并用该法测定了酸消化水样中的总锌c(Zni),由c(Zna)-c(Zni)间接得到有机安定态c(Zno),c(ZnT)-c(Zna)得到颗粒态酸溶态锌c(Znr),据此可以实现对五种锌形态的区分.测定了10多个实际水样,与经典的离子交换-AES方法进行了对照,结果基本一致.
作者:干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的分光光度法测定全血中微量铁,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月桂醚(Brij-35)及聚氧乙烯异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存在下,用2-(5-硝基-2-吡啶偶氮)-5-[N-正丙基-N-(3-磺酸丙基)氨基]苯酚二钠(简称Nitro-PAPS)作显色剂直接光度法测定全血中微量铁.结果表明,该法在pH 4.0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中,以590nm为测定波长,可直接测定全血中微量铁,本法线性范围为0~2.47μg/m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9.97×104L/(mol·cm),回收率为97.5%~101.8%.结论:该法具有操作快速、简便、结果灵敏可靠等优点,适合临床医疗、预防保健等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王文蔚;姜志川;曹建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通过对113例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采用保护性隔离,皮肤、口腔、上呼吸道、泌尿道护理及饮食、心理等综合性护理措施的观察,发现113例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经过综合护理措施仅13例出现感染、发热,2例经抗生素治疗无效,死于感染性休克,其余患者的血象均恢复正常,康复出院.所以本护理措施,对促进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的康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廖春莲;刘青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应用MTT法和AO/EB荧光染色法观察单独和合用硒化壳聚糖与阿霉素对K562细胞株的影响,结果发现硒化壳聚糖和阿霉素均可有效地抑制K562细胞生长.且两药联合使用效果更佳.硒化壳聚糖可诱导细胞凋亡.两药合用诱导细胞凋亡效果更好.
作者:邓守恒;孙各琴;周有利;邓守平;陈崇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观察铅对脂质过氧化水平和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影响,并探讨两者关系,16只家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染铅组饮用0.1%醋酸铅水,对照组予以去离子水,持续8周,测定了两组家兔股神经NCV及血浆和脑组织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水平,分析了MDA、T-SOD与NCV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染铅组NC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NCV与脑组织MDA之间存在相关关系(r=-0.521,P<0.05),但染铅组MDA、T-SOD与对照组比较未达到显著性差别(P>0.05).提示铅中毒能引起NCV减慢,这与脂质过氧化水平有关,脂质过氧化损伤可能是铅致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机制之一.
作者:林林;黄陈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了解惠东县乡镇3~6岁儿童血铅水平.采取随机与特定结合的方法,于2004年10月~11月对惠东县5个乡镇的790名3~6岁儿童进行了血铅水平测定.检测采用全国统一的BH-2100钨舟原子吸收仪及随机专用试剂进行.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结果表明,惠东县乡镇3~6岁儿童血铅水平为(70.70±24.89)μg/L达到我国近年来52个调查结果所示的普通市区儿童血铅水平70~90μg/L的下限.其中高于国际儿童铅中毒标准占9.6%.儿童的血铅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制鞋工业乡镇较高.同时儿童血铅水平存在着性别差异.男童较女童偏高.提示不能忽视乡镇儿童铅污染情况,尤其是制鞋工业乡镇的儿童高血铅水平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作者:张南山;许景玲;陈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西洋菜茎与叶中15种无机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西洋菜中钙、镁、铁、锌、锰含量丰富,茎与叶微量元素含量存差异,这些为研究西洋菜药用及食用价值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作者:陈志红;揭新明;王秀季;关雄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了解信宜市微量元素(碘、锌、铁、铅)对围产儿的影响,对1871例围产儿脐血进行了检测,并对早产儿、小于胎龄儿与健康足月适于胎龄儿作比较.结果表明,四种微量元素失衡的发生率分别为:早产儿缺锌23.63%,缺碘0.90%,缺铁0.90%,铅高43.63%;小于胎龄儿缺锌25.30%,缺碘1.20%,缺铁1.20%,铅高40.96%;与正常组(缺锌11.32%,缺碘1.72%,缺铁1.19%,铅高20.02%)相比,血锌均明显低于正常组,血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碘、铁均无明显差异.早产并小于胎龄儿在缺锌、高铅状态下死亡率高(占小于胎龄儿50%).提示缺锌、铅高状态对围产儿发育有重要影响,必须加强围产儿保健,及时诊治微量元素失衡.
作者:凌梅秀;岑汉群;黄丽娃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研究了竹炭对饮用水中氟离子的吸附能力以及pH值、投料量、吸附作用时间、再生方法、再生效果等因素对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竹炭对氟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是较为理想的饮水除氟材料.
作者:张启伟;王桂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研究镁离子、维生素E体内外抗氧作用,探讨镁离子抗氧化作用的机制,将3月龄昆明种小鼠70只随机分7组,设正常对照组、氧化对照组、63、42、21mmol/L镁保护组,镁和维生素E保护组,维生素E保护组,饲养10d,腹腔注射0.15%CCl4致小鼠肝损伤,观察镁离子、维生素E对小鼠肝匀浆中MDA、SOD、GSH含量的影响;在肝匀浆中加入FeSO4和H2O2诱导自由基的生成,观察镁离子、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镁离子、维生素E能显著降低肝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MDA的含量,对SOD、GSH无明显影响.提示镁离子、维生素E能抑制自由基的生成,促进自由基清除作用.
作者:孙设宗;王秀云;官守涛;张红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以猪、兔、羊、鸡的肝脏为材料,利用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了其微量元素Zn、Fe、Cu、Mn的含量,新极谱仪测定了Se的含量,气相色谱仪测定了必需脂肪酸亚油酸(C反18:2)和γ-亚麻酸(Cγ-18:3)的含量.结果表明,Fe在所测五种微量元素中含量高,Zn其次,Se低.四种动物肝脏中,兔肝的Zn、Fe、Se含量(鲜重)高,分别为34.00μg/g,151.70μg/g和0.14μg/g;羊肝的Cu含量(鲜重)高,为65.72μg/g;鸡肝的Mn含量(鲜重)高,为1.94μg/g.此外,在所测定的两种必需脂肪酸中,兔肝的亚油酸含量(鲜重)高,为24.08%;鸡肝中γ-亚麻酸含量高,为1.08%.结果提示,在选用动物肝脏作为营养素源和制备保健品时,应考虑微量元素和必需脂肪酸的含量特点,有效利用其营养价值.
作者:罗娜;邹伟;姜丽娟;湛垚;刘玉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系统和全面总结了近年来放射性核素迁移研究的主要方法、内容及部分研究成果,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迁移规律、迁移模型、相关研究、难点及新技术关键,并指出了其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难点.
作者:张志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着重综述了国内对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锗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包括:有机锗倍半氧化物以及含磷、硅、硒、硫有机锗化合物的研究状况.
作者:颜雪明;陈水生;张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