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室)的风险管理,提高防范意识,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等,分析了消毒供应中心的风险因素,提出了风险防范措施,包括:合理的建筑布局,配置必要的设备,规范工作流程,完善工作制度,制订质量标准等.结果表明,规范化的管理是降低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风险的有效保证.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对宜春市市场上9种品牌的纯鲜牛奶分别用凯氏定氮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碱式滴定法进行了蛋白质、微量元素和苯甲酸钠含量的测定,在同等实验条件的基础上对9种品牌纯鲜牛奶的品质作了比较研究.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为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稳定性好的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镁,在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下,用国产试剂偶氮胂I作显色剂,EGTA掩蔽钙,在三乙醇胺-盐酸缓冲体系中以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镁.结果表明,该法显色络合物大吸收波长为580 nm,线性范围达3.29 mmol/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1×104 L·mol-1·cm-1.回收率为97.8%~102.4%,批内变异系数(CV)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9%与3.4%,与MTB法(x)比较具有良好的相关性,y=1.03x-0.036,r=0.994 7,P>0.05,51例健康人血清镁含量(±2s)为0.73~1.27 mmol/L.应用该法进行血清镁测定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试剂空白值低、操作快速简便等优点,适于血清镁的常规手工分析和自动分析.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为了总结广州市首宗群体性假酒中毒案的救治经验,给今后指导制订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对饮用甲醇含量超标的散装白酒引起中毒的115例中毒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将2004年5月11日至5月28日发生在广州市某区甲醇中毒事件中入院和在家死亡的确诊病例,根据其病情轻重分为4类:死亡14例,重度中毒21例,轻度中毒12例,观察病例68例.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和等级相关分析的统计学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发病平均潜伏期为4.44 d.死亡病例和重度中毒病例平均潜伏期明显比观察病例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中甲醇平均浓度为3.90 mmol/L.剩余酒中甲醇平均含量106.1 g/L,死亡病例和重度中毒病例剩余酒中甲醇平均含量明显高于观察病例,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情轻重与饮酒总量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 1).提示甲醇中毒潜伏期短,来势凶猛,第一例病例的确诊和及时上报,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人剩余酒样本进行检验,对及时控制群体性假酒中毒事态的发展尤为重要.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利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安徽省池州市的野生珍珠菜中Zn、Se 的含量,并与该地区茶叶中 Zn、Se 的含量做了比较.结果表明,野生珍珠菜对Zn、Se 均有富集作用,特别是Se 的含量优于茶叶中 Se 的含量,可见其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合成了Pr、Yb 的苯磺酰化甘氨酸配合物,观测了它们对水稻幼苗初期生长的影响以及对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结果表明, 适宜含量的该类配合物可促进种子萌发的启动,并对种苗根系和幼苗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并以2.5×10-6~5.0×10-6含量范围效果佳.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提出了LS 6500型闪烁计数器进行化学发光检测时的改进方法,对提高化学发光检测数据的准确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为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对医院医师用药咨询服务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药物咨询服务极大地推动了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医院药学工作是一块大有作为的天地.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为探讨氧气疗法对新生儿臀红的治疗效果,将2000年1月-2004年12月100例臀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新生儿臀部均涂用炉甘石洗剂,观察组患儿在涂用炉甘石之前予氧气疗法;对照组不给予氧气,观察两组治疗痊愈天数.结果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痊愈天数有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提示氧气疗法配合炉甘石洗剂治疗新生儿臀红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为了探讨胸腺五肽对重型脑损害病人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从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1999年1月至2005年1月住院的重型脑损害病人90例中,随机分为胸腺五肽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了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表明,对照组的 n(CD+4)/n(CD+8)比值显著低于治疗组(P<0.01);治疗组的死亡率为5%,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果表明,胸腺五肽可显著改善重型脑损害病人的免疫力,降低死亡率,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中国一些常用茶叶和银杏叶中的钾和不同方法冲泡的茶、银杏叶饮料中的钾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茶叶、银杏叶中的钾含量丰富,为14 035~38 924 mg/kg.饮茶和银杏叶茶对人体健康有益.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为了解不同腌制剂对鸡蛋皮蛋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腌制剂加工的鸡蛋皮蛋中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用PbO为配料加工的鸡蛋皮蛋中 Pb 含量明显增高,蛋白和蛋黄的Pb含量达到63.34 mg/kg 和42.16 mg/kg;用 CuSO4 为配制加工的鸡蛋皮蛋,蛋白和蛋黄的 Cu 含量为34.56 mg/kg 和 24.55 mg/kg;用 ZnSO4 为配料加工的鸡蛋皮蛋,蛋白和蛋黄的 Zn 含量为 61.94 mg/kg 和 55.76 mg/kg.可见用含 Pb、Cu 和 Zn 的化合物为配料加工的鸡蛋皮蛋,其蛋白和蛋黄中对应元素的含量明显升高.建议有关部门禁止使用 PbO 为配料加工皮蛋.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研究了硫酸介质中,CTMAB存在下,亚硝酸根氧化1,5-二(2-羟基-5-溴苯)-3-氰基甲月替(HBPCF)褪色反应,据此建立了测定微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λmax=52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1×104 L·mol-1·cm-1,线性范围为 0~2.1 μg/mL.用于水样中亚硝酸根的测定,结果满意.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研究了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无尘产品中的痕量杂质元素氯含量的方法,检测下限0.06 ng/mL,精密度 RSD<5%(n=7),回收率93.7%~110.0%.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为了解桔梗中微量元素含量特征,研究土壤中微量元素对桔梗药材道地性的影响,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冷原子荧光法、双道原子荧光法对不同产地的桔梗药材及生境土壤中8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所得数据用SPSS 11.0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桔梗微量元素含量有差异;药材与土壤中微量元素之间具有相关性.桔梗对土壤中微量元素是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有选择吸收.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一枝黄花、黄连、天麻、蛇床子中Fe、Ca、Mg、Mn、Cr、Cu、Zn、Pb 八种无机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为进一步研究其药理和用途提供基础.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槐花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主要用于抗炎、止血、抗病毒等作用.就槐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有效成分的测定方法和临床应用等多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茶叶铅污染研究的相关报道,综述了茶叶中铅污染的主要来源.这些来源主要包括:茶园土壤酸化和较高的有机质含量,大气沉降物中的铅和茶叶的加工过程.还根据各种茶叶铅污染来源的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