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梅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及应用效果.方法:收治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1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血压,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率以及护理满意率.
作者:张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比较研究经眉弓锁孔入路与传统额下入路切除前颅底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前颅底肿瘤且在显微镜下行眉弓锁孔手术方案的患者40例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期行传统的额下入路方式切除前颅底肿瘤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不同途径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眉弓锁孔入路与传统额下入路切除前颅底肿瘤的手术均有较好的切除效果,但是经眉弓锁孔入路进行切除的手术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程登贵;蒋其俊;文朋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试验组和常规组,各58例.对常规组患者采用日常管理,试验组以常规组为基点,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教,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日常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自觉状态)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试验组进行健康教育宣教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治疗总依从性也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与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教能改善其自身生活质量,疏解其不良情绪,改善医患关系,使得治疗依从性得以显著提高,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孔繁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全程护理在降低急诊危重患者医疗护理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危重症患者50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抢救成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其抢救成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全程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就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从而有效降低护理风险,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小琼;陈瑶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POP)的疗效.方法:收治产后轻中度POP产妇168例,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10~15次,观察效果.结果:总有效率94.05%;治疗15次比治疗10次效果好.结论:产后轻中度POP的产妇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10~15次的疗效确切.
作者:沈芸;顾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服务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家庭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PANSS评分和SD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护理服务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莫姝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序贯选用导尿管在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漏尿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12月收治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100例,并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型的导尿管进行导尿,试验组患者序贯选用导尿管.结论:在导尿后的6~12周,对两组患者的漏尿情况进行对比,试验组的漏尿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选用导尿管能够预防及减少患者漏尿情况,并能够使患者的痛苦程度降低,同时,患者尿路感染出现的概率会减少,其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应在临床医学中被大力推广,进而促进临床医学的发展.
作者:赵向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两组,每组39例.研究组行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可提高患者就诊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宁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途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成为临终关怀服务可利用资源.本文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临终关怀的内部环境和外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临终关怀服务提供基本借鉴.
作者:俞李萍;张瑞凤;张卫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健康教育对患者焦虑心理和手术结果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择期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试验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试验组进行术前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一般术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各项手术指征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术前健康教育明显减少了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缩短患者术后机体恢复时间.
作者:张榆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与埃索美拉唑三联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效果差异,指导临床用药.方法: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120例,幽门螺杆菌(Hp)检测均阳性.随机分成奥美拉唑组和埃索美拉唑组,各60例.奥美拉唑组口服克拉霉素500 mg,阿莫西林1 g,奥美拉唑胶囊20 mg,2次/d,连续治疗7 d;埃索美拉唑组口服克拉霉素500 mg,阿莫西林1 g,埃索美拉唑片20 mg,2次/d,连续治疗7 d.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第1天和第2天时,埃索美拉唑组腹痛缓解例数明显多于奥美拉唑组(P<0.05);而治疗3 d和7 d时,两组腹痛缓解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和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与埃索美拉唑三联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安全有效,而埃索美拉唑三联治疗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腹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强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腹腔镜术式的效果和对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收治粘连性肠梗阻患者92例,平分为两组.甲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治疗,乙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总结并发症、临床情况、疗效、复发情况.结果:甲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失血量、手术时间、卧床时间、肠道复常时间、治疗的总有效率、复发率都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腹腔镜术式的治疗效果确切,并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姚世新;王平;来铁成;祝金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胶体果胶铋胶囊联合胃复春片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近1年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胃复春片以及胶体果胶铋胶囊联合胃复春片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效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进行分析,甲组和乙组总有效率分别是70%和90%,乙组的优势明显.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现象进行分析,甲组和乙组出现异常的患者分别是7例和3例,不良不反应率分别是14%和6%,乙组的发生概率低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明显.说明对胃溃疡患者采用胶体果胶铋胶囊联合胃复春片进行治疗,整体效果明显.结论:对胃溃疡患者给予胶体果胶铋胶囊联合胃复春片进行治疗,效果明显,能避免病情恶化,让患者尽快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院外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4月-2018年3月收治PICC带管出院患者120例,根据管道维护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及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社区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导管维护依从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00);干预组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9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5.00%(P=0.014).结论:对PICC带管出院患者导管维护时给予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导管维护依从性及自我维护技巧,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荐.
作者:宋洁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对脑出血早期凝血功能异常患者通过微创穿刺碎吸术(MPST)与尿激酶冲洗引流方法联合治疗,对患者所获得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患者64例,根据治疗的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分手术组(n=32)和保守组(n=32).对两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获得的治疗效果、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水平以及两组患者在3个月后血肿再次发生的概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手术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恢复良好23例,轻度残疾4例,重度残疾4例,死亡患者1例,恢复良好率71.9%,病死率3.1%.保守组患者术后1个月,恢复良好15例,轻度残疾8例,重度残疾5例,死亡患者4例,恢复良好率46.9%,病死率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手术组患者生活能够自理21例,需要协助10例,死亡患者1例,病死率3.1%;保守组患者生活能够自理13例,需要协助10例,死亡9例,病死率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在3个月之后,再次发生血肿的患者5例(15.6%),保守组患者再次发生血肿的患者13例(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早期凝血功能异常患者通过MPST与尿激酶冲洗引流联合治疗,优点显著,创伤小,操作简单,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恢复速度快,效果强,再次血肿发生概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汪双;李家信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县级公立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压力现状,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工作的急诊科49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式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其心理健康的状况以及造成心理健康评分异常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减轻县级公立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压力的对策.结果:经过分析后发现,本组医护人员在躯体化、人际敏感、强迫、抑郁、焦虑、敌对等6项因子的平均值都显著高于常规模式的值,并且该群体不同性别在SCL-90上的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因子有显著的差异.结论:通过本研究分析,发现县级公立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正常人群,医院应为急诊科工作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自我情绪的管理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面对工作和生活.
作者:胡秀琼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于2017年将层级管理应用于手术室管理中,通过制定分级标准及管理制度,开展以层级为基础的全员培训,实施以层级管理为框架的专科管理.从专科护理、消毒隔离、教学科研、护理文书、设备物品、急救药品、环境管理7个方面与2016年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并对比同期的手术医生满意度、护士自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层级管理后,手术室7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3项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医、护、患3方的满意度,提高手术室的管理水平.
作者:朱航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人群的血脂、血尿酸含量的检测情况.方法: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作观察组;再随机抽取在本院同时期内进行健康检查的老年健康人60例的检查资料,将其作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血尿酸(UA)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并展开分析.结果:通过检测,观察组患者的TG、LDL-C、TC、UA分别为(2.35±0.61)mmol/L、(3.24±1.13)mmol/L、(6.53±0.44)mmol/L、(465.1±55.1)μmol/L;对照组患者的TG、LDL-C、TC、UA分别为(1.43±0.34)mmol/L、(3.02±0.21)mmol/L、(4.56±0.78)mmol/L、(303.1±47.3)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群患有高血压者,其体内的血脂和血UA水平也显著高于健康人,并且老年高血压人群自身的免疫功能较差,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脂与血UA水平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通过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控制,能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情况进行改善,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
作者:古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收治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例,对其病史、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总结,同时探讨分析肾病综合征的不同治疗方法.
作者:杨洪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筛选散偏汤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次数和时间3个因素,以芍药苷含量及干膏率为评价指标,筛选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散偏汤颗粒的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水提取2次,1.5 h/次.结论:优选的散偏汤颗粒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初茂忠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