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氧化锆修复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作用探讨

徐静

关键词:二氧化锆修复体, 口腔修复, 咀嚼功能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修复中应用二氧化锆修复体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行口腔修复的患者82例,随机分陶瓷组(41例,传统铸造陶瓷修复体)与二氧化锆组(41例,二氧化锆修复体).对比修复前后两组咀嚼功能、临床疗效.结果:修复前两组咬合力、咀嚼效率差异不明显(P>0.05),修复后均提升(P<0.05),二氧化锆组明显高于陶瓷组(P<0.05);二氧化锆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陶瓷组(P<0.05).结论:口腔修复中应用二氧化锆修复体可改善患者咀嚼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肺癌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行肺癌肺叶切除术围手术期间护理中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效果.方法: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行肺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间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间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等康复时间指标均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行肺癌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间的护理中可缩短患者的康复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汪曲兴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基层社区COPD管理现况分析及对策思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由于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和诸多危害因素的暴露,COOD的发病率逐年递增,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COPD已成为导致死亡原因的第4大疾病,文章将围绕当前社区COPD管理的现状和对策思路两个方面展开.

    作者:邱忠强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心肺复苏治疗心脏骤停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心肺复苏治疗心脏骤停患者的效果研究.方法:2016年1月-2018年2月收治心脏骤停患者72例,实施抽签法将72例患者平均分成实施球囊人工辅助通气的试验组与实施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的参照组,每组36例,将两组复苏成功率及成功建立通气所用时间指标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与参照组在复苏成功率指标数据对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成功建立通气所用时间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骤停患者采用球囊人工辅助通气开展心肺复苏治疗,可有效缩短建立通气用时,进而提高患者复苏成功概率.

    作者:庄学仕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阿托品及解磷定院前急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观察20例

    目的:探讨阿托品及解磷定院前急救有机磷农药中毒(SAOPP)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5月收治SAOPP的患者20例,均口服有机磷农药自杀而中毒,随机分成Atro组和n-Atro组,各1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即彻底洗胃、导泻、预防感染等,同时对于呼吸衰竭者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n-Atro组治疗使用解磷定,首次静脉注射剂量1.2~1.6 g,而后静脉滴注保持0.4 g/h,病情好转后延长用药时间,1 h内用量≤2 g,24 h内用量≤10 g;Atro组在n-Atro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用肌内注射及阿托品静脉注射,阿托品院前用量1.5~20.0 mg.结果:Atro组进入抢救室有2例(20.0%),双肺啰音较多1例(10.0%),较少3例(30.0%),消失6例(60.0%);n-Atro组进入抢救室6例(60.0%),双肺啰音较多5例(50.0%),较少3例(30.0%),消失2例(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ro组治愈9例,死亡1例;n-Atro组治愈7例,死亡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应用阿托品及解磷定是院前急救SAOPP的重要措施.

    作者:贾海英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2017年3月-2018年5收治手足口病患儿5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遵循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即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7例.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92.6%,对照组81.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加强健康教育可取得满意效果,建议推广.

    作者:李晓利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头颈部CTA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头颈部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患者80例,依照就诊顺序,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剂量的CT扫描,观察组采取低剂量的CT扫描技术.分析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辐射剂量评分及图像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头颈部的CTA放射性扫描检查患者,采取低剂量的CT扫描技术,辐射剂量评分及图像的质量相对较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具精准度地诊断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宋鹏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多西他赛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探究多西他赛单药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0例,给予患者多西他赛进行单药治疗,以21 d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4个周期后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患者的性别、病理类型、疾病分期等与疾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关系,采用多西他赛单药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小.结论:对于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采用多西他赛单药治疗具有确切的疗效,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晶晶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意义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的疗效及护理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纳入干眼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门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及护理干预措施,经1、3、6个月的治疗后,进行自觉问卷调查及临床检查,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BUT及Schirmer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8%与79%,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及护理干预的协同促进作用,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姚琼晶;贾媛媛;叶红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2017年1-10月收治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0例,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次序均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2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于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结果:常规组患者对于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明显低于试验组患者,积极因素相对于试验组来说也表现的比较少(P<0.05),具有参考价值.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地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提高患者对于护理过程的满意程度,值得被大力应用在临床治疗中.

    作者:石敬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神经外科患者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后比较感染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发生颅内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情况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可以减少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感染的发生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江银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定对于老年患者胃肠肿瘤术后谵妄的影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于老年患者胃肠肿瘤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收治老年胃肠肿瘤患者80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麻醉诱导前,研究组以0.6μg/kg的速度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0 min,在手术结束前0.5 h以0.2μg/(kg·h)维持.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拔管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麻醉药物总用量及谵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拔管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麻醉药物总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术后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老年胃肠肿瘤手术中,可有效降低麻醉用量,缩短拔管、术后苏醒时间,降低谵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孟令瑞;孙宏凯;林勇;秦海鹏;苑玺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股骨颈骨折的患者60例,均采用了手术治疗方式,并且接受护理.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理状况相比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需要通过舒适护理干预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改善预后,改善护患关系,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林香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卡前列甲酯栓配合Bakri球囊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卡前列甲酯栓配合Bakri球囊对产后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产后出血孕妇8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置入一个Bakri球囊在孕妇的阴道或者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处,然后注入生理盐水200~250 mL,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置入一枚卡前列甲酯栓到孕妇阴道中.两组孕妇的治疗时间均为24 h.对两组孕妇临床疗效、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的两组SBP、DBP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配合Bakri球囊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

    作者:张彤;杜海燕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探析

    目的:探讨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以及相关的预防措施.方法:2015年3月-2017年8月收治到呼吸内科治疗的患者67例,将其分成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4例).对患者产生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呼吸系统感染是老年呼吸内科感染中常见的感染(76.32%),其同时也包括消化系统感染、泌尿感染等.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导致患者呼吸内科感染的主要原因.采用不同方式预防后,观察组患者呼吸内科感染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26.3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理与环境因素是导致老年患者呼吸内科感染的主要原因,其需要采用专门性的预防措施进行管理,终降低老年呼吸内科感染发生率.

    作者:徐海燕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联合应用少量糖皮质激素对合并肺不张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少量糖皮质激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合并肺不张的肺炎支原体患儿35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抗生素为主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肺不张复张率、血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别.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发热、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明显缩短(P<0.05),肺不张复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少量糖皮质激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患儿能较快改善患者症状,缩短病程,有效促进肺复张,在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盲目使用.

    作者:易晓琴;潘晓明;姚小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对左心室心脏瓣膜病患者的疗效及影响.方法: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患者80例,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和心功能NYHA分级,记录并分析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患者的LVEDD、LVESD、LAD和LVEF随着治疗的推进逐渐降低,患者的NYHA分级Ⅰ或Ⅱ级的比例持续升高,Ⅲ级或Ⅳ级的患者比例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并发症率达81.25%,死亡率6.2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能有效治疗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患者,降低早期死亡率.

    作者:陈岳威;郑悦悦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盐酸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盐酸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分娩镇痛产妇50例,将产妇分对照组(硬膜外阻滞)与试验组(腰-硬联合阻滞),每组各25例,观察两组的麻醉起效时间、VAS评分、下肢肌力、产妇不良反应和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镇痛后5 min、10 min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min后两组VAS评分均达到满意镇痛,两组bromage评分、产妇不良反应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和腰-硬联合阻滞均能提供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但腰-硬联合阻滞起效时间更快,并能迅速达到满意镇痛,故值得深入研究并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冬霞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对患者胃肠功能及复发和转移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方法:2014年10月-2016年11月收治结肠癌患者68例.其中试验组38例,应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30例,应用开腹手术.随访1年,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复发率及转移率.结果:试验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更短(P<0.05);试验组患者复发率及转移率相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欧阳德亮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亚临床甲减对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

    目的:思考亚临床甲减对妊娠不良结局的影响.方法: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妊娠期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60例,纳入试验组;同期收治健康孕产妇60例,纳入对照组.以回顾分析的方式,对两组患者妊娠结局予以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孕期和分娩期总并发症率6.66%,对照组患者孕期和分娩期总并发症率20.00%,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不良妊娠结局25.00%,试验组患者总不良妊娠结局8.33%,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FT3)、促甲状腺激素(TSH)指标较优于试验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例如对照组患者TSH指标(2.35±1.08)mU/L,试验组患者TSH指标(8.25±1.58)mU/L.结论:针对妊娠期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而言,孕前或孕早期甲状腺功能的检查,能够在及时拟定救治方案的同时,对患者妊娠不良结局予以把控,值得推广.

    作者:童颖剑 刊期: 2019年第03期

  • 电离子联合干扰素和转移因子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电离子手术联合干扰素和转移因子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收治尖锐湿疣患者96例,在电离子手术祛除疣体后,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8例.A组采用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B组采用干扰素局部注射联合口服转移因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电离子手术联合干扰素和转移因子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显著.

    作者:韦平 刊期: 2019年第03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