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术式联合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段学英;杜二球;杨虹

关键词:宫腔镜电切术, 刮宫术, 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究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联合刮宫术在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收取的确诊为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患者.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刮宫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情况、住院时间、月经改善状况及疾病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时间都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月经周期和月经量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疾病总复发率(4.8%)显著低于对照组(21.4%)(x2=5.13,P =0.02).结论:对比单一的电切术治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联合刮宫术的临床疗效更佳,手术情况良好,患者月经情况改善明显,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中国性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光动力疗法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裸鼠移植瘤MI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裸鼠移植瘤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BALB/c裸鼠,皮下注射人宫颈癌Caski细胞,10d后将达到荷瘤标准的40只裸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即A组、B组、C组和D组,各10只.A组作为阴性对照、B组给予单次光动力疗法、C组给予多次光动力疗法和D组给予顺铂腹腔注射.对比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肿瘤体积,治疗前后裸鼠体质量、瘤体积、瘤质量变化及抑瘤率,并分别采用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法对各组裸鼠肿瘤组织MIF表达情况进行检测,行对比分析.结果:B组、C组和D组体质量、瘤体积和瘤质量变化和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和D组上述指标及抑瘤率和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和D组间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分析结果显示各组肿瘤胞浆可见明显空泡,团间有明显坏死灶,并且随着光动力疗法剂量增高,坏死区域增大越明显.B组、C组和D组MIF蛋白IOD值均较A组显著降低(P<0.05),且C组和D组MIF蛋白相对表达量和IOD值均较B组显著降低(P<0.05),而C组和D组MIF蛋白相对表达量和IOD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次光动力疗法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裸鼠移植瘤效果和顺铂相近,且可显著降低MIF表达水平.

    作者:王丽双;姜淑敏;刘文晶;刘磊;王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性心理学的研究与普及

    性心理学(psychology of sex)既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也是性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性心理学早的研究可追溯到1 886年克拉夫特·埃宾(Richard von Krafft-Ebing,1840~1902)的病理性心理学专著《性精神病态》,它被认为是现代性学的开创性著作.此后霭理士等学者陆续将其发扬光大.性心理学研究人的性心理活动及其规律,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与“性”有关的各种心理过程(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绪、意志等);二是与人格特质相联系的性心理,如个体性意识、性态度、性取向、性欲望与性行为、个体对性活动的心理体验、满足感的差异等.

    作者:杜文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西帕依麦孜彼子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早泄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西帕依麦孜彼子胶囊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早泄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0例早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患者单用西帕依麦孜彼子胶囊0.5g tid;B组患者单用盐酸帕罗西汀片20mg qd;C组患者同时服用西帕依麦孜彼子胶囊和盐酸帕罗西汀片,剂量同A,B组,连续服用4周.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平均阴道内射精潜伏期(IELT)、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问卷中的患者及配偶性交满意度评分,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90例早泄患者全部完成临床研究,治疗后,患者平均IELT延长、患者及其配偶的性交满意度评分提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IELT和性交满意度评分略好于A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IELT和性交满意度评分则显著高于单用药A组和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患者出现不良反应4例(13.3%),与单用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西帕依麦孜彼子胶囊和帕罗西汀片治疗早泄,疗效显著高于单用两种药物,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翁治委;周少虎;李堂林;梁爱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固冲益肾方联合左炔诺孕酮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固冲益肾方联合左炔诺孕酮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以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固冲益肾方.检查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月经量、血红蛋白浓度、子宫内膜厚度、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和血红蛋白浓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2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SH和LH则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冲益肾方联合左炔诺孕酮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显著,并能够改善性激素水平,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妮;李花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隔离套——预防性病艾滋病的新工具

    避孕套不能覆盖阴茎根部周围皮肤与女性会阴部的接触,女性阴道分泌物会沾染男性阴茎根部周围皮肤.当脱卸避孕套时,女性分泌物也常污染阴茎及龟头,增加了感染性病艾滋病的机会.性交过程中,避孕套存在滑脱风险,此时可导致性病的双方互相传播及意外怀孕.隔离套与避孕套配合使用将对于消除如上风险有很大的帮助,有助于提高预防性病艾滋病和避免怀孕的有效性.隔离套由隔离膜、支撑体、弹性管三部分组成.隔离套的作用是双向隔离男女分泌物.弹性管具有弹性,收紧在避孕套上,与避孕套形成相对密封,隔离套与避孕套组合成整体,增大了隔离面积.隔离套的弹性管与避孕套的环形成环环相扣,隔离套还有助于防止避孕套滑脱,增加了避孕套的可靠性.隔离套用硅胶制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没有刺激性,不引起皮肤过敏,不产生任何不适感.

    作者:薛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紫参洗剂治疗血虚风燥证慢性阴囊湿疹疗效与安全观察

    目的:观察紫参洗剂治疗血虚风燥证慢性阴囊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血虚风燥证慢性阴囊湿疹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1例.试验组外用紫参洗剂,2次/d,对照组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1次/d.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89.65%,对照组为86.66%,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44%和1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4周后试验组的复发率3.44%,对照组为1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参洗剂治疗血虚风燥证慢性阴囊湿疹安全有效,且复发率低.

    作者:吴秀全;王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铥激光联合膀胱软镜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憩室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铥激光联合膀胱软镜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憩室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22例高危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憩室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首先使用膀胱软镜行憩室检查并行软镜下铥激光碎石术,碎石完成后,撤出软镜,膀胱硬镜下铥激光汽化切除增生前列腺组织.分别统计碎石时间及总手术时间,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患者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尿量(PVR)并于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2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无明显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平均碎石时间20.3min,手术总体时间平均98min,术后4d拔除尿管,患者均排尿畅,无尿失禁.术后6个月随访,IPSS评分由术前(26.30±3.12)分降至(8.11±3.43)分,QOL评分由术前(7.55±3.15)分降至(1.74±0.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Qmax由术前(7.22±2.63) mL/s增至术后(14.84±1.56) mL/s,PVR由术前(21.71 ±6.51)mL降至术后(5.26±7.81)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铥激光联合膀胱软镜治疗合并膀胱憩室结石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使手术效率提高,更加安全,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孙峰;陈保春;孙新成;翟玉章;颉亮;许衍超;马凰斌;史庆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台州地区流动孕妇人群艾滋病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探讨台州地区流动孕妇人群艾滋病(AIDS)血清流行病学情况,为阻断母婴传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5年12月1085例台州地区流动孕妇,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孕妇血浆HIV抗体,将筛选阳性者标本送AIDS中心确认实验室判断,然后从流行病学角度进行分析其分布情况.结果:1085例孕妇中AIDS感染共10例,感染率为0.92%,其中以2014年感染率高,为1.58%,和其他年份比较差异显著(P<0.05);流行病学上,感染途径中性交占70%,文化程度上小学及以下占60%,职业分布无职业占60%,年龄上17 ~24岁占70%,(P<0.05),孕早期感染占70%,民族分布上汉族占60%,户籍分布上云贵川占50%,妊娠结局上终止妊娠占70%,伴侣数3个以上感染占60%,婚姻状况中未婚占60%,和同组其他项目比较差异显著(P<0.05);预防措施上,以安全套知晓率高,占56.95%,和其他预防措施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台州地区流动孕妇获得AIDS比率较高,应加强HIV和母婴阻断相关知识宣传,加强对30岁以下低文化、低收入、无职业流动孕妇管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以减少胎儿感染HIV.

    作者:孙肖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可行性及有效性

    目的:分析间歇性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天津市医科大学总医院泌尿外科2013年6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持续性内分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间歇性内分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内分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A水平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治疗1年后PSA指标(4.2 ±0.6) 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0.7) ng/mL(P <0.05),患者排尿症状、肠道症状和性功能得到改善,观察组排尿症状评分、肠道症状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包括潮红、乏力、认知改变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8%)显著低于对照组(53.4%)(P<0.05),两组患者存活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晚期前列腺癌实施间歇性内分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健康状况,减少药物影响,降低不良反应,具有使用价值.

    作者:姜良真;崔喆;王宝龙;姚庆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对于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集到的20例子宫肌瘤患者实施HIFU技术治疗措施,在研究开始前、治疗后30d和60d分别使用MRI检查测定其肌瘤大小,并观察其临床症状改变和产生的不良症状情况.结果:在治疗后30d和60d,患者的肌瘤大小和研究开始前相比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在经过HIFU技术治疗后与研究开始前出现的临床症状人数相比有明显的降低(P<0.05);治疗后30d有6例患者出现了不良症状,60d时出现了1例,且其均在短时间内自行康复.结论:HIFU技术能够显著减轻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林玉贤;杨宁波;曹立萍;马爱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不同术式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不同术式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杭州市妇产科医院采用腹腔镜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9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分为凝固术组(45例)和囊肿剥除组(50例),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相关疼痛复发、术后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值和卵泡计数等差异.结果:术后两组均随访12个月,囊肿剥除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复发率、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相关疼痛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凝固术组(P<0.05).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囊肿剥除组卵泡计数均明显多于凝固术组(P<0.05),而两组FSH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与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凝固术比较,腹腔镜囊肿剥除术能更有效降低痛经、性交痛、非经期盆腔痛等相关疼痛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复发,并在术后卵巢储备功能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王伯红;吴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宫腔镜治疗宫腔疾病所致女性不孕患者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宫腔疾病所致女性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宫腔疾病所致女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后LH、FSH、E2、P水平无显著性变化,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足月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治疗宫腔疾病所致女性不孕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妊娠结局,促进病情康复,且不影响卵巢功能,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冉;孙勃;谢红旭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电灼联合胸腺五肽治疗男性肛周尖锐湿疣97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灼联合胸腺五肽用于治疗男性肛周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97例于初次发病的男性肛周尖锐湿疣患者,年龄在17 ~52岁之间,予以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电灼清除所有可见皮损,治疗组术后肌肉注射胸腺五肽10mg/d,持续10d,两组随访观察3~6个月后分析讨论.结果:治疗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复发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1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灼联合胸腺五肽治疗男性肛周尖锐湿疣在控制复发率方面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亚伦;邢承忠;沈括;张芳晓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高龄男性精子质量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男性精子质量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7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夫妇(女方不明原因自然流产≥2次)高龄男性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时期于我院进行生殖健康体检的138例高龄男性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精液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精液,并分析高龄男性精子质量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相关性.结果:两组在精液量、精子pH值上不存在明显差异,而观察组在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精子活力包括a级、b级百分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精子活力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有关.结论:精子密度、精子存活率、精子活力等高龄男性精子质量因素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有关.

    作者:刘佳杰;方小武;陈捷;韦剑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急性附睾炎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精液标本对比尿道拭子的交叉试验

    目的:通过交叉试验对比精液和尿道拭子两类标本在中青年急性附睾炎病原微生物检测的效能,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确诊急性附睾炎的中青年患者依标准入组,同一试验对象先后取尿道拭子和精液,同送实验室行病原微生物培养或检测,借助软件SPSS行交叉试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患者75例,年龄(37.4±5.2)岁,精液检出病原微生物38例(50.7%),尿道拭子检出29例(38.7%),精液明显优于尿道拭子(P=0.035),检出微生物的构成比例大致相同.结论:精液标本检测急性附睾炎病原微生物方便有效,较尿道拭子有更高的检验效能,充分配合运用两类标本有助疾病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

    作者:韦兴聪;韦巍;薛国平;赵海生;唐松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初产妇产后性功能康复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目的:探索初产妇产后性功能康复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300例初产妇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在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将其作为观察组,在同一时间内选取300例经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分析两组产妇女性性生活质量量表(FSFI)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FSFI评分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经剖宫产且文化程度越高的初产妇,FSFI评分越高(P<0.05).结论:文化程度、分娩方式均是影响产妇性功能康复的因素,因此应加强此类因素的干预,从而改善产妇性生活.

    作者:卢天捷;范李静;黄喜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2014年3月到2015年2月医院收治的164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腹腔镜进行治疗,治疗结束两组患者随访1年对临床疗效和术后妊娠率进行统计比较,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输卵管疏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患者术后1年内宫内妊娠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较单镜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术后受孕效果也更佳,临床推广意义重大.

    作者:贾小文;成九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成都市女性性功能障碍的调查与相关因素的探析

    目的:对成都市区FSD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并探寻可能对其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15年7月至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女性作为调查对象,应用中文版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CVFSFI)及Beck抑郁问卷第二版(BDI-Ⅱ)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19.0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1237份,回收完整填写问卷1116份(回收率为90.2%).女性性功能障碍(FSD)的发生率为26.1%,6个维度出现问题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性交疼痛23.4%,性满意度低22.6%,性高潮障碍21.5%,阴道润滑困难19.1%,性欲低下17.2%,性唤起困难15.9%.总体CVFSFI平均总分为(25.756±3.878)分.CVFSFI总分及6个维度的得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小.各个年龄组FSD发生率分别为:20 ~ 29岁组16.7%;30 ~ 39岁组21.9%;40 ~49岁组24.6%;≥50岁组64.7%.不同年龄组间,FSD发生率及各维度出现问题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明显的增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OR=0.654)是FSD的保护因素;年龄(OR=1.042)、BMI(OR=1.073)、绝经(OR =3.498)以及抑郁(OR=1.033)为FSD的危险因素.结论:成都市女性发生性功能障碍的比例约为26.1%,其中性交疼痛和性满意度低为主要表现.分析得出女性发生性功能障碍可能与年龄、BMI较大,受教育水平较低,以及处于绝经、抑郁状态有关.

    作者:赵婉君;罗晗;韩倩倩;曾莉;唐怀蓉;朱精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女童性早熟与环境内分泌干扰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女童性早熟与环境内分泌干扰素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115例性早熟女童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健康女性儿童115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环境内分泌干扰素,并进行子宫体积、骨密度、血清雌二醇等水平检测,分析性早熟和环境内分泌干扰素相关性.结果:观察组EEDs指标DEHP、OP、BP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子宫体积、卵巢体积、雌二醇、骨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DEHP和子宫体积、卵巢体积、骨密度正相关(P分别为0.001、0.003、0.000),OP和子宫体积正相关(P =0.003),BPA和子宫体积、卵巢体积正相关(P分别为0.000、0.042).结论:环境内分泌干扰素是儿童性早熟重要致病因素.

    作者:戴晖;朱小琴;罗淑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缺氧条件下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

    大量研究表明,缺氧是勃起功能障碍(ED)独立的危险因素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在缺氧性疾病引发ED机制方面的研究虽取得一定进展,但又始终未能完全阐明.近来,研究者们逐步将目光关注于缺氧对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的影响,细胞自噬便是其在缺氧条件下呈现的一种微观改变,可能对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有一定作用.本文基于相关文献的阅读,对缺氧性ED患者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中自噬的变化、调控机制、作用机制、意义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邓吉坤;谭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中国性科学杂志

中国性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性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