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例报告

陆文明;朱荣祥;景梅

关键词: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病例报告
摘要: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例,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10例患者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患者均未出现胆道损伤与内脏损伤等.1~6个月随访发现,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不仅具有恢复快和创伤更小的优势,同时也呈现操作困难的特点,需要对手术的适应证进行重点控制,以实现其治疗效果的显著提升.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术前应用人工泪液对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泪膜及干眼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人工泪液对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泪膜及干眼的影响.方法:收治行飞秒激光制瓣LASIK的患者307例(605眼),根据术前是否应用人工泪液分为对照组148例(292眼)和研究组159例(313眼).对照组术前未应用人工泪液,研究组术前应用人工泪液.结果:研究组术后1周、1个月干眼症状评分、SIt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BU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F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应用人工泪液可促进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泪膜的恢复,减轻患者术后干眼症状,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与视觉质量.

    作者:宾莉;陈晓莉;叶宏全;刘宗顺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围手术期体位护理对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术后出血与舒适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体位护理对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术后出血与舒适度的影响.方法:收治采取经皮肾镜碎石手术患者6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围手术期采取体位护理.结果:试验组血红蛋白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采取经皮肾镜碎石手术的患者采取围手术期体位护理,能够减少患者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程度,并且提高患者卧床舒适程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段莲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缬沙坦胶囊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缬沙坦胶囊和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收治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试验组给予缬沙坦胶囊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后降压效果更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胶囊在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中效果显著.

    作者:吕丹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难治性终末期心衰实施床旁血滤与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临床上治疗难治性终末期心衰使用床旁血滤与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终末期心衰患者200例,平分两组.对照组给予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以及常规用药;观察组使用床旁血滤联合BiPAP无创机械通气疗法,辅助常规用药治疗.治疗一段时间,观察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血肌酐以及NT-pro-BNP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肌酐和NT-pro-BNP值明显比对照组低,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相比治疗前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床旁血滤联合BiPAP无创机械通气方法治疗难治性终末期心衰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张荣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医院感染管理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未采用医院感染管理中信息化管理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医院感染管理中信息化管理者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漏报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医院感染管理中信息化管理可显著降低院内感染率和漏报率,降低耐药性的发生率,对医院感染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作者:雷俊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术在急性牙髓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治急性牙髓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使用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手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保髓疗法治疗.结果:试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牙髓炎的患者进行早期开髓减压引流手术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万瑾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新诊断癫痫患者治疗时机的选择及对复发的影响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时机对新诊断癫痫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收治新诊断癫痫患者60例,根据癫痫发作次数及患者意愿分为即刻治疗组32例和延期治疗组28例.两组患者治疗后均随访2年,比较复发情况.结果:即刻治疗组与延期治疗组在随访3个月、6个月时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癫痫发作次数≤2次的患者,给予即刻治疗,对于降低患者近期复发率有明显效果,但在远期复发率方面,即刻治疗与延期治疗对复发率的影响不明显.

    作者:宁红辉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和产程的影响.方法:收治高龄产妇54例,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各27例.试验组给予助产护理干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产妇剖宫产率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用时比参照组短(P<0.05).结论:对高龄产妇采取助产护理干预可降低其剖宫产率,并缩短其产程用时,促进其顺利分娩.

    作者:卫艳红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食管癌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剂量学比较分析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与调强放疗在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收治食管癌患者41例,对照组20例给予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21例给予调强放疗.结果:观察组95%GTV剂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脊髓计划区高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治疗中,调强放疗较三维适形放疗来说剂量适形度更优,更能有效保护脊髓.

    作者:石先伟;袁志;王丽;唐组阁;任杰;潘荣强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集体心理结合自我效能干预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集体心理治疗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进行传统康复模式诊治,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集体心理结合自我效能干预进行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量表(SAP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和对照组BPRS、IPROS、SAPS和SANS总分值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总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集体心理结合自我效能干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和社会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梁一帆;彭燕萍;杜淑华;秦萍;陈立勇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输尿管镜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尿路结石56例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分析输尿管镜与腹腔镜两种不同手术对于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收治尿路结石患者56例.试验组28例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参照组给予输尿管镜治疗.统计、评估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实效性,对比、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等情况.结果:试验组在成功率、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以及术中出血量控制方面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取石术治疗尿路结石和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尿路结石,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是在术中安全性、结石清除率等方面,腹腔镜手术方式更佳.

    作者:李学彪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动态增强MRI与乳腺钼靶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比较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及乳腺钼靶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经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癌患者82例,术前行钼靶与MRI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病理诊断显示,82例患者共存在乳腺病变肿块94处,其中,MRI动态增强扫描检查检出84处,检出率89.4%;钼靶检出89处,检出率94.7%;钼靶对乳腺癌诊断准确率78.4%,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准确率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进行乳腺癌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但是钼靶检查在乳腺癌早期病变诊断中准确率相对较高.

    作者:张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降低剂量的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难治性白血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降低剂量的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难治性白血病的效果.方法:收治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难治性白血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降低剂量的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单一的CAG方案治疗.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较,临床疗效、血小板及白细胞指标变化情况均相对更高(P<0.05).结论:降低剂量的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难治性白血病患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改善血常规指标.

    作者:刘希民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后踝骨折手术治疗10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后踝骨折固定术的佳方案.方法:收治后踝骨折患者106例,分析后踝骨折块<25%和≥25%胫骨远端关节面患者的手术方法选择.结果:胫骨远端关节面解剖复位94例(88.67%),非解剖复位12例(11.32%).临床疗效采用AO-FAS评分,优88例,良16例,可2例.结论:当后踝骨折块≥25%胫骨远端关节面或移位≥2 mm时应尽量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当外踝已经完全复位、距骨脱位完全矫正,即使后踝骨折块<25%胫骨远端关节面也应该复位并固定后踝,且骨折复位固定的顺序为外踝、后踝、内踝.

    作者:郑华君;邢宗英;马亮;岳俊杰;雷雪健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进展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目前,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依旧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本文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进展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作者:万云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131I治疗Graves病早发甲减发生的预防与处理

    目的:探讨131I治疗Graves病早发甲减发生的预防与处理对策.方法:收治Graves病患者100例,按照其临床治疗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化131I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优甲乐治疗.结果:对照组131I治疗3个月与1年后的早发甲减发生率分别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标准化131I治疗联合优甲乐进行Graves病治疗,不仅能够保证患者Graves病治疗效果,也能够有效预防早发甲减.

    作者:吴邦国;杨静升;高小宏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胰蛋白酶法提取鱼腥草多糖工艺的优化

    目的:正交试验筛选胰蛋白酶提取鱼腥草多糖的佳工艺.方法:对胰蛋白酶添加量、温度、时间等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寻求佳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为温度45℃,pH=7,酶加入比例2%,提取时间2.5 h.结论:正交试验法可用于鱼腥草多糖胰蛋白酶提取工艺的优选.

    作者:杜晶;汪珊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在断肢再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在断肢再植中的应用.方法:收治断肢再植手术患者20例为观察组,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手术治疗;收治断肢再植手术患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皮瓣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在断肢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杨浩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结构化早期康复方案在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肢体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结构化早期康复方案在神经外科脑出血肢体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脑出血肢体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结构化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分组与时间因素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F=121.271,P<0.001);不同分组患者NIHSS评分的总体均数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7.311,P<0.001),观察组NIHSS评分总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时间效应有统计学意义(F=154.126,P<0.001),随康复时间延长,患者NIHSS评分逐渐降低,治疗后12个月的NIHSS评分处于低水平.结论:结构化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王英;刘冬容;杨珊;王璐瑶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儿童耳前瘘管感染期双梭形切口手术治疗的护理干预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儿童耳前瘘管感染期双梭形切口手术治疗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收治进行双梭形切口手术治疗的儿童耳前瘘管感染期患儿98例,均分两组.对照组进行双梭形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儿童耳前瘘管感染期双梭形切口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获得了较好的效果,降低了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马丽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