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张彬;安常明;徐震纲;唐平章

关键词:超声处理, 甲状腺, 外科手术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34例甲状腺肿物采用超声刀手术,通过颈部小切口进行甲状腺肿物摘除术或腺叶切除术.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常规手术的3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切口长度、引流情况、并发症、住院费用、麻醉时间和出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超声刀组切口长3.2 cm~4.3 cm,平均3.8 cm.比对照组平均减少3.2 cm(t=17.65,P=0.000).超声刀组患者伤口内不放置引流,对照组平均引流液47(10~110)ml.两组平均住院费用(7205元对比8054元)和出院时间(3.5天对比4.1天)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137和P=0.228).超声刀组手术麻醉时间95分钟,比对照组延长了14分钟(P=0.018).两组各有1例出现喉返神经麻痹症状,超声刀组有2例患者发生表皮轻微烫伤(x2=0.273,P=0.602).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伤口出血、积液、感染以及低钙血症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刀甲状腺手术不增加手术并发症.患者的颈部切口小,有利于美观.超声刀凝血功能强,避免了放置引流,且伤口内无线头遗留,手术创伤小,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探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分析了40例重度OSAHS患者的手术及并发症.结果治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出现呼吸道并发症2例.结论围手术期呼吸道并发症较为凶险,应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的管理.

    作者:金蔚;何敏;陈洪列;钱隽;余承瑶;范永强;苏正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颈项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

    目的阐述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特征以利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1月至2003年11月间收治的4例本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手术和病理资料.结果4例术中示肿块位于肌肉间隙,能单纯手术切除,随访期分别为38个月、7个月、6个月、3个月,局部无复发.结论本病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的良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治疗为单纯手术切除,不宜过度.细胞学,免疫组化对诊断价值较小.

    作者:黄彩平;王弘士;嵇庆海;盛伟琪;周正荣;吴伟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研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原菌种类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1 3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脓性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离出病原菌152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49株)和铜绿假单胞菌(25株)为主,真菌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喹诺酮类敏感,敏感率为79.6%.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和喹诺酮类敏感,敏感率分别为84%和64%.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聊城地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致病菌,二者均对喹诺酮类敏感,铜绿假单胞菌亦对三代头孢类的头孢他啶敏感.临床医师在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治疗时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用药,准确有效的治疗,以防耐药菌株的发生.真菌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致病菌中不容忽视.

    作者:王玉芝;吴玉梅;张宗珍;翟付敏;田临红;项秀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影像纤维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

    我科于2003年6月至2005年7月,应用内镜数字影像系统EDIS-4000、PENTAX纤维喉镜,对176例声带息肉进行摘除,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董晓丽;刘双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甲状腺外科归属的改革只是开始

    甲状腺外科传统上是普通外科的范畴,Kocher开展了甲状腺手术.19世纪当欧洲形成外科中心时,外科手术无所不包.著名的奥地利Billroth医师做了喉、食管、腹部手术,创立了今日仍在应用的胃大部切除Ⅰ式、Ⅱ式.

    作者:徐震纲;屠规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特点及处理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3年12月29例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治疗情况和随访结果.结果随访6个月~36个月.治愈12例,好转17例.术中无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鼻腔粘连.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有利于提高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相民;蓝小林;吴修洪;张群贵;王勇斌;叶永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甲状腺外科专题:编后语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局麻射频消融腭咽成形术与射频消融缩容术疗效比较

    目的对局麻射频消融腭咽成形术与射频消融缩容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效果进行比较,为OSAHS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用局麻射频消融腭咽成形术与射频消融缩容术分别对69例和79例OSAHS患者进行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和1 2个月,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有效率分别为85.5%和81.0%,差异无显著性.术后12个月局麻射频消融腭咽成形术疗效优于射频消融缩容术,有效率分别为78.3%和49.3%,差异有显著性.两种手术方法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局麻射频消融腭咽成形术较射频消融缩容术远期效果好,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在病例选择合适时用局麻方法可达到全麻手术效果.

    作者:罗志宏;梅志丹;陈始明;陶泽璋;曹永茂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喉甲状腺同期重复癌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76岁.因声嘶5年加重伴咽喉异物感20余天入院,查体:双声带前1/2及前联合处可见菜花样新生物,累及声门下区,双声带固定;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甲状腺不大.

    作者:马泓智;房居高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鼻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颅脑外伤可导致管内段视神经间接损伤,特别是额部、眉弓和眉外侧的撞击伤导致的闭合性头颅损伤常合并视神经损伤,严重者引起失明.研究表明,对视神经损伤患者早期施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1~4].视神经管减压术根据入路不同主要包括经颅、鼻外、眶、筛、蝶窦以及经鼻内镜入路.我科对6例经常规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效果差及2例损伤严重的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进行了经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吕红彬;邹剑;张勤修;安会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普通话单音节词言语测听材料的等价性分析

    目的评估按照语音平衡和音素平衡的原则编制出的汉语(普通话)测听词汇表(Mandarin Speech Test Materials,MSTM)中单音节词言语测听词表,以适用于临床诊断和康复效果的评估.方法分析60例正常听力者接受词表测试的结果,比较表间的难度,寻找难度一致的单音节词表作为测试用表.结果10张单音节词测试表可以分成两部分,测试表一、二、三、五、六、七、八、九、十难度具有等价性;测试表一、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难度具有等价性.结论分成的这两部分所包含的九张测试表之间具有等价性,可以初步应用于临床,但在推广前尚需更大样本测试.

    作者:王靓;张华;王硕;陈静;郭连生;赵小燕;陈雪清;姬晨;岳朋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Van der Hoeve综合征导致传导性耳聋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17岁,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耳听力下降,左耳下降为主,呈进行性加重,伴间断性低调耳鸣,无眩晕、恶心、呕吐,无外耳道流水史,自述右下肢骨折4次,左上肢骨折2次,后1次骨折为4年前.

    作者:郝艳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34例甲状腺肿物采用超声刀手术,通过颈部小切口进行甲状腺肿物摘除术或腺叶切除术.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随机选取常规手术的3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切口长度、引流情况、并发症、住院费用、麻醉时间和出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超声刀组切口长3.2 cm~4.3 cm,平均3.8 cm.比对照组平均减少3.2 cm(t=17.65,P=0.000).超声刀组患者伤口内不放置引流,对照组平均引流液47(10~110)ml.两组平均住院费用(7205元对比8054元)和出院时间(3.5天对比4.1天)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137和P=0.228).超声刀组手术麻醉时间95分钟,比对照组延长了14分钟(P=0.018).两组各有1例出现喉返神经麻痹症状,超声刀组有2例患者发生表皮轻微烫伤(x2=0.273,P=0.602).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伤口出血、积液、感染以及低钙血症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刀甲状腺手术不增加手术并发症.患者的颈部切口小,有利于美观.超声刀凝血功能强,避免了放置引流,且伤口内无线头遗留,手术创伤小,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张彬;安常明;徐震纲;唐平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大鼠单侧耳蜗损毁后下丘r氨基丁酸和谷氨酸变化

    目的观察单侧耳蜗损毁后下丘r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和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去传入损伤后GABA和Glu在听觉中枢重组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健康Spran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正常组、假手术组和单侧耳蜗损毁后1周、2周及1月组.于规定时间内检测耳蜗损毁前后GABA和Glu含量.比较下丘不同时间点的GABA和Glu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损毁后1周,下丘中GABA的含量水平明显下降(从78.00±7.50降至51.65±10.36,约下降33.6%),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Glu的含量水平则明显上升(从167.00±16.71升至201.07±25.88,约上升20.4%),差异极为显著(P<0.01);术后2周,下丘中GABA的含量水平稍上升且仍低于假手术组(P<0.05),而Glu的含量则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至术后1月,下丘中GABA的含量水平上升但仍低于假手术组,而Glu的含量水平则降至正常水平或以下,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单侧耳蜗损毁后下丘中GABA和Glu含量的动态变化反映了神经元的活动状况,提示二者在单侧耳蜗损毁后听觉中枢的重组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勤瑛;华清泉;汪审清;肖伯奎;廖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支撑喉镜电视显示下喉显微外科手术

    自2003年6月开展支撑喉镜电视显示系统下喉显微外科手术,用于治疗咽喉反应敏感患者的喉部良性病变,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昭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单结节桥本病的诊治分析

    桥本病(Hashimoto's disease,HD)又称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尤其以单结节形式作为主要症状就诊者极易误诊.我院自2002年8月~2005年12月共完成甲状腺手术680例,其中单结节桥本病误诊15例,误诊率2%(15/680).现就诊治过程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赵金良;赵霞;李红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K252a对腺样囊性癌培养中许旺细胞生长的阻断作用

    目的观察并探讨K252a在体外坐骨神经长出的许旺细胞对腺样囊性癌细胞趋化生长中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将经神经营养素的高亲和受体Trk特异性阻断剂K252a预处理的小鼠坐骨神经与腺样囊性癌细胞共培养(设24组),以正常小鼠坐骨神经与腺样囊性癌细胞共培养为对照组(设24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K252a预处理的坐骨神经与腺样囊性癌细胞共培养长出的许旺细胞增生组数及趋化性生长组数x2值分别为14.03、26.32,P值均小于0.025,说明两组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许旺细胞丧失趋化性及细胞增生未被促进.结论K252a在许旺细胞对腺样囊性癌细胞趋化生长中的阻断作用间接地表明神经营养素可促进许旺细胞增生及向腺样囊性癌细胞趋化迁移,这可能是腺样囊性癌嗜神经性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余立强;孙沫逸;杨耀武;张圃;王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甲状腺外科无喉返神经损伤的可能性

    目的探讨甲状腺外科手术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零损伤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3月~2005年3月659例甲状腺疾病的手术方式、术后RLN损伤、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术后出血和术后复发等并发症的发生.术中常规解剖RLN,保护并勿过度解剖甲状旁腺及其供应的血管.结果甲状腺一侧腺叶加对侧腺叶部分切除376例、甲状腺一侧腺叶加峡部切除87例、甲状腺双侧腺叶次全切除76例、甲状腺全切除73例、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切除胸骨后结节性甲状腺肿47例.术后无一例发生RLN损伤.术后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为1.67%(11/659).无永久性低钙血症.术后出血需再手术止血和术后伤口血肿的发生率分别为0.60%(4/659)和0.45%(3/659).甲状腺功能低下和术后复发的发生率分别为0.45%(3/659)和0.15%(1/659),无切口感染.结论甲状腺外科手术中熟悉RLN的解剖知识,常规紧贴甲状腺被膜外分离并全程解剖RLN及其分支可避免RLN的损伤.

    作者:徐先发;王洵;王春燕;陈莉;石宝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转移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3例

    1970年7月至2005年4月,我院共收治甲状腺鳞状上皮癌(简称鳞癌)18例,其中转移性鳞癌3例,现将临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孙传政;陈福进;陈艳峰;李秋梨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漫谈甲状腺外科

    国内外的资料显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从事甲状腺外科的数量近10年来明显增加,这是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

    作者:王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