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外科腹部创伤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及危险因素研究

赖松;周戟

关键词:急诊外科, 腹部创伤, 手术后, 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进行急诊外科腹部创伤手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及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急诊外科收治腹部创伤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观察其感染发生的部位及原因.结果:导致急诊外科腹部创伤手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原因主要有患者年龄、手术切口类型、手术时间等,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患者年龄过大(33.33%);有一种感染原因数量及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外科腹部创伤手术的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较高,医护人员应对其各类引发感染的因素进行积极预防,以减少感染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的有效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金标法、间接血凝法与酶联免疫法检测弓形虫IgG抗体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金标法、间接血凝法与酶联免疫法检测弓形虫IgG抗体的价值.方法:利用金标法、间接血凝法与酶联免疫法平行检测12只实验感染弓形虫家兔的血清,作为观察组;对12只正常的、未感染弓形虫的家兔进行血清平行检测,作为对照组.结果:金标法、间接血凝法的特异性、敏感性、检测效率以及综合评分均明显高于酶联免疫法(P<0.05).结论:金标法、间接血凝法更加适用于实验动物家兔弓形虫IgG抗体检测,金标法、间接血凝法与酶联免疫法3种方法在平行检测中缺乏一致性.

    作者:张克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基于难度分级的腹腔镜下复发性腹股沟疝修补术分析

    目的:分析基于难度分级的腹腔镜下复发性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基于难度分级的腹腔镜下复发性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36例,分析临床效果.结果: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例发生血清肿,均在观察后自行吸收.术后1例发生复发.并发症发生较少,且复发率也较低,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难度分级的腹腔镜下复发性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较好的治愈效果,且患者的满意度也较高.

    作者:吴军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新生黄疸患儿40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联合早期护理干预以及仅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黄疸首次出现时间、黄疸消失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胆红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新生儿黄疸患儿行早期护理干预,可缩短病程,促进患儿健康成长.

    作者:吴小梅;杨淑碧;张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噪声对接触人群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噪声对接触人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收治噪声作业人员344例作为噪声组,取同期健康体检男性41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cy水平.结果:噪声组血清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噪声组的高血压、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听力损失组Hcy水平明显低于听力正常组(P<0.01).听力损失组高血压、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听力正常组(P<0.05).结论:Hcy可作为噪声对接触人群健康影响的早期监测指标.

    作者:刘玉萍;成振江;张玲慧;朱复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诊胸腹部创伤中螺旋CT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螺旋CT在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胸腹部创伤患者63例,对其急诊X线、B超、螺旋CT的检查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例胸部损伤中肋骨骨折31例,胸片未检出2例,血胸7例,胸片未检出2例,气胸20例,纵隔气肿4例,锁骨骨折3例;32例腹部损伤者中脾脏损伤20例,B超未检出2例,肾脏损伤16例,肝脏损伤12例,肠系膜损伤8例,B超没有特异性诊断表现.结论:螺旋CT相较于X线与B超检查,对于胸腹部创伤能够给予更高的诊断率、更准确的损伤定位和病情评估,临床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检查方式的选择.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ICU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ICU患者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收治ICU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同时给予肺部感染预防性护理.结果:研究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治疗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身体状况、情绪状态、认知能力以及躯体疼痛等相关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ICU患者实施肺部感染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有助于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住院时间,对于促进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易冠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超声在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通路建立前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通路建立前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2例,在动静脉内瘘(AVF)血液透析通路建立前后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3例放弃手术,其余均造瘘成功.头静脉血栓5例,吻合口血栓3例,瘘旁形成血肿2例,头静脉局限性扩张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前血管的选择、吻合部位的确定及术后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的临床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马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内科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目的:探究内科护理记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改进方法 .方法:选取患者的内科护理记录4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所有护理记录的书写规范性进行检查、分类和统计.结果:在内科护理工作中,护理记录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有护理记录不全面、医嘱内容与实际护理记录不符合、护理记录前后有矛盾等.观察组内科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记录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对此,对问题进行仔细分析,然后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这样才能够有效保证护理记录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提高护理记录参考价值.

    作者:杨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生物技术药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对人体伤害很大.生物技术药物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治疗中充分体现出了其安全性、有效性和靶向性,从而被推广.本文对生物技术药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作以分析.

    作者:谭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多种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多种抗体联合检测对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检测效果.方法:收治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单一抗体检测,对照组采用多种抗体检测,选择40例体检健康作为参考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TPOAb、TRAb、TGAb等抗体阳性率检测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确诊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抗体检测确诊率高,有助于观察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免疫紊乱情况.

    作者:黄前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经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在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作用和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在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疗效.方法:收治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比高于对照组,伤椎Cobb角低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椎体植骨在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疗效显著.

    作者:陈军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妇产科阴道炎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妇产科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 及其效果.方法:收治阴道炎患者120例,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措施,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达97.5%.患者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阴道炎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屈怀琼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祛湿化瘀解毒定痛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祛湿化瘀解毒定痛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5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祛湿化瘀解毒定痛汤联合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湿化瘀解毒定痛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较好.

    作者:李学峰;霍艳蕊;尹磊;刘桂华;曾庆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早期预防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早期预防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收治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91例,随机分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期间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绍英;杨雪;周丽红;普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式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 .方法:收治大叶性肺炎患儿199例,给予头孢他啶与红霉素针剂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100.00%.治疗后CRP、ESR、白细胞计数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叶性肺炎患儿采用头孢他啶与红霉素针剂治疗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作者:豆吉娟;贾红亮;曹亚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放射检查技术应用于临床急诊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放射检查技术在临床急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各类疾病患者8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通过常规方法进行检查,试验组通过放射检查技术进行检查,后分析两组患者各方面的指标,判断两组的临床急诊效果.结果:对照组在VAS评分、Mulleetr评分、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检查情况、后期不良反应发生概率高于试验组(P<0.05),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依从率比较,试验组较高(P<0.05).结论:对于各类型疾病的急诊患者,采用放射检查技术进行临床诊断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减少患者疼痛状况,有较高的依从性.

    作者:周德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细菌感染性疾病的CRP、WBC及PCT检验研究

    目的:探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及血清降钙素原(PCT)检验研究.方法:收治感染性疾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非细菌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选择体检健康者49例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CRP、WBC及PCT水平.结果:在细菌感染组,PCT、CRP和WBC水平和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CRP、PCT和WBC可提高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灵敏度,为早期正确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周勇强;程成;喻子正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前列腺增生症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工作及护理效果.方法:收治前列腺增生症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不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前列腺增生症的康复有积极影响,且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郑元红;黄宝君;何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收治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56例作为观察组,随机分为两组.观察1组给予红霉素以及阿奇霉素治疗,观察2组给予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2组大峰流速、咳嗽消失时间优于观察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复发时间、复发率以及抗体阳性率均优于观察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赵淑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神经症的治疗方法 .方法:收治老年心血管神经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给予谷维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黛力新能够有效缓解老年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海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