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茜和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双氯芬酸胆碱(diclofenac acid-choline,DAC)滴眼液的抗炎效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6只,按用药浓度随机分为3组,以斑蝥酊为刺激剂,造成化学性眼外伤的炎症模型.每组家兔均为右眼滴入此滴眼液为用药眼,左眼滴入生理盐水为对照眼.观察各组用药眼对角膜、虹膜、结膜化学性外伤性炎症的治疗效果.结果0.50 g/L、1.00g/L和2.00g/L 3种浓度的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消除炎症反应积分评价,用药眼与对照眼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1.00g/L和2.00 g/L与0.50 g/L滴眼液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1.00g/L与2.00g/L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1.00g/L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可作为临床应用较适宜的浓度的参考.
作者:张小莉;闫素清;刘洁;李逊霞;刘利娥;韩立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并发症的手术治疗及防范措施.方法对血糖较高者先进行药物治疗,使血糖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术前先用止血药和抗生素2~3天.手术方式按常规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方法.结果术后第1天检查,视力≥0.8者占19%,0.5~0.7者占39%,0.3~0.4者占23%,<0.3者占19%.术后一律滴用典必殊与托比卡胺滴眼液.着重防治角膜内皮水肿和虹膜炎症.及早了解眼底病况、以便配合必要的药物或激光治疗措施等.结论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是提高术后疗效的关键;选用光学直径≥6 mm的人工晶状体以利眼底病变的激光治疗;术后使用皮质类固醇以局部为主,否则会增加糖原异生使血糖升高;只要方法得当,糖尿病白内障并非疑难.
作者:郑信豪;黄丽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感染性眼内炎患者进行前房冲洗、玻璃体切除和玻璃体腔内注药及其它综合治疗.结果11眼眼内炎症得到控制,1眼因炎症不能控制而行眼内容摘除.8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目前临床上对白内障摘出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首选方法是前房冲洗和早期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入适量广谱抗生素,术后配合中西药物综合治疗.
作者:庄雪梅;闻祥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自体睫毛脱落,可进入结膜囊或进入泪点,也可插入睑板腺开口处形成睫毛异物.后一种情况,临床较罕见.近几年来,我科门诊诊治1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运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国产带线羟基磷灰石(HA)义眼座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眼球摘除术后,4条直肌预置缝线,选用合适型号的国产带线HA义眼座,直接植入,共实施26例26眼并随访观察6~24月.结果植入的义眼座性能稳定可靠,术后眼睑饱满,义眼活动度良好,未发现球体脱出等现象.4眼术后出现结膜裂开,义眼座暴露;1眼出现轻度上睑下垂,经相应处理恢复正常.结论直接植入国产带线的HA义眼座,手术简单,安全可靠,不会发生包裹材料排斥反应和溶解等并发症,且来源丰富,无毒无抗原性,价格便宜,是目前较理想的眼眶充填物.
作者:周雄;周和政;金中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视神经挫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5例视神经挫伤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例伴颅脑外伤占20%,鼻窦骨折或积血 9例占36%,所有病例均见眉弓外侧或前额部撞击伤.结论.视神经挫伤的病人往往合并颅脑、眼眶、鼻窦外伤,临床应注意检查视神经挫伤的体征,以便早期诊断及治疗.
作者:孙兰君;韩乃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在选择手术方式方面的意义.方法通过观察外伤性视网膜病变的位置、形态、程度等,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证实的外伤性视网膜脱离56例56眼的图像特征,根据声像图特征在术前进行了术式分析.结果外伤性视网膜脱离56例56眼均获得满意图像,术前声像图分为部分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和完全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同时对典型的术后声像图特征也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结论手术前超声诊断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对选择手术方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永红;张洪远;张永存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隐匿性巩膜破裂伤因其伤口隐匿,临床上可能引起误诊或漏诊.我院1996年5月至2001年4月共收治10例(10眼)隐匿性巩膜破裂伤,经及时正确诊治,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沧霞;杨杏华;邵春燕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后房人工晶状体脱入玻璃体腔内及人工晶状体再复位的手术方法及时机.方法对6例后房人工晶状体脱入玻璃体腔内经玻璃体切除术.4例取出行缝线固定法睫状沟植入;2例前囊支撑直接再植入于睫状沟.并随访观察手术疗效.结果6例人工晶状体位置居中、稳固,视力均在0.5以上,好视力0.8.结论人工晶状体脱入玻璃体腔后,应尽早手术.玻璃体切除术处理人工晶状体脱位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利用前囊支撑直接再植入,或取出后以缝线固定法再植入.
作者:马建军;郑红梅;蔡明高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病灶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6例真菌性角膜溃疡,采用彻底切除病灶,依据病灶大小取患眼的上方或下方带蒂或桥式结膜瓣缝合固定于植床上.结果术后随访1~3年,治愈25例,复发1例.结论病灶切除联合结膜瓣移植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建明;张勤;李立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时机.方法对44眼各种原因所致的外伤性白内障行现代囊外摘出或吸出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术后视力0.3~1.0者28眼(63.6%).并发症主要是后囊破裂和玻璃体脱出、角膜水肿、人工晶状体前膜及后发障.并发症经及时处理,结果多较满意.结论外伤性白内障虽然病情复杂,并发症较多,但是经过合理治疗仍能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伟;王抗美;靳如华;管家忠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后的白内障,采取透明角膜切口及巩膜隧道切口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39例(40眼)施行过小梁切除术的白内障分为2组,分别行透明角膜切口(21例,22眼)和巩膜隧道切口(18例,18眼),随访术后两组视力、眼压、角膜透明度等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天~1月两组视力、眼压、角膜透明度等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小梁切除术后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透明角膜切口与巩膜隧道切口两者均可作为手术的选择.
作者:傅浩勤;盛敏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与现代囊外摘出术两种不同术式治疗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优缺点.方法采 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对我院1998~2001年66例76眼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36例42眼及现代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30例34眼,对术前血糖、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包括术前空腹血糖高于正常者均安全完成手术,超乳组的空腹血糖水平高于囊外组.术后裸眼视力≥0.5者超乳组占76.2%,优于囊外组的26.5%.角膜散光超乳组低于囊外组.超乳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囊外组.结论超乳组有较高的血糖耐受水平,把握好手术时机,采用小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多数糖尿病患者可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曾敏智;陈振谦;郭露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女,20岁,因左眼自幼外斜并视物时歪头,于2001年5月2日收入院.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双眼0.8.眼前段及眼底未见异常.左眼睑裂宽度6mm,角膜映光法检查左眼外斜20°,无垂直斜视,外转不能,内转时睑裂明显缩小.代偿头位:面向右侧偏斜.入院诊断:左眼球后退综合征.入院后于5月3日在表麻下行左眼外直肌后徙术.表麻后做牵拉实验,外转时内直肌明显抵抗.于角膜缘做梯形结膜切口,分离暴露外直肌见附着点无异常,肌纤维弹性好,无挛缩.于近止端处做双套环缝线,在缝线前面剪断肌肉,后徙8mm缝合于浅层巩膜,观察眼位正.做内直肌解剖探查未见附着点及肌肉异常.缝合球结膜,涂抗生素眼膏包双眼.次日检查,左眼睑裂较前增大,眼位正,外转不能,内转时睑裂缩小较前减轻,无代偿头位,无复视.
作者:王超庆;苏燕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非典型性肺炎(SARS)是今年春季在我国和世界许多地区流行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紫外线消毒是预防其蔓延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可是它所带来的电光性眼炎病例数逐渐增加.现将2003年3月7日到4月30日在山西省眼科医院就诊的急诊病例及去年同期病例分析如下:
作者:周国宏;孟美林;王万辉;杨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报告5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中卡刀后再次行LASIK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5例LASIK术中卡刀,形成不完全角膜瓣.仔细观察角膜瓣终止的位置,位于瞳孔缘3例,瞳孔外缘1 mm 2例,先放弃激光切削,待角膜愈合后再次行LASIK手术矫正.结果5例经做第二次角膜瓣及激光切削后,裸眼视力均达到术前佳矫正视力.结论LASIK术中如出现卡刀现象,等待角膜瓣愈合后再次手术是安全而有效的.
作者:何书喜;王华;姜西挺;王成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泪道阻塞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各异.我院自1993年起应用留美博士王永龄教授传授的硅管留置术或联合激光、高频电灼等治疗,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其中硅胶管插管操作比较简单而且人们已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器械,并进行技术改进.然而即使有经验的眼科医师,当他试图从鼻腔中找到金属探针时,有时也会遇到困难.我科自行设计一种简单易行的注水式单丝引导线逆行置管法,大大缩短了手术操作的难度、时间,提高了成功率,患者无任何痛苦,而且取材方便.
作者:曹文娟;彭辰年;高朝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男,29岁,因左眼被射钉击伤伴视物不清10天入院.患者述,于4月4 日工作时,被射钉枪的射钉击伤左眼.当时感左眼疼痛伴视物不清,于当地医院清创缝合伤口抗炎治疗10天后,于2001年4月14日转入本院.入院后查体:全身检查未见异常.视力:右眼1.5,左眼0.3.右眼查无异常.左眼眉弓下方皮肤见约1 cm长瘢痕.眶上缘触及质硬包块,眼球转动受限,结膜充血,角膜前房晶状体正常,玻璃体内见出血,眼底窥视不清.
作者:曹福顺;王新明;艾兰尼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儿童斜视矫正手术中应用3型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一枢丹防止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将40例斜视矫正报告文学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中静滴枢丹2mg.B组未用任何止吐药.两组患儿术中均为氯胺酮麻醉.记录用药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博血氧饱和度(SPO2)的改变及术后24小时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A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而用药前后患儿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脉博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枢丹能有效防止儿童斜视矫正术后的恶心呕吐,而且对患儿生命体征影响很小.
作者:张伟;阎磐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陈旧性泪小管离断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陈旧性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15例,于外伤后半月至6月进行吻合手术,采用直视法、弯针法和泪囊切开法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结果吻合成功13例,成功率达86.6%.随访观察3月至2年,患者无溢泪,冲洗泪道通畅10例,占76.9%.患者轻微溢泪,冲洗通畅3例.结论直视法是实用的寻找泪小管鼻侧断裂的方法,如不成功,则采用弯针法或泪囊切开法.
作者:郑海涛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