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建红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对降低护士静脉治疗中锐器伤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成立静脉治疗小组品管圈,按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订、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订、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和改进等10个活动步骤实施品管活动.结果:静疗小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使全院护士在静脉治疗中锐器伤发生率从134人次/月降至平均27.3人次/月.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静脉治疗小组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效降低了静脉治疗中锐器伤的发生率.
作者:魏虹;肖莉;叶凤基;黄友丽;龙美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肺心病患者58例,采用舒适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舒适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和临床症状,提高睡眠质量.结论:舒适护理在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邓吉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加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收治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加强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加强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作者:蔡凌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面中部提升术结合睑袋整形术对眶周皮肤皱纹的疗效与美容影响.方法:收治眶周皮肤皱纹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睑袋整形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面中部提升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中部提升术联合眼睑整形术在眶周皮肤皱纹治疗中的应用,能提升总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相对较高.
作者:周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社区医院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社区服务中心住院的287例老年患者病例资料.结果:287例患者中,院内感染率24.04%,其中呼吸道感染51例(73.91%).感染发生率与年龄、住院时间呈正相关;基础疾病是影响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严格制定室内空气消毒制度,重视清洁卫生,控制基础疾病,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基础护理,不滥用抗生素,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加强生活护理,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进一步改善社区医院的条件、设施是降低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徐辉;郑淑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泌尿外科疾病患者63例,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结果:手术一次成功率92%(58/63),平均手术时间(80±26)min,平均出血量(40±25)mL,并发症发生率17%(11/63).结论:单孔腹腔镜技术能缓解术后疼痛,提升美容效果.
作者:向双庆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应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肿瘤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良性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肿瘤患者78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开放手术,观察组予以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观察两组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应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肿瘤治疗,效果较佳,可有效减少失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樊同万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输尿管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两组,观察组给予围术期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结石排出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碎石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结石残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紧张情绪缓解率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率和膀胱刺激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苏幸星;廖君娟;蒙有轩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收治急性喉炎患儿100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平喘、止咳、化痰、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并给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显效89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100.0%.结论:加强雾化吸入过程中的护理,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可以明显提高小儿急性喉炎的护理质量和临床疗效.
作者:王云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开天门手法按摩联合穴位贴敷改善不寐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将66例不寐患者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每晚睡前给予开天门手法按摩并贴敷双侧涌泉穴.使用中文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CPSQI)对其疗效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与各组治疗前相比,CPSQI评分均有下降;干预后试验组CPSQI评分小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天门联合穴位贴敷疗法对提高不寐患者睡眠质量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崔玉红;王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总结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对母体和胎儿临床安全的影响.方法:收治分娩的初产妇200例,并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分娩组,对比两组母婴安全情况.结果:组间各项指标(新生儿肺炎、产后体温、白细胞等)对比,阴道分娩组指标均优于剖宫产分娩组(P<0.05).结论:阴道分娩可以更好地保证母体和胎儿的安全.
作者:张建华;张延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个体化健康教育加医学营养治疗对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药物治疗,试验组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加医学营养治疗及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血糖达标率及患者对糖尿病和医学营养治疗的知晓率均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加医学营养治疗对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姜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母亲参与在基层医院婴幼儿保健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家庭养育方式的影响.方法:收治参与基层医院婴幼儿保健活动的社区母亲100例作观察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儿童养育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调查结果开展一系列婴幼儿保健知识教育活动.再选取同时段经济和社会环境相似的社区母亲100例作对照组.比较两组教育方式、育儿态度以及母亲对儿童教育的态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教育方式、育儿态度以及母亲对儿童教育的态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亲参与婴幼儿保健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母亲的育儿水平,从而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
作者:郑华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收治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72例,随机平分两组.研究组采用综合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4 h出血量、手术进行时间、子宫切除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24 h出血量以及子宫切除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产妇可采用综合手术进行治疗,不仅可有效快速止血,还可降低子宫切除率,更有效地保证母婴平安.
作者:周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行为疗法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行为疗法,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BI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联合行为疗法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
作者:冯云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患儿62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采用C反应蛋白检测,B组采用血常规检测,比较两组临床检验阳性率.结果:A组检验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蒋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常用药的临床选择以及药理分析.方法:收治老年高血压患者128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症特征以及病历资料,并根据病症特征以及药理特点选择适当的降压药物.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用药选择较为多元化,而其中以噻嗪类利尿剂、钙离子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为常见;临床治疗过程中,通过给予针对性的降压药物,治疗有效率达75.00%.结论:通过结合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身体机能以及患病情况选择适当的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效果显著.
作者:辛丽;杨官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临床试验受试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评价临床试验中药学干预的重要性.方法:评估受试者治疗依从性,对其实施药学干预.结果:受试者治疗依从性主要影响因素:受试者个人(年龄、受教育程度、地理因素、家属陪同)、研究药物(治疗环境、服药方式、不良反应)、研究者(研究者态度).药学干预后,受试者治疗依从性优于干预前(P<0.01).结论:抗肿瘤药临床试验中通过药学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受试者依从性.
作者:蔡志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以及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对烟雾病的诊断.方法:收治烟雾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烟雾病诊断,观察组给予CT和MRI辅助下的诊断.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诊断结果上更加准确,诊断速度也较快,患者治愈率和满意度都比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烟雾病患者在CT和MRI辅助下的诊断,可以大大提高诊断质量,有利于对症下药,提高治愈率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杨;朱维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收治行血常规检查的受检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采集末梢血,对照组采集静脉血,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R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检验中,利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时,静脉血检测结果更具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作者:刘春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