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汉刚;刘胜刚
目的:探讨B超和CT在诊断子宫肌瘤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通过病理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均接受B超和CT检查.结果:两种检查对子宫肌瘤诊断正确率及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对子宫肌瘤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在诊断子宫肌瘤上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强等优势,对肌瘤的确诊率高.
作者:韦海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狂犬病是狂犬病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其潜伏期长短不一,临床表现多样,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危害,病死率几乎100%.狂犬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方式,重在预防.本文简要介绍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狂犬病1例,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高林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并观察左卡尼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性状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次透析结束后,观察组给予左卡尼丁,对照组不使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微炎性状态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项炎症指标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丁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性状态,对其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徐海平;李秀丽;孙福云;许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十堰市城区托幼机构健康儿童麻疹、甲型肝炎和乙型脑炎免疫状况.方法:抽取部分3~6岁健康儿童进行麻疹、甲肝和乙脑免疫抗体水平检测.结果:麻疹抗体保护率99.6%,甲肝抗体保护率37.9%,乙脑抗体保护率74.6%.结论:十堰市3~6岁儿童对麻疹具有较高的免疫水平,甲肝、乙脑抗体水平低,且随年龄的增大,抗体保护率逐渐下降.
作者:李珍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评价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代谢综合征患者58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卡波糖治疗,治疗后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93.3%、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4%、32.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代谢综合征中采用阿卡波糖,可有效地改善代谢综合征,有较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还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余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孔志凤主任以泻心火、滋肾阴、解热毒为治则,以导赤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同时关注患者心理、生活、饮食等方面,让患者认识到治疗的长期性,阶段性,对病情严重的患者配合冷喷、维生素C及钙剂治疗.
作者:阎慧军;孙文晛;孔志凤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方法.方法: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PEF、FEV1、FEV1/预计值水平以及对照组患者的PEF水平均有所升高,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预计值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具有稳定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肺功能指标及呼吸状况,安全有效.
作者:朱小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对脑梗死老龄人群的效果.方法:收治脑梗死老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早期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的遵医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QOL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护理组改善幅度更明显(P<0.05).结论:对脑梗死老龄人群给予早期心理护理可显著提升患者遵医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欣母沛在产后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产后大出血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欣母沛,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欣母沛在产后大出血中有助于提高止血成功率,安全性较高.
作者:赵忠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的价值.方法: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6例,分为传统组与创新组各38例,传统组给予常规监测和治疗,创新组在传统组基础上联合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结果:治疗后,创新组临床疗效、甘露醇使用量与GOS以及并发症情况均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在予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常规监测和常规治疗的前提下进行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病情并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卫东;杨琨;周盾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卡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纤维结肠镜在老年急性阑尾炎诊断、特别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收治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40例,分两组,试验组采取经纤维结肠镜取石冲洗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在治疗后腹痛完全缓解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住院天数等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经纤维结肠镜逆行治疗阑尾炎方法,创伤小,治疗风险小,效果好,为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提供了一个能够快速明确诊断,及时、有效治疗而又能够耐受的全新方法.
作者:周耀湘;汤建华;刘及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MSCT对肾上腺外伤性血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CT证实的肾上腺外伤性血肿31例的CT表现.结果:26例位于右侧肾上腺,4例位于左侧肾上腺,1例双侧肾上腺.CT平扫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稍高密度肿块影.5例增强扫描,3例急性期血肿无强化,2例慢性期血肿边缘呈环形强化.结论:MSCT对肾上腺外伤性血肿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罗家滨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气虚血瘀证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收治脑梗死偏瘫气虚血瘀证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气虚血瘀证患者实施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治疗,利于改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黄秋菊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对原发性高血压应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对患者血压进行有效控制,改善预后情况.
作者:牛寿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接受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乙组接受低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尿素氮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血红蛋白水平提高,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明显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状态具有较好的纠正作用,同时能够更好地清除炎性因子,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陈耀中;杨思源;杨可;张凤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在临床医学实践中,诊断学是医学专业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是联系基础和临床医学的桥梁.本文从临床见习角度,对诊断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诊断学教学改革措施进行探究,以期促进诊断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作者:郝星;刘西平;巩亮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六氟化硫微泡造影在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疗效中的应用.方法:收治子宫肌瘤患者29例,在治疗前后对患者实施六氟化硫微泡造影检查.结果: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够充分呈现肿瘤坏死位置处的血供状况,有效反映肿瘤组织坏死程度,对于子宫肌瘤治疗的参数设置以及治疗效果评估方面具有相应的价值.
作者:吴瑛;管静涛;朱艺;卢靖;段红刚;周文;何瑞莹;王莉芳;代文磊;李琼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纯钛和金属材料在骨科的临床治疗中有各自优势,当纯钛植入体内后,更多的是通过物理方式与骨形成稳定的力学结构而不是稳定的化学键连接,因此纯钛材料对于促进骨的愈合还有很大改进空间.本文就纯钛表面改性的方法进行总结.
作者:路一凡;王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收治脾胃气虚证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四君子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四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证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杨衍宁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