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分析

胡小燕

关键词:先兆流产, 地屈孕酮, 黄体酮, 孕酮水平,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分析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收治先兆流产孕妇128例,随机平分两组.观察组采用地屈孕酮治疗,对照组采用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孕7周、孕8周血清孕酮水平均高于孕6周,孕8周血清孕酮水平均高于孕7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保胎成功率、新生儿畸形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屈孕酮和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效果相当,临床可结合患者需要酌情考虑治疗方案.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开展糖尿病社区慢病管理的实践与优势

    目的:探讨糖尿病社区慢病管理的实践与优势.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12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管理,观察组采用社区慢病管理.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糖尿病社区慢病管理的实践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绍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方法:收治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TG、TC、LDL-C、HDL-C、CRP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对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阿托伐他汀钙有利于减小斑块,改善血脂、血液生化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文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川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川芎属于中医治疗中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之一,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生物碱、多糖等,具有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的功效,且对多个系统(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及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血栓形成,同时具有较显著的抗氧自由基、抗感染、抗癌以及保护神经等药理作用.本研究将对川芎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分析和综述,以此为临床合理应用川芎及其新产品开发提供依据.

    作者:靳春斌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静脉输液加饮水在羊水过少治疗中对脐血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加饮水在羊水过少治疗中对脐血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治羊水过少孕妇8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给予静脉输液加饮水治疗,对照组按日常饮食治疗.结果:研究组S/D值较对照组低,AFV与AFI指数较对照组高,而且妊娠结局较对照组优(P<0.05).结论:静脉输液加饮水治疗羊水过少孕妇可改善妊娠结局,增加羊水指数.

    作者:张焕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家庭医生签约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家庭医生签约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120例,并进行1年的随访管理,对管理前后的血压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实施家庭医生签约后,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治疗的依从性及血压控制较实施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签约可将慢病管理窗口前移,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

    作者:姚义景;王彩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收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四联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疗法对于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四联疗法,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陈洁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混合型肝癌的CT影像表现

    目的:探讨混合型肝癌的CT影像表现.方法: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混合型肝癌患者19例,总结其CT表现.结果:19例患者共检出病灶21个,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17个,等密度1个,稍高密度1个,病灶内出现更低密度区18个.混合型肝癌CT增强后典型表现为兼有肝细胞癌及胆管细胞癌的强化特点.结论:CT检查能够为外科手术提供更加详实的病变解剖信息、分期等,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作者:党进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急腹症外科治疗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

    目的:研究急腹症外科治疗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急腹症患者100例,分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围手术期处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围手术期处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疼痛缓解时间、静脉输液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腹症外科治疗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郭晓敏;刘芳;闫剑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肝动脉灌注联合栓塞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联合栓塞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效果.方法:收治肝癌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观察组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灌注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经导管肝动脉化疗灌注联合栓塞治疗,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作者:徐鹏程;黄虎;管恒星;李明;刘圣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胃癌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黄晓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5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71例诊断为血栓,4例漏诊,诊断符合率94.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刘辉;胡建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彩色M型超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变化的评价

    目的:研究彩色M型超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变化的评价意义.方法: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身体健康的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使用彩色M型多普勒超声仪进行相关检查,比较Vp值.结果:观察组的Vp值都比对照组的小;而观察组按照正常的构型、向心性重构型、向心性肥厚型和离心性肥厚型变化顺序后,则Vp值逐渐减小,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p值能够将高血压左心室重构过程中舒张功能受损的程度准确地反映出来,所以将彩色M型超声应用在对于高血压左心室舒张功能变化的评价中.

    作者:郭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医学类高校建立校友档案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研究

    目的:探讨医学类高校建立校友档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选择医学类高校学生800名,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不建立校友档案,观察组建立校友档案,分析医学类高校建立校友档案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实践考试成绩以及临床技能操作总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学类高校通过建立校友档案能加强高校校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自身专业技能.

    作者:胡爱兰;刘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氧疗在高原缺氧损伤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氧疗在高原缺氧损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收治高原缺氧损伤患者90例,分为一般组和观察组,一般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氧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一般组(P<0.05).结论:氧疗在高原缺氧损伤患者中的疗效显著.

    作者:刘银升;徐艳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缓解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焦虑心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后在缓解焦虑心理方面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收治宫颈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从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及护理满意度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满意度(80%)低于观察组(100%),P<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后,在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同时,使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李琼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宫腔镜诊断和治疗宫腔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断和治疗宫腔疾病的效果.方法:收集进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49例,总结诊断结果和治疗结果.结果:宫内妊娠物残留11例,子宫畸形4例,宫腔息肉6例,子宫内膜肌瘤3例,宫内节育环嵌顿7例.结论:通过宫腔镜确定妊娠物残留的位置后,进行清宫术,避免多次清宫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通过宫腔镜检查发现子宫畸形是习惯性流产、自然流产主要的原因.在宫腔镜下对宫内节育环嵌顿的患者进行取环,避免了盲目取环导致子宫穿孔、大出血等情况的发生.

    作者:姚茂琼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社区早期糖尿病肾病综合管理模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综合管理模式对社区早期糖尿病肾病干预的有效性.方法:收治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进行综合干预,对照组给予降压、降糖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指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综合管理,可有效延缓或逆转早期糖尿病肾病.

    作者:吴继光;位佳;杨爱华;沈建凤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血常规检验中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血常规检验中形态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血常规检验经显微镜复检的标本1104例,总结分析其结果.结果:白血病、疑白血病或MDS、异型淋巴细胞≥10%、嗜酸粒细胞升高、嗜碱性粒细胞升高及伴有核红细胞、血小板假性异常、单核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中性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核右移、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红细胞伴有形态变化、其他以及无明显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7%、1.9%、5.7%、5.5%、0.5%、14.2%、2.1%、7.5%、13.6%、22.3%、3.2%、3.1%、12.5%、16.3%、4.4%、5.2%.血细胞形态学镜检是判断血细胞形态病理变化的金标准.结论:血细胞分析仪仅可以进行查血常规检验,对于符合镜检标准的标本需进行镜检.

    作者:周建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36例失效原因分析

    股骨干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临床治疗方式多选择钢板内固定术,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一些患者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导致手术的失败.本文分析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失败的原因,为临床提供探讨.

    作者:周丕育;杨绍浦;周健;李尚权;苏期波;黄振华;马元俊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在门诊无痛人流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或舒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手术的效果.方法:收治行无痛人流患者86例,平分两组,A组复合使用丙泊酚和芬太尼,B组复合使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观察、分析相关指标.结果:和麻醉前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麻醉苏醒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其中A组和麻醉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术中MAP均下降,且A组和麻醉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宫口扩张松弛优良率高于A组,苏醒时间比A组短,丙泊酚使用剂量少于A组,且术后子宫收缩疼痛评分也比A组低(P<0.05).结论:在门诊无痛人流中复合使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与复合使用丙泊酚和芬太尼进行比较,药物用量少,在扩张宫颈以及减轻术后子宫收缩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作者:范胜军;葛敏;胡增玲;韦香庆 刊期: 2017年第16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