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全强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对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收治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治疗组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干预.结果:治疗组在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第1次排便及术后1周疼痛评分和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采用中医护理技术干预,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反应,进一步提升临床护理疗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郑鸿雁;张丽;陈战斌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儿童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收治炎症性肠病患儿1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溃疡性结肠炎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腹痛、消瘦、便血等;克罗恩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关节炎、口腔溃疡等.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ESR、CRP、WBC升高,ALB、HB下降,而CD患儿CRP升高显著,且优于对照组(P<0.05);经药物治疗,症状均好转.结论:根据炎症性肠病患儿的病变特点以及临床表现,选择适当病理学、影像学、实验室检查,能对患儿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而利于其预后改善.
作者:陆惠钢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收治轮状病毒肠炎婴幼儿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舒红斌;刘利 刊期: 2017年第29期
舒适护理是一项崭新的护理理念和护理模式.我中心在健康体检的放射检查全过程实施了舒适护理模式.相较传统护理模式,舒适护理模式对受检者进行了有效的放射防护,大幅降低了放射检查不适反应的发生率,明显提升了体检者放射检查时的舒适度,具有较强的临床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作者:罗兰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封闭抗体缺乏引起的复发性流产患者200例,对其进行淋巴细胞免疫治疗,观察治疗后封闭抗体的变化及妊娠结局.结果:实际追踪人数158例,其中封闭抗体未行复查74例.接受免疫治疗2次后,BA转阳9例;免疫治疗5次后,BA转阳53例.84例封闭抗体复查患者免疫治疗5次后转阳62例,转阳率73.81%.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的患者158例中实际追踪155例,妊娠成功82例,妊娠成功率51.90%;复查未转阳性22例,妊娠成功9例,妊娠成功率4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次数≤3次妊娠成功率53.38%,明显高于>3次妊娠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可提高封闭抗体的阳性率及封闭抗体阴性患者的再次妊娠成功率.流产次数>3次患者和年龄≥35岁的患者在免疫治疗的同时积极进行保胎治疗,可获得更高的妊娠成功率.
作者:陈晓;邓国生;罗宇迪;何娟;文坚;潘金姐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收治患者72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强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胡文煜 刊期: 2017年第29期
骨质疏松是以低骨量、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为特征,并引起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升高的全身性疾病.近几年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对骨强度有负面影响,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已成为限制患者日常运动功能的主要因素.现代医学针对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并无特殊治疗方案,而中医在防治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方面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本文主要从脾肾两虚、血脉瘀滞的角度,对如何有效治疗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进行分析.
作者:宋斌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孕中期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在产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620例孕妇测定孕中期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游离雌三醇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含量,再采用唐氏综合征筛查相关的风险评估软件计算风险值,得出阳性率.结果:高风险率占筛查总数5.0%,羊水穿刺诊断异常检出率100%.结论:孕中期通过唐氏综合征筛查进行产前筛查风险分析,可有效提高产前诊断的异常检出率,作为预测异常胎儿的有效指标.结合羊水穿刺等产前诊断技术和方法,对预防、减少先天缺陷儿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慧君;李德君;豆媛媛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实施血脂检验对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DM患者(Ⅰ组)与健康体检者(Ⅱ组)各50例,采集两组患者的晨起空腹静脉血并实施生化检验.结果:与Ⅱ组相比,Ⅰ组的TC、TG及LDL-C指标检测值均显著升高,而HDL-C检测值显著下降(P<0.05).在DM患者中,血糖>7.0 mmol/L组的高TC、高TG检出率显著高于血糖≤7.0 mmol/L组(P<0.05).结论:在DM患者普遍存在血脂异常的情况,且血糖水平越高,血脂异常越明显.重视对DM患者行血脂检验,能够为临床制定降糖调脂方案提供指导依据.
作者:吴美亚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探讨介入放射治疗胆道重度梗阻性黄疸的效果.方法:收治胆道重度梗阻性黄疸患者100例,在X线电视监视下进行治疗.结果:对所有患者均1次成功将胆管内支架置入胆管内,并发症发生率10.0%.经过治疗,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和置入内支架介入放射治疗胆道重度梗阻性黄疸疗效显著.
作者:夏正超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提高危重患者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减少急诊护理记录相关纠纷的发生.方法:对急诊216份《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进行抽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急诊护理人员实施规范化培训,严格落实相关奖惩制度.结果:护理人员能够深刻认识到急诊危重患者护理文书的重要性、文书不合格的危害性以及写好护理记录的必要性.结论:通过加强急诊护理文书质量的管理,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强化了工作责任心、提高了护理文书书写能力,有效减少了相关问题的发生.
作者:王金玲;高玉红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探讨正畸疗法对口腔修复的疗效.方法:收治口腔修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参考组和治疗组.参考组采用传统填充修复治疗,治疗组采用正畸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固定功能、咀嚼功能、舒适度及语言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正畸疗法对口腔修复的疗效显著.
作者:骆伟;王丽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介入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收治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介入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介入组止血效果、术中出血量、24 h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子宫切除率、DIC发生率、产褥病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介入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徐祗兰 刊期: 2017年第29期
健康教育是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干预及规范化管理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本中心通过对社区居民开展血压首诊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高血压健康教育讲座,加强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管理、用药指导和生活方式指导,提高了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减少了高血压引起的各类并发症,改善了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文娟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评价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及随访时间.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肺部单发结节患者50例进行检查.结果:病灶≤10 mm者恶性可能性15%,病灶10~20 mm者恶性可能性25%,20~30mm者恶性可能性50%.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发现及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病变及其良恶性程度,明确肺结节处理策略.
作者:葛燕鹏;王媛媛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仲景《伤寒论》太阳病篇和解少阳的方剂,具有枢转少阳、助阳入阴、镇惊安神的作用,也是中医安神的方剂.笔者常用此调理失眠伴随其他疾病,效果显著.在和解少阳的同时,笔者根据伴随病性,兼顾通阳泄热,或涤痰开窍,或调节三焦气机之升降,也能起到改善精神、情志的作用,且并用可以不同程度地调节和改善血压、血脂、血糖.
作者:张忠;于翔;付桂林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评价社区中医预防管理对高血压高危人群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高危人群136例,随机平分两组.对照组行社区常规管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预防管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满意度等.结果:经过2年社区中医预防管理,试验组血压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知晓率及满意度也较对照组有所提高.结论:社区中医预防管理能够提高高危人群的健康意识,降低血压水平,延缓高血压病的发生.
作者:周晨伟;顾益玮;奚磊;梅久红;张卫芬;章璞;徐高洁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治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68例.观察组34例给予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对照组34例给予单纯血常规检验.结果: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计数与全血C反应蛋白浓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为了提高疾病诊断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血常规联合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细菌感染性疾病.
作者:吴雪琴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自体CIK生物细胞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所有患者都经过手术、化疗,A组采用CIK治疗,B组不采用CIK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经过CIK治疗,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肿瘤标记物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组;实体肿瘤的大小变化明显.结论:CIK用于晚期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王明生;陈凯声;王美莺 刊期: 2017年第29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CEA)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SEA)在妇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妇科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硬膜外麻醉组(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B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快于A组(P<0.05).两组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麻醉期间血压都有下降,B组下降幅度大于A组(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适用于妇科手术,肌松效果满意,麻醉效果好,但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操作相对简单,起效快.
作者:刘海英;罗辉 刊期: 2017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