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海棠;李丹妮
目的:探讨曼月乐及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40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孕激素治疗,试验组采用曼月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内膜逆转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曼月乐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梅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1+1+1组合签约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65岁老年人180例,平分两组.试验组给予家庭医生1+1+1组合签约服务,对照组未接受此服务.比较2016及2017年的健康体检信息.结果:2016年老年人健康体检数据,试验组各项异常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除3项外,其余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老年人健康体检数据,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1+1+1组合签约服务效果良好.
作者:陈德剑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闭式引流术在治疗类肺炎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患者4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液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闭式引流术治疗.结果:观察组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引流总有效率显著升高.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闭式引流术可有效去除胸腔积液,极大减轻患者的疼痛和活动限制,疗效显著,操作安全简便.
作者:赵爽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进展性脑卒中患者86例,平分两组.对照组使用拜阿司匹林治疗,试验组使用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整体有效率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P<0.05).结论:使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致残程度,有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
作者:邸盟 刊期: 2017年第34期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临床常见致盲性视网膜血管病.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主要发病机制是静脉内形成血栓.本病血栓形成原因很多,由于解剖原因,视网膜中央动脉和静脉交叉处存在共同的鞘膜,在出现血管硬化时,动脉压迫静脉使静脉管腔变窄,变窄处血液流过时产生涡流造成内皮的损伤,或是管壁互相接触,使内皮损伤、增生并继发血栓形成;血液内凝血和溶血因子平衡失调使血栓易于形成,高脂血症、血液黏滞度的增加、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可促使血栓形成;全身或眼局部的炎症侵犯视网膜静脉,也引起血管内皮炎,继发血栓.现就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相关发病机制进行集中探讨.
作者:蒋珺迪;王鲜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检查(MRI)对膝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治膝关节损伤患者68例,均采用MRI诊断,观察诊断结果.结果:68例患者中,复合3种损伤51.5%,复合2种损伤22.1%,单纯损伤26.5%.结论:MRI诊断膝关节损伤临床价值较高,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科学的信息.
作者:佟鹏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腰椎后路PLIF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治PLIF术后发生感染的高龄患者43例.对比同期采取相同的手术方式、高龄、未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459例.结果:术前合并糖尿病、高血脂、肥胖中>2个合并症、术中出血>400 mL及术后出现低蛋白血症是高龄患者PLIF手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高龄接受PLIF的患者,为避免术后感染的可能,对术前合并糖尿病、高血脂、肥胖中>2个合并症、术中出血>400 mL以及术后出现低蛋白血症的患者,需要格外谨慎,预防术后感染的可能性.
作者:赵睿;王锋;赵晓东;龙耀武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乳导管冲洗灌注疗法在哺乳期乳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乳导管冲洗灌注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疏通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导管冲洗灌注疗法在哺乳期乳腺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林艺淇;张谈文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盐酸氢吗啡酮在前列腺电切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行前列腺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衍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衍生组给予盐酸氢吗啡酮镇痛方案,对照组给予盐酸吗啡镇痛方案.结果:术后10 h时,衍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24 h时,衍生组VAS评分较术后1 h有明显上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10 h、24 h,衍生组Ramsay镇静评分均较术后1 h明显升高,且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氢吗啡酮用于前列腺电切术后硬膜外镇痛可取得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
作者:徐敏;张振;孔禺华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中风致意识障碍的疗效.方法:收治中风致意识障碍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中风致意识障碍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杨波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血液病化疗患儿中的应用及管理.方法:收治进行化疗的血液病患儿80例,根据不同静脉置管方法将其分为PICC组和VPA组,各40例.对比不同置管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PICC组相比,VPA组的置管成功率与置管留置时间均明显较优(P<0.05);VPA组患儿出血、导管堵塞、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血液病化疗患儿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王静;杨峰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对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收治脑卒中患者164例,随机平分两组.观察组予以延续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到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8%;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予以延续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陈秀蓉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小儿短暂性抽动障碍近些年来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疗程较长,对儿童神经发育伤害较大,复发率比较高.本文就小儿短暂性抽动障碍的中医和西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米继强;张小洁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观察自体牙移植术后的牙齿松动度及牙槽骨改建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自体牙移植患者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患者就诊到术后3年内,要求患者在牙移植术后2周、术后2个月后以及术后6个月按时复诊,之后每年进行1次复诊,检查患者牙移植术后的松动度并拍摄根尖片观察牙根是否吸收及牙槽骨改建情况.结果:移植术后2个月松动度在生理范围以内,能正常行使咀嚼功能,X线片显示移植牙牙槽骨改建活动在复诊后2周~2个月活跃.结论:自体牙移植术后2个月牙齿松动度在生理范围以内,移植牙可以正常行使咀嚼功能,在牙移植术后2周~2个月内牙槽骨改建活动为活跃,术后6个月根尖片显示移植牙形成正常的牙周膜间隙及骨硬板.
作者:高丽;何权敏;张丹丹;黄容丽;邹雪 刊期: 2017年第34期
帕金森病是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病变疾病.对患者采取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出院宣教,经护理后取得较好效果.本文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
作者:洪瑜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增强对肺部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肺内肿块患者78例,均进行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结果:确诊结核球23例,炎性假瘤组8例,硬化性血管瘤组4例,恶性肿块组43例.恶性肿块组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增强对于区分肿瘤的良恶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全新;王庆荣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呼吸体操对COPD中轻度患者的康复价值.方法:收治COPD中轻度患者1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9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呼吸体操锻炼.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引导COPD中轻度患者进行呼吸体操锻炼,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莉;胡惠芳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不同层次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制定针对性的调整措施以提升护理质量.方法:选择ICU护士28名,选取同期ICU重症患者70例,评估护士的重症护理思维能力.结果:职称越高、学历越高,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评分越优(P<0.05).结论:学历越高、职称越高的护士重症护理思维能力越强,因此在提升护理质量时需正视该种差异,通过针对性护理培训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汪杨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联合美金刚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老年痴呆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多奈哌齐单一治疗,研究组采用多奈哌齐联合美金刚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ADL评分和MMSE评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奈哌齐联合美金刚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宏毅;张敏 刊期: 2017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与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术治疗宫颈原位癌的疗效.方法:收治宫颈原位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宫颈锥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治疗宫颈原位癌不仅能够保留生育能力,而且疗效与宫颈锥切术差异不大.
作者:蒋红 刊期: 2017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