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陈波;王伟民;李北燕;杨明亮;计国平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对植入性胎盘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植入性胎盘患者86例,36例先行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预置术,再行剖宫产术,为介入组,50例行常规剖宫产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介入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介入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24 h失血总量、术中输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切除率、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内动脉球囊导管预置术应用于植入性胎盘患者可以减少围手术期出血和输血量,为必要时行子宫切除术或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赢得时间;但并没有降低患者的子宫切除率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率.
作者:黄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收治中低位直肠癌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吻合器保肛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拔管时间、拆线时间、切口长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治疗直肠癌不仅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拔管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还可以显著改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作者:石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研究糖皮质激素及嘌呤类似物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效果.通过文献复习的形式来研究和分析出糖皮质激素及嘌呤类似物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具体用药时机、患者用药适应性、实际用药疗程、具体疗效以及其他相关不良反应等.对于采用氨基水杨酸制剂治疗的轻、中型患者,其疗效并不理想,而采用糖皮质激素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特别适用于患者重型活动期,同时本身属于暴发型的典型患者;在进行给药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病变程度及范围来直接选择相应的、合适的药物剂量以及给药方式.嘌呤类似物本身适用于糖皮质激素所依赖的UC病例,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效地维持激素疗效,缓解用药疗效不明显的轻、中度炎症、瘘管性病变,还有激素依赖性CD病例等.
作者:奎映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型方面的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3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疾病、吸烟史及冷空气刺激均为支气管哮喘发病的高危因素(P<0.05).按照中医证型进行分类,冷哮证构成比高(57.19%),其次为热哮证26.88%、风痰哮证9.69%,寒包热哮证6.25%(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的高危因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疾病、吸烟史以及冷空气刺激.中医证型方面,以冷哮为主,其次为热哮、风痰哮,寒包热哮证少.
作者:杨景福;田玉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干预价值.方法:收治颅脑损伤患者89例,48例接受院前急救护理为观察组,41例未采取院前急救为对照组,治疗后半年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7%(P< 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实施现场急救护理,不仅可以缓解窒息、出血休克等并发症,还可以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有利条件,提高患者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作者:邓明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微创与开放方案置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修复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有效性指标、治疗前后影像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性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不仅操作简便、创伤小、出血少,且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罗小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钙氯化钠结合血液透析治疗高血钾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高钾血症患者89例,采用葡萄糖酸钙氯化钠结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心率恢复,血钾正常,均痊愈出院.结论:使用葡萄糖酸钙氯化钠结合血液透析治疗是抢救高血钾症患者有效的手段.
作者:陈志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在腹腔镜、宫腔镜等器械消毒中的应用体会.方法:使用低温灭菌系统对腹腔镜、宫腔镜等器械消毒,进行循环灭菌1 150次,观察消毒效果.结果:1 138次完成循环灭菌后,物品的化学和生物学检测均符合灭菌要求.结论: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对腔镜器械灭菌快速,灭菌效果可靠,可以保证临床工作有效开展.
作者:贾小宁;李素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妊高征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硫酸镁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片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征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安全、有效性.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6岁)在狂犬病暴露后及处置过程中的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收治犬伤患儿2 068例,按照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的要求对其进行暴露后处理及针对性护理.结果:经过正确处理,对2 068例犬伤儿童进行跟踪随访,至今无狂犬病发生.结论:实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和及时正确的暴露后预防处置,提高了狂犬病免疫成功率.
作者:黄鹏君;曹进梅;零月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儿科急腹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腹症患儿76例的临床资料,系统分析患儿的超声诊断结果.结果:经超声诊断,肠套叠11例,急性阑尾炎13例,肠梗阻12例,肠系膜淋巴结炎7例,急性胰腺炎2例,输尿管结石8例,腹股沟斜疝15例,胆道蛔虫5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3例.结论:超声诊断对儿科急腹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杨惠;饶正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坦索罗辛在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Ⅰ给予坦索罗辛0.2 mg,1次/d;组Ⅱ给予坦索罗辛0.4 mg,1次/d;观察随访2周.结果:组Ⅰ和组Ⅱ结石完全排出率分别为57%和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Ⅰ和组Ⅱ平均排石时间分别为(7.2±2.6)d和(5.5±2.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内因发生肾绞痛而需镇痛治疗,分别为11例(37%)和4例(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内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坦索罗辛能有效促进输尿管下段结石排出,缩短排石时间,并减少排石过程中肾绞痛的发生;在缩短结石排出时间、降低肾绞痛发生率上,用坦索罗辛0.4 mg/d明显优于用坦索罗辛0.2 mg/d.
作者:马志远;秦克松;李金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5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语言康复训练,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康复训练效果.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各因子分明显高于干预后(P<0.05).干预组干预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有利于改善儿童情绪行为问题,是康复训练提高疗效的必然选择.
作者:赵玉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伴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接受与不接受放射治疗的效果.方法:收治HCC伴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患者45例,随机分为放疗组11例和非放疗组34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放疗组生存情况与肝内肿瘤位置有关,非放疗组与之无关;放疗组随访期生存率27.3%(3/11),中位生存期7.2个月,非放疗组随访期生存率11.8%(4/34),中位生存期4 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放射治疗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延长HCC伴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生存期,尤其是病灶为单发的癌栓患者,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苟代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比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的差异.方法:收治内镜检查疑似CAG患者100例,均行病理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100例患者均经内镜下检查并得到证实,其中经病理检查证实70例,诊断符合率70%.内镜下呈现胃黏膜变薄和白相、胃黏膜粗糙两种征象的受检者所占比率与该征象下病理诊断为CAG的患者所占比率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内镜下呈现胃黏膜变薄+白相+胃黏膜粗糙征象患者所占比率与此征象下病理诊断为CAG的患者所占比率间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的表现以胃黏膜变薄、白相、胃黏膜粗糙为主,与病理诊断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联合应用两种检查方法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马艺宁;宋福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疗法对Wagner0期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Wagner0期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前1天和2个疗程后的神经肌电图检测结果、中医证候积分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积分进行分析,评估疗效.结果:电针结合穴注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另外两组.结论:电针配合穴注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电针组及穴位注射组.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湿疹皮炎患者的皮肤菌群.方法:检测湿疹皮炎患者40例皮损部位、非皮损部位标本及健康体检者40例的菌种.结果:湿疹皮炎患者皮损部位的菌群总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皮损部位和对照组(P<0.05).急性渗出皮损的菌群总检出率明显高于慢性斑块皮损(P<0.05).皮损部位检出较多的为马拉色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结论:湿疹皮炎患者皮损部位病原菌感染与疾病的发展有一定关系.
作者:叶云;廉翠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总结本院近5年来带教药学实习生经历,探讨提高药学实习生带教质量的方法.方法:通过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程度,加强实习生沟通能力和医患之间的交流能力等方面培养、针对不同的实习生实际情况建立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从而提高药学实习生带教质量.结果:实习生为患者健康负责的意识和责任心都有大幅度提高,与实习之前相比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结论:对实习生思想和业务素质等方面进行培养,能够迅速提高实习生各方面的能力.
作者:甘治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用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出院时行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则实行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措施能够提高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认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作者:姜淑玲;高贞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外伤患者输血后血钾的变化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治外伤患者90例,按照输血与否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钾、血糖.结果:两组术前、术后、术后12 h血 钾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术前、术后以及术后12h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患者输血后血钾变化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血糖,与大量输血无关.
作者:周恩姣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