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云涛
1 病例资料患者,27岁.孕4产2人流2.主因剖宫产术后75 d,腹壁切口不愈合反复渗血、流脓2月余于2006年7月7日就诊.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6年6月15日.既往史:2005年12月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小板低达19×109/L,服用泼尼松40 mg/d,1周后血小板恢复正常.
作者:卞丽红;黄长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蛋白(TRP)家族由一类特殊的阳离子通道蛋白组成,在神经细胞及其他非兴奋细胞中有重要作用,其中在介导多种感觉生理功能方面的作用尤其显著.TRP结构与功能的深入研究为阐明感觉生理功能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本文综述TRP家族在温度感受、机械刺激感受、光感受和化学信号感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滔;张成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新设计CpG寡聚脱氧核苷酸(ODN)在小鼠体内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C57BL/6小鼠腹腔、皮下荷黑素瘤肿瘤模型,腹腔注射CpG ODN,观察荷瘤鼠生存时间、肿瘤生长曲线,计算抑瘤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2和免疫球蛋白E(IgE)含量;3H-TDR掺入法检测脾脏B细胞、T细胞增殖活性;51Cr释放法检测NK细胞杀伤活性;中性红法检测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果:CpG10,CpG11能明显延长腹腔接种肿瘤小鼠的生存时间,与阳性对照CpG1826相比P<0.01;二者平均抑瘤率(皮下荷瘤鼠)分别为(55.2±2.3)%与(40.7±1.7)%,显著高于CpG 1826 [抑瘤率(17.8±7.6) %](P<0.05,P<0.01).CpG10/CpG11可促使荷瘤小鼠血清IL-12含量显著升高( P<0.01),IgE含量显著下降( P<0.01);明显刺激B细胞、T细胞增殖能力以及NK细胞的杀伤活性( P<0.01),对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有显著提高( P<0.01).CpG10免疫增强活性较CpG1826更强( P<0.05).结论:CpG ODN能激活荷瘤鼠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抑制小鼠黑素瘤的生长,新结构寡核苷酸的CpG10呈现优于阳性对照的良好抗肿瘤免疫效应.
作者:杜海燕;宋海峰;夏绍友;李娜;欧伦;邹佳;孙效;吉爱国;汤仲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筛选可以与螺旋-环-螺旋(HLH)结构域缺失的Id2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用重叠延伸PCR方法将Id2中的HLH结构域缺失,并插入到pGBKT7载体,构建 BD∶ Id2-DBM-δHLH融合诱饵质粒;构建MCF-7细胞的ds cDNA文库;采用共转化方法进行Id2-DBM-δHLH相互作用蛋白的酵母双杂交筛选,采用PCR方法扩增阳性克隆中的AD∶ cDNA序列并测序;将获得的AD∶ cDNA质粒分别与BD∶ Id2-DBM-δHLH诱饵质粒共转化酵母进行配对验证.结果:酵母双杂交方法共筛选到19个阳性克隆,PCR方法在这19个克隆中共扩增到28条片段,序列测定证实含18个不同的基因,对其中的13个进行配对验证后证实了其中8个与HLH缺失型Id2相互作用,这8个基因分别是:UXT、VIM、KRT7、FHL2、SEI1、PCBP1、SIVA和LSM2.结论:本研究首次利用HLH缺失型Id2作为诱饵,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识别了一族新的Id2相互作用蛋白,为进一步研究Id2的功能调控以及非HLH依赖的功能活性奠定基础.
作者:伍志强;孟元光;赵亚力;杨洁;田丽媛;司艺玲;韩为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克隆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相关的新基因uTRIM,研究其胞内亚定位及功能.方法:通过数字差异显示搜索到可能和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相关的新基因uTRIM,用RT-PCR方法从体外培养的小鼠囊胚中分离得到其全长cDNA;将其克隆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N1中,在HEK 293细胞内表达后确定uTRIM分子的亚细胞定位.用RNAi对其在胚胎发育早期的功能进行初步的研究.结果与结论:uTRIM基因只在胚胎发育早期和成体睾丸组织中表达,亚细胞定位显示该蛋白位于细胞质中.RNAi结果显示抑制uTRIM表达使小鼠受精卵体外发育速度加快,提示uTRIM参与早期胚胎发育的负调控.
作者:田利源;周艳荣;吴晓洁;林艳丽;卢建申;温叶飞;熊福银;徐宁;邓继先;陈红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粘质沙雷菌在不同温度下蛋白表达谱的差异,为探讨温度对生理特性和代谢产物的影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对25℃/37℃培养的粘质沙雷菌蛋白表达谱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差异蛋白点经过胶内酶切后进行MALDI-TOF质谱鉴定,所得到的肽指纹图谱用Mascot进行检索.结果与结论:共鉴定到31个差异点对应于23种蛋白.其中,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的表达在37℃下调,给出了有关灵菌红素生物合成的新证据;此外,研究还发现,鲱精胺酶在37℃表达上调,提示粘质沙雷菌精氨酸代谢可能会随温度发生改变.
作者:高建峰;朱力;刘先凯;严群;杨树兴;冯尔玲;植懿丹;廖祥儒;王恒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关节镜治疗全关节结核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收集1995年2月至2006年5月经关节镜治疗的33例全关节结核病例,其中肩关节结核4例,肘关节结核3例,髋关节结核5例,膝关节结核18例,踝关节结核3例.镜下对关节彻底清理,对干酪样坏死组织或脓液进行结核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术毕置管冲洗.术后关节腔用抗结核药物冲洗1~2周,肩、肘关节绷带固定3周后活动,髋、膝、踝关节石膏固定12周(22例)或外固定架固定3~6个月(2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抗结核治疗,持续1年.结果:本组33例均获3个月以上随访,根据Ikeuchi膝关节评分标准,疗效优25例,良8例.髋、膝、踝关节全部融合,所有关节伤口均一期愈合.结论:对于早、中、晚期,甚至合并窦道形成的全关节结核,均可考虑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对全关节结核的镜下清理可以彻底清创,减轻创伤,降低伤口不愈合率,保持非负重关节的功能,提高负重关节的融合率.在药敏试验指导下的有针对性的抗结核治疗非常重要.
作者:孙继桐;黄迅悟;余方圆;马远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进一步证实人格拉利素(hGlyrichin)抗菌肽的抗菌功能.方法:根据人格拉利素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9个氨基酸长度的多肽(pCM-19),采用试管法和菌落生成法分析该肽对靶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与结论:pCM-19溶液与不同靶细菌共孵育后,明显抑制了细菌的生长,对实验室常用的BL-21工程菌和多种致病菌(包括杆菌、球菌)的生长都有抑制作用.更为有趣的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显示了其在抗耐药菌感染中的良好前景.
作者:尹丽莉;杨超文;杨瑞馥;端青;何君;赵光;沙继斌;胡锴勋;赵士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放射治疗(radiation therapy ,RT)是一种重要的癌症局部治疗手段,免疫治疗是肿瘤全身系统性治疗方法之一,二者联合应用可以起到很好的协同抗肿瘤作用.本文将对RT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浩;贾锐;阎瑾琦;于继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儿童呼吸道病毒性感染发热常发生于冬春两季,特点为突发高热,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疼痛不适等.这种病毒性感染具有一定的传染性,需及时治疗.作者应用银翘散加减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波;王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肝脏是机体重要的实质性器官,肝富集转录因子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复杂调控网络精确地控制着肝脏的早期发育及其各项功能的发挥.目前依据其结构特征将肝富集转录因子分为7大家族,这里着重介绍这7类肝富集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在肝组织中的生理功能及其调控网络的新进展.
作者:汪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与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lk1(polo-like kinase 1)相互作用的分子.方法: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初步确定可能与Plk1存在相互作用的靶分子,进一步通过蛋白分子的细胞亚定位、体内免疫共沉淀和GST-pulldown分析Plk1与候选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细胞亚定位表明,Plk1与转录阻遏子NAC1(transcriptional repressor nucleus accumbens-1, transcriptional repressor NAC1)在空间上存在相互作用的可能,酵母双杂交、体内免疫共沉淀、GST-pulldown分析均表明Plk1和NAC1存在相互作用.结论:Plk1和NAC1存在相互作用,二者的相互作用可能在细胞的发育分化、肿瘤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熊福银;温叶飞;林艳丽;周艳荣;施庚寿;田利源;曾强成;韩正滨;邓继先;陈红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基于报告基因的靶向PPRE的转录调节模型,并观察不同浓度的PPAR特异性配体对上述模型的影响.方法:PCR扩增获得乙酰辅酶A氧化酶(ACO)启动子上包含PPRE的片段,构建重组报告质粒pGL3-PPRE,将此质粒单独或与PPARα或γ的真核表达质粒(pSG5-PPARα、pSG5-PPARγ)共转染到HEK293细胞中,通过测定荧光素酶(Luc)活力来分析非诺贝特对PPARα激活的作用以及吡格列酮和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对PPARγ途径的影响.结果:在pGL3-PPRE和pSG5-PPARα共转染的HEK293细胞中,荧光素酶的表达受非诺贝特的诱导,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在共转染pGL3-PPRE和pSG5-PPARγ的HEK293细胞中,荧光素酶的表达则受吡格列酮、15d-PGJ2的诱导,也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在HEK293细胞中建立了基于报告基因的PPRE转录调节模型,用此模型可以进行PPARα或γ配体的筛选.
作者:伍仕敏;周新;杨华芬;刘永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利用Red重组系统构建aroL和aroK缺失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株.方法:本研究应用PCR扩增两翼与目的基因上下游同源的、含有氯霉素抗性基因片段,电击转化大肠杆菌BW25113.在阿拉伯糖诱导下,含有质粒pKD46的菌株DH5α表达λ噬菌体的3个重组蛋白,利用含同源臂的氯霉素抗性片段分别替换目的基因aroK和aroL,并进一步利用FTP位点专一性重组将氯霉素抗性基因删除.结果:成功地敲除了aroK和aroL基因.结论:莽草酸是一种具有极高价值的精细化工产品和医药中间体,具有广泛的医药、化工应用价值.莽草酸是莽草酸途径中的重要中间产物,它在莽草酸激酶(aroK和aroL)的作用下流向3-磷酸莽草酸,阻碍了莽草酸在大肠杆菌体内的堆积.敲除上述基因将为使用大肠杆菌发酵生产莽草酸奠定基础.
作者:汪莉;王玉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肿瘤-睾丸抗原又称CT抗原,是一类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除睾丸外不表达的抗原,因而是很有前途的肿瘤疫苗候选抗原.本文就目前肿瘤-睾丸抗原的定义、分类及其在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中表达的特点和作为疫苗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江华;姜永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构建人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质粒,并建立其慢病毒表达系统.方法:利用酶切分别获取目的基因TK片段及慢病毒pLenti6/V5载体片段,将目的基因插入载体相应酶切位点,构建pLenti6/V5-TK质粒.构建的重组质粒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利用慢病毒表达系统(ViraPowerTM Lentiviral Expression Systems),将重组质粒与包装系统质粒(pLP1,pLP2,pLP/VSVG) 4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48 h后收集培养上清并感染大鼠胶质瘤细胞9L,抗稻瘟菌素(blasticidin, BSD)筛选9L/TK细胞.MTT方法测试更昔洛韦(ganciclovir GCV)对体外培养的9L/TK细胞杀伤效果.结果与结论:构建的质粒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该质粒与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获取的慢病毒滴度达2.7×105转导单位(transducing units,TU)/ml.经BDS筛选的9L/TK细胞对GCV杀伤敏感.成功构建了TK基因慢病毒载体质粒pLenti6/V5-TK,并建立了其慢病毒表达系统.
作者:林健;戴学军;王伟民;徐如祥;姜晓丹;袁振华;曹晖;蒋立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吗啡等阿片类镇痛药反复使用造成的镇痛耐受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近期的研究表明,内皮素、P物质前体分子-前体速激肽及黑皮素等三种非阿片小肽与吗啡镇痛和耐受密切相关.内皮素通过内皮素A受体(ETAR)、黑皮素通过黑皮素4受体(MC4R)分别以不同机制调节吗啡镇痛并能够预防其耐受的发生,而前体速激肽则可能是调控吗啡镇痛和耐受的关键分子,本文综述了上述非阿片小肽对吗啡耐受调节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吗啡耐受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潘雪峰;董华进;宫泽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应用刀豆素A(ConA)亲合层析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发现结核分枝杆菌H37Rv的新的糖蛋白.方法:收集生长2周的结核菌培养液,经过滤浓缩得到培养滤液蛋白(culture filtrate protein, CFP).应用ConA亲合层析法纯化CFP中的糖蛋白,经SDS-PAGE电泳结合考马斯亮蓝染色后,对蛋白条带进行胰蛋白酶消化.应用HPLC-MS检测消化后的糖肽结构并与结核菌H37Rv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比对,寻找新的糖蛋白.结果:CFP经ConA亲合层析纯化后的电泳结果显示有数条蛋白条带出现,经筛选相对分子质量26×103蛋白可能为糖蛋白.酶切消化该蛋白得到的多肽在HPLC-MS上保留时间26.24 min处显示有多肽色谱峰,其对应的一级MS图提示该多肽总质量为1 467原子质量单位(AMU),二级MS图显示为多个质荷比(m/z)逐级减少为54(一个己糖的分子质量单位为162 AMU)的多肽,提示有己糖丢失.同时,MS分析肽链氨基酸序列并证实蛋白的糖基化存在.与结核菌H37Rv蛋白质数据库比对结果提示,结核菌分泌的26×103蛋白为一新的糖蛋白,即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结论:应用ConA亲合层析结合HPLC-MS发现了一个新的结核分枝杆菌糖蛋白.
作者:刘振桐;姜妙娜;贾玉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探索一种针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特异性长效基因治疗手段.方法:改造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为基因治疗载体,敲除其所有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s,ORFs),同时保留包装信号序列,并且插入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作为报告基因.同时构建辅助细胞系,为上述病毒载体(假病毒)提供包装所需要的病毒蛋白.以该假病毒载体转染辅助细胞系,以酶联免疫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的表达,用透射电镜观察培养上清中的病毒颗粒,同时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对分泌到细胞培养上清中的假病毒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与结论:以假病毒载体转染辅助细胞后,电镜观察到培养上清中乙肝病毒的丹氏粒(Dane particle).实时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分泌到培养上清的假病毒含量达103拷贝/μl.ELISA结果显示该上清中同时表达了HBV表面抗原和e抗原,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外源基因绿色荧光蛋白获得有效表达.
作者:安小平;朱晓峰;张昕;陈锦辉;陈士华;周育森;童贻刚 刊期: 2007年第04期
FHL蛋白是分子结构中仅含有4个半LIM结构域的蛋白质家族,人类FHL蛋白有4个成员:FHL1、FHL2、FHL3及ACT.它们通过LIM结构域与某些结构蛋白、激酶、转录调控因子等多种蛋白质相互作用,对某些基因的表达、细胞分化与发育、细胞骨架形成等发挥重要调控作用.FHL2是其中研究深入的成员.本文介绍FHL2的结构特征、组织和细胞中的分布、FHL2与其他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生物学功能,以及在肿瘤和其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熊志红;孙启鸿;叶棋浓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