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脂联素在小鼠肝脏的高效稳定表达

王会中;付秋霞;陈竞新;贾帅争;詹林盛;孙红琰;王全立

关键词:脂联素, 流体动力法, 肝脏, 质粒载体, 体内转基因表达
摘要:目的:获得小鼠脂联素(adiponectin,ADPN)在肝脏的高效稳定表达,方法:构建含肝脏特异性启动子hAATp和增强子ApoEHCR的小鼠脂联素基因(mAd)的真核表达载体pAA-neo-mAd.以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为报告基因证明该载体在COS-7细胞中表达后,流体动力法(hydrodynamics-based procedure)通过尾静脉注射将其导入小鼠肝脏,通过肝脏mAd mRNA定量(半定量RT-PCR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血清脂联素水平测定(定量ELISA法)鉴定脂联素在肝脏的表达及表达效率.结果:肝组织RT-PCR的结果显示,注射后12 h肝脏内即可检测到mAd mRNA的表达,且能持续表达6周以上.24 h后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48 h达到峰值,一直持续6周后仍明显高于正常水平.肝脏脂联素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结论:流体动力法能有效地将质粒载体pAA-neo-mAd导入小鼠肝脏,并能在小鼠肝脏高效稳定地表达重组小鼠脂联素.
军事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稳定表达人MAGE-1基因的小鼠细胞系的建立与鉴定

    目的:克隆人黑素瘤抗原-1(MAGE-1)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表达人MAGE-1的小鼠细胞株.方法:提取人肝癌细胞的总RNA,RT-PCR法获得人MAGE-1 cDNA,将测序正确的MAGE-1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进行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将重组质粒pcDNA/MAGE和空载体pcDNA3分别转染入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中,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株,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MAGE-1基因的转录及蛋白表达.结果:从肝癌细胞中成功克隆到人MAGE-1基因,经测序证明基因正确,酶切和序列测定表明,人MAGE-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已成功构建.将此重组质粒转入的SP2/0细胞可稳定表达人MAGE-1基因.结论:成功构建可稳定表达人MAGE-1基因的小鼠转基因细胞,为MAGE-1的免疫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何竞;张贺秋;冯晓燕;宋晓国;王国华;凌世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新型pⅨ噬菌体展示系统的建立及初步评价

    目的:构建新型噬菌体展示载体,评价其展示效果,为构建scFv库寻找新的展示体系.方法:PCR分离、扩增M13KO7中pⅨ蛋白编码基因,克隆入噬菌体展示载体PHB-gⅢ,替换原载体中的gⅢ-CT段,构建载体PHB-pⅨ,并将相对分子质量约50×103的碱性磷酸酶的编码基因分别克隆入两展示载体,观察其展示碱性磷酸酶能力的差别.结果与结论:成功构建了展示载体PHB-pⅨ,该载体具有与PHB-gⅢ相当的展示碱性磷酸酶的能力,且相同滴度的PHB-gⅢ噬菌体DNA含量略高于PHB-pⅨ噬菌体DNA含量,提示PHB-gⅢ系统展示外源蛋白时存在感染能力下降.PHB-pⅨ系统具有用于展示噬菌体抗体库的良好应用前景.

    作者:王双;孙志伟;杜威世;张锦超;俞炜源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普氏立克次体120×103表面抗原的N端和C端重组蛋白免疫原性的研究

    目的:评价普氏立克次体120×103表面抗原的N端和C端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 将纯化的N端和C端重组蛋白分别免疫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分析免疫小鼠的体液免疫应答水平;用MTT法评价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分析免疫小鼠的细胞免疫应答水平,并采用RT-PCR方法检测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被重组蛋白刺激后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 N端和C端重组蛋白均诱导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特异性IgG抗体,诱导高水平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经两种重组蛋白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均表达了IFN-γ和IL-2.结论: 普氏立克次体120×103表面抗原的N端和C端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够诱导机体产生高水平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可作为流行性斑疹伤寒亚单位疫苗的候选蛋白.

    作者:高宁;温博海;张军;陈梅玲;邱玲;牛东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肝再生增强因子研究进展

    肝再生增强因子是一种新的肽类肝细胞辅助丝裂原,能促进肝再生.其同源基因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中.本文从肝再生增强因子的基因克隆与分子结构、组织分布与分泌方式、受体分布与信号转导和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加深对肝再生机制的了解.

    作者:张勇;宋良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PKA磷酸化p21WAF后对其泛素化修饰和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探索p21被蛋白激酶A(PKA)磷酸化修饰后对其泛素化修饰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构建p21可能磷酸化位点的突变体p21 T145A,观察PKA体外磷酸化修饰p21;Western印迹分析PKA特异性抑制剂H89对p21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免疫沉淀分析H89对p21泛素化修饰的影响以及p21 Thr 145突变前后和Skp2结合能力的变化.结果:PKA体外磷酸化修饰p21的Thr 145;PKA特异性抑制剂H89能够提高p21的稳定性并抑制p21的泛素化修饰;野生型(wild) p21比p21 T145A结合Skp2的能力强.结论:PKA磷酸化修饰p21的Thr145后导致其结合E3连接酶结合亚基Skp2的能力增强,从而促进p21的泛素化修饰,导致p21稳定性的降低.

    作者:钱俊杰;孙国敬;宋宜;梅柱中;董燕;刘斌;孙志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爪蟾卵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记录技术及其内源性外向电流的研究

    目的:建立爪蟾卵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记录技术.方法:在去除滤泡膜的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上,建立双电极电压钳记录技术,并使用该技术观察爪蟾卵母细胞表达的内源性递质门控性和电压门控性离子通道电流.结果:灌流液中分别加入NMDA受体、γ-氨基丁酸和烟碱受体激动剂,均未能在爪蟾卵母细胞上诱发出电流.去极化刺激仅可诱发出一外向电流.此电流的幅度随细胞外液中Ca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外液中无Ca2+或无Cl-时,电流消失.此电流不被TEA所阻断,但能被MnCl2可逆性阻断.结论:成功建立了爪蟾卵母细胞双电极电压钳记录技术.去极化刺激在爪蟾卵母细胞上诱发出的外向电流为钙依赖性Cl-电流.

    作者:刘晓燕;郑建全;艾平;张树卓;李立君;翁谢川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利用荧光极化技术在均相系统内建立基于Bcl-2/Bak作用模式的高通量药物筛选体系

    目的:利用荧光极化原理,在液相系统内建立基于Bcl-2/Bak相互作用模式的高通量药物筛选体系.方法:在液相系统内建立Bcl-2蛋白和多肽的相互作用体系,用光度计检测荧光极化值,分析荧光极化值随蛋白或多肽浓度变化而改变的趋势.结果:对应于Bak蛋白BH3结构域的5FAM标记肽(LP)可与Bcl-2蛋白相互作用,建立了二者相互作用的饱和曲线;非标记竞争性短肽(CP)和LP竞争性地与Bcl-2蛋白结合,而无关肽(NP)则不与Bcl-2相互作用;基于Bcl-2结构筛选到的小分子化合物SC对体系内LP荧光极化值的影响模式与CP相同.结论:在均相系统内初步建立了基于抑制Bcl-2活性进而促进细胞凋亡的药物高通量筛选方法,为实现药物的高通量筛选奠定了基础.

    作者:胡美茹;靳宝锋;张学敏;孙瑛勋;沈倍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1,5-二咖啡酰奎宁酸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影响

    1,5-二咖啡酰奎宁酸(1,5-dicaffeoylquinic acid, 1,5-DCQA)是我国近期自主研发的拟申报治疗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一类创新新药(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注册分类1),它为首次合成的全新化合物,其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的作用已经在细胞与整体动物等多种实验模型上得到证实.研究表明它的作用靶点为HIV-1整合酶,该酶是介导HIV基因组进入宿主染色体的一个关键性的酶.毒理学实验表明该药的毒性较低,提示该化合物为有独特作用特点的、毒副反应小的潜在新药.

    作者:杨波;闫亮平;孟志云;邹莉波;窦桂芳;张亚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COBRA1抑制雌激素受体α转录活性

    目的:研究COBRA1(cofactor for BRCA1)在雌激素受体α(ERα)信号途径中的潜在作用.方法: 用GST pull-down实验检测COBRA1与ERα的相互作用、定位相互作用的区域,探讨不同配体对相互作用的影响.用免疫共沉淀方法检测COBRA1与ERα在细胞内的相互作用.利用含有雌激素应答元件(estrogen responsive element, ERE)的荧光素酶(luciferase, LUC)报告基因(C3-LUC)检测COBRA1对ERα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在体内外,COBRA1与ERα存在相互作用,COBRA1和ERα的中间区域是它们相互作用的区域.抗雌激素可增强COBRA1与ERα的结合.COBRA1以激素依赖方式抑制ERα的转录活性.结论:COBRA1是一新型ERα共抑制因子,可能在ERα信号途径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叶棋浓;丁丽华;朱建华;黄翠芬;李熔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量度微波生物效应的实验剂量学研究进展

    微波剂量学是对沉积在生物体内的微波能量及其分布的物理量度.它通常用比吸收率(SAR)来表示生物效应和作为防护限值量,SAR不仅与入射微波有关,还与生物体的电特性、尺寸、形状、结构有关.本文综述了几种确定SAR的实验方法,包括能差法、电场法、测温法、量热法和热像法,并对其用途和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

    作者:周红梅;苏镇涛;杨国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具有超压功能的手术舱室环境设计与仿真研究

    目的:对手术舱室建立超压防护,按照夏、冬两季不同应用地区的气候环境设计手术舱室制冷与供热系统.方法:根据压力平衡下手术舱室漏气量与新风补充量相等的原理实现超压防护设计;根据手术舱室的冷热负荷设计空调与暖风系统的总体结构,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进行手术舱室内温度环境仿真.结果:手术舱能够保持300 Pa以上的超压防护;仿真结果表明制冷与供热系统的设计方案能够使手术舱室内温度保持在(25±3)℃,人体操作区的微风速在0.5 m/s以下.结论:手术舱室能够满足静止状态下的内部超压指标要求,以及医疗作业对手术舱室温度环境的总体要求.

    作者:刘亚军;徐新喜;谭树林;祁建城;李若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新分离呼肠病毒的空斑试验及病毒纯化

    目的:建立新分离呼肠病毒(reovirus)的空斑技术,进行病毒纯化,为呼肠病毒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4株新分离呼肠病毒的早代毒种经L929细胞连续传代,当产生细胞病变后进行空斑试验,加营养琼脂培养6 d后加中性红,24 h内挑取空斑,扩增一次后做PCR鉴定.取呼肠病毒PCR阳性病毒进行第2次克隆纯化.结果:4株新分离呼肠病毒经L929细胞连续传2~4代,均能观察到明显的细胞病变.用10-3和10-4接种L929单层细胞,第6~7天均能产生空斑,空斑呈圆形,直径为0.2~1.0 mm,并分别测定其空斑滴度(PFU/ml).两次纯化后进行PCR检测,呼肠病毒基因扩增阳性、脊髓灰质炎病毒基因扩增阴性.结论:4株呼肠病毒的空斑出斑规律,通过两次克隆,获得纯化的病毒.

    作者:苏裕心;何君;朱虹;宋立华;黄如统;端青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毫米波损伤效应研究现状

    毫米波是频率介于30~300 GHz之间的高频电磁波.毫米波技术在军事、医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非杀伤性毫米波武器的出现,引起人们对毫米波损伤效应及安全防护研究的极大关注.毫米波由于组织穿透能力差(不足1 mm),直接照射一般只能造成角膜、皮肤等的损伤,但大剂量全身照射也可引发循环衰竭而致死.本文介绍了毫米波照射引起的角膜、皮肤损伤及致死效应.

    作者:杨在富;钱焕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文统计学软件CHISS

    1 CHISS软件简介CHISS 是英文Chinese High Intellectualized Statistical Software的缩写,中文名奇思,是一套将数据信息管理、图形制作和数据分析功能综合为一体的具有一定智能的统计分析软件.CHISS软件是北京元义堂科技有限公司与解放军总医院等单位协作开发的.CHISS软件用delphi和C++语言开发集成,它采用模块组合式结构,现开发了数据管理模块、统计分析模块、图形制作模块、科学评价模块、结果编辑模块、试验设计模块、数学模型模块、多元分析模块、重复测量数据分析模块、电子教室模块等10个模块.CHISS软件可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学校教学、市场调查、企业和医院中的数据管理、挖掘和统计分析,同时为科研、教学、企业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CHISS软件的特点如下.

    作者:童新元;曹秀堂;夏蕾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环氧化酶-2在乳腺癌演变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比其在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良性疾病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且和乳腺癌预后有一定关系.COX-2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乳腺上皮细胞的代谢和演变.本文综述了COX-2在乳腺癌演变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作用机制.

    作者:朱坤兵;尉承泽;黄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放射性粒子125I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术配合

    放射性粒子125I组织间植入治疗技术是运用CT、B超所获得的肿瘤影像学资料结合计算机模拟系统进行精确设计,采用微创或常规手术,将具有放射性的微小粒子按需要均匀植入肿瘤组织中,利用粒子发出的近距离放射线直接杀伤肿瘤组织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1].我院自2003年以来,成功实施了9例此类手术,均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现将开展此疗法的手术配合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刘长征;胡静;张喜娟;刘睿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SCF泛素化途径对c-Myc蛋白降解的调节作用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 UPP)是细胞内降解蛋白质的重要途径,与细胞多种生理功能调节密切相关.本文主要论述了SCF(Skp-cullin-F-box protein)泛素化途径及对原癌基因c-myc产物的降解调控作用.

    作者:安静;周平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感染乳鼠组织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的RT-PCR检测与形态学鉴定

    目的:检测并鉴定感染组织中的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方法:分别经皮下与腹腔两种途径感染乳小鼠;应用RT-PCR技术对病毒核酸进行检测;利用透射电镜超薄切片技术对病毒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RT-PCR可在心脏、肝脏、脾脏、肾脏以及脑组织内检测到病毒核酸,透射电镜下可在肝细胞胞浆内观察到形态典型的病毒粒子.结论:应用RT-PCR技术可以对感染组织中的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进行检测,利用透射电镜可以对病毒的形态进行观察与鉴定.

    作者:赵晓冬;王翠娥;李豫川;吴小红;曹军田;严格;李金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应用原代肝细胞冻存技术研究药物/异物代谢的现状

    实现原代肝细胞的冻存可以降低实验研究对新鲜肝组织的需求,冻存的肝细胞可以随时制备、保存并方便应用.由于人肝来源的限制,冻存人肝细胞显得特别重要.成功冻存肝细胞的关键包括缓慢加入冻存液、控制冻存的温度、温度下降的速率、防止冰晶的形成、-150℃储存及快速解冻等.研究表明冻存的肝细胞在短期异物代谢和毒性评价中是有应用价值的.本文对肝细胞冻存和解冻过程以及冻存肝细胞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洪健;朱晓霞;顾若兰;孟志云;窦桂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军事医学杂志

军事医学杂志

主管: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