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孕栓配伍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谢建端;彭延平

关键词:卡孕栓, 配伍, 缩宫素, 预防产后出血, 死亡的原因, 卡前列甲酯, 持续时间, 商品名, 休克, 产科
摘要:产后出血仍为产科死亡的原因之首,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对休克较重、持续时间较长者,即使获救也可能发生席汉综合征,故预防极其重要.1996年1月~1997年12月,我们用缩宫素与卡前列甲酯(简称 PG 05,商品名卡孕栓)配伍预防产后出血,将其与单用缩宫素对照,前者效果明显.
人民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自配跌打止痛酊治疗急性关节扭伤效果观察

    近1年来,我们采用十余味中药自配成跌打止痛酊治疗急性腰、踝、腕关节扭伤70例,并与一般疗法30例进行效果比较,前者疗效较好.

    作者:万泉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纳米技术在战创伤救治中的应用

    自1990年7月在美国召开第一届国际纳米科技会议以来,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技术不但可以为生物医学材料、生物医学工程器械、远程医疗系统和生物医学康复工程等诸多方面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有力的技术保证,在战创伤救治中同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任懋榆;刘颖;汤世海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军队中小医院人才建设探讨

    目前,军队中小医院人才匮乏问题比较突出,对确保为兵服务质量和医院全面发展极为不利,应当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有效解决.根据医院目前现状、发展趋势和部队建设需要,我们认为,部队中小医院的人才建设应着眼长远以治本,改善现状以治标,采用标本兼治措施,以较好地解决军队中小医院人才匮乏问题.

    作者:尹曦华;郭宗凯;马剑侠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晚期贲门癌112例防止胸内吻合口瘘体会

    1992~2000年,为减少中晚期贲门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和胸内吻合口瘘,我们采用根据残胃大小和食管扩张程度选择吻合口方法,治疗中晚期贲门癌112例,效果满意.

    作者:齐宏;刘君山;陶中良;程涛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Rh 阴性病人自血回输6例

    Rh 阴性人群在我国汉族人中仅占0.3%~0.4%[1],临床上 Rh 阴性病人外科手术需要输血的比例就更少,尤其是 AB 型 Rh 阴性这种罕见的血型寻找同型血源相当困难.1997年开始,我们采用自体输血6例,部分解决了 Rh 阴性血源困难条件下的输血问题.

    作者:陈敏;宋晓阳;黎笔熙;沈七襄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低年龄段直肠息肉168例

    1980~2000年,我们共手术治疗低年龄段直肠息肉168例,效果满意.

    作者:爱勇;卜荣贵;张旭;海燕;李华贵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Chiari 畸形伴脊髓空洞症32例

    Chiari 畸形伴脊髓空洞症是较常见的先天性疾病,手术方法较多,但疗效各异.我院于1998~2001年采用后颅窝减压、小脑扁桃体体下疝切除、硬脑膜扩大修补治疗此病32例,效果良好.

    作者:耿飞;张嘉林;郭小武;徐小霞;王开磊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速度能量成像技术

    彩色多普勒速度能量图(convergent color Doppler,CCD)又称聚合或混合彩色多普勒,是显示血流动力学的新方法.常规使用的彩色多普勒是依据脉冲多普勒的原理,利用多普勒中频移信号,获得取样面积内血流平均速度及速度变化信息,并采用彩色多普勒编码来反映血流的方向,即朝向探头为红色,背离探头为蓝色.

    作者:罗福成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手术后医疗纠纷的原因探讨

    手术后医疗纠纷是许多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提高手术和术后医、护质量,减少手术失误、差错,避免或尽量减少手术后医疗纠纷,作者对手术后医疗纠纷的具体原因进行了探讨.

    作者:徐蕴芳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心率变异性分析方法及其围术期监测进展

    近10年来,大量的研究已充分肯定了自主神经活动与某些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尤其与猝死率有关.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分析是判断自主神经活动的无创性定量指标.HRV 降低也是预测心脏病人死亡的独立危险指标,对手术病人心血管功能、心脏突发事件及预后的估计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1].

    作者:邓庆华;吴新文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病人抗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对脑缺血后炎症损伤机制的研究,特别是对各种炎性细胞因子及细胞粘附分子的深入了解,相应的治疗研究也逐步开展起来,尤其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病人抗炎治疗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作者:吕伟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耳针+体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周围性面瘫多起病突然,每在睡后突然发现.临床上多采用体针治疗,效果尚可.1998年5月~2001年4月,我们采用耳针+体针治疗周围性面瘫20例,并与单纯体针治疗16例相比较,证实耳针+体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更佳.

    作者:宋莉华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损伤28例

    十二指肠损伤较少见,仅占腹部闭合损伤的2.3%~5%[1].术前诊断率约10%[2],术中漏诊率为25%[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50%,病死率为10%~27.9%[4].1980~2000年,我院收治28例均经手术治疗.

    作者:娄熙彬;蒋述均;叶玉祥;唐力军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小剂量美托洛尔防治脑卒中复发疗效观察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水平和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性呈对数线性关系[1].对高危人群做好防治工作已成为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为此,1997年3月~2000年3月,我们采用小剂量美托洛尔(β受体阻滞剂)防治脑卒中复发,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苗今乐;耿黎明;赵峰梅;许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脂溢酊与复方酮康唑霜治疗脂溢性皮炎疗效观察

    脂溢性皮炎的治疗多采用单一的消炎、止痒、溶解脂质的药物,很少加用激素治疗真菌引起的继发性过敏.1997年10月~2000年12月,我院应用自制的脂溢酊和复方酮康唑霜剂联合治疗脂溢性皮炎,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陈红云;吴桂珍;洪梅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减致过敏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女,52岁.洗澡着凉,咳嗽、胸闷、吐黄痰,要求中药治疗.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中医辨证为风寒郁而化热,治以清热泄肺,化痰止咳,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减:炙麻黄4 g,杏仁12 g,生石膏(先煎)30 g,炙甘草6 g,黄芩12 g,鱼腥草30 g,当归12 g.自煎温服,3 h 后全身出现散在红色斑丘疹伴瘙痒.予氯苯那敏16 mg、维生素 C 0.5 g 口服,斑疹渐减.次日再服中药,2 h 后,斑疹加重,遍布周身,瘙痒难忍,自觉肌肤发热.立即停服中药,予地塞米松2 mg 肌注,葡萄糖酸钙1.0 g,每日3次口服,氯苯那敏8 mg,每日2次口服,维生素 C 0.3 g,每日3次口服.4 d 后皮疹消退.

    作者:李芳;蒋满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6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但胆管损伤有增多趋势.1992年5月~2000年10月,我院共行 LC 1 920例,发生胆管损伤6例,占0.31%.

    作者:李永研;李延甫;郭树军;崔宏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努力提高中药汤剂的疗效

    中药汤剂是广泛使用的一种剂型, 具有吸收快、疗效好的特点,且便于加减使用,能较全面地兼顾到具体病人或各种病症的特殊性.但是,在制作和自煮中药汤剂时,在选配方药、药材质量等方面往往存在一些缺陷,以致影响疗效.因此,为提高其疗效,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环节严格把关.

    作者:韩喆;何文硕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特拉唑嗪和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0例

    2001年3~6月,我们采用特拉唑嗪和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0例,效果较好.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40例中,年龄18~40岁,平均26岁;已婚27例,未婚13例.主要表现为会阴及肛周隐痛,腰骶部、睾丸痛,尿道口流白,排尿不尽感及排尿时尿道烧灼感等.病史1~42个月,平均7个月.前列腺液(EPS)常规检查:白细胞>10个/HP,卵磷脂小体减少,均符合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标准[1].

    作者:程玉峰;刘恩靖;王洪同 刊期: 2002年第07期

  • 高位硬膜外麻醉1016例体会

    1980年以来,我们采用高位硬膜外麻醉施行颈区、上肢及胸壁手术1 016例,约占同期硬膜外麻醉4%,未发生脊髓损伤、高位截瘫、全脊髓麻醉等麻醉并发症.

    作者:丁国友;王信磊;易佩勋;来伟;刘世国 刊期: 2002年第07期

人民军医杂志

人民军医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