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机械通气治疗睡眠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综合征

马建新

关键词:机械通气治疗, 睡眠呼吸暂停, 血液动力学改变, 二氧化碳潴留, 内分泌紊乱, 多器官损害, 神经调节, 功能失调, 老年人, 多系统, 低通气, 常见病, 并发症, 技术, 方法, 低氧
摘要: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综合征(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SAHS)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睡眠时如果存在 SAHS,可引起低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神经调节功能失调、内分泌紊乱及血液动力学改变,造成多系统和多器官损害,甚至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机械通气是治疗 SAHS 首选方法.作者对此技术作一介绍.
人民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胸骨后甲状腺肿26例

    胸骨后甲状腺肿是指肿大的甲状腺部分或全部位于胸骨入口水平以下,通常由颈部甲状腺向胸骨后突出而形成.1990~2000年我院共行甲状腺手术4 108例,其中胸骨后甲状腺肿26例,占0 63%.

    作者:张嘉越;冷津立;石家仁;蒙善靖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冻伤8例现场急救体会

    2001年1月上旬,某部8名干部战士因在大雪后去山区紧急维修线路而被冻伤,其中冻僵致死1例,教训极为深刻.1临床资料1 1一般情况8例均为中青年男性,20~40岁,平素体质强健.双下肢Ⅰ度冻伤5例,Ⅱ度冻伤2例,现场冻僵致死1例.

    作者:季兵;刘大庆;朱忠俊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幽门螺杆菌对慢性肝病高氨血症的影响

    高血氨是发生肝性脑病的原因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肝性脑病的发生有关.为探讨慢性肝病时HP对血氨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我们对 HP 阳性的慢性肝病71例进行了血氨浓度测定,并对 HP 阳性者行根除治疗.

    作者:焦建中;赵春林;吴永胜;陈官培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外伤51例

    1997年12月~2002年4月,我院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治疗急性胸部创伤51例,效果满意.

    作者:张林刚;韩军;何鹏飞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一种新型折叠式野战医疗急救背囊

    根据重点建设应急机动卫勤力量基本卫生装备,形成以车、舱、箱、囊为主体的野战卫生装备体系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多次参加东南沿海大型实兵演习卫勤保障体会,我们研制了一种配置漂浮袋的折叠式野战医疗急救背囊.

    作者:黄邱朝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重度癌痛36例

    芬太尼透皮贴剂(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是一种控制癌痛的新型制剂,不含吗啡,可持续72 h 平稳镇痛,并通过皮肤吸收而发挥疗效.从2001年2月起,我们对曾用吗啡或其他镇痛剂治疗的重度癌痛36例,选用芬太尼(多瑞吉)72 h 透皮贴剂镇痛,并观察其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和使用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作者:蔡锡泉;缪建华;孙青;黄培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眼眶静脉曲张3例

    1病例报告例1女,18岁.因间歇性左眼球突出就诊.眼科情况:双眼视力1 2,双眼前节、眼底无异常.双眼位正,活动自如,左眼球销下陷,突眼度:左14 mm102 mm〖〗右12 mm.低头10 min 后,眼球向正前方突出,突眼度:左14 mm102 mm〖〗右19 mm,左眼球向各方向活动均受限,左视力0 5,眼前节无异常.CT 扫描示左眼眶肌圆锥内有一20 mm×15 mm×15 mm 高密度影.直立2 h 后,左眼球位置恢复如常,视力恢复到1 2.手术行外侧开眶缝扎、切除位于肌圆锥内曲张的静脉.随防6年,无复发.

    作者:张超;王晓鲁;李敏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副溶血弧菌肠炎91例

    海产食品常因被副溶血弧菌污染而引起食物中毒,也可通过皮肤引起伤口感染或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1].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将我院2001年收治的副溶血弧菌肠炎91例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郭静霞;曲芬;鲍春梅;王红旗;崔恩博;夏光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成功空运后送重度、特重度烧伤13例

    近期,我们成功将意外事故所致的重度、特重度烧伤13例在休克后期空运分流后送到各抢救医院,途中无一例发生意外.1临床资料1 1一般情况13例均为男性,年龄19~24岁.重度2例,烧伤面积45%~50%;特重度11例,烧伤面积67%~98%.均以深Ⅱ度和Ⅲ度为主,并合并有吸入性呼吸道烧伤.

    作者:朱云才;罗芳;马杏云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OB医用吻合胶用于混合痔术后效果观察

    为减少肛门术后疼痛、水肿及出血,缩短病程,我们于1998~2001年对肛门部手术60例应用 OB 医用吻合胶,并与常规治疗者进行比较,OB 医用吻合胶疗效较好.

    作者:李建平;胡连君;王桂霞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治疗现状

    血管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良性肿瘤,多为先天性错构瘤,其发生率约占全身血管瘤的60%.尽管颌面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各自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便于同行掌握各法治疗的优缺点,以便扬长避短发挥佳疗效,分别就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黄迪炎;赵枫;袁伟;杨春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乘飞机进入高原地区鼻出血64例

    突然进入高海拔(3 000 m 以上)地区者较易发生鼻出血,特别是乘飞机进入者更易发生.为此,我们结合高海拔的特点对乘飞机进入高原地区鼻出血64例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作者:李诗冬;杨升辉;程先恩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高压氧治疗对血压的影响

    近30年来,高压氧医学有了较大发展,其用途越来越广泛,研究亦越来越深入,越来越重要[1].但是,高压氧对血压影响的研究报告不多.为此,我们采用动态血压仪观察了高压氧对血压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周建光;黄亚莉;刘长云;张海峰;施云星;邓宪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三种诱导剂诱导恒牙根尖形成效果比较

    牙尖诱导成形术是治疗患牙牙根尚未形成而牙髓根尖周有感染的年轻恒牙的一种方法[1].1998~2001年我们以氧化锌丁香油碘仿糊剂、复方抗生素糊剂和氢氧化钙糊剂为诱导剂进行根尖诱导术效果比较,证实前两种诱导剂的疗效显著.

    作者:谭爱兴;翁长河;周诗举;毕芝娟;王雪慧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糖尿病低血糖致急性非Q波型心肌梗死2例

    1病例报告例1男,78岁.以发作性心慌、胸闷4年,病情加重1周入院.2型糖尿病史12年,冠心病史3年.入院查空腹血糖11 8 mmol/L,心电图示 STⅡ、Ⅲ、aVF 呈下斜型下移0 10 mV.入院诊断:(1)2型糖尿病;(2)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给予格列本脲等治疗.入院后第8天早晨4∶00突发心悸、出汗、胸闷、饥饿感.急查血糖2 3 mmol/L,按低血糖处理.当血糖8 2 mmol/L 时,病人仍感多汗、心悸、胸闷.查心电图示 STⅡ、Ⅲ、aVF 导联明显下移0 2 mV.发病后8 h 查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300 U/L、肌酸磷酸激酶60 U/L、谷草转氨酶70 U/L、乳酸脱氢酶203 U/L,其后复查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呈急性非 Q 波型心肌梗死规律性演变,诊断急性非 Q 波型心肌梗死.给予相应治疗,病情逐渐稳定.

    作者:陈涛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B超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单纯性肝囊肿32例

    1991~2001年,我们采用 B 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单纯性肝囊肿32例,效果良好.1临床资料1 1一般情况男9例,女23例;除1例为8岁儿童外,其余为45~66岁.表现为右上腹胀痛不适7例,右季肋区隐痛5例,包块6例,余无任何症状,体检时 B 超发现肝脏均增大及压痛14例,肝功能均正常.右肝1个囊性占位病变11例,左肝3例;右肝多发弥散性囊性占位9例,左肝2例;左右肝多发7例.直径2 8~7 6 cm,大的囊肿12 cm×11 cm×9 cm.

    作者:梁东;付振超;李桂萍;俞天生;吕湘莲;石玉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个体化平衡麻醉

    毋庸置疑,安全、有效的麻醉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因此根据不同的病情,个体化选择相应的麻醉方法及用药,并维持麻醉全过程生命体征平衡稳定至关重要.为此,麻醉医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提高麻醉质量,取得佳麻醉效果,以确保病人安全.

    作者:刘玮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非酮症性糖尿病并癫样抽搐1例

    1病例报告患者女,36岁.因左侧肢体发作性抽搐并乏力3 d 入院.脑 CT 正常.发作时神志清楚,左侧上下肢呈防御性抽搐,双眼向患侧凝视,每日发作数次,每次持续1~3 min,发作后感肢体乏力.入院后给能量合剂等对症治疗无效,且抽搐加重,每日多达10余次,抽搐时间延长.入院第3天查空腹血糖19 64 mmol/L,尿糖,尿酮体(-),血钾、血钠等正常.追问病史2年前即有多饮、多尿,但从未检查和治疗.诊断糖尿病,立即给消渴丸等降糖药物治疗.1周后查空腹血糖10 52 mmol/L,尿糖,抽搐逐渐停止.半年后自行中断降糖药物,再度出现发作性抽搐,后经正规降糖治疗,随访2年余未再发作.

    作者:季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面积梗死92例

    我们于1994年1月~1999年1月共收治经 CT 证实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面积梗死92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情况92例中,男58例,女34例;年龄16~87岁,平均59 68岁.伴高血压病史37例,糖尿病4例,风心病房颤5例,冠心病房颤14例,陈旧性心机梗死4例,心脏室壁瘤2例,肥厚性非梗阻性心肌病1例,脑梗死13例,脑出血1例.均符合下列标准:突然发生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和体征,头颅 CT 显示与症状、体征相符合的低密度影,累及额叶、颞叶、顶叶,直径≥45 mm.

    作者:王青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现代急救进展对未来战伤救治的启示

    为了适应未来战争战伤救治的需要,我们必须不断研究当代急救医学观念、技术的发展,更新战伤救治的观念和方法,探讨现代信息技术、急救程序、急救技术和急救进展对未来战伤救治工作的启示.

    作者:马建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人民军医杂志

人民军医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