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玮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还有别的风险因素按照施万特的经验,光是通过改变饮食就能使40%的人降低胆固醇值多达300.为了帮助他的病人,业余厨师施万特专门出版了一本书,介绍味道鲜美且少含胆固醇的菜肴.特种饮食是解决高胆固醇的一把钥匙.
作者:恩斯特·博伊姆勒;张荣昌;田甜;郑玉巧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的临床发病机理和治疗策略,以期延长生命、降低死亡率.方法 临床的综合治疗及有侧重的治疗相结合,强调临床护理的重要性;结果 缩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的病程,延缓病情的发展,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和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结论 能否及时有效地控制感染和改善心、肺功能是治疗肺心病急性期的关键.
作者:杜长福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乳房美是女性形体美的重要部分,许多女性由于先天乳腺发育不良,或哺乳后乳房萎缩以及外伤、乳腺手术等造成的乳房外观不良,实施植入假体的隆乳手术,能很快使她们胸部丰满成为现实.因此,要求隆乳手术的女性日益增多.我们于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对46例女性做了隆乳术,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慧婷;武伟琦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减肥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听到的高频词.肥胖带给孩子的是疾病:肥胖脑、个头矮、脂肪肝、心血管疾病、性早熟、生殖能力下降、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肾脏负荷过重、哮喘、高胰岛素血症、心理疾患.
作者:郑玉巧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一件事,做到让专家鼓掌,很不容易,礼节性的除外;一件事,做到让百姓点头,也很不容易,捧场的除外.吴冠中做到了,他的画,专家鼓掌,百姓点头.专家鼓掌是因为画中有其独特的形式语言,百姓点头是因为能看懂.
作者:郑成武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对重庆市万州区14家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以了解万州区护理队伍现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方法 问卷调查.结果 年龄以26-35岁多占35%,学历以中专多占50.7%,职称以护师及以下职称多占77.6%,招聘护士比例较高占46.7%,男护士缺乏,人文学科知识欠缺,培训、进修机会少.结论 护理人员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学历层次、职称有待进一步提高,增加进修培训机会,积极撰写学术论文;稳定招聘护士队伍,增加一定比例的男护士;改革护理教育,加强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
作者:左凤林;刘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病例男,40岁,因右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五年,不能还纳六小时入院.五年前发现右腹股沟区肿物,站现卧隐,无疼痛及其他不适.
作者:李海洋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时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2004年10月-2006年12月36例取器困难者,采用宫腔镜检查对IUD准确定位后,经阴道取器.结果 宫腔镜检查发现IUD位置正常10例,部分嵌顿15例,断裂残留9例,金属圆环扭曲变形2例.36例经阴道取器全部成功.结论 宫腔镜检查,不仅可精确地对IUD进行定位、定形,正确选择取器途径和方法,而且可提高取器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作者:张蕊丽;任英俊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胖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根据身高、体重按体重质量指数[体重(kg)/身高2(m2)]计算>24为超重,>28为肥胖症.但必须排除由于肌肉发达或水分潴留的因素.肥胖症是受生物、行为、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的一种多因素性的疾病,它可以诱发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作者:陈东方;陶广凤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这个大难不死的女人,带着阳光心情,传播健康生活.她很美,生命的气息中,透出瑜伽的安静、灵性和善良.
作者:阿正 刊期: 2007年第08期
改变挂网过程中出现的以价格为中心盲目砍压企业产品价格的片面做法,细分药品质量等级,让品牌药,实力药,好药以合理的价格出现在消费者面前.这样才会出现一个百姓赢,企业赢,医院赢,政府赢,大家共赢的满意结果.
作者:梁立;雷建;潘立靖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作者:《医药世界》编辑部;刘建 刊期: 2007年第08期
目前,致病菌耐药性的核酸类诊断试剂盒主要是以基因检测为标准.而目前研究显示,与细菌的耐药性有关的基因是:mecA基因、rpoB基因、Van A/B/C/D基因、inhA基因、ahpc基因、katG基因.前三者(mecA基因、rpoB基因、Van A/B/C/D基因)的作用已肯定.目前核酸类诊断试剂盒主要是检测这三种基因.
作者:刘灵辉 刊期: 2007年第08期
中医药降压作用虽然有效,但远不及西药降压效果来得确定.但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优势又是明显的.其优势在于多系统、多方面、多靶点的治疗作用,在降压同时还兼顾其他病理环节.笔者温习相关文献,兹就中医药对高血压患者多靶点治疗作用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吴奕富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平和、朴素,这是我看到戚可名教授的第一印象,诸多大大小小的头衔似乎与眼前这位笑容满面的老人没有任何瓜葛,之前的紧张和不安在被那双有力的大手握住的一瞬间烟消云散,让我感到就像是在和家里的长辈坐在一起聊家常.
作者:潘田 刊期: 2007年第08期
对医学的希望我愿意把自己的慢性炎症疾患,作为医学研究的对象,这样也许对社会是个贡献.第一,慢性炎症患者,体内是否存在阻塞物质?第二,这些阻塞物质,是否可以通过医学方法排除?第三,排除这些阻塞物质,对治疗慢性炎症是否有积极的意义?根据我的经验事实,我认为回答应该是肯定的,但需要医学临床和研究的论证.我希望医学能关注我的问题,并随时愿意接受有关医院的医学调查.
作者:罗园 刊期: 2007年第08期
肥胖症全球红色预警3.88亿人将在今后10年死于慢性病在世界所有地区、所有年龄组、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这些危险因素是导致绝大多数慢性病死亡的原因.它们包括:不健康饮食;不锻炼身体;使用烟草.
作者:《医药世界》编辑部;陈东方 刊期: 200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