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防风通圣颗粒联合维生素E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观察

罗裕广;曾慧娟;岑忠稳;陈伟科

关键词:防风通圣颗粒, 维生素E,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防风通圣颗粒联合维生素E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 18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维生素E组(单用维生素E治疗)与联合组(防风通圣颗粒联合维生素E治疗),每组90例,疗程12周.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维生素E组治疗后(P<0.01或P<0.05);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维生素E组(P<0.01).结论 防风通圣颗粒联合维生素E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药维生素E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科发热患者的病因特征与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发热患者的临床病因和护理对策.方法 60例发热患者,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发热病因、临床检验结果和护理方法.结果 ①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40.43±15.47)岁;②有59例患者获得确诊,其中感染性疾病41例,占69.5%(41/59),其中脓毒症14例,占34.1%(14/41);非感染性疾病18例,占30.5%(18/59),其中风湿性疾病10例,占55.6%(10/18),其中包括成人斯蒂尔病8例,风湿热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恶性肿瘤5例,占27.8%(5/18);③平均住院费用为(2.4±1.2)万元;④本研究无要求转院患者,经过积极护理对策,无医疗纠纷发生.结论 急诊发热患者中以中青年居多;发热原因以感染性疾病常见,其中首先要排除脓毒症;在非感染性疾病中以成人斯蒂尔病常见;根据病情尽早生进行临床检查检验;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宋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60例临床护理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高频电波刀(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 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LEEP刀治疗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术前准备、术前术后心理护理、术中护理配合、术后观察与健康指导.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同时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炎后配合临床护理,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玲;李菊香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合并脑栓塞临床正确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68例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护理人员完成其相关护理工作,记录其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68例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护理后NIHSS量表评分及SF-36量表评分较护理前均显著提高,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给予正确有效的护理配合可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有利于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可在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杜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斜仰卧-截石位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斜仰卧-截石位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A组及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斜仰卧-截石位治疗,B组采用传统俯卧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术后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斜仰卧-截石位治疗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清除率高,疗效确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康复,可在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余永当;余金良;陆高庆;黄宝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重症感染患者早期应用小剂量肝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重症感染患者早期应用小剂量肝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重症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3d,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6±3.4)d,生存率为81.8%(18/22),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4.4±1.1)d,生存率为100.0%(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感染患者早期应用小剂量肝素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相关指标,提高生存率,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付文良;李春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干预前后骨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评价

    目的 对骨科围术期抗菌药物在干预前后的预防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100例骨科手术患者,并对患者的围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情况进行干预作为干预组,另外选取干预前的10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无依据更换用药种类、无联用指征、用药不当、无用药指征等不合理用药情况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的干预骨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情况,可以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并且改善其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行血清胱抑素C检测的诊断价值评述

    目的 分析研究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行血清胱抑素C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 40例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清胱抑素C检测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对比两组尿微量白蛋白以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可有效反映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变化,联合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检测准确率,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依据,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俊;白杨;张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在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子宫全切除术中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子宫全切除术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180例,其中90例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罗哌卡因麻醉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90例单用罗哌卡因麻醉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警觉/镇静(OA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术中知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好,能够满足子宫全切除术的需要,值得推广.

    作者:矫秀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AB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中,24例先经保守治疗症状缓解,15d后行手术治疗.22例经正规的非手术治疗72 h症状无缓解,立即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6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掌握手术时机,规范手术方法,有效的引流,对ABP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烈;李延茂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卵巢肿瘤蒂扭转保留卵巢手术1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16例卵巢肿瘤蒂扭转保留卵巢手术临床疗效,对其手术治疗方案提供选择依据.方法 16例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采用了结扎卵巢血管后蒂部复位切除卵巢肿瘤的保守手术,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16例卵巢肿瘤蒂扭转的卵巢肿瘤性质分别为5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7例卵巢成熟性畸胎瘤、3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和1例卵巢黄体囊肿.术后患者一般情况良好,随访其卵巢血流、卵巢体积、卵泡发育及性激素水平恢复良好.结论 卵巢肿瘤蒂扭转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附件未坏死的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在腹腔镜下或开腹行蒂部复位切除卵巢肿瘤的保守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程晓娥;李会芳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抗结核药配八珍汤及中药灌肠治疗结核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分析抗结核药配八珍汤及中药灌肠治疗结核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结核性盆腔炎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取抗结核药配八珍汤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再给予中药灌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77%)明显优于对照组(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结核性盆腔炎可将抗结核药配八珍汤及中药灌肠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此治疗方式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对患者生活质量有很大改善作用,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可大力推广.

    作者:王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生长抑素在小儿重症急腹症术后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小儿重症急腹症术后应用生长抑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重症急腹症手术患儿64例,术后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术后进行常规处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患儿生长抑素,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及腹围差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急腹症术后应用生长抑素,能够有效促进患儿术后胃肠功能的尽快恢复,有利于减轻患儿痛苦,建议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石对先;马秋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高血压的社区诊断及其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高血压的基本流行状况以及高血压知识的普及情况.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本院周边社区18岁以上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年龄、每周锻炼频率、吸烟、饮酒嗜好和高血压发病有一定相关性.社区宣传、文化程度、人均可支配月收入高则对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提高有明显促进作用.结论 社区要继续利用社区贴近群众生活的优势,组织社区居民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同时也要全面改善患者社会支持情况,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利用程度,达到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目的.

    作者:王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痤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

    目的 探讨痤疮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80例痤疮患者(痤疮组)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亚群,并与80例正常人(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痤疮组CD3+T细胞升高,CD3+CD4+T细胞降低,CD3+CD8+T细胞升高,CD3-CD19+细胞降低,CD3-CD16+56+NK细胞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功能的紊乱是痤疮患者发病的一个重要机制,在痤疮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韩莹;程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临床观察并分析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422例宫颈病变患者的阴道镜检查结果进行汇总比较,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422例患者中,疑似慢性宫颈炎219例,经病理学检查后确诊209例,阴道镜检查的准确率为95.4%,阴道镜假阳性10例.在阴道镜观察初诊后的疑似CIN Ⅰ 45例,经病理学检查后确诊39例,确诊率为86.7%.疑似CINⅡ32例,经病理学检查后确诊28例,确诊率为87.5%.疑似CINⅢ的21例,经病理学检查后确诊19例,确诊率为90.5%.此外,疑似宫颈湿疣9例,确诊8例,确诊率为88.9%,疑似宫颈原位癌变12例,确诊10例,确诊率为83.3%.疑似宫颈浸润癌变6例,确诊5例,确诊率为83.3%.结论 阴道镜检查对于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准确的判断,可以为确诊和进一步治疗提供更为充分的依据,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刘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欣普贝生联合乳头刺激用于足月妊娠诱导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欣普贝生联舒头刺激用于朋妊娠诱导分娩的临床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106例足月分娩产妇,将其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催产素引产,实验组予以欣普贝生联合乳头刺激引产,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 实验组用药后6、12、24 h宫颈成熟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宫颈成熟度上升了分所需时间、开始用药到分娩时间短于对照组,引产显效率、优质分娩率、早期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转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催产素引产,欣普贝生联合乳头刺激用于足月妊娠诱导分娩效果更好,安全可靠,且对于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阴道产质量、促早期泌乳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手术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手术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预防对策.方法 118例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每组59例.对比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则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对两组患者安全隐患控制率进行分析.结果 护理前研究组患者安全隐患发生率为20.34%(12/59),对比组为22.03%(13/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安全隐患控制率为91.67%(11/12),明显高于对比组的53.85%(7/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应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几率,提升患者预后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郑翠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分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对产妇的分娩风险进行评估,实施分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的剖宫产率(20.0%)低于对照组(36.0%),自然分娩率(72.0%)高于对照组(5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率(2.0%)、新生儿窒息率为(2.0%)均低于对照组(12.0%、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级护理能够尽量减少初产妇分娩时的风险,改善分娩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迎芬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本文就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5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CT检查,给予治疗组患者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比两组脑梗死患者的检出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脑梗死,其检出率相对较高,同时可减少漏诊以及误诊现象,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虹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葵花护肝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葵花护肝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葵花护肝片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对其临床疗效、血脂及肝损伤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两组均疗效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肝损伤发生率8.3%,观察组肝损伤发生率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加用葵花护肝片可有效预防药物对肝脏的损伤,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艺馨 刊期: 2016年第01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