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飞;查远志
目的:总结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老年冠心病患者2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冠心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疾病认知率96.4%,急救知识掌握率98.2%,均能严格按照医嘱执行110例(100%),患者满意度97.3%;对照组疾病认知率58.2%,急救知识掌握率56.4%,严格按照医嘱执行58例(52.7%),患者满意度72.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率、急救知识掌握率、遵医行为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葛会会;张志国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替普瑞酮胶囊联合叶酸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0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维酶素、叶酸治疗,试验组给予口服替普瑞酮胶囊、叶酸治疗。通过复查胃镜和活检评价胃黏膜改善效果。结果:试验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普瑞酮胶囊联合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在预防胃炎进一步癌变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飞鹏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老年肺炎患者9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综合治疗手段,探讨临床治疗效果。结果:94例老年肺炎患者中,显效26例,有效64例,治疗总有效率95.7%。结论:老年肺炎无特异性特征,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症状错综复杂,且患者多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及时诊断并采取综合治疗手段,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焕中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气滞胃痛行自拟疏肝理气止痛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气滞胃痛患者80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自拟疏肝理气止痛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且总体健康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滞胃痛行自拟疏肝理气止痛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其临床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张主权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了解福鼎地区男性尿道炎感染病原体分布特征。方法:收治疑似尿道炎感染患者860例,采集尿道分泌物做支原体培养、衣原体检测。结果:淋病组检出支原体阳性43例(5%),衣原体阳性129例(15%),支原体和衣原体均阳性0。非淋菌性尿道炎组检出支原体阳性230例(26.7%),衣原体阳性182例(21.2%),衣原体和支原体均阳性者40例(4.6%)。结论:福鼎地区男性尿道炎支原体感染率高于衣原体感染率,并且存在少数混合感染的情况。
作者:林榕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对比CT与MRI诊断急性多发性脑梗死的结果。方法:收治急性多发性脑梗死患者50例,分别对患者进行CT及MRI扫描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种检查方法比较,MRI的病灶检出数量比CT检查多,检查所需时间明显比CT检查长,而其病灶检出时间比CT检查短,病灶平均大小均小于CT检查,两种方法以上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CT扫描,MRI诊断急性多发性脑梗死的病灶检出率更高,可作为临床诊断急性多发性脑梗死的首选方法。
作者:杨洁萍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联合地塞米松离子导入治疗眼外肌麻痹的疗效。方法:收治眼外肌麻痹患者72例(眼),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活血化瘀治疗,观察组进行复方樟柳碱行颞浅动脉旁注射联合地塞米松离子导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P<0.05)。结论:在眼外肌麻痹的治疗中应用复方樟柳碱联合地塞米松离子导入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作者:刘学琴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泼尼松联合汉方己甲素(TET)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E)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IPF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25例,单用泼尼松;联合组25例,在泼尼松基础上加用 TET 口服。结果:联合组治疗后6个月 VC%pred、DLco%pred、PO2明显改善,呼吸困难评分明显下降,血清 HA、LN、PC-Ⅲ、IV-C 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与单用泼尼松治疗相比,泼尼松联合TET可进一步改善IPF的治疗效果。
作者:高凤玲;王世禹;王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肝脓肿成功治愈患者残余脓肿的超声表现。方法:收治肝脓肿患者161例。排除阿米巴肝脓肿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6周,如有适应证则行经皮穿刺。超声随访时间: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之后每6个月1次。结果:1个肝脓肿83例,2个肝脓肿12例,>2个肝脓肿7例。肝脓肿直径4.2~15 cm,分离到致病菌29例。超声随访发现,治疗后大多数肝脓肿得以缓解,酗酒患者、糖尿病患者治愈时间较长。结论:大多数细菌性肝脓肿在18周内能恢复到正常肝组织,但一些病灶在经过手术治疗以后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愈合。在对肝内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鉴别诊断时,需要考虑到细菌性肝脓肿。
作者:侯显会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析高原地区老年慢性肺心病的临床特征及吸氧管理。方法:收治高原地区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50例,给予患者吸氧管理,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50例高原地区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中,存在心律失常症状36例,单纯型36例,复合型14例。心力衰竭症状出现后,接受治疗明显好转7例,心律失常≥2种12例,其中出现心力衰竭症状6例,并发率50%。50例患者中,3例死亡,死亡率6%。结论:高原地区老年慢性肺心病临床特征以心律失常为主,需重视吸氧管理,以降低患者的依赖性,促使患者正确地认识吸氧治疗。
作者:钱江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阿利吉仑是第一个用于临床口服的直接肾素抑制剂。作为单药治疗其降压效果与氯沙坦、厄贝沙坦、赖诺普利、雷米普利等降压药相当,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或利尿剂等联合使用时,不仅提高了他们的降压作用,而且可减少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本文简要综述了阿利吉仑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崔金英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60例,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音乐疗法,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阿森斯失眠量表(AIS)的变化:对照组术后当天、第1天、第2天、第3天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从术后当天起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当天、第1天、第2天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疗法可改善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睡眠状况和心理状态。
作者:吴林雁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影像学对老年慢性肺炎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老年慢性肺炎患者55例,采用X线和 CT 对患者进行检查,对 X 线和 CT 结果的特点进行总结。结果:在55例患者中经过 X 线检查均发现有局灶性病变,具体表现为密度均匀或者不均匀、边界模糊不清、类椭圆形、不规则;CT表现为较低的病变密度、模糊或不清楚的边缘、光整或不齐的轮廓,其中病变周边局部胸膜肥厚17例,有增粗血管影13例,有毛玻璃晕环7例。利用影像学诊断的55例患者中,诊断准确20例,相对于综合诊断结果而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肺炎患者的影像并不具备特异性,采用X线联合CT诊断属于一种较为合适的诊断方法,然而医生仍然需要与其他方法相结合。
作者:王秀仙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术在急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一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术后6个月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后缓解。患者体温、白细胞数以及总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腹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具有安全、有效、简单、可重复、易操作等优点,疗效显著。
作者:高福洋;沈太伟;施保柱;张化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医生和患者对双向转诊管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看法。方法:随机抽取友谊医院住院医师50名,患者100例;社区医生48名,患者100例,针对医患双方对转诊管理的看法、转诊指征、转诊权力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医生与患者对转诊的看法基本一致,其影响因素有诸多方面。结论:医生和患者对转诊决定权的看法一致,但对转诊因素的看法不一。
作者:付小玻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2例,对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加以观察和评价。结果:Rasmussen临床评分结果显示,优37例,良11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92.31%。Rasmussen放射评分结果显示,优35例,良14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94.23%。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有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Rasmussen临床和放射评分结果优良率均较高。
作者:罗时友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不同封闭液对患者放置留置针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治住院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肝素液封闭,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封闭,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出血和回血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探索低浓度组(65 U/mL)和高浓度组(130 U/mL)肝素液封管效果后发现,二者在出血及回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液封闭留置管相比于生理盐水能显著减少放置后出血及回血的发生,但不同浓度的肝素液的封闭结果未见明显差异。
作者:仝晓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射频治疗后健康锻炼对疗效的影响。方法:收治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40例,对其行射频治疗,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射频治疗后遵医嘱进行健康锻炼,对照组则不进行任何锻炼。结果:40例患者术后3个月观察组改善率87.6%,对照组为79.01%;1年后观察组改善率90.3%,对照组为70.01%。结论:射频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可以在术后很短时间内有较好治疗效果,但只有在长时间内进行康复锻炼,患者疗效才能巩固。
作者:丁衔江;吕铭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阴道试产对产妇剖宫产结局的影响及不良预后的防治方法。方法:收治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患者56例,收治择期剖宫产患者8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腹胀、切口愈合情况,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术后住院天数。结果:阴道试产组手术切口感染率、产褥感染率、术后腹胀率明显增加,肛门排气时间延长,平均术后住院天数增加(P<0.05)。结论: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可导致术后近期并发症及不良预后明显增加。
作者:朱梅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对肠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方法:收治肠结核患者68例,对其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肠结核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部肿块、低热和腹痛。对肠结核的诊断要结合活检、纤维结肠镜、X线检查等检查方法。68例患者中通过非手术方法治愈患者44例,其他24例患者由于出现肠瘘、腹部肿块、肠穿孔和肠梗阻等并发症,进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肠结核诊断的主要检查方法是纤维结肠镜、钡灌肠和钡餐,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式,如果患者出现并发症可以采取手术治疗。
作者:邢彬 刊期: 201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