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华;叶桦
目的:探讨早期探通术治疗婴幼儿泪道阻塞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对>1个月龄的溢泪患儿,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明显的行泪道探通术,自下泪小点进入,达骨壁后稍后退冲洗,再向下向后缓缓进针,落空感后再次冲洗,药液自鼻腔流出.以无溢泪和分泌物,泪道冲洗通畅为泪道探通术成功的标准,随访1年.结果:309眼中,1次探通总治愈率94%,且月龄越小,治愈率越高.结论:对于婴幼儿泪道阻塞溢泪的,在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明显时,早期泪道探通术,治愈率高,安全可行.
作者:丁新如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妇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并实施心理护理.方法:通过接诊患者,了解患者的一般病情及心理特点.结果:在妇科门诊工作中,患者存在急躁不安、情绪不稳定、挑选医生、紧张羞涩、自卑、抑郁恐惧等心理特征.结论:通过建立良好医患关系,掌握患者心理活动规律.积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解除患者思想顾虑等措施可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从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赵立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方法:通过相关数据库查询与本课题相关文献,运用边界分析法进行处理,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运用意向问卷调查了154所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CDC),对工作人员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存在问题的认识进行调查.结果:本次研究查阅文献215篇,归纳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存在问题12类,被调查CDC大多数认为公共职能偏废是当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存在的为主要的问题.结论:必须从现在开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贯彻落实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公共职能.
作者:李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国家政策的不断扶持,研发水平的不断进步,中医药科研的方法也在悄然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当前,数据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之中,各个行业也越来越重视数据的挖掘、整理和分析.在临床研究中,临床数据的管理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数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正确评价.在临床科研中,研究项目的合理性、可行性、科学性和质量可控性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决定了科研能否顺利完成.项目的设计水平决定了研究项目的合理性、可行性和科学性,而研究过程的数据管理则与质量可控性密不可分.
作者:曲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重症恙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收治恙虫病患者47例,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使用多西环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恙虫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作者:姚仕权;王蜀芸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急慢性胆囊炎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将13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67例,两组分别采取一般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组在围手术期采取中医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
作者:赵灿鹏;栾卫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地氯雷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与自血疗法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治慢性荨麻疹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0例口服地氯雷他定,治疗组62例口服地氯雷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与自血疗法,12天1个疗程,共4个疗程,48天.经连续48天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治疗4月后随访,统计两组的复发率.结果:治疗48天后,治疗组痊愈41例,总有效率95.1%;对照组痊愈22例,总有效率76%,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月后电话随访,治疗组复发2例,复发率3.25%,对照组8例,复发率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与自血疗法对慢性荨麻疹疗效明显和安全有效.
作者:彭中荣;黄敏;廖世宏;张建武;王顺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鼻饲反流误吸的原因与护理措施.方法:收治昏迷鼻饲患者80例,探讨造成患者反流误吸的原因,并给出护理措施.结果:80例鼻饲患者中,发生明显反流10例,可疑反流6例,误吸4例.鼻饲患者反流误吸的发生,与患者的胃管粗细及插入深度、腹胀、鼻饲方式以及卧床体位等因素有很大关系.结论: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患者反流误吸的现象发生率较高,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引起呼吸系统并发症,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
作者:谢兆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海螵蛸俗称乌贼骨、墨鱼骨,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随处可见,随手可得.然而就是这样一味寻常的中药,却在临床上发挥着不寻常的功用.现将本人近年来对该药的应用体会总计如下.
作者:孟胜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动态心电图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探讨中年女性动态心电图ST段改变在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30例年龄30~55岁,平均42.5岁的女性患者.超声心动图、血生化检查阴性,动态心电图ST段改变符合冠心病“三个一”诊断标准.排除束支阻滞、预激综合征、高血压、高血糖、洋地黄作用,起搏心律、超声心动图排除严重瓣膜或先天性心脏病、心室肥大等器质性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结果:45~55岁10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3例(10%).结论:对中青年女性患者动态心电图一过性ST段改变达到诊断冠心病一过性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不能盲目诊断为冠心病,但也不能疏忽,需充分结合临床及其他病史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而作出诊断.
作者:卢杨辉;郑先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分析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治疗体会,为临床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收治变应性鼻炎患者221例,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主要的治疗手段和治疗效果.结果:221例患者中采用药物治疗172例(77.83%),采用药物加手术治疗49例(22.17%);总体治疗有效175例,包括药物治疗130例和手术加药物治疗45例,总体治疗有效率79.19%.结论:变应性鼻炎是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的治疗措施是药物治疗,但是有手术指征者应该先给予手术治疗,之后再用药物进行控制.
作者:王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56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4%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肺功能及血气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显著,能持续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各项指标,发生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性情况较好.
作者:陈春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调查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焦虑情绪情况.方法:收治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48例作为治疗组,随机选取48例正常男性作为对照组,使用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现察两组在焦虑抑郁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好于治疗组,治疗组焦虑分值0~9分5例(10.41%),对照组35例(72.92%),在10~18分以及19~28分较对照组多,两组所有因素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较正常人出现焦虑情绪的几率大大增加,可导致前列腺增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因素有疼痛、体位、各种刺激及睡眠障碍等,若以上因素有所控制可明显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
作者:高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在医疗保障体系中,医疗过程需要由医院延伸到社区和家庭.利用社区医护人员开展社区医疗和康复服务.引导人们建立正确的疾病防治的科学方法,未病先防,充分运用医学知识,保证社区医疗工作计划的落实.
作者:陆继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脑蚓部室管膜瘤的护理观察及处理.方法:对1例小脑蚓部室管膜瘤围手术期并发急性瘤卒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前观察要点、术后护理措施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结果:该患儿经过严密的病情观察、综合护理及支持治疗,平稳度过危险期,住院期间病情稳定,未出现严重后续并发症.结论:对急性瘤卒中患者经过积极的抢救,严密的护理监测,精心的护理使患儿自主呼吸恢复,平稳度过危险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莲英;张玉兰;张智会;李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乳腺肿瘤已成为女性常见疾病,尤其是乳腺癌已成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扩散是多基因参与,多阶段多步骤完成的复杂过程.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MLK3在恶性肿瘤方面的研究日益加深,已有文章报道了MLK3与恶性肿瘤发生与发展机制的信号传导有关.本文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对MLK3与乳腺癌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衣世明;王培林;冯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在合并软组织及血管缺损断肢再植术中的疗效.方法:应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急诊修复各种外伤原因所致肢体离断伤伴血管及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12例.对这1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到该手术方式的优缺点,并介绍我们的手术体会.结果:临床应用12例,除4例皮瓣边缘经久不愈,经积极换药二期缝合愈合外,其余皮瓣及再植肢体均完全成活,术后经2~10个月随访,效果满意.结论: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解剖位置稳定,血管口径较粗,可游离移植修复皮肤缺损及桥接吻合离断肢体缺损的血管,在伴有血管及皮肤软组织缺损断肢再植术中,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召华;杨孝明;周丕育;黄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加强血糖监测的方法在急诊中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急诊就诊的意识障碍患者进行加强血糖监测干预.结果:血糖异常患者检出率提高,特别是低血糖检出率较前增高,低血糖症漏诊、误诊明显下降.结论:加强血糖监测可减少低血糖症的误诊及漏诊,使临床干预治疗时间显著提前,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晓楣;陈露芳;叶剑鸿;冯海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产妇在母乳喂养、婴儿健康问题、常见病的处理及预防方面大多存在着一些问题,可通过产后访视可了解产妇的生理、心理、哺乳情况以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根据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使其安全度过产褥期.
作者:吴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对酒精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特征性表现及治疗和预后的观察与分析.
作者:李欣;周彦君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