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危重新生儿应激性高血糖90例治疗及预后探讨

陈恒

关键词:新生儿, 危重症, 高血糖
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应激性高血糖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将90例危重新生儿入院时静脉血糖>7mmol/L做为观察对象,根据血糖值,分为轻度高血糖组(7~10mmol/L),给予限糖治疗,输葡萄糖速度控制在2~4mg/(kg·分);中度高血糖组(10.1~15mmol/L)和重度高血糖组(>15mmol/L),给予禁糖治疗,首批静脉补液用0.9%氯化钠溶液,只有4.44%重度高血糖患儿给予小剂量胰岛素0.1U/(kg·小时)静脉泵入治疗.结果:16例轻度高血糖患儿,入院时血糖值为8.51±1.48mmol/L,血糖恢复正常时间为6.81±1.39小时;中度高血糖组入院时血糖值为12.83±2.15mmol/L,血糖恢复正常时间为9.21±1.24小时;重度高血糖组入院时血糖值18.52±3.41mmol/L,血糖恢复正常时间为15.38±4.46小时.血糖>15mmol/L与血糖7~15mmol/L比较,死亡率明显升高(P<0.005).结论:危重新生儿病情越严重,血糖升高越明显,预后越差.血糖变化可作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常规判断病情及预后的辅助指标.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骨折患者便秘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

    便秘是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每3天少于1次,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1].而且粪便长时间停留肠腔,会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毒素[2].骨折患者由于创伤和自身精神方面等因素,导致生活和排便方式的改变,易发生便秘,便秘是骨折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50%~70%[3].尤其是创伤后和骨折术后1~5天发生率高[4],它不仅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痛苦,而且给患者进食康复带来不利的影响,还直接影响切口的愈合,增加患者痛苦.如何有效地预防与解除骨折患者的便秘,通过分析,总结了骨折患者便秘的危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心理疏导、健康宣教、饮食指导、腹部按摩及重视排便功能的训练,旨在尽可能的减少便秘发生,改善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云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潜突型舌下腺囊肿19例临床分析

    舌下腺囊肿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之一.按囊肿突向的部位分单纯型、口外型(潜突型)、哑铃型.单纯型和哑铃型在口底舌下区均可见囊性病变,易确诊.而口外型(潜突型)口底舌下区无病变可见,主要表现为颌下区肿块.因此,临床较易误诊、误治,需仔细鉴别.2001年1月~2011年3月收治潜突型舌下腺囊肿患者19例,均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其中5例曾被误诊过,报告如下.

    作者:霍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配合心理干预用于中风后抑郁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用于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评价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中风后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2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脑血管病基础治疗上加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脑血管病基础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加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的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用于中风后抑郁症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的特点.

    作者:李杏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2008年8月~2011年3月应用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性眩晕,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收治患者180例,男94例,女86例;年龄28~70岁,其中30~40岁60例,40~50岁90例,50~70岁30例;病程2个月~10年.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盛强;尚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帕瑞昔布钠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究帕瑞昔布钠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研究,收治拟行乳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帕瑞昔布钠和安慰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情况.结果:分别比较两组术后2、12、24小时的VAS评分及Ramsay评分,2及12小时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76,t2=3.82,P<0.05);术后2小时Ramsay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6,P<0.05).结论:将帕瑞昔布钠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过程中,可以提高镇静、镇痛的质量,效果满意,因此其应用面将会越来越广.

    作者:吕文慧;何忠承;张奕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喜炎平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有效率94.2%,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9例,无效12例有效率73.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较佳.

    作者:李贵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松懈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松懈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15例,治疗组58例,采用腹腔镜下松懈治疗.对照组57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结果: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中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中开腹组明显少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松懈手术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有效术式.

    作者:王德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徐州市区剖宫产成因调查与分析

    目的:通过徐州市区剖宫产孕妇的调查,探讨剖宫产率升高因素.方法:问卷调查,统计学方法算术平均法.结果:医源因素58.70%,社会因素29.15%,指征因素12.14%.结论:医源因素是主要因素,社会因素也占较大比例,通过医患共同努力剖宫产率是可以降低的.

    作者:査理;薛加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为老年人常见骨折,但随着交通工具的增多和工作复杂性的增加,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呈上升趋势.近几年采用透视下空心钉固定的方法治疗不同类型不同年龄的股骨颈骨折患者3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38~69岁,平均52.5岁.车祸伤17例,摔伤21例;左侧22例,右侧16例.均为闭合新鲜骨折,按Garden分型:Ⅰ型2例,Ⅱ型20例,Ⅲ型13例,Ⅳ型3例,伤后手术时间:5~8天.

    作者:陆驰浩;韩娓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超声检测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对预测胎儿重型地中海贫血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峰值流速(MCA-PSV)对产前预测重型地中海贫血的价值.方法:超声检测350例不同孕龄胎儿MCA-PSV,显著升高(高于同孕龄胎儿中位数的1.5倍)者转送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做产前诊断,并在本院对该孕妇进行每隔2周超声复查胎儿情况,连续监测至少3次,并记录胎儿出现腹水的时间及产前诊断的结果.结果:15例胎儿MCA-PSV显著升高,其中重型地中海贫血胎儿13例,假阳性2例.重度贫血胎儿MCA-PSV较同孕龄正常对照组胎儿MCA-PSV明显增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MCA-PSV高于同孕龄胎儿中位数的1.5倍为标准,超声预测重度胎儿贫血的敏感性100%,假阳性13.3%.结论:超声检测MCA-PSV是产前预测胎儿重型地中海贫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廖彩华;陈小兰;徐丽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社区健康体检联合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和甲胎蛋白的临床意义

    目的:社区健康体检人群通过联合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和甲胎蛋白筛查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方法:通过乙肝病毒标志物和甲胎蛋白的联合检测及影像学检查.结果:5000人份健康体检人群筛查出4例早期原发性肝癌.结论:社区健康体检联合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和甲胎蛋白能筛查早期原发性肝癌.

    作者:郭大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乳腺小癌的CT诊断

    传统的钼靶摄片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对直径<2.0cm的乳腺小癌的检出却有其不足.早期诊断仍有一定的难度,而经4CT的应用,这一课题有了很大的改观.结合文献对我院CT检查确诊且资料比较完整的30例做一分析讨论.

    作者:陈忠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MED术后致足下垂7例报告

    目的:探讨分析MED术后致足下垂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例MED术后致足下垂患者的诊治过程.结果:7例患者腰腿痛及感觉麻木区域明显减轻或消失,足下垂表现经予营养神经及指导患肢功能锻炼3~6个月后恢复.结论:MED手术时术中对腰5神经根的牵拉损伤及各方面因素对腰5神经根的刺激是引起足下垂的关键.

    作者:肖长晖;石善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急诊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目的:探讨在急诊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提高急诊室护理质量,提升急诊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方法:对急诊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结果: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提高了急诊患者满意度,在护理部进行的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急诊室满意度由91.5%上升到98%以上,在医院进行的中层干部绩效考核排名中,急诊室的护理管理考核名列前茅.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实施,为患者提供一整套全天候、全程候的急救护理服务,取得了患者满意、医院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的良好效果.

    作者:石改绍;王连竹;宋卓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加减承气汤治疗腰椎骨折腹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腰椎骨折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加减承气汤治疗,对照组予西沙比利胃管注入或口服.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76.7%,对照组为40%.两组痊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李会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腔脏器挫裂伤超声表现

    目的:探讨腹腔脏器挫裂伤超声图像表现.方法:对58例腹腔脏器挫裂伤超声检查.结果:脾挫裂伤36例,肝挫裂伤8例,肾挫裂伤4例,肝脾均挫裂伤3例,肾挫裂伤4例,胸挫裂伤7例.结论:经腹超声检查腹腔脏器挫裂伤,腹腔脏器挫裂伤具有准确性.

    作者:刘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心电图变化1例报告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发生率低,80%由右冠状动脉主干血栓闭塞引起,仅20%由左冠状动脉回旋支血栓闭塞所致,因为右心室与左心室下壁、后壁常由一支冠状动脉供血,故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常合.并下壁和后壁心肌梗死,很少单独发生.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1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莉;朱鸿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部损伤并休克诊治体会

    腹部损伤其受伤机制、部位不同,受力时间各异,伤情复杂,常常合并多发伤,腹部体征常被掩盖,给临床诊疗造成困难[1].因此,尽早抢救休克、维持器官功能、控制感染是提高疗效的主要环节.对2005~2010年36例腹部损伤并休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行手术治疗,死亡2例.腹部损伤并休克处理相对复杂,病症转变快,危险性大,同时损伤常涉及多个脏器损伤,死亡率高.按救治程序进行评估,在快速判断伤情的基础上进行及时合理有效的治疗,在抢救休克同时及时手术治疗,是早期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降低术后病死率的有效措施.现总结诊治体会如下.

    作者:薛卫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患者56例的护理体会

    2009年6月~2010年8月对56例BPH患者进行微创治疗,术前加强心理护理,精心准备,术中全力配合,术后密切观察,做好基础护理,加强管道护理,生活护理和健康指导,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姚爱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护理人员采集血液标本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及重要性在临床诊治中日趋显见,临床在标本的采集过程中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据报道国内外临床检验中误差分析显示,检验分析前误差占实验室总误差的50%~80%[1,2].标本采集、保存及运送的3个环节都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护士是标本采集的执行者.为切实把好检验前护理质量关,根据护理人员在血液标本的采集、保存与送检中存在的问题,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出相应对策.现将血液标本采集中的护理影响因素及对策综述如下.

    作者:张世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主管:中国乡村医生

主办: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