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胎盘生长因子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关系

李晓涛;魏立业;任运军;李强;夏杨;夏岳;郭喜朝

关键词:侧支循环, 冠状动脉疾病, 胎盘生长因子
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浓度与冠状动脉侧支形成的关系.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入选78例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CHD患者,按Rentrop方法进行冠状动脉侧支分级:0 级(23例),1级(23例),2级(18例),3级(14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PlGF浓度.结果 冠状动脉侧支为0级、1级患者的PlGF血清水平均明显低于冠状动脉侧支为2、3级组患者(P<0.01);冠状动脉侧支分级与PlGF血清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34,P<0.01).结论 在严重的CHD患者中,PlGF血清浓度与冠状动脉侧支分级呈明显正相关,提示PlGF可能有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Durham花粉监测与实时自动花粉监测结果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Durham采样器和自动实时采样器2种方法采集大气花粉量的优缺点以及二者监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在相同的高度和地点设置Durhum花粉采集仪和KH3000-1自动花粉采集仪,监测相同时间段的大气花粉浓度,分析2种方法采集的大气花粉浓度以及二者监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Durham采样器操作比较繁复,需要镜检人员有丰富的植物学专业知识,优点是可以分辨花粉的种属,对于了解一个地区不同种属花粉的飞散时段有重要意义; KH3000-1采样器实现了实时花粉计数,可高效地采集花粉,减少了显微镜计数的复杂工作,节省大量时间和体力.缺点是不能分辨花粉的种类.结论 2种监测仪监测到的花粉开始时间和高峰时间一致,但KH3000-1采样器易受花粉颗粒大小和气象因素的影响,结果可出现异常增高或减少.

    作者:欧阳昱晖;张德山;赵丽萍;张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鼻腔气流运动的个体化测量

    目的 初步将鼻腔空气动力学应用于临床,数值模拟上呼吸道气流场,个体化测量气流运动参数.方法 应用计算机断层扫描对10例正常鼻腔受试者进行鼻窦轴位扫描;同时测量鼻功能,得到鼻阻力值和鼻声反射曲线.将得到的上呼吸道连续断层图像顺序导入Mimics、Icem-cfd、Fluent、Cfd-post软件进行三维建模、有限元网格划分、瞬态计算、结果分析.从三方面验证数值模拟的合理性:① 利用鼻声反射数据检验模型是否真实;②由鼻阻力仪得到气流速率值,设置数值模拟的瞬态边界条件;③ 用数值模拟得到的气流压力值计算鼻阻力,对比计算得到的鼻阻力值和实际测量得到的鼻阻力值.结果 模型形态数据和鼻声反射数据有很好的吻合;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鼻阻力值和实际测量鼻阻力值,2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数值模拟可以得到呼吸周期中气体流场在整个上呼吸道的运动情况.结论 所建模型可以真实反映鼻腔的实际解剖结构形态,数值模拟结果可靠,可以对上呼吸道气流进行个体化实时测量.

    作者:卢九星;韩德民;张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以肌萎缩为首发症状的脑膜瘤1例并文献回顾

    脑膜瘤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衍生物,多来自蛛网膜细胞及含蛛网膜成分组织,脑室内脑膜瘤来自脑室内脉络丛,也可来自硬脑膜成纤维细胞和软脑膜细胞,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近期收治1例罕见的以双下肢肌肉萎缩为首发症状的纤维型脑膜瘤,现结合有关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冯波;胡鹏;郑麒;范卫明;刘庆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婴幼儿行胰腺次全切除术的麻醉管理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congenital hyperinsulinism,CHI)也称为婴儿持续性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症,其特点是顽固的低血糖及与血糖水平不相称的相对高胰岛素血症,同时伴有低酮体、低脂血症[1-2].由于年龄越小,低血糖的危害越大,极易造成永久性的脑损害,因此一旦确定药物治疗无效应积极手术治疗.此病是一种罕见疾病,其发病率为1/250 000[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自2002年至2011年共3例确诊为CHI的患儿,行胰腺次全切除术,现将术中的麻醉管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王芳;张建敏;訾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特异性小干扰RNA抑制诱骗受体3在结肠癌SW480细胞表达的研究

    目的 研究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对诱骗受体3(decoy receptor 3,DcR3)基因在人结肠癌SW480细胞系中的抑制作用.方法 设计特异性的DcR3 siRNA序列;构建DcR3的pSUPER表达质粒并鉴定,鉴定成功后用于转染SW480细胞.以RT-PCR的方法检测细胞转染后DcR3 mRNA的表达;以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检测DcR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本实验设计两段siRNA对SW480细胞中DcR3 mRNA及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明显,实验细胞DcR3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 针对DcR3的siRNA质粒转染真核细胞后可抑制其mRNA及蛋白表达,为进一步探讨DcR3的功能及封闭DcR3基因表达而治疗肿瘤奠定了实验基础.

    作者:何平;伍冀湘;钟晨熙;戴洁;梁杰雄;李洋;许英晨;于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聚乙二醇化新型集成干扰素注射液大鼠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目的 研究聚乙二醇化新型集成干扰素(pegylated consensus interferon,PEG-cIFN)注射液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与非聚乙二醇化的集成干扰素(consensus interferon,cIFN)进行比较.方法 大鼠分别单次皮下注射不同剂量PEG-cIFN(7、14和28 μg/kg)和cIFN(7 μg/kg),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清药物浓度,实验数据以DAS 3.0药动程序拟合并计算药动参数.结果 大鼠分别单次皮下注射PEG-cIFN低、中和高3个剂量组后,峰浓度(the peak concentration,Cmax)和药时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serum concentration-time curve,AUC)随剂量增加呈更大比例增大,清除率(clearance,CL)随剂量增大而降低;达峰时间(the time to reach peak concentration,Tmax)和消除半衰期(elimination half life,t1/2β)与剂量呈非相关,且较为恒定(10~20 h);相同剂量下的PEG-cIFN较cIFN t1/2β延长15倍;CL降低10倍;Tmax滞后约10倍;AUC增加8倍,而Cmax降低近1倍.结论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PEG化后的IFN确实能改善和提高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特性,延长半衰期,降低清除率,增加暴露量,减小血清峰-谷浓度比率,延缓药物体内作用时间,具有长效作用.

    作者:申文晋;李春雨;蔡永明;宋紫辉;项宗尚;孟宪丽;张宗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我们尊敬的老师--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王宇教授

    在城南天桥地区,矗立着一所大型三甲医院;在院区内几栋巍峨的现代化大楼包围中,仍然保留着一片开阔的中心花园和两座具有典型苏式建筑风格的红砖小楼,在静静倾诉着这所医院的历史——这就是伴随着新中国成立而建院,和新中国一起成长的著名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普外学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普通话单音节小词表的复测信度分析

    目的 对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中的单音节小词表进行听力正常人群的复测信度评估.方法 招募听力正常青年受试者16例,运用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开发的汉语言语测听智能化系统,测试每位受试者在12 dB HL下的单音节小词表识别率;时隔6至35 d后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第2轮测试.结果 16张普通话单音节小词表2次测试得分显著相关(r=0.748,P<0.01),在95%置信区间下的分差标准差为11.5%,临界差值为22.5%.结论 正常人使用本套词表进行言语听觉能力评价研究时,当同一受试者前后2次正确识别词数差异超过5个,认为干预有效.

    作者:陈静;王硕;刘苏;张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分泌性中耳炎中白细胞介素-10的测定意义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在成人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患者中耳积液及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OME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36例(45耳)成人OME患者中耳积液、外周血浆及30例正常人外周血浆中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 IL-10在中耳积液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同组患者外周血浆中含量(P<0.01),而后者与正常人血浆中IL-10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OME患者中耳积液及外周血浆中IL-10含量显著高于急性OME组(P<0.01,P<0.05);慢性OME患者中耳积液中IL-10的含量显著高于同组患者血浆中含量(P<0.01),而后者与正常人血浆中IL-10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2次及以上鼓膜穿刺/置管OME患者中耳积液中IL-10含量高于首次鼓膜穿刺/置管OME患者(P<0.05),同组患者血浆中IL-10的含量在以上2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黏液性中耳积液中IL-10的含量高于浆液性中耳积液(P<0.05).结论 IL-10作为重要的免疫介质可能与成人OME的慢性持续状态有关.

    作者:李洁;赵守琴;刘华;王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国人群中VEGF基因启动子区-460T/C与-634G/C单倍型与结肠癌的易感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启动子区-460T/C与-634G/C多态性位点单倍型在中国汉族人群中与结肠癌发生的易感性关联.方法 外周血样本DNA提取后,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检测182例结肠癌患者与216例健康对照者VEGF基因启动子区-460T/C、-634G/C位点多态性;并利用PHASE 1.0软件构建其单倍型,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校正混杂因素,进行单倍型与结肠癌易感风险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VEGF基因-460T/C与-634G/C位点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均存在,且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460T/C多态性位点在检测的结肠癌患者与正常人群中,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而-634G/C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在单倍型统计分析中,VEGF基因多态性位点-460C与-634C组成的C-C单倍型频率在两组人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OR=4.28)(95%CI:2.77~13.41).结论 VEGF基因启动子区-460T/C与-634G/C多态性位点组成的单倍型C-C与结肠癌的发生有易感风险关联.

    作者:张莹;孙秀静;朱圣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脑室内注射脂多糖大鼠海马部位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

    目的 研究侧脑室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引发大鼠脑内炎性反应时,海马部位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64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0.9%氯化钠注射液(normal saline,NS)对照组和LPS实验组.LPS实验组大鼠右侧脑室一次性注射LPS 20 μL(1.25 g/L),NS对照组大鼠脑室内注射同等体积的NS.于注射后2、4、12及24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大鼠海马部位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阳性细胞的变化,并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大鼠海马部位GFAP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NS对照组大鼠不同时间点海马部位星形胶质细胞均未见明显激活.LPS实验组大鼠海马部位星形胶质细胞在LPS注射后2周明显激活,而LPS注射后4周和12周时海马部位星形胶质细胞激活不明显.LPS注射后24周时,LPS实验组大鼠海马部位星形胶质细胞又出现轻度激活.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NS对照组大鼠不同时间点海马部位GFAP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LPS实验组大鼠海马部位GFAP蛋白表达量在LPS注射后2周时明显高于相应NS对照组,为相应NS对照组的2.39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注射后4周及12周时,LPS实验组大鼠海马部位GFAP蛋白表达量与相应NS对照组相比变化不明显.到注射后24周时,LPS实验组大鼠海马部位GFAP蛋白表达量为相应NS对照组的1.19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侧脑室注射LPS可在早期(注射后2周)显著引起大鼠海马部位星形胶质细胞的急性激活.

    作者:赵咏梅;吕风月;徐群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单侧前组鼻窦病变对鼻腔通气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单侧前组鼻窦病变对鼻腔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Acoustic Rhinometer A1鼻声反射仪和Rhinomanometer NR6-2鼻阻力计测量25例单侧鼻窦病变患者的健侧和患侧鼻腔通气功能,将二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鼻腔0~7 cm,2~5 cm和5~7 cm的鼻腔容积(V0-7,V2-5和V5-7),距离前鼻孔2 cm、4 cm、6 cm处的鼻腔截面积(A2、A4、A6),鼻腔两处小截面积(MCA1、MCA2)及距前鼻孔的距离(D1、D2),健侧与患侧相比较,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压差为75 Pa、150 Pa、300 Pa的健侧和患侧的鼻腔气体流量和平均阻力,健侧与患侧相比较,两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组鼻窦窦口阻塞和鼻窦炎性反应对鼻声反射和鼻阻力的测量结果无明显影响.

    作者:宋晓红;张罗;张媛;贺飞;孟一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综合诊断

    目的 评价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诊断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 总结18例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CT和MRI影像学特征,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学检查结果、鼻窦分泌物压片/涂片和培养确定致病真菌的种类,通过病理学方法观察黏膜组织和变应性黏蛋白的特点.结果 18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7例,患者年龄17~66岁,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合真菌压片/涂片和培养检查,明确致病真菌主要为曲霉菌,黏蛋白病理学检查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和Charcot-Leyden晶体.结论 变应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学检查、真菌病原学以及病理学检查.

    作者:王向东;王成硕;宋晓红;伯铭羽;李颖;王鸿;张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生长抑素在老年鼠胃窦黏膜和血浆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老年鼠胃窦黏膜生长抑素含量和分布状况,探讨老化过程中生长抑素作为一种胃酸抑制因子存在的实际意义.方法 选择不同年龄Wistar大鼠,雌雄不拘.青年鼠(3月龄)20只,体质量200~250 g;老年鼠(24~30月龄)15只,体质量400~450 g.动物按规定月龄取血,提取血浆样本,留取胃黏膜组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生长抑素测定.取胃窦新鲜组织,经冰冻切片进行生长抑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不同年龄组Wistar大鼠胃黏膜组织生长抑素具有不同的生理浓度,在老年鼠生长抑素含量呈高浓度分布,与青年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长抑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胃窦D细胞形状不规则,胞质内布满生长抑素免疫复合物颗粒,老年鼠D细胞显色较深,其D细胞数量和免疫复合物颗粒多于青年鼠组,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大鼠D细胞数量增加,生长抑素分泌量增多,与其老年抑酸调节作用增强存在重要关系.

    作者:王玉兰;铁振军;张泰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乙醇通过激活JNK和p38K引起成神经瘤细胞死亡

    目的 研究乙醇引起SK-N-SH成神经瘤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死亡率.DNA片段分析法、DAPI核染色及caspase-3活性分析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分析JNK和p38K的表达.结果 乙醇引起SK-N-SH细胞死亡率增加,该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乙醇引起细胞发生凋亡样变化,表现为caspase-3激活、核DNA断裂及核碎裂.乙醇引起细胞死亡的机制部分与激活JNK和p38K通路有关.结论 乙醇通过激活JNK和p38K通路引起SK-N-SH成神经瘤细胞死亡.

    作者:文勇;Yongil KWON;于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肺切除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评价中医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于肺切除术后患者的肺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8年4月至2011年1月上海浦东新区肺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曹路分院)及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的肺癌肺切除术后患者100例,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分为对照组(单纯康复训练治疗)和治疗组(康复训练配合针刺疗法治疗).2组2周为一疗程,共康复治疗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93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2组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经联合治疗后肺功能明星好转(P<0.01);治疗组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男性治疗组中治疗前后比较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治疗组中治疗前后比较,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训练配合针刺疗法优于单纯康复训练,针刺能够明显促进肺切除术后肺功能恢复.针刺疗法有较好的安全性,治疗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胡峻;胡宗德;陈晨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叶酸和维生素B12对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H-SY5Y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 通过观察叶酸和维生素B12对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H-SY5Y细胞生长的影响,探讨叶酸和维生素B12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叶酸组(1.875 mg/L)、维生素B12组(800 μg/L)、叶酸(1.875 mg/L)+维生素B12(800 μg/L)组,进行细胞形态观察、细胞计数分析以及测定各组细胞的噻唑蓝(thiazolyl blue,MTT)代谢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漏出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叶酸组、维生素B12组、叶酸+维生素B12组的细胞计数和MTT代谢率升高(P<0.05),LDH漏出率降低(P<0.05),在细胞形态上,叶酸组、维生素B12组、叶酸+维生素B12组明显好于对照组,表现为细胞胞体饱满、存活细胞数目增多、贴壁良好、突起延长.结论 叶酸、维生素B12能促进神经细胞生长,降低神经细胞死亡率,从而达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作者:张景燕;陈娟;王蓉;赵静姝;吴燕川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颈动脉体瘤诊断与处理-单中心经验

    目的 通过单中心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7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10例,年龄平均39岁(25~65),均为单侧病变.结果 Shamblin分型Ⅰ型2例,Ⅱ型8例,Ⅲ型7例.术前影像学评估包括B超、CT、核磁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其中16例经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包括伴或不伴颈外动脉切除的完整剥离;瘤体连同颈内-颈总动脉切除血管重建;瘤体连同颈总颈内动脉切除断端结扎;颅底颅内受累行颅内外联合入路手术.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良性.随访43个月(9~108),手术并发症包括单侧喉返神经麻痹6例,其中永久性声带麻痹2例,单侧面瘫1例,单侧舌下神经麻痹2例,出血1例,脑血管意外及死亡发生率为0%.结论 DSA检查是颈动脉体瘤的重要确诊及评估手段之一.术中双极电凝的仔细分离、血管外科器械短暂的供血动脉阻断、血管外科的转流及重建技术对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术后并发症非常关键.

    作者:李平栋;于振坤;房居高;郁正亚;陈晓红;陈学军;黄志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两种髓鞘染色方法在Cuprizone诱导脱髓鞘小鼠模型中的比较

    目的 比较2种神经髓鞘染色方法在Cuprizone小鼠模型脑组织中脱髓鞘的形态学变化,为实验诊断提供病理依据.方法 将Cuprizone掺入饲料中喂食小鼠4周,造成神经脱髓鞘模型.取脑后切片,分别用牢固蓝(Luxol Fast Blue)和油红O两种染色方法观察脑纹状体和海马两个切面胼胝体髓鞘脱失变化.结果 牢固蓝和油红O两种染色方法均可显示Cuprizone模型小鼠脑内胼胝体部位有脱髓鞘发生,但在纹状体切面油红O染色法能清晰显示髓鞘脱失和炎性细胞浸润,而牢固蓝染色法显示髓鞘脱失与周围组织结构界限不明显.结论 与牢固蓝染色法相比,油红O染色法能更清晰显示脱髓鞘,颜色对比明显,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神经髓鞘染色方法.

    作者:张丽;尹琳琳;李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血清胎盘生长因子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关系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浓度与冠状动脉侧支形成的关系.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入选78例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CHD患者,按Rentrop方法进行冠状动脉侧支分级:0 级(23例),1级(23例),2级(18例),3级(14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PlGF浓度.结果 冠状动脉侧支为0级、1级患者的PlGF血清水平均明显低于冠状动脉侧支为2、3级组患者(P<0.01);冠状动脉侧支分级与PlGF血清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34,P<0.01).结论 在严重的CHD患者中,PlGF血清浓度与冠状动脉侧支分级呈明显正相关,提示PlGF可能有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作用.

    作者:李晓涛;魏立业;任运军;李强;夏杨;夏岳;郭喜朝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