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修明
患者男性,66岁.因发热10余天入院.查体:双侧颌下、左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0.5 cm~1.0 cm,质中,固定,无压痛.术中见颈部巨大淋巴结,包膜不完整,基底部较深.
作者:李洪利;王军梅;李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与阴道镜活检和病理学诊断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膜式超薄液晶细胞学检测系统(TCT)收集宫颈抹片6 621例检测,报告结果使用TBS分类系统,其中细胞学筛查为异常结果共253例,对其行阴道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结果 细胞学检查ASC-US(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共180例,病理结果其中CIN 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轻度)37例,CIN Ⅱ(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中度)13例,CIN Ⅲ(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重度)1例,鳞癌4例.细胞学显示AGUS(意义不明的不典型腺细胞)共7例,其中病理结果证实CIN Ⅰ 1例.细胞学显示LSIL(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共46例,其中病理结果证实CIN Ⅰ18例,CIN Ⅱ1例,CIN Ⅲ1例,浸润鳞癌2例.细胞学显示ASC-H(高度鳞状上皮病变不典型鳞状细胞)共17例, 其中病理结果证实CIN Ⅱ2例,CIN Ⅲ3例,鳞癌2例,原位癌2例.细胞学显示H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共3例,均经病理结果证实为癌,其中2例为浸润性鳞癌,1例为高分化腺癌.结论 1)应用TCT辅助阴道镜检查可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和癌变的检出率.2)单纯TCT检查不能诊断宫颈癌,只有病理学检查才能明确诊断.3)在临床中ASC-US可于3~6个月后复查,而本研究显示及时行阴道镜下活检可尽早诊断宫颈癌,争取手术时机.
作者:殷秀琴;王小菊;赵俊英;刘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牵张大鼠左心室对心脏电活动的影响,并通过施加阻断剂观察牵张激活离子通道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揭示机械电反馈的可能机制.方法 记录离体大鼠心脏的表面心电图,应用压力钳技术控制左心室内压.在心室舒张末期施加额外的牵张刺激,观察大鼠心电活动的变化.并观察用链霉素(800 μmol/L)灌流30 min后,对牵张所致心电活动变化的阻断作用.结果 0 mmHg压力钳制或以正常心室内压波形钳制左心室内压不引起心电活动变化.在正常心室内压钳制波形的舒张末期施加强度为140 mmHg、持续时间为30 ms的额外牵张刺激,可以引起大鼠心室发生期前兴奋.链霉素(800 μmol/L)灌流30 min后,额外牵张刺激所致期前兴奋消失.结论 心室舒张末期施加较强的额外牵张刺激引起心电活动改变,表现为期前兴奋,提示牵张激活了去极化电流.该机械电反馈现象可以被链霉素阻断,提示牵张激活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在该过程中发挥作用.
作者:黄海霞;王伟;魏华;付小锁;刘萍;钮伟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甜杏仁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方法 提取大鼠淋巴细胞并进行分组.除空白、阳性对照组外,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甜杏仁匀浆液(终浓度分别为50、100、150 mg/L);在CO2孵育箱继续温孵24 h,当细胞在培养瓶中生长近饱和时,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加入H2O2(终浓度为50 μmol/L)作用5 min.用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技术观察各组淋巴细胞DNA损伤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加入高、中、低剂量甜杏仁组细胞DNA损伤的程度明显增强(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加入高、中、低不同剂量甜杏仁匀浆液后,细胞DNA的损伤程度明显降低(P<0.05);与低剂量甜杏仁匀浆液组比较,中、高剂量甜杏仁匀浆液组细胞DNA的损伤程度明显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剂量甜杏仁匀浆液对细胞DNA损伤的保护作用优于中剂量组,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甜杏仁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王晖;张杰;张淑华;黄沛力;郭爱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北京市社区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特点及用药趋势.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中临床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889名高血压患者中有709人通过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复方类和钙通道阻滞剂是使用频率高的两种抗高血压药物,分别为52.9%和41.7%.自费患者使用利尿剂和复方类等价格相对便宜的抗高血压药物的比率高于公费医疗患者和医保患者,而价格相对昂贵的钙拮抗剂和ACEI的使用率低于医保和公费医疗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中服用价格相对较高的抗高血压药物的比例逐渐减少.结论 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不仅与其降压效果有关,还与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经济承受能力相关,因此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合理地为其选择药物.
作者:孙菲;方向华;李宁燕;马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对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缓解后的微小残留病是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障碍.由于只有处于细胞周期白血病细胞对化疗敏感,有研究[1]表明残留白血病细胞多为G0期细胞.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IK)细胞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杀伤作用,但CIK细胞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G0期白血病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实验从完全缓解的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诱导培养CIK细胞,测定其扩增数量,观察其对自体G0期CD34+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为临床应用自体CIK细胞清除残存白血病细胞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惠吴函;徐娟;万岁桂;孙雪静;刘聪艳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哮喘患者的常见变应原,为预防和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提供依据.方法 用24种德国默克公司生产的阿罗格变应原进行皮肤点刺试验,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组胺为阳性对照.结果 210例患者中,粉尘螨和屋尘螨的阳性率分别是57.14%和58.57%,其中单纯哮喘患者的阳性率分别是62.83%和59.29%,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阳性率是50.51%和57.63%;210例患者中,艾蒿的阳性率为30.95%,大豚草的阳性率为28.5%,再次为霉菌和动物毛;食物组变应原以虾、牛奶、鸡蛋为常见.2组间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北京地区吸入性变应原中粉尘螨和屋尘螨常见,野生的蒿类和大豚草作为变应原也在迅速上升.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方便安全、操作易行,可同时检测多种变应原,特异性高.
作者:林芳;贺正一;张希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UF-100检测北京地区健康人群尿液的有形成分,为临床建立尿液有形成分生物参考范围.方法 应用UF-100尿液分析仪检测6 587例健康体检者(其中男性3 243人,女性3 344人,年龄为1~92岁)随机中段尿液红细胞(RBC)、白细胞(WBC)、上皮细胞(EC)及管型数.结果 尿液有形成分红细胞(12岁以下组除外)、白细胞、上皮细胞检测结果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检测结果男女13岁以上各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12岁以下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检测结果男性12岁以下与19岁以上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18岁年龄组与其他各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13岁以上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12岁以下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皮细胞检测结果男性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13~55岁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12岁以下及56岁以上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型检测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液RBC、WBC、EC与性别、年龄有关,在临床应用时,应注意男女性别之间、年龄之间生物参考范围不同.
作者:岳秀玲;李玉文;周金;马骏龙;张时民;丛玉隆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实验性阻塞性肺气肿大鼠的凝血纤溶系统失衡状态及评价己酮可可碱(PTX)对实验性阻塞性肺气肿大鼠的防治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36只Wistar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2只).模型组、治疗组大鼠第1、14、28天经尾静脉注射内毒素3 mg/kg,第2~45天(第14、28天除外)每日被动吸烟2次,每次12支,持续30 min,两次吸烟之间间隔4 h,大鼠模型制备过程共45 d.PTX治疗组每天熏烟前30 min腹腔内注射PTX 15 mg/kg,连续30 d.实验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的肺功能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血浆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抗原(TFPI:Ag)的含量,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并进行HE染色观察肺脏病理改变.结果 模型组大鼠肺功能指标第0.2秒用力呼出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0.2/FVC)与正常对照组(88.52±2.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模型组大鼠AT-Ⅲ和TFPI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模型组大鼠tPA和 PAI-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直线相关分析发现,模型组大鼠AT-Ⅲ与TNF-α负相关(r=-0.87,P<0.01);PTX组FEV0.2/FVC、TNF-α和AT-Ⅲ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组织学观察显示模型组大鼠支气管管壁及周围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肺泡结构紊乱,肺泡腔扩大.PTX组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肺泡腔扩大情况较模型组减轻.结论 采用熏香烟加尾静脉注射内毒素的方法,可成功复制大鼠阻塞性肺气肿模型.模型组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体内的凝血纤溶系统存在失衡状态,AT-Ⅲ、TFPI、tPA 和PAI-1可能参与这一过程.PTX能阻止白细胞脱颗粒、抑制气道炎症,同时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改善高凝状态,对大鼠阻塞性肺气肿的形成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李远红;张洪玉;庞宝森;陈阳育;毛燕玲;马力;黄秀霞;辛萍;张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抗凝血酶-Ⅲ(AT-Ⅲ)、P选择素(GMP-140)2项血凝指标在正常妊娠中的变化,探讨其在正常妊娠期的变化规律.方法 测定135例受试者的血浆抗凝血酶-Ⅲ和P选择素.受试者分为2组:正常非孕妇女50例;正常孕妇85 例,分别于妊娠10~14周、20~24周、30~34周进行检测.结果 正常孕妇早期AT-Ⅲ较正常非孕妇女明显升高(P<0.001) ,到妊娠中后期AT-Ⅲ水平显著下降,但与非孕期比较无明显改变;正常妊娠期GMP-140较非孕期明显下降至孕中期(P<0.05),孕中期后开始升高,孕晚期升高显著(P<0.01).结论 正常妊娠期血液呈生理性的高凝状态,凝血、抗凝功能保持动态平衡.
作者:王琪;郑媛媛;张为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大鼠分化期神经干细胞(differentiated neural stem cell,DNSC )对过氧化氢(H2O2)氧化耐受(oxidative tolerance,OT)的差异.方法 取SD胎鼠培养DNSC,用浓度为 0.05 mmol/L、0.10 mmol/L、0.25 mmol/L, 0.50 mmol/L和1.0 mmol/L的H2O2进行损伤干预,观察2,4,8,12和24 h后细胞损伤情况.同时观察用H2O2 (0.5 mmol/L)损伤2 h后,DNSC 用Hoechst 33342和碘化丙啶(PI)染色的结果.观察热休克蛋白(Hsp)、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达情况.用透射电镜(TEM)检测DNSC损伤前后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当H2O2浓度达到0.25 mmol/L时,DNSC开始死亡.给予0.5 mmol/L H2O2损伤2 h后,位于神经球周边的DNSC死亡并脱落,存活的细胞位于神经球中心.近中心区域Hsp70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目明显上升,而Hsp27、CAT和SOD无明显阳性表达.TEM检测结果显示,存活细胞均为比较原始的细胞;距离中心越远,细胞分化程度越高,中心区域细胞具有原始细胞特点.结论 随着DNSC的发育,其抗H2O2损伤的能力下降.相对原始的DNSC抗H2O2的OT能力要高于分化较好的DNSC.经H2O2损伤后存活的DNSC仍然具有增殖和细胞分化能力.
作者:汤劼;王红云;孙异临;张亚卓;孙梅珍;王忠诚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及其与记忆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21例OSAHS患者用Epworth 嗜睡量表评估白天过度瞌睡状态.用多导睡眠监测(PSG) 检查睡眠有效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低血氧饱和度、平均血氧饱和度和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睡眠时间.应用神经心理测验量表对患者进行记忆功能检查.采用SPSS11.5软件对各指标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OSAHS 患者的记忆商与血氧饱和度<90%的睡眠总时间有显著相关性(其标准化的回归系数为-0.643,P<0.01);与睡眠有效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夜间低血氧饱和度、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及白天嗜睡程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OSAHS 患者的记忆功能变化是由夜间低氧血症所致.OSAHS 患者的记忆功能与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和低血氧饱和度2个指标判断的病情严重程度无关.
作者:孔锋;杨培洁;刘春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咪唑安定对SNAP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10例成年经蝶垂体手术后患者.所有患者均主诉入睡困难,按0.1 mg/kg的剂量给予咪唑安定静脉注射.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1、5、15、30、45、60、90、120和180 min监测并记录SNAP指数、Ramsay量表和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RASS)评分.比较各时间点SNAP指数的差异,进行SNAP指数与Ramsay和RA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静脉注射咪唑安定后,SNAP指数逐渐降低,于给药后30 min降低至低水平.随时间延长,SNAP指数逐渐恢复至给药前基础值.给药后5 min至90 min的SNAP指数明显低于给药前基础水平(P<0.05).SNAP指数与Ramsay和RASS评分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776和0.741(P<0.05).结论 SNAP指数与临床常用主观镇静评分之间相关性良好,SNAP指数能反映患者应用咪唑安定后镇静深度的变化规律.
作者:王谦;陈光强;周建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肺复张法(RM)治疗肺内源性和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对氧合、呼吸力学参数及预后影响的差异.方法 53例ARDS患者,依其病因分为肺内源性ARDS组(n=25)和肺外源性ARDS组(n=28).采用持续气道正压(CPAP)40 cmH2O,40 s完成肺复张法.分别观察2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呼吸力学参数和预后指标,比较2组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 RM第1,2天后2 h的氧合指数显著高于RM前,但2组间氧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呼吸力学改变及预后指标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 RM可以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RM对肺内源性ARDS和肺外源性ARDS患者氧合、呼吸力学参数变化和预后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姜利;席修明;朱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将脐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与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相融合,获得SKOV3/DC融合细胞,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免疫原性.方法 ①利用PKH26红色荧光染料标记脐血来源的DC,用聚乙二醇法(PEG)融合DC与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分选融合细胞(SKOV3/DC).②应用细胞培养技术、流式细胞术及光学显微镜检测SKOV3/DC的生长特性和形态学特征,并分析其免疫原性.结果 ①脐血来源的单核细胞(Mo)在相关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可诱导分化为DC,其可表达表面抗原CD1a、CD80、CD86、HLA-DR及MHC-Ⅰ,不表达CA125.②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为CA125及MHC-Ⅰ双阳性细胞,不表达CD1a、CD80 、CD86和HLA-DR分子.③树突状细胞和SKOV3按10∶ 1比例融合,融合率约为8.5%.SKOV3/DC形态与亲本肿瘤细胞相似,CA125抗原表达呈阳性,并且高表达CD1a、CD80、CD86、HLA-DR和MHC-Ⅰ分子.SKOV3/DC在体外能分裂增殖,但增殖活性明显低于SKOV3细胞.结论 ①脐血中的DC前体细胞(单核细胞)可在体外分化扩增为成熟的功能性DC.②SKOV3/DC融合细胞兼具两种亲本细胞的部分特性,但其体外增殖活性明显降低,失去亲本肿瘤的恶性生长特性.本研究为将SKOV3/DC作为肿瘤疫苗用于卵巢癌主动免疫治疗的研究提供了前期资料.
作者:李金凤;张震宇;王淑珍;刘晋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编者按] 韩济生教授是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自1965年起从事针刺镇痛原理研究,经过30余年的潜心研究,阐明了针刺穴位引起镇痛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证明针刺可促进神经系统分泌5-羟色胺、内啡肽等镇痛物质.发现改变电刺激穴位的频率可引起释放特定的神经肽.针刺效果的优劣取决于镇痛和抗镇痛两类物质的多寡和相对平衡.并据此原理设计制造出具有镇痛、解痉效果的神经刺激仪,还可用于海洛因成瘾的治疗.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静脉持续注射美罗培南后血清和脑脊液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开颅术后保留脑室引流的患者8例.于手术后6 h内静脉持续注射美罗培南,给药方案为开始30min持续静脉泵入美罗培南0.5 g,随后24 h持续静脉泵入美罗培南3.0 g.分别于给药前即刻,给药后10、20和30 min、1、2、3、4、6、8、10、12和24 h采集静脉血和脑脊液标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美罗培南浓度.结果 美罗培南的血清峰浓度为(63.72±22.08)mg/L,达峰时间为30 min,静脉持续注射3 h后达到稳态,血清浓度为(21.44±3.36)mg/L.脑脊液美罗培南的峰浓度为(3.97±0.45)mg/L,达峰时间为3 h,静脉持续注射6 h后达到稳态,脑脊液浓度为(2.65±0.06)mg/L.美罗培南血清和脑脊液稳态药物浓度达到并超过颅内感染常见细菌的90%小抑菌浓度.结论 采用静脉持续注射的方法给予美罗培南能够早期达到有效的稳态药物浓度.
作者:徐明;王强;史中华;杨莉;韩荣;陈光强;周建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人血浆中替米沙坦浓度RP-HPLC荧光检测法.方法 以缬沙坦为内标定量血浆中替米沙坦的浓度,血浆样品在酸性条件下用苯萃取后氮气吹干,残留物用流动相复溶后直接进样.样品分离用ZORBAX Eclipse XDB-C18柱 (4.6×150 mm,5 μm)和填充相同材料的预柱(4.6×12.5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10 m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 3.2)(5∶ 40∶ 55,v/v/v),流速为1.0 mL/min,进样体积为20 μL,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250 nm,发射波长为375 nm,柱温为25℃.结果 血浆中内源性物质不干扰测定结果,替米沙坦和内标的保留时间分别为8.8 min和10.7 min.在浓度1 μg/L~18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A=0.2769R+0.03788,相关系数r=0.999 5,检测限为1 μg/L.浓度为2.0、30.0、70.0 μg/L血浆质控样品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3 %、104.6 %和105.1 %.低、中、高浓度血浆质控样品的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7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血浆中替米沙坦的浓度测定方法,具有准确、快速、简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等特点.该方法更适于替米沙坦血药浓度测定及替米沙坦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作者:陈华英;林阳;温绍君;韩敏;周子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帕金森病小鼠模型黑质和纹状体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以及在MPTP作用后不同时间点基因表达变化的规律.方法 取16只SPF级C57 BL/6J小鼠,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MPTP组:30 mg/kg MPTP腹腔注射1次.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制模后分别在1 d和2个月时分离黑质和纹状体.抽提总RNA,利用寡核苷酸芯片分析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作用下不同时间点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 所检测的1 200个基因中,黑质在制模后第1天有13个基因差异表达,2个月时有6个基因差异表达;纹状体中第1天有12个基因差异表达, 2个月时有13个基因差异表达.差异表达的基因与多种生理过程,如应激反应、蛋白质磷酸化、蛋白酶体系统、信号转导等密切相关.结论 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涉及到多种基因表达水平和多个生理过程的改变.黑质中γ-氨基丁酸通路以及纹状体中蛋白质的磷酸化水平和正确折叠在MPTP小鼠模型中发生了显著变化.
作者:蔡彦宁;温玫;刘姝;陈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重症病人合并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NTIS)时的特点,及其与皮质醇、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等激素的相互关系.方法 将38例重症病人按是否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分为MODS组(13例),非MODS组(25例).入选后记录病人年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测定其血清T3、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皮质醇、GH、IGF-1等在疾病不同时期的动态变化和相互关系,以及相应的蛋白质代谢改变.结果 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急性期两组病人血清甲状腺激素明显降低(P<0.01);T3与皮质醇和CRP改变呈负相关关系(P<0.05);TSH与GH呈正相关改变(P<0.01).延迟期重症病人血清甲状腺激素与皮质醇仍表现为负相关关系(P=0.05),与其他激素之间无相关关系;与血清蛋白PAB、TRF正相关改变(P<0.01);非MODS组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早于MODS组(P<0.05).结论 重症病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TSH、GH等垂体分泌释放激素水平下降提示NTIS时下丘脑-垂体轴功能受抑制;皮质醇改变亦与NTIS的发生相关;延迟期重症病人甲状腺激素与PAB、TRF等内脏蛋白改变与机体应激状态及高分解代谢有关.
作者:周华;许媛;何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