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0例高血压危象的护理体会

农红群;汤桃柳

关键词:高血压危象, 护理, 体会
摘要:目的 了解高血压危象抢救治疗中的临床护理方法,总结高血压危象抢救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40例高血压危象抢救治疗的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高血压危象抢救治疗的患者中,除2例因病情加重放弃治疗外,所有患者均能得到良好的康复.结论 精湛的护理技术是提高患者治愈的保证,而良好的心理护理及疾病健康教育是协助和保障患者有效治疗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与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与分析小儿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30例急性胰腺炎患儿且对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小儿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多样、以腹痛发生率高(占100.00%),且患儿淀粉酶明显升高,本组患儿临床治愈率为100.00%.结论 加强小儿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与治疗分析,对早期明确诊断、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蔺以丽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探讨安全文化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安全文化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如何有效回避护理风险,降低护理缺陷,确保患者护理安全.方法 在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把安全文化当做一种管理思路来运用,让护理人员明确自己的服务对象,恪守职责和义务,正确识别并规避护理风险,增强安全意识,提高护理质量.结果 通过分析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培养护士安全护理的态度和行为,减少护理风险和护理纠纷的发生.患者满意度由90.6%提高到98.3%,结论将安全文化视为一种管理思路运用到护理管理中,可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韩斌;李金怀;庄保慧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彩色多普勒在动静脉瘘术前血管选择中的应用

    目的 明确对于肾衰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技术在动静脉瘘术前选择符合标准的血管的价值.方法 将30例经术前彩色多普勒探测选择血管行上肢动静脉瘘的尿毒症患者和30例仅由临床常规术前选择血管的相应病人对比,根据术后4~6周瘘道血流状态进行彩色多普勒观察和分析.结果 30例经术前超声选择血管造瘘成功率为100%,30例盲目选择血管造瘘成功率为86.6%,P<0.05.结论 术前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测对肾衰患者动静脉瘘血管进行优化选择,有助于提高造瘘成功率.

    作者:王莉香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磁共振弥散成像与应用

    随着MR机的软件功能不断更新,各种新的成像技术不断被推出,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的出现,实现了医学影像从传统的形态学检查向在体的生化代谢的飞跃,成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式.目前正在应用与研究之中的fMRI(1)弥散成像(DI):①弥散加权成像(DWI):反映水分子微观运动,测量ADC值;②弥散张量成像(DTI):脑白质纤维束、肾髓质等的成像,测量FA,MD等值.

    作者:郦妙尔;徐庆云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对宫颈癌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放疗的健康教育效果,观察健康教育对宫颈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25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后放疗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的措施与效果进行了阐述分析.结果 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得到了良好的心理护理和情感支持,调动了患者及家属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对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实施有效健康教育,可提高宫颈癌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作者:蒋蓉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在贫血治疗和心血管系统方面的作用显著,并参与心肌保护,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现就EPO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作用的证据、可能的相关机制和信号转导综述如下.

    作者:吴锦波;吴平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喜炎平与双歧杆菌联合治疗小儿病毒腹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小儿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2月~2011年2月,112例病毒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病毒唑治疗,观察组56例采用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止泻、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均止泻时间、平均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喜炎平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小儿病毒腹泻,能够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俊娜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330例初孕引产妇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反应

    在计划生育临床技术工作中,了解受术者的心理特点利于搞好优质服务,促进受术者早日康复,是广大技术人员共同探讨的问题[1].笔者对330例来自农村的初孕引产妇进行以心理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调查,发现存在多种心理状况,尤其是一些受术者心理问题复杂,在客观上可能发展为神经症的易患因素,值得引起重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志山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吉非替尼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片中吉非替尼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Phenomenex C18(5μm,250×4.6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含0.1%三乙胺),检测波长为330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室温.流动相中甲醇为色谱纯,其它溶剂皆为分析纯.结果 吉非替尼在10~10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95;实验测得精密度良好,RSD值为1.55%(n=5);测得重复性良好,RSD值为0.88%(n=6);测得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3.1%,RSD为1.53%(n=6).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易瑞沙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丽明;黄国红;李庆国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麻醉学的教学探讨

    随着临床医学留学生教育的开展,结合学校实际,在麻醉学教学过程中探索以教学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在师资培养、教学改革等教学各个环节,强化教学及留学生管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并总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留学生教学的质量.

    作者:杨刚;简道林;余伶俐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7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9年6月~2010年6月,门诊治疗的78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研究,10mg辛伐他汀,晚间顿服,8周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TC、LDL-C、HDL-C以及TG的水平.结果 经过8周的治疗,TC、LDL-C和TG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作者:唐冬梅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主动脉夹层30例的抢救与护理

    本文分析总结了30例于2005年1月~2009年6月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抢救及护理经验.

    作者:杨竹杏;董艳萍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选择性溶栓治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选择性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患者24h确诊7例,并行肠系膜上动脉选择性溶栓治疗,3例患者因超过24h确诊,患者病情危重被迫放弃治疗.结果 7例发病24h能确诊患者无胃肠道坏死,胃肠功能恢复出院.结论 早期诊断、行选择性溶栓治疗及专业护理是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治疗关键.

    作者:张惠萍;梁笑霞;黄惠玲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93例眼外伤住院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眼外伤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 对93例眼外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给予对症治疗.结果 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后视力<0.2者显著减少(x2=9.485,P<0.01),视力>0.6者显著增加(x2=9.420,P<0.01).结论 眼外伤患者应该及时就诊,医师应该在综合分析临床资料的基础上给予对症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作者:何建章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匹多莫德口服与雾化吸入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药物注射或雾化吸入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对比情况.方法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40例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治疗,治疗组加用匹多莫德雾化吸入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20例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20例痊愈7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驱动雾化吸入匹多莫德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可取得理想效果,提示雾化吸入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应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

    作者:巫治文;谢广渊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关于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前输卵管积水处理方式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输卵管积水的不同腹腔镜手术处理方式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因输卵管因素在生殖科行IVF-ET治疗的186例不育患者的资料,按IVF-ET前腹腔镜下输卵管积水处理方式分组:A组:单或双侧输卵管积水52例,B组:双侧输卵管切除术64例,C组:双侧输卵管近端结扎术70例.结果 各组平均年龄、不孕年限、受精率、移植胚数均无显著性差异;A组的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低,与B、C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各组间流产率A组高,与B、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输卵管积水对IVF-ET结局有负面影响,对输卵管积水进行适当预处理有助于改善其临床结局.腹腔镜下输卵管近端结扎术及输卵管切除术均获得较高临床妊娠率,是IVF-ET前输卵管积水预处理较理想手术方式.

    作者:李娜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6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研究

    目的 针对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 对收治的6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老年患者中23例治愈,39例死亡,死亡率为62.9%.26例予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进行治疗,14例成功脱机.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临床特征不典型,病情发展较快,病死率较高,预后效果与合并基础性疾病相关.

    作者:王运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咪达唑仑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儿童急性惊厥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溶液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儿童急性惊厥的效果,寻找适合儿童的给药方法.方法 将45例急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采用鼻腔内滴入咪达唑仑溶液的方法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咪达唑仑静脉给药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无差异性(均P>O.05),但观察组给药后控制惊厥的平均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咪达唑仑溶液鼻腔和静脉给药治疗儿童急性惊厥均有效,但经鼻腔给药治疗小儿急性惊厥具有起效快、使用方便等优点.

    作者:华盼金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9例齿状突骨折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颈椎齿状突骨折前后路手术并发症发生原因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 本组患者9例,通过对术后出现神经损伤、气道阻塞、低血容量、手术内植物松动、切口感染、制动引起的压疮等并发症分析原因,早期发现,采取了及时有效的处置.结果 本组1例出现喉上神经损伤,1例出现左上肢暂时性轻瘫,1例出现血肿压迫缺氧,1例切口红肿,经对症处理后效果良好.本组无严重神经功能损害病例.结论 术后严密观察,及时正确的医疗及护理处置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王雪燕;庞玉;李秀云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高频电刀切除结肠息肉7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切结肠息肉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75例结肠息肉患者共109枚息肉进行高频电切除术,其中对2.0cm~4.0cm的息肉及>1.0cm的无蒂息肉先在病变基底部的粘膜下层分点注射1:1000的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溶液,使病变明显隆起,然后在内镜下用圈套器切除.结果 75例患者共检查发现息肉109枚,单发息肉59例;2枚息肉8例;3枚息肉5例;5枚息肉的2例;9枚息肉1例.无蒂息肉31枚;有蒂息肉78枚;0.5cm~0.9cm的息肉61枚,1.0cm~1.9cm的息肉36枚;2.0cm~3.0cm的息肉12枚.病理证实腺瘤性息肉48枚、炎性息肉42枚、增生性息肉19枚.本组未发生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半年后随访病例56例、一年后随访病例42例,均未发现有复发.结论 内镜下治疗结肠息肉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梁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当代医学杂志

当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