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放射免疫检测技术面临的现状与前景

郑柳

关键词:放射免疫检测技术, 生物学意义, 放射免疫分析, 血浆胰岛素, 糖尿病患者, 含量的测定, 重新认识, 医学, 生命现象, 生命奥秘, 生理基础, 精确定量, 分子水平, 检测史, 方法学, 物质, 微量, 生化, 道路, RIA
摘要:1959年由Yalow和Berson首先用于糖尿病患者血浆胰岛素含量的测定,从而开创了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RIA).这是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中方法学的一项重大突破,开辟了医学检测史上的一个新纪元.它使得那些原先认为是无法测定的极微量而又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物质得以精确定量,从而为进一步揭开生命奥秘打开了一条新的道路,使人们有可能在分子水平上重新认识某些生命现象的生化生理基础.
当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开腹阑尾切除术(OA)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分析我院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456例与开腹阑尾切除术234例的疗效. 结果 LA组的术后切口感染1例,肠瘘2例,术后肠粘连12例;手术时间约20~30min,术中失血约5~10mL,住院时间平均5~5d.OA组切口感染3例,肠瘘1例,术后肠粘连31例;手术时间约30~90min,术中失血约10~30mL,住院时间平均5~7d. 结论 LA创伤小、康复快、术野开阔,集探查与治疗于一体,是治疗阑尾炎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雄;李妹;徐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12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 方法 回顾分析12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 结果 12例气管切开患者,有10例治愈,成显率80%. 结论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必须给予科学、正确、严密、周到的护理,充分氧疗,气道湿化,正确的吸痰等科学的护理方法可以提高了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桂艳;于洪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社区痛风病人的管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社区痛风病人的管理和护理对策. 方法 以在我社区2005年~2007年辖区内的痛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施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体格检查、系统健康教育的社区管理. 结果 通过对社区痛风病人的管理及健康教育3年,35例辖区内的痛风病人对痛风的防治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自我管理能力、血尿酸正常率均明显提高,干预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 实施社区管理和健康教育措施是提高社区痛风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命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护理人员职业心理素质的塑造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的深化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当前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心理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心理素质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从护理人员职业心理素质缺失的原因和培养途径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美键词]护理人员;职业心理素质;医院;患者

    作者:丁衍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血管组织细胞抽提物体外调控间质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的研究

    目的 探讨血管组织细胞抽提物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体外培养的影响及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能力. 方法 利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大鼠MSCs,经贴壁法培养扩增后,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表面抗原表达,然后分别以含有大鼠血管组织细胞抽提物、热处理血管组织细胞抽提物以及用磷酸缓冲液代替细胞抽提物的培养基培养,然后分析比较细胞表型变化及检测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的表达变化. 结果 MSCs在含有大鼠血管组织细胞抽提物的培养基中细胞形态没发生显著变化,但是细胞内基因表达变化发生改变,内皮细胞特异性基因CD31、CD34,CD144和eNOS(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高表达. 结论 血管组织细胞抽提物中含有可诱导大鼠MSCs向内皮细胞分化的物质,说明成体细胞内组份对邻近干细胞的分化命运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作者:潘侃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基于PBL模式的临床生物化学综合实验教学的初步探讨

    为提高学生对于临床生化实验课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在综合性实验的教学中尝试引入PBL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阳;李淑慧;胡川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6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并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6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通过采取解痉、镇静、降压、积极预防产后出血等有效措施,6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全部治疗成功,无1例孕产妇死亡,围生儿死亡率为0.15%. 结论 早期发现可能引起妊高征的诱因并进行积极有效预防、合理治疗,可大幅度降低妊高征给孕妇带来的损害.

    作者:关俊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手术室护理投诉原因及防范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意识的逐渐加强,对医护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手术室,是每所医院较为特殊的科室,是集手术,检查、治疗、抢救于一体的重要场所,也是患者家属对需求存在差异,所以引发投诉与纠纷多,既给医院名誉造成一定的损失,又耗费医院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因此有必要将护理投诉原因加以防范,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

    作者:何雪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毕业论文指导管理工作

    毕业设计(论文)完成的质量,是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内容.教育部于2004年4月发文通知,要求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环节制定明确的规范与标准,要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科特点和条件,研究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监控制度[1].

    作者:杨翔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阿托伐他汀和匹格列酮对心血管高危人群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与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匹格列酮对高危心血管人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脂联素及脂质状况的影响. 方法 90名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组、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匹格列酮治疗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六个月后的CIMT、hs-CRP,脂联素、MMP-9的血浆水平及检测血脂水平. 结果 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及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匹格列酮均显示CIMT的显著降低(P<0.001),无组间差异(P>0.05).两组的MMP-9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对h-CRP、脂联素及血脂水平均有有意义的影响,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联合用药组提示影响更显著(P<0.05).联合用药组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而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组未被观察到. 结论 阿托伐他汀明显改善CIMT,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匹格列酮对脂质状况和炎症因子有额外的影响.

    作者:李艳芳;邱龄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手术室的感染控制管理

    医院感染不但影响医疗护理质量,而且与医院的生存发展、医疗纠纷及医疗费用密切相关.手术室是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医院手术室感染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极重要环节,是手术室质量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来,我院手术室建立健全的感染管理规章制度,不断完善管理措施,规范护理管理,加强管理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

    作者:吕相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手术室青年护士能力不足原因分析及对策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其洁净度高,无菌要求严格,因此必须配备高素质的护理人员.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内涵在不断扩大,人员的更新和充实导致护理人员的年轻化[1].本文将对青年护士能力不足的原因及其对策加以探讨.

    作者:何忆兰;彭桂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系统健康教育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 方法 107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采用有效的系统健康教育措施,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二者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如在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服务工作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的比较上两组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对护理服务工作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贵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加强输血安全的新技术

    提到输血安全,大多数人想到的是防止因输血传播的各种疾病.输血安全不仅仅只是血液的安全,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人们主要关注血液制品的安全,其结果是输传播疾病的风险大大减少.尽管取得这一成就,但输血总体的安全(输血治疗的整个过程的安全)仍取决于血液采集到输血的许多环节的合作和联系[1].在美国错误输血的风险比输血传播乙肝、丙旰、艾滋病病毒的风险高3倍[2].错误输血常由过失错误和认知错误导致.过失错误常发生在操作者忙乱和疲劳时进行重复项目操作时,用机器可以克服此项不足.

    作者:杨珊;李聚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结肠按摩在结肠途径治疗机中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总结有效的结肠按摩在结肠途径治疗机中疗效观察及护理. 方法 2008年1~6月采用结肠途径治疗机行结、直肠清洗治疗150例,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结肠机CL-300型售后培训手册方法进行结肠冲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结肠冲洗时加以结肠按摩. 结果 有效的结肠按摩在结肠途径治疗机行结、直肠清洗治疗中以60min为限,总有效率达95.12%. 结论 有效的结肠按摩在结肠途径治疗机行结,直肠清洗肠道治疗中,既减少清洗过程中的腹部不适症状及肛门因插管引起的胀痛感,又缩短清洁肠道干净时间,节省护士工作时间,患者及护士乐于接受.

    作者:陆凤清;郭彩霞;刘玉霞;杜庆华;张月青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与西医联合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疗效. 方法 将5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全部病例均经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部分患者经阿托品试验和食管调搏检查证实,对照组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生脉注射液. 结果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5%)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及检测的相关指标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生脉注射液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人工流产术流产不全22例临床分析

    目的 进一步掌握人工流产不全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保障人工流产手术安全有效. 方法 对我站2004年10月~2009年4月门诊收治的22例人工流产不全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结果 19例吸宫不全,3例宫内早孕,其中1例哺乳期月经未复潮早孕,1例首次发现双角子宫早孕,1例初诊子宫肌瘤合并早孕.均于复诊确诊后再次手术治愈. 结论 提高术者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是避免人工流产不全发生的关键.

    作者:张淑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的职业风险管理

    阐述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职业风险管理、对策及建议,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意识,保证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作者:马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病区护士长在重症病人护理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护理质量控制是指管理人员为保证下属的执行结果与计划相一致,对执行时出现的偏差采取纠正措施,以便实现预期目标和计划的管理活动[1].根据重症病人病情变化快、护理难度大,并发症发生率高的特点,将重症病人护理环节质量控制作为日常护理管理的核心,保证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桑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12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种,观察组给予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治疗3周后,运用生活质量评定表SF-36生存质量表,进行统计学研究. 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病知识的认识、饮食的调理、生活的方式、药物知识、自测血压方法的掌握以及血压的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 对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认识水平,降低危险因素,使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治疗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饶建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当代医学杂志

当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