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惠玲
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靶向治疗,已成为目前肿瘤治疗常规,中医中药在恶性肿瘤放化疗过程中起到了极好的辅助作用.我院从2006年至2010年间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肺癌56例,收到了一定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范喜清;杜丽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高血压病是一种需要终身治疗的疾病,其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降低血压而且在于预防和减轻靶器官的损害,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因而要求将血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并24h保持此水平,切忌波动过大(易损伤心、脑、肾等靶器官).要达到此目标,长时间应用单一种降压药往往难以实现.因此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应结合具体病情,根据患者生理病理状况、有无合并症等,联用2种和多种降压药物,实行个体化原则.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对各种降压药的药理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供临床用药选择的空间大大增加.现将临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联合应用原则综述如下,供门诊病人参考.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人事档案在企业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人事调动,人员的离职时都牵扯个人档案问题,对个人来说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比如它记录着个人的学历,资历,社会关系,组织关系,社保等信息,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医院人事档案是记录医院工作人员个人情况的重要文件,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在个人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以及开具考研等相关证明时,都需要使用档案.本文就如何搞好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希望能对医院人事档案管理起到作用.
作者:柯沛霆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机密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当今社会的发展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尽可能地运用当代科技新成果和管理新手段,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以尽快实现档案现代化管理.
作者:王立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手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取肠外营养(TPN)治疗,观察组40例行肠内营养(EN)治疗,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组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在营养支持后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2组均有下降,见表1.观察组体重损失(3.0±1.0)kg,对照组为(3.9±1.4)kg.观察组平均排气时间为(51.0±9)h,对照组为(77±12)h,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0.8±1.2)d,对照组为(13.3±1.5)d.观察组平均营养费用为(1235.3±236.0)元,对照组为(2521.4±476.0)元,2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观察组在住院时间和治疗费和上明显低于对照组,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故在手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费用低,安全可行,为较佳的营养支持治疗方式.
作者:刘诚;龙桃清;邓红焰;阳平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供应室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方法 加强供应室的环境管理、无菌物品的管理、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及工作人员的管理四大方面的规范管理,来提高供应室无菌物品的质量.结果 确保了供应室无菌物品的质量,提高了其临床安全性,避免了院内感染的出现.结论 严格的规章制度、合理的布局与工作流程是确保无菌物品质量的关键所在.
作者:陈定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评价术前应用长托宁对老年患者心肌供氧和耗氧量的影响情况.方法 从我院随机选取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96例,将患者平均分成3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手术前肌注阿托品(0.01mg/kg),观察组a术前肌注长托宁(0.01mg/kg),观察组b术前肌注长托宁(0.02mg/kg),然后对3组患者在给药前、给药后、插管后、气腹、气腹解除这几个时刻的心率、收缩压、心肌耗氧量的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对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3组患者5个时刻的对比发现,3组患者给药后收缩压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插管后提高,与基础值相比无显著差异;对照组心率在给药后和气腹时要显著高于观察组;观察组在插管后、气腹、气腹解除的心肌耗氧量要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和b无显著差异,与基础值比较率略有下降,但不明显.以上存在显著差异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试验我们认为术前应用长托宁可以稳定老年患者心肌供氧和耗氧量,减少应激反应,降低手术的风险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丽梅;张婕;邹传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通过肝脏部分切除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症的临床方法 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90例行肝脏部分切除术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疗效以及并发症.结果 无手术死亡病例,15例(16.67%)出现术后并发症,10例(11.11%)肝脏内有结石残留.结论 肝脏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通过治疗可以减少脏器内的结石残留和病发症的发生.
作者:曾胜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结合临床研究观察针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于再我院住院治疗的患有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采用针灸治疗的方法 进行治疗,在进行3个疗程的治疗之后分别采用Ashworth痉挛量表进行接受治疗前、后的患者痉挛状态的评定、采用Fugl-Meyer运动评分进行肢体功能测量、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平时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采用针灸治疗30d后,患者的肢体痉挛状态得到有效缓解、运动情况及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 针灸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痉挛状态,对患者后期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有关键作用.
作者:廖杏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的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和对照组(髋关节置换术),随访1年,并按照Harris髋关节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观察对比2组治疗效果,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优35例(62.1%),良18例(41.2%),中5例(9.7%);对照组优28例(47.2%),良14例(27.1%),中10例(19.8%),差6例(11.1%),2组髋关节功能恢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康复护理优于单纯的髋关节置换手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康复护理使髋关节的功能恢复良好,并且预防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郑纪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探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45例行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并与传统的手术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45.79±12.42)min、(521.36±241.35)mL、(3.76±2.13)d,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研究组无一例患者需进行子宫切除,对照组3例患者因处理无效行子宫切除.结论 改良式B-Lynch缝线术的手术时间短、止血快、恢复迅速、伤小、保留生育能力,适用于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
作者:张华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后并发高钠血症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收集我院神经外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入院的10例颅脑外伤并发高钠血症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同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血钠水平浓度电解质变化及肾功能指标,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进行临床资料研究,并对其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术后依照格拉斯(GCS)评分:明显好转5例(50%),呈植物状态生存1例(10%),死于颅内严重感染1例(10%),死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30%).结论 颅脑外伤并发高钠血症及时进行CBP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高钠血症,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好,同时减少患者致残率及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肖振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结肠癌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在围术期的护理体会和方法.方法 选取2006年2月至2010年3月我院收诊的80例择期进行结肠癌手术且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我们除常规护理外还采取了胰岛素泵持续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的特殊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则单纯采用常规护理.后将2组患者术中,术后的血糖情况、术后并发症、手术耐受性、切口愈合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术中、术后血糖水平、手术耐受性都比对照组患者好(P<0.05),而且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切口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都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 结果 显示在结肠癌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内加强控制血糖的护理可以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在短时间降至理想水平并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的概率.
作者:梁惠;吕慧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慢性病之一,气道阻塞不同程度的可逆性是本病的特点,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及工作,重者可使患者出现意识障碍、胸腹部矛盾运动,甚至危及性命[1].近年来哮喘发病严重程度和死亡率均有上升趋势,我国哮喘发病率达1%~4%,儿童患病率高于青壮年,且约40%的患者有家族史.支气管哮喘如若诊断不及时,随着病程的延长,会导致起到不可逆性狭窄和气道重塑,因此,支气管哮喘合理的防治在临床上显得尤为重要.标准化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支气管哮喘的发作,降低其复发率,促进临床康复.
作者:粟文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对25例直肠良性肿瘤TEM术的病人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肠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无一例并发症发生,体现了完善的术前、术后护理,对TEM手术成功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心外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炎、规范化抗感染、扩张支气管、祛痰以及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强调戒烟与长期氧疗.观察并随访6个月~2年,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和血气分析的变化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和血气分析均得到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更为明显,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抗炎、规范化抗感染、扩张支气管、祛痰以及对症支持等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强调长期氧疗和戒烟,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远期平均动脉压和血气分析改善程度,缓解肺动脉高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叶贵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我县围生儿缺陷监测工作现状分析,探讨如何降低出生缺陷和残疾儿童发生率,为今后防治工作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全国出生缺陷监测网要求,于2004年10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对我县孕满28周至产后7d的围生儿进行监测.结果 7年共监测住院分娩围生儿20145例,发现缺陷儿164例.结论 加强产前咨询、产前诊断与围生期保健,尽早发现异常,采取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儿的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谢志英;李枝;黄凤如;封梅花;谢文英;徐国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手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至2010年本院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100例,对其进行各种方式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在手术后保持情绪稳定和心理平衡.结果 手术后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取得了极为满意的效果.结论 心理干预对手术后患者的恢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的病情变化,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对100例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的病情发展变化,从而采用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经过密切观察,结合有效及时护理的干预,治愈96例,因为呼吸衰竭死亡4例,病死率4%.结论 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性肺炎患儿要采取全面细致的观察与及时的护理,如此可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及康复.
作者:钟惠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对采用比索洛尔对患有慢性充血性心理衰竭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94例患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2组,平均每组47例.A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比索洛尔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复发现象的例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后的SV、CI、LVEF改善幅度明显大于A组患者;2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 采用比索洛尔对患有慢性充血性心理衰竭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可以使患者的相关心脏功能指标在用药后得到更大程度的改善.
作者:单军;张艳霞;苗金霞;韩凌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