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波
DR数字化影像X线摄影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X线摄影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采用PC机为计算机主机,可以使用单台、双台或多台,各台计算机分别用于不同的功能,完成各自独立的工作.探测器采集的信号通过计算机数字化处理,还原成数字化图像,井打印在胶片上,即为数字化影像.按计算机的使用功能可分为:登记工作站,病理管理中心,医师技术工作站,医师诊断工作站,各个工作站具有全自动化记录,采集和输出x线影像信息的成像功能,经自动化采集后即刘进行计算机同略系统来做信息化处理,从而获得较高的数字化影像.
作者:王小义;王东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本文以胸外手术为例,探讨在外科术后护理中的护理分类及方法,提出术前舒适护理,术中细致护理,术后止痛护理,有利于病人康复.
作者:周玉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综合治疗耍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0例腹泻患儿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并配合西医补液、纠正酸中毒、电解质紊乱、抗病毒等治疗.3d后统计疗效.结果 80例患儿治愈73例(91.2%),好转4例(5%),无效3例(3.8%),总有效率达96.2%.结论 用中西医综合治疗婴儿腹泻病疗效显著.
作者:周春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颅内压监护在重型颅脑外伤中的运用.方法 回顾我科4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颅内压监护的运用及护理情况.结果 颅内压监护能有效的指导临床治疗.结论 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持续的颅内压监护,能早期发现继发出血脑水肿等,指导和调整治疗措施,有效的护理是持续颅内压监护的保证.
作者:胡慧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类代谢性疾病群,它可影响全身各个脏器和组织血糖代谢紊乱而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肾病,心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欧美各国四大致盲病中占前列的眼底病.
作者:王方;曾霞;彭清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产科领域严重并发症,具有发病急骤,来势凶猛,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的特点,已引起产科医师普遍重视.1例产科DIc病例报道如下,并结合临床分析其治疗体会.
作者:张惠玲;赵先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过敏性紫癜(HSP)为儿童常见病,好发于学龄儿童,好发于寒冷季节,男性略多于女性,该病与寒冷季节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病较高有关.IgA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紫癜,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主要累及皮肤、关节,消化系统和肾脏.
作者:任春芳;吕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随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原有的工作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和体制改革的需要,参照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将项目管理理念引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将有效利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有的人、财,物资源,极大地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作者:王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与单纯芬太尼妇科手术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应.方法 60例ASA Ⅰ~Ⅱ级全麻下行妇科手术的病人,在手术完毕后行病人静脉自控镇痛.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A组)、芬太尼组(B组)和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组(c组).参数设定:负荷量5mL,持续输注2mL/h,PCA2mL,锁定时间10min.观察24h内的镇痛评分(vAs),PCA使用次数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参与术后镇痛的3组病人都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但C组的镇痛效果好,VAS评分均小于A组和B组(P<0.05).PCA的按压次数少于另外2组(P<0.05),镇痛后满意度也好于另外2组,且镇痛后的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芬太尼的用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乔淼;吴秀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肝硬化病人,除肝脏本身功能严重受损外,也会引起许多器官的功能、代谢、神经体液调节等发生障碍,尤其是胆囊异常较为常见.现回顾我院近4年55例肝硬化并发胆囊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玉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我院呼吸内科病房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 我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465痰标本行细菌培养.结果 分离出细菌410株,革兰阴性杆菌占68.05%.其中,排前几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占31.95%,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优势菌.结论 住院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应注意消毒隔离措施,防止耐药菌的交叉感染.
作者:肖群;周媛;郭靓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腹腔镜对子宫肌瘤患者97例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54例,比较2种手术方法的效果.结果 2种手术操作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经腹切除术比较,腹腔镜下切除子宫间肌瘤术中出血少,患者下床活动早,术后住院天数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达到出血少、损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郑荣山;王艳秋;张秋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本文就心脏电复律前麻醉药物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传统药物地西沣的局限性、近年来常用麻醉药物的应用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展望.
作者:李勇;丛培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静脉留置针是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优点是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同时保证合理用药的时间,而且很大程度了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本文介绍了静脉留置针操作方法及护理体会.
作者:赵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尽管术后疼痛的处理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困扰医务人员及手术病人的一个严重临床问题.文章总结了术后疼痛护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术后疼痛的临床护理分析.
作者:李凤利;李竹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全身麻醉苏醒期是麻醉后重要生理功能全面恢复期,手术结束并不意味着麻醉作用的消失和主要生理功能的完全复原,部分手术护士在工作即将完成时,思想上开始放松对全麻患者的安全管理,然而,在此期同患者潜在一些不安全因素,易出现意外情况,因此全麻苏醒期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刘凤芹;梁改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常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内p53基因的表达及探讨肺血管重建(PVR)的分子机制.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每组10只.采用常压间断低氧8h/d,连续21d的方法来建立常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模型.用右心导管法检测肺动脉平均压(Mpap).测量右心室肥厚指数[R·(L+S)-1].测量肺血管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MA%),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m%)及管腔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VA%)等肺血管形态学指标.用免疫纽化方法来检测p53基因在HPH大鼠肺组织表达.结果 21d后,低氧组Mpap、R·(L+S)-1、MT%,MA%及p53基因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1或P<0.05),而VA%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1).结论 HPH大鼠肺内突变型p53基因的表达明显增强,而可能相对抑制野生型p53基因蛋白的表达,导致细胞增殖被促进、细胞凋亡被抑制,从而导致PVR进展,引起肺动脉压力升高,以致发生HPH.
作者:韩纪昌;魏玉菊;王伯章;张祎捷;李四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舒适护理模式要求以病人的舒适为考虑重点,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灵性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我院急诊科于2008年1月开始将这一模式运用到病人治疗中,至今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茂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 用者三腔二囊管填塞井口服心得安,静滴西咪替丁等,然后分组做对比观察治疗.结果 治疗组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三腔二囊管填塞治疗EVB方法简便,效果确切,病人易接受,是首选的方法.为防止再出血,应长期口服心得安,静滴西咪替丁1~2周.
作者:李成明;侯峻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第一代抗组胺药具有明显的中枢抗胆碱作用,因而使用受到一定限制.第二代抗组胺药一般无中枢抗胆碱作用,临床应用广泛,但个别药物存在较强的心血管不良反应.第三代抗组胺药是第二代的代谢物,疗效确切,具有对心脏传导阻滞无影响等显著优点.
作者:沈丽芳;马淑媚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