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李长艳

关键词:脑卒中, 中西医结合, 治疗
摘要:观察中西医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选择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出血组和缺血组,得出中西医治疗能促进病人康复, 采用中西医治疗脑卒中有很好疗效,促进病人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监测孕妇血型抗体效价在筛查新生儿溶血病中的意义

    目的 研究O型孕妇血型抗体效价在筛查新生儿溶血病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对115例产前检测O型母亲的血型抗体效价,新生儿出生时做血型血清学检查,胆红素和溶血实验检测 ,综合评价产前检查孕妇血型抗体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结果 孕妇的血型抗体滴度与新生儿溶血病有显著相关性(r=0.385).血型抗体滴度愈高发生溶血病的机会愈大( P<0.01),ABO血型不合HDN的发病率随IgG抗A(B)抗体效价升高而上升.结论 HDN的发生率与抗体效价呈正比 ,孕妇血型抗体的检测对新生儿溶血病有明确监测作用,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发展有良好的预见性.

    作者:马建党;粘志光;韩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在机能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探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我们从机能实验教学的三个不同阶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周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宫颈炎康栓与治糜灵栓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

    宫颈炎康栓是治疗宫颈糜烂的一种新的药物,为观察此药对宫颈糜烂的疗效,我们通过宫颈炎康松对宫颈糜烂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程度,及阴道镜下图象改善情况的观察,并与治糜灵栓治疗效果对比,旨在进一步客观评价这一新药的实际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自谨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高渗性昏迷误诊一例分析

    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性昏迷在儿科极为少见,死亡率高,易误诊.因此让儿科医生了解相关知识,在遇到少见病例时能够正确判断及应对,并予以及时有效的处理.

    作者:程立红;王长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卵巢囊肿患者手术治疗护理进展

    卵巢囊肿是卵巢囊性肿瘤与卵巢瘤样病变的总称.近年来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是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为了彻底的去除病因需要手术治疗.本文就卵巢囊肿近年来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吴勤叶;林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手术病人术前访视的重要性

    手术是外科系统的主要治疗方式,但也常给病人造成严重的躯体和精神创伤.精神压力,主要是来自麻醉、手术、有关常识的缺乏或更深的了解所引起的担心、焦虑、抑郁.必要的术前访视能使病人术前保持心理平衡,术中维持情绪稳定,术后精神愉快,促进病人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苑丽娟;张丽萍;于艳秋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黄心胶囊(分散片)的体外抗病毒作用

    目的 观察黄心胶囊(分散片)在体外对腺病毒和合胞病毒的直接作用.方法 在体外测得药物对He1a细胞及HeP-2细胞的大无毒浓度,再将此浓度作倍比稀释进行试验,观察对腺病毒和合胞病毒的直接抑制作用.结果 黄心胶囊(分散片)10mg/mL~1.25mg/mL对Hela细胞和Hep-2细胞仅引起轻度的皱缩外,余无显著的毒性反应,0.625mg/mL对2种细胞无任何毒性反应.100~ 1.25mg/mL的浓度明显抑制腺病毒3型(Adv3)和舍胞病毒(RSV)致细胞病变的作用,~egm,10mg/mL~2.5ng/mL能抑制腺病毒7型 (Adv7)致细胞病变作用.结论 黄心胶囊(分散片)对腺病毒3型(Adv3)、7型(Adv7)和台胞病毒(RSV)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吴淑英;孟庆梅;李培战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纤维喉镜手术患者189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纤维喉镜是耳鼻科应用较广的导光纤维内窥镜,它能近距离地观察隐蔽病变和早期微小病变,并能开展活检及对较小的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进行手术.由于连接了摄像系统,可动态地观察病变,保证了手术精度和效率 [1].

    作者:陈春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19例食道裂孔疝X线表现

    目的 对19例食管裂孔疝钡剂造影征象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例食管裂孔疝的临床和X线资料.结果 19例食管裂孔疝均有特征性和X线表现.结论 X线钡剂造影能很好地显示食管裂孔疝的病理改变,对诊断该病具有不可替代的确定性价值.

    作者:景学义;朱振堃;张雯霞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心理护理在子宫全切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心理护理在子宫全切术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本科的子宫全切术患者进行交流获得资料.结果 加强与患者的交流,通过心理护理可以促进并大限度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结论 对子宫全切术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并提高心理护理质量,可以促进子宫全切术患者的康复治疗并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李中菊;孔祥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胎盘娩出期的护理措施

    首先从协助胎盘娩出,预防产后出血,一般护理三个方面阐述了胎盘娩出期针对产妇的护理措施,其次又论述了对新生儿的一般护理内容.

    作者:袁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家庭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家庭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34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7例)在出院后每周上门进行家庭康复治疗与健康指导;对照组(17例)只在出院时给予常规指导.应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分析2 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8个角度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 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进行家庭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许红敏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直肠癌切除结肠肛管吻合临床探索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行结肠袋状吻合术,对直肠癌低位切除后维持其较好的生理机能非常重要,直肠切除术后结肠袋状肛管吻合使新直肠容积和顺应性得到恢复,其较传统的直接吻合术提高了新直肠的临床机能.

    作者:赵军;郭凤森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临床护理分析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孕妇所特有的全身性疾病,对母婴危害极大,是产妇和胎儿 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科学合理的护理显得特别重要.现将我院2000~2008年收治妊高征120例,经采用有效的治疗及护理,获得满意疗效,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于杰;曹丽萍;唐海燕;张思云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奥瑞姆自理理论对糖尿病病人早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运用奥瑞姆的辅助教育系统对糖尿病病人早期护理干预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方法 将健康查体中发现的糖尿病病人随机抽取200例,按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自行治疗,试验组运用奥瑞姆的辅助教育系统对病人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定期组织病人糖尿病知识讲座,提供咨询指导,教育病人不断调整及完善病人的自理能力.结果 早期护理干预组病人及家属的护理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慢性并发症发病率明显降低.结论 自理理论可以有效提高病人的自我照顾能力,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薛凤英;石绍霞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清热解毒法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它类型糖尿病.而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以上,本文着重讲述清热解毒法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作者:赵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升医疗服务品质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一项紧迫的艰巨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进行综合治理,切实做到常抓不懈.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医德医风建设的新理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可行办法,真正使建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成为当前医院全体医务人员的自觉行动,并在实践中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形成廉洁行医、热忱服务、急病人所急、帮病人所需、解病人所难的良好氛围,使医德医风建设走上良性循环的健康轨道.

    作者:张慧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四逆散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是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胃食管,造成胃食管黏膜损伤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反流刺激可引起咽喉、气管等食管外组织器官损害,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萍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产妇临产前的心理评估和护理

    心理护理已发展成现代医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孕妇的心理状态与分娩过程能否顺利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心理因素对临产妇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丈夫的陪护以及实施心理护理已成为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了解和掌握不同孕产妇的心理状态,有利于针对性做好孕产妇的心理护理工作,因此产妇临产前的心理护理在产前有着特殊意义.

    作者:巩玉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论中药开窍药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

    开窍药是一类具有通窍开闭、苏醒神识作用的药物,以治闭窍神昏之证.主要用于热病神昏及惊风、癫痫、中风等出现卒然昏厥的证候,近年来以开窍药为主,由于多种原因所致昏迷及冠心病、心绞痛等急症的抢救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对多种急性感染病、神经、精神性疾病等也广为应用,它们是一类具有独特作用的方药.

    作者:宋晓静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