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疗事故鉴定的证据作用

温松

关键词:医力事故鉴定, 证据能力, 证明力
摘要:作为我国医疗纠纷诉讼中重要证据的医疗事故鉴定,在现实中却处境尴尬.从证据学的角度对医疗事故鉴定加以解读,则不难理解由公正性和易理解性等问题引发的对证据能力乃至证明力的质疑.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重构我国现有的医疗事故鉴定体系.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3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的慢性前列腺患者53例,治疗2个疗程,观察其症状体征及EPS检查的变化.结果 53例患者服药4周后17例患者近期治愈;31例显效;5例无效.结论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常青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学龄期儿童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调查

    为了了解我县学龄期儿童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的现状,为有效预防儿童心血管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抽取了我县398例学龄儿童,对其空腹血糖及血脂进行测定.结果 ,部分儿童血糖血脂水平异常,所以应对儿童加强健康教育,早期预防,早期干预.

    作者:洪淑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医院合理用药的管理措施

    合理用药是医院药学工作者的永恒话题.本文从完善用药管理的基本规章制度,作好处方审核和处方分析工作,实施药品消耗监控,加强药剂科工作的专业技术含量,加强医学、药学继续教育工作,建立完善的合理用药咨询网络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医院合理用药的管理措施.

    作者:张丽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盆底功能障碍的阴式手术

    目的 探讨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治疗方法.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对1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阴式手术治疗.结果 1例单纯阴道前壁修补,5例行阴道前后壁修补及阴式子宫全切,4例行阴道前壁修补及阴式子宫全切.结论 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佳治疗方式是阴式手术.

    作者:蔡群;陈观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减张缝合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168例

    各类外伤性髌骨骨折168例,用10号丝线减张缝合内固定,髌腱膜7号丝线同心圆缝合两圈,加强固定之方法,病人能够早期下床活动膝关节功能,而且不用再行二次手术,均获得了很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全世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人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探讨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即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 Ⅱ)在2型糖尿病人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效果.方法 26例住院需手术的2型糖尿病进行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A组采用CSII 6例,B组采用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MS Ⅱ)20例,两组血糖靶值均为空腹血糖4.4~8mmol/L,餐后2h血糖4.4~10mmol/L,并至少2d.结果 两种治疗均可达到相同的血靶糖值,CS Ⅱ较MS Ⅱ在更短时间内达血靶糖值(P<0.01),缩短病人住院日,CS Ⅱ胰岛素用量少于MS Ⅱ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人围手术期应用CS Ⅱ时更有利于血糖的控制,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的负担.

    作者:刘艳晓;王俊宏;田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危重型出血热25例护理体会

    流行性出血热也叫肾综合症出血热,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经鼠传播的一种自然疲源性急性传染病,本文通过临床上25例危重性出血热患者的分析,总结出了工作中的护理体会,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作者:苗永娟;姜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红花注射液联合苦参素治疗乙肝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红花注射液联合苦参素对乙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38例乙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另给予红花注射液15mL入液静脉滴注,苦参素6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用4周.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然后观察肝功能,乙肝病毒,肝硬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疗程结束及治疗结束5个月后,观察组肝功指标ALT,AST,TBIL,ALB,A/G,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对照组仅ALT,AST有改善(p<0.05);HBEAG及HBVDNA阴转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纤维化指标水平,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且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少数患者出现乏力、恶心.腹部不适和腹泻.结论 红花注射液联合苦参素能明显控制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炎症活动,抑制HBV复制,且具有抗纤维化的作用,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原皓;冯玉光;孙秀菊;吴克香;张小茜;季万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皮肤裂伤闭合法探讨

    现代外科医生对外伤的处理已经不再是缝合创口和功能的恢复,同时还应注重如何小化对皮肤外观的损害.现介绍几种多年临床经验积累的处理伤口的方法.

    作者:张春林;崔秀娴;国春玲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前列腺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TUPKV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8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年龄(71.6±15.6)岁.采用等离子体切割技术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切割方法采用Alcoek或Flocks法,术后随访3个月~1年,比较术后大尿流率(Qmax)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50-120min,切割获取前列腺组织平均50g,平均出血100mL,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时间1-2d,留置导尿管时间3~5d,平均住院时间8d;术后3个月Qmax平均恢复至每秒24.5mL,IPSS评分自平均24分降至6分.结论 初步显示TUPK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是安全可靠的,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比较,安全性更高,适应证广.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

    作者:王庆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的几个问题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死亡率很高,如何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是抢救成败的关键.

    作者:朱士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外伤性小肠穿孔48例诊疗分析

    目的 探讨外伤性小肠穿孔的体会.方法 对48例外伤性小肠穿孔患者行肠修补或部分肠切除术.结果 48例患者术后恢复较好,均治愈出院.结论 肠修补术或部分肠切除术是治疗本病的佳方法.

    作者:徐吕庆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 探寻胫腓骨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3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38例恢复正常功能,1例截肢.结论 重视术前的观察和加强术后功能锻炼指导是提高骨筋膜室综合征疗效的关键手段之一.

    作者:尤凤敏;郑金菊;王岚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运行现状、难点和对策

    本文首先较为详细地分析了东莞市社区卫生在服务体系、主要工作、患者就诊意向和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程度等方面的实际状况,由此提炼出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运行中的难点,并做出了相应对策.

    作者:曾宇明;丘鑫雄;谢俊杰;罗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胸腹联合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现状与进展

    胸腹联合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损伤,往往累及胸腔和腹腔多个脏器损伤并伴有膈肌破裂,其伤情严重、复杂,且易被其他合并伤的症状所掩盖而导致误诊或漏诊,造成严重后果.故胸腹联合伤的诊断,及时正确处理和及时手术尤为重要,本文现就这一问题现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谭宏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常见寄生虫标本的固定与保存

    目的 探讨几种常见寄生虫固定与保存的方法.方法 对不同发育期和不同寄生部位的蠕虫、原虫标本用不同处理与保存的方法.结果 寄生虫标本形态完整,能长期保存,有效地解决了教学实验中寄生虫标本缺乏的问题.结论 本文所采用寄生虫标本周定与保存的方法简单易行、费用低,是一种较理想的教学标本获取方法.

    作者:徐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浅析学分制下本科护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本文报道了南华大学2007年4年制护理学专业本科实行学分制的培养方案.对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及课程设置作了较详细描述,并初步讨论了护理理论、教学模式改革及人文知识在护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者:万艳平;王晓兰;张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9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PT)病因及治疗预后.方法 对97例妊娠合并P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溯性分析.结果 单纯由妊娠引起49例(50.52%),重度妊高征引起31例(31.9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引起13例(13.40%),合并肝功能异常4例(4.12%).对血小板计数<50×10<'9>/L者在分娩前后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人免疫球蛋白(HD-IVIG))及血小板制剂,分娩方式应由产科指征决定.产后出血率为12.26%,产后出血量与血小板计数成负相关,未发现新生儿出血.结论 除了针对病因治疗外,积极对症治疗亦是必需手段.

    作者:刘会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临床分析(附15例报告)

    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是一类少见疾病,本病无特征性表现,本组资料中原发性十二指腑癌症状如肠梗阻、黄疸,腹痛等也是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共有表现.

    作者:宋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医院滥用抗菌药物及其危害的调查分析

    滥用抗菌药物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治疗和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和医疗活动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是对市区5家县,区级以上医院的住院志进行了抽样调查,对抗菌药物及其危害进行了分析.

    作者:李家昌;遆艳华;刘鹏飞;冯宝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