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羊水过少88例临床分析

浮艳红;刘利娜

关键词:羊水过少, 高危妊娠, 分娩
摘要: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对母婴的影响,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方法 对88例羊水过少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B超对羊水量的估计准确率达97.7%.羊水过少高发于40~41+6孕周,羊水过少出现多的妊娠并发症为胎儿宫内窘迫、妊高征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合并脐带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羊水过少确诊后适时剖宫产结束妊娠为宜.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血管化在组织工程骨构建中的应用

    组织工程骨的快速发展为解决临床大块骨组织缺损修复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血管化在骨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生长因子、内皮细胞与组织工程骨复合培养及显微外科技术在组织工程骨血管化中的作用这几方面对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付文娟;王海珍;李琪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输卵管通液联合中药及盆腔理疗治疗输卵管因素不孕3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VLH-H妇科不孕症诊疗仪行输卵管通液联合中药及盆腔理疗治疗输卵管因素(阻塞或通而不畅)不孕的疗效.方法 对萍乡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输卵管阻塞和通而不畅不孕患者360例.应用VLH-H妇科不孕症诊疗仪行输卵管通液,联合中药热敷,康妇消炎栓直肠给药及盆腔理疗治疗.术后随访其受孕情况.结果 88例输卵管阻塞患者,输卵管复通有效率为40.9%,好转率为35.2%,失败率为23.9%;272例输卵管通而不畅患者,输卵管复通有效率82.7%,失败率17.3%.治疗后受孕率53.2%.结论 应用VLH-H妇科不孕症治疗仪行输卵管通液,联合中药及盆腔理疗是输卵管阻塞,特别是通而不畅性不孕较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邓美文;张淑萍;苏迎春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经鼻蝶鞍区占位切除术后鼻出血33例分析

    80年代以后,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经鼻蝶入路切除鞍区占住手术在临床上渐趋成熟.术后鼻出血为该术式并发症之一.本科于2005年5月至2007年12月共行经鼻蝶鞍区占位切除术202例,其中发生术后鼻出血33例.经处理均取得良好疗效,本文就此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道.

    作者:檀书斌;蒋为众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彩色多普勒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98例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8例卵巢肿瘤经手术病理证实良性67例、恶性26例、彩超诊断为良性61例、恶性22例,良、恶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和84.6%.结论 联合应用经腹、经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卵巢肿瘤的良恶性判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桂新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非梗死性Q波心电图分析与鉴别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作者:王秋云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老年病人腹部手术后伤口裂开12例分析

    老年病人腹部手术后切口裂开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本文试图通过对收集的12例老年病人腹部手术后切口裂开处治进行分析,来寻求更好的预防腹部手术后切口裂开和术后切口裂开的处理方法.

    作者:方东伟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留置导尿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目的 留置导尿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无菌技术操作,技术操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治疗和康复,我们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由于尿管的型号选择不当、操作及护理技术的失误等均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痛苦或造成严重并发症,针对这些常见问题采取相应处理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 对我院2年间92例留置导尿病人的技术操作进行记录分析,总结出常见问题及特征采取适当有效的处理方法.结果 通过对留置导尿技术操作中的常见问题的分析和处理,并加强对尿管的护理及预防感染等措施,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技术操作水平和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张立英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免疫球蛋白在肝病患者血清检测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在肝病患者血清检测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按照免疫透射比浊法进行测定30例急性肝炎患者、26例慢性肝炎患者.28例肝硬化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结果 急性肝炎患者的IgM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Ig6.1g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慢性肝炎患者和肝硬化患者的IgM.IgG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g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测定人体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在肝炎及肝硬化等肝脏疾病中可以作为观察病情变化的有效指标,对于肝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彭及良;温秀明;陈亮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是治疗恶性肿瘤药物中的新品,可以有效地将治病的p53基因转入肿瘤细胞内,特异地引起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或者使肿瘤细胞处于严重冬眠状态,而对正常细胞无害.

    作者:解春文;解春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国内血站脂肪血报废状况

    目的 通过西宁地区与国内部分血站脂肪报废率的比较,探讨降低脂肪血报废率的方法及应采取的措施.方法 通过数据比较分析了西宁地区有效降低脂肪血报废率的方法.结果 2004年起通过街头微量脂肪血目测比浊方法的应用,脂肪血比上年同期有了明显下降,2006年起使用微量快速街头脂肪血定量检测方法又比目测比浊法有了明显下降.结论 微量快速街头脂肪血定量检测方法是减少脂肪血报废的有效方法,应在各级血站大力推广.

    作者:赵伟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射频消融观察与护理

    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目前射频消融的佳适应症,目前技术条件均已非常成熟,但严格对病人的观察与护理并不能忽略,护理人员要做好术中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的抢救工作准备.

    作者:赵腊梅;徐冬梅;蔡慧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医专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特点和教育方法探讨

    本文分析了医专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特点,解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有效对策,目的 在于强化有关部门的责任意识,提高医专学生的心理素质.

    作者:贾文玲;王春成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股骨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

    目的 探讨股骨髁上与髁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股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上与髁间粉碎性骨折,分析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46例中有4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26月,平均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5~11个月,平均6.5个月.本组41例随访者中,膝关节功能优21例,良13例,一般5例,差2例,优良率82.9%.结论 良好的复位,可靠的内固定,仔细的软组织修复及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是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膝关节功能的基本要求.

    作者:汤玮;王杰;徐淑一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在贫困地区医院开展鼻内窥镜手术的可能性探讨

    鼻内窥镜技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基本术式和手术原则,使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手术疗效得到了明显提高,许多经典术式也逐渐被淘汰,目前该项技术虽已在国内广泛开展,但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开展起来却困难重重.

    作者:朱才新;马德才;苏海峰;杜树珍;胡少军;罗鹏;姜凤英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X线分析

    目的 探讨食管赍门失弛缓症的X线表现及检查时的注意事项,以提高该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5例经钡餐检查和诊断以及手术治疗证实的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均有特征性X线表现,温热水能适当缓解该病的梗阻症状,与临床特点相吻合.结论 根据该病的X线表现,结合食管镜等临床检查,能对该病进行准确诊断.

    作者:过家益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致皮肤感染的236株阳性球菌及药敏结果

    目的 皮肤感染中236株革兰氏阳性球菌对6种抗生素耐药状况.方法 菌株鉴定:主要采用ATB Expression鉴定仪鉴定;药敏实验:使用K-B法.结果 236株革兰氏阳性球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首位123/236(52.1%),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占103/236(44%),链球菌属占10/236(3.9%).

    作者:张树凤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CARTO导向射频消融治疗右位心并阵发性房颤1例

    目的 探讨CARTO导向下行射频消融治疗右位心并阵发性房颤的方法.方法 1例右位心并阵发性房颤的患者,在CARTO导向下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复查近2年,未再发房颤.结论 右住心并阵发性房颤,射频治疗有一定难度.采用CARTO导向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刘裕恒;覃绍明;邓金龙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护理

    本文探讨了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疾病也是肝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

    作者:李霞;王平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作者:周丕琪;沈霖;杨艳萍;谢晶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17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的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基层医院的治疗.方法 确诊STEMI后,给予尿激酶150万U 30min内静脉点滴.结果 17例STEMI,15例治愈,2例转上级医院行补救性PCI.结论 急性STEMI患者,只要有适应症并排除禁忌症,在基层医院溶拴是安全的.

    作者:张创良 刊期: 2008年第17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