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康复治疗糖尿病膀胱(附23例报告)

陈敏

关键词:2型糖尿病, 糖尿病膀胱, 弥可保, 针刺, 康复训练
摘要:目的 观察弥可保、针刺治疗、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 23例2型糖尿病膀胱患者,给予弥可保、针刺治疗、康复训练联合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残余尿量、大尿流率、膀胱容量、大逼尿肌收缩压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均明显下降(P<0.01),但大逼尿肌收缩压、大尿流率均明显上升( P<0.01).结论 弥可保、针刺治疗、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糖尿病膀胱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中外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结合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收治的7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和西医组(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脾益肾利水方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确切,可促进腹水消退.

    作者:刘国昌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膝关节周围损伤后的护理

    目的 探讨膝关节周围损伤后膝关节功能护理的措.方法 针对膝关节周围不同的损伤程度、不同的手术方式、不同的内固定器材及不同的个体,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法. 结果 随访108例经该方法护理的膝关节周围损伤患者12~28个月,平均20个月,按HSS膝关节评分标准:优良率占92.6%. 结论 对膝关节周围损伤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有效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

    作者:吴英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COPD中西结合支持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COPD患者中西结合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3例COPD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扶正胶囊口服和静脉营养;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2周后对比疗效.结果 两组%IBW和MAMC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IBW和MAMC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西结合支持治疗,能改善COPD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

    作者:吴娟娟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输液器对临床输液安全性的影响

    静脉输液是把较大剂量的药液通过输液器具等直接进入体循环,在给患者治疗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危险性,所以输液器的材质的确定和选择就很重要.

    作者:陈燕琴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再次手术的麻醉体会

    目的 分析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再次全麻手术时麻醉插管术.方法 气管切开患者再次手术25例,麻醉方式均选择气管插管全麻.结果 24例麻醉顺利,保证了手术完成.结论 麻醉前医生要认真检查患者的气管切开情况,严格评估患者,做好充分准备,制定合理有效的麻醉麻方案,积极配合.

    作者:王玉红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新癀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新癀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型) 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治疗组36例口服新癀片每次3粒,一日三次,甲氨喋呤片7.5mg,每周一次;对照组30例双氯灭病片25mg,一日三次,甲氨喋呤片7.5mg每周一次.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沉、粘蛋白、类风湿因子的变化.疗程∶2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5%优于对照组70%,不良反应小.结论 新癀片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型)可选择的有效药物.

    作者:潘斌;张之澧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大学生乙肝疫苗接种效果追踪调查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乙型病毒性肝炎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也是影响大学生健康及学业的主要疾病之一,据报道我国高校中每年约1%~3%的学生因患肝炎而休学,因此在高校新生中实施乙肝疫苗预防接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追踪 2005级3842名大学生抗-HBS检测结果,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该项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周素兰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头痛治疗经验

    目的 从中医的观点阐述头痛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方法 引用古代经典中医文献,结合临床证候,从4个方面说明头痛的诊断治疗,并应用病例验证.结论 中医治疗头痛,方法灵活,效果良好.

    作者:郝风玲;李萍;方习红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肱骨髁间骨折术后肘关节活动受限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肱骨髁间骨折术后肘关节活动受限原因.方法 对32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术后肘关节活动受限进行观察.结果 按Casseb aum评分,7例屈肘<90°(占21%).结论 机械性阻挡,感染并骨折不愈合,肘关节周围纤维增生、软组织挛缩,异位骨化是术后肘关节活动受限的影响因素.

    作者:刘献国;刘军萍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均匀设计法优选川木香提取物提取工艺

    目的 筛选优化川木香提取物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总内酯含量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对川木香提取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采用90%乙醇为提取溶媒,回流提取2次,溶媒用量为10倍量.结论 建立的川木香提取物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吴秦西;赖先荣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剖析男性不育的常见因素

    目的 随着现代化自动化的高速发达,环境气候的变化.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现代人类的生殖能力特别是男性的生殖能力在逐渐减弱,导致男性不育的种种原因非常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特剖析几种常见因素. 方法笔者通过多年来对每一位异常患者的生活状况、工作环境以及一些不育有关的问题进行详细了解和观察来分析男性不育的原因. 结果 经过多年的了解和观察,原因很多,先天性的问题较大,后天性问题比较容易克服,只要到正规医院就诊,医疗得法,还是有机会生育的.

    作者:马素芬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浅谈亚砷酸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护理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简称MDS,是一种常见恶性造血系统疾病,以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骨髓病态造血,依赖输血和进展为急性白血病为特征.本文就亚砷酸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护理进行探讨.

    作者:赵静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8例疗效观察

    观察了1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应用疏血通注射液静滴治疗,疗程2周.结果 治疗后症状体征均取得明显疗效,提示疏血通注射液静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

    作者:陈伟娟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202例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腹腔镜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 202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日、血β-HCG转阴天数等.结果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术中出血为(21.15±12.36)mL,手术时间为(72.5±29)min.患者术后输卵管畅通及再孕情况良好.结论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切口美观,恢复快,临床疗效肯定等优点,已逐渐替代开腹手术.

    作者:田晓娜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吹喉消炎散的薄层鉴别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吹喉消炎散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层析法对吹喉消炎散中的薄荷、冰片、黄连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 试验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阴性液无干扰.结论 本试验所确定的鉴别方法稳定可靠,能较为合理地对处方中各组分进行定性检测,重复性强,可作为吹喉消炎散的薄层鉴别方法.

    作者:谭晓亮;佟玲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影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各种因素及注意事项

    首先介绍了中药注射剂的优点,然后又从药物方面、机体因素、临床应用方面阐述了影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各种因素, 使广大医务工作者对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引起重视.

    作者:陈芳;徐芳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糖尿病肾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分析

    本文探讨糖尿病肾病(DN)并发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

    作者:凌宏威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基于实习医师临床思维培养途径的探讨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不仅要求理论基础扎实,更要有过硬的实践能力.如何提高医学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合格医学人才,是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的一个永恒课题.本文结合实际,对如何培养实习医师的临床思维进行了探讨.

    作者:崔文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为评价产科护理服务效果、促进产科护理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产科住院孕产妇和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况调查与专家咨询、病历回顾、现场考核和出院产妇调查方法.结果 医院的护理技能考核合格率为100%,说明医院产科护士的护理技能均达了较高的水平.结论 确立了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准值.在确定指标值的过程中,对不同类型的指标值采用了不同的数据采集方法,并以指标的大值、小值、95%的可信区间作为参照.

    作者:杨芳 刊期: 2008年第32期

  • 调整希罗达加奥沙利铂给药时间化疗中晚期结直肠癌

    目的 探索有效的口服希罗达和静脉注射奥沙利铂(L-OHP)治疗结直肠癌的给药方案.方法 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49例,疗程第1天和第8天,L-OHP 70mg/m2静脉泵持续8:00am~8:00pm匀速泵入;希罗达总量1750mg/(m 2·d),分为总量的1/4、1/4、1/2剂量分别于每天8:00am、16:00pm和10:00pm分次口服.14d为1个疗程,每间隔21d重复同样的疗程.结果 治疗期间完全有效8.2%,部分有效57.1%,总的有效率66.3%,疾病稳定30.6%和无效率均为4.1%,控制率95.9%,中位疾病进展和中位总体生存时间分别达到8个月和26.7个月;不良反应以神经、消化道和骨髓毒性为主,多为1~2级,未出现4级毒性反应.结论 调整希罗达加奥沙利铂给药时间对中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欧阳一鸣;张勇学;龚昆梅;肖乐;凌平 刊期: 2008年第32期

中外医疗杂志

中外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