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有双
针对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我们从实验内容的安排,实验教学手段,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考核,实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化工专业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作者:李梅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目的建立高分子材料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微球中二氯甲烷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HP-5MS;柱温:50℃;进样口温度:280℃;载气为氮气;FID检测器;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测得二氯甲烷的线性范围为31.68~316.8g/mL(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86%,RSD为3.12%;检测限为0.002%;3批样品中二氯甲烷的残留量均符合要求.结论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度高,可用于微球的制备过程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监控.
作者:庞小雄;宋凤兰;杨帆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在化工生产中,往复压缩机是常用的生产机械,其故障发生率也比较高,根据经验,易发生故障的零部件有气阀、活塞环、填料函以及一些连接件的摩擦副等.往复压缩机有60%以上的故障发生在气阀上,能够及时发现气阀故障对往复压缩机故障诊断是相当重要的.
作者:安利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本文介绍了氧化诱导期测试方法,探讨了聚烯烃材料氧化诱导期的影响因素,总结出了温度、流量对其稳定性的影响规律.
作者:徐伟新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研究了以水-乙醇混合溶剂为提取剂,在微波条件下提取甘草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探讨了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固液比和微波功率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70%的乙醇,固液比为1:12,在中低档火力下微波提取120s,总黄酮得率为3.84%.
作者:廖兰;刘明言;苏桂转;容元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对利用不同碳源、氮源发酵培养得到的斑褐孔菌菌丝体和野生型斑褐孔菌的子实体进行了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以米酒为碳源进行发酵有利于斑褐孔菌菌丝体中黄酮类成分的积累,葡萄糖次之,黄酮含量分别是2.01%,1.64%.黄豆粉为氮源有利于黄酮类成分的积累,酵母浸膏,蛋白胨次之,黄酮含量分别为2.01%,1.82%,1.64%.
作者:郭豫梅;郭豫杰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本文探讨了乳胶漆流变性的影响因素,研究了高PVC乳胶漆的粘度控制,对于乳胶漆生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思晨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本文从化学史和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出发,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就自然辩证法对化学史学习的指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娜英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本文对汽车离合器的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
作者:李洪岐 刊期: 2007年第15期
介绍了水合肼精制岗位LWL450离心机的使用情况,在节能降耗,提高水合肼收得率方面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陈幸贵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简要介绍了车用乙醇汽油调合、储存以及通过工程实例说明如何确定车用乙醇汽油工艺采用双泵单鹤管双泵或多鹤管流程.
作者:朱慧萍 刊期: 2007年第15期
银纳米材料粉由于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和优良的导电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导电涂料、催化剂等领域.目前,银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很多,然而对银纳米材料的制备的探讨仍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近五年国内外银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原理进行论述.
作者:杨秋文 刊期: 2007年第15期
一直以来,在谈到生活污水处理的时候,我们大多是指居民生活污水的处理,很少提及高校生活污水的处理.本文就是基于此,以高校的生活污水处理为研究对象,进行一些分析,希望能引起我国各高校领导的重视,对高校的生活污水再利用带来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梁平 刊期: 2007年第15期
使用全自动定量浓缩仪建立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提取液的浓缩方法,通过相关试验确立了浓缩条件,使有机氯农药的加标回收率在两次浓缩过程中分别处于82.6%~105.3%和90.6%~103-1%之间,同时完成溶剂转换工作,为土壤有机氯农药分析中的样品浓缩问题建立了一套自动化程度高,加标回收率高,人为干扰因素小的解决方案.
作者:曹云;王琳;董铮;曹旭静;梅雯 刊期: 2007年第15期
电流变液是一种纳米至微米尺寸的介电粒子分散在绝缘油中组成的一种新型智能材料,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其流变特性可以发生快速、显著、可逆的变化.本文介绍了电流变液的特性、材料研究进展及应用状况.
作者:宋卫锋;邹焕东 刊期: 2007年第15期
近年来,世界150多个厂家年产乙氧基化物200万t,估计在以后的几年里,其年产量将以4~5倍的速率增长.在我国,乙氧基化物也逐渐受到用户的青睐,乙氧基化生产的聚醚越来越受到关注.所以对乙氧基化的反应进行研究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的观点来看都很有必要.
作者:庞楠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本文简要介绍了水杨酸及水杨酸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作者:杨冰 刊期: 2007年第15期
为了简化压力容器设计过程中开孔补强的繁复计算过程,通过推导得出开孔补强简便计算公式,从而提高了压力容器设计效率.
作者:朱智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本论文采用一次煅烧法,研究了以贝壳为钙源制备柠檬酸钙的工艺条件.通过综合利用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对影响反应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制备柠檬酸钙的佳条件是:1g煅烧后的贝壳粉加10mL水,用2mol/L的柠檬酸15mL在70℃条件下中和反应,制得柠檬酸钙的产率为73.36%,纯度为93.8%.
作者:罗威;许为 刊期: 2007年第15期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中专校<化工机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措施,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有较大帮助.
作者:喻长军 刊期: 200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