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国红
目的:评估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硬-腰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孕37~41周,单胎头位,头盆相称,无妊娠合并症,有阴道试产条件,年龄20~35周岁,初产妇100例为镇痛组.同等条件产妇100例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年龄孕周,文化程度无统计学意义,记录镇痛效果(VAS)神经阻滞评分、满意度评分,产程,分娩方式,缩宫素的使用,新生儿评分不良反应.结果:镇痛组产妇70% 0级,30% 1级,对照组产妇80% 3级,20% 2级,对照第一产程长于镇痛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镇痛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低,缩宫素使用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评分,产后尿潴流等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硬-腰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是一项安全有效的镇痛的措施.
作者:闫四方;许慧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600例孕12~42周妇女进行产前超声诊断,经超声诊断发现并引产或分娩后证实的125例胎儿畸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125例畸形胎儿中,神经系统畸形30例,颜面部畸形15例,心脏畸形20例,消化系统畸形18例,泌尿系统畸形14例,骨骼系统畸形7例,呼吸系统畸形5例,其他畸形16例.结论:超声检查胎儿畸形简便易行,可明确临床诊断,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对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崔海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卧床预防褥疮的有效护理措施,并寻找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例卧床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预防褥疮,对10例不同原因所致的溃疡期褥疮,进行褥疮护理和采用克林霉素治疗.结果:针对性护理有效降低了卧床患者褥疮的发生,采用褥疮护理和克林霉素治疗溃疡期褥疮10例,痊愈7例,3例好转后自动出院,总有效率100%.结论:正确有效的护理减少卧床患者褥疮的发生,采用克林霉素治疗溃疡期褥疮方法简便,疗效显著,提高了褥疮的治愈率.
作者:田燕;杨晓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胰岛素是广泛适用于糖尿病治疗药物,1型糖尿病一经诊断即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2型糖尿病随着病程的进展,在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时很多患者需要起始并持续胰岛素治疗,美国的1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27%的患者需要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由此可以看到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中越来越普遍,胰岛素注射技术会影响胰岛素注射剂量的准确性及胰岛素作用的发挥,从而影响血糖控制情况.
作者:游正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2011年3月在我院护理部的要求和指导下,我科在病房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由原来的92%上升到97%以上.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作者:方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与药物治疗相辅相成,皆为帮助患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周期长,并伴有多种并发症,很难达到根治目标,加之除患者个人因素外,受家庭和社会等诸多因素影响,心理问题十分复杂,这就需要每个医护工作者双管齐下,在做好药物治疗的同时,更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使其克服绝望和消极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以达到佳治疗效果.本文仅就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罗险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老年肺结核患者由于年老体弱加之结核毒性症状导致机体营养代谢失衡和抵抗力、修复功能下降,影响疾病的治疗恢复,因此,需要高度重视老年患者的生活关怀与营养饮食的护理.
作者:王丽芳;窦瑞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报告1例鲁米那致手术后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患者,男,63岁,因行泌尿系手术,术前应用鲁米那肌肉注射,引起药疹.皮科情况:躯干、四肢见圆形、椭圆形,水肿性暗紫红色斑疹,其上大小不等松弛性水疱、大疱,尼氏征(+).约占体表面积的80%.既往: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中西药配合治疗短期达临床治愈.
作者:张晓琳;冯志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淋巴瘤患者采用R-CHOP方案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收治艾滋病合并淋巴瘤患者23例,回顾性分析临床护理资料.结果:经1年观察治疗,完成疗程18例,放弃2例,死亡3例.结论:给予艾滋病合并淋巴瘤患者心理护理,化疗的护理,教育患者配合治疗,顺利完成化疗,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作者:宋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石决明散加减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病毒性角膜炎患者115例,应用石决明散加减治疗.结果:115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石决明散加减法进行治疗,有效10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90.43%.结论:石决明散加减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疗效确切,价格便宜,复发率低.
作者:申德昂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腕关节面2~3cm内的松质骨骨骨折.临床上常分为Colles骨折、Smith骨折、Barton骨折.以Colles骨折常见,占前臂骨折的75%,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明显多于男性[1].2009年8月~2011年8月收治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61例,均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黄月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本文报告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原发性腹腔妊娠1例,探讨诊断与治疗.病历资料患者,女,31岁,已婚.因不规则阴道流血3+天,下腹痛1+天加重6小时,2012年5月30日14:40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周期5~7天/28~30天,经量中等,痛经(-).lmp:2012年4月20日,月经量同以往经量.5月21日出现阴道流血,量少,色暗红,无腹痛.5月23日起自觉下腹坠痛,肝门坠胀感偶有.
作者:李蕾蕾;刘照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妊娠合并心脏病,可危及母婴安全,并且是流产,早产,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随着妊娠的进展,子宫逐渐增大,胎盘循环建立,母体代谢率增高,内分泌系统发生许多变化,导致母体对氧及循环血液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在血容量、血液动力学等方面将发生一系列变化.
作者:琼咏拉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循证饮食护理对胃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收治胃肠内营养支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一般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的体重,并将比较胃肠内营养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体重变化更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将循证医师护理干预应用到胃肠内营养患者中,效果比较好.
作者:布合力其木·阿吾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化痰燥湿、活血益气类中药配伍治疗老年眩晕症的疗效.方法:依据老年眩晕症的表现,辨证为痰浊中阻,兼有化火,且以头晕、目眩,头重脚轻,口苦或有心烦,纳差、胃脘痞满,便秘或大便干、大都数日1次,舌质红,苔白腻,脉滑为主症.采用平胃散合大黄甘草汤加味(厚朴12g,白术20g,天麻15g,大黄10g,丹参20g,甘草12g,苍术10g,陈皮12g,钩藤15g)治疗.结果:临床显效40例,有效2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结论:平胃散合大黄甘草汤加味治疗多种眩晕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金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通过近几年临床工作经验,在一些药材市场、药店等地发现了一些药材存在掺杂、掺假、染色等现象,一些中药材市场药材品质良莠不齐,在没有专业鉴别手段的情况下,为了杜绝假冒、质次的药材流入医疗活动,把自己的一些鉴别经验与大家探讨,以提高我们的药材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王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陈旧性孟氏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尺骨斜形截骨延长以及周围组织紧缩缝合.结果:60例手术患儿,随访时间4年,优良率未9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尺骨斜形截骨延长以及周围组织紧缩缝合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方法简单,疗效好.
作者:袁佃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使得内镜诊疗患者不断增多,每天行电子胃镜检查及治疗达数十例.为预防院内交叉感染,减轻护士工作负荷,提高工作效率,2008年起用一次性小方巾替代弯盘在胃镜诊疗中应用至今4万多人次,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琼惠;黄玉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联合神经节苷脂(GM1)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中重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GM1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GM1联合高压氧治疗,10~14天1疗程,分别在治疗前、第7、14、28天进行行为神经测定(NBNA).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总有效率82.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4、28天NBN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NBNA评分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t14=2.88,P14<0.01;t28=5.83,P28<0.01).结论:HBO联合GM1治疗中重度HIE疗效显著,能促进临床症状缓解,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马锦敏;张晓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儿童体内钙、铁、锌元素的含量,更好地进行儿童营养指导.方法:健康体检儿童578例,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钙、铁、锌等8种微量元素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微量元素缺乏前3位的是锌缺乏17.65%,铁缺乏15.4%,钙缺乏14.71%.结论:婴幼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对锌、铁、钙的需求相对较大,易缺乏.建议加大宣传力度,调整饮食结构,重视儿童健康发育,定期健康体检,争取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梁敏;边俊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