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物不良反应致性功能紊乱临床分析

张贵勇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 性功能紊乱, 阴道干涩, 生理功能, 女性, 临床, 性行为, 性生活, 性高潮, 大剂量, 知识, 症状, 障碍, 阳痿, 疼痛, 男性, 患者
摘要:性功能是人类生理功能的重要一部分.所谓性功能紊乱,是指某些原因致使性功能或性行为亢进或减退及障碍而不能正常的进行性生活,男性指不能勃起,早泻,阳痿等症状,女性则对性没需求,不能达到性高潮,阴道干涩疼痛.在临床中,有不少患者是由于长期或大剂量服用某些药物而致男、女性功能紊乱的.因此全面了解这方面知识至关重要.现择期主要在临床中能引起性功能紊乱的药物分述如下.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相关文献
  • 透析患者长期导管护理体会

    安全稳定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基本保证,随着血液透析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妥善保护血液透析通路至关重要[1].2009年9月~2011年8月对2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长期颈内静脉置管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体位引流佐治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观察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由于婴幼儿呼吸系统特殊的解剖特点,不能及时将痰液咳出,常导致病程延长,甚至可能发生二重感染、并发症等.采用体位引流佐治支气管肺炎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敏;王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003~2011年围产儿死亡分析及干预措施

    围产儿死亡率是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反映围产保健水平的主要指标.因此,围产保健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为了解和掌握我区的围产儿死亡情况及影响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从而明确围产儿保健的重点,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对2003~2011年229例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导致死亡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阮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站消毒效果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血站消毒效果及消毒质量现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取现场调查及采样检测,对血站消毒管理及消毒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采血环境及成分分离环境空气质量总合格率96.6%;物体表面总合格率97.0%;手指总合格率100%.结论:血站消毒质量存在一定问题,应加强监管,提高消毒质量.

    作者:李红云;范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葫芦茶治疗婴儿脓疱疮50例观察

    婴儿脓疱疮好发在室温过高,包裹过紧,卫生条件较差的情况,好发皮肤皱褶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感染,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也可以为混合感染.2006年6月~2012年6月使用葫芦茶洗浴联合外涂2%莫匹罗星治疗婴儿脓疱疮患儿5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小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介入化疗及全身静脉化疗在宫颈癌术前治疗中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及全身静脉化疗不同疗效.方法:将131例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术前介入化疗(70例)或全身静脉化疗(61例).介入化疗组采用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包括顺铂40mg、表柔比星40mg、氟尿嘧啶1000mg;间隔2~3周后行宫颈癌根治术.全身静脉化疗组选用方案为PF方案,具体药物:氟尿嘧啶1000mg/m2化疗第1~4天,顺铂70mg/m2化疗第1天,治疗后间歇3~4周行宫颈癌根治术.评价两组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均明显有效,术前介入化疗组及全身静脉化疗组临床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90%及80.4%,差异有显著性(x2=4.545,P<0.05).术前介入化疗组比全身静脉化疗组肿瘤退缩明显(x2=5.166,P<0.05),术前介入组术后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全身化疗组(x2=6.431,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前行介入化疗和全身静脉化疗均有较好疗效;但介入化疗效果优于于全身静脉化疗,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全身静脉化疗,是一种可行、有效的宫颈癌辅助治疗手段.

    作者:焦蓉;陈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音乐疗法及放松指导对人流术患者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放松指导对人流术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人流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常规护理和音乐疗法及放松指导.两组均采用通用的视觉模拟评分于手术后即刻及术后30分钟进行疼痛评分.结果:干预组在两个时段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流术中予以音乐疗法及放松指导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作者:王红桂;陈惠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加强护理管理,预防院内感染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感染在医院管理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加强医院护理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预防感染的护理目标是严格护理操作各个环节管理,防止感染发生及扩散.采取的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作者:方秀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细节管理在ICU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细节管理在ICU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细节管理运用到日常护理工作中.结果:经过细节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结论:细节管理在ICU病房护理管理中,非常重要,提高ICU护理质量,增进护患之间的关系,减少纠纷.

    作者:张艳玲;白雪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患者60例,均口服参松养心胶囊,3~4粒/次,3次/日,疗程4周.服药期间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影响心率的药物.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心率及室性早搏的变化,并观察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患者平均心率无明显下降,室性早搏显著减少,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可以显著改善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室性早搏,且不减慢心率.

    作者:孙磊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磷酸肌酸钠对感染性腹泻心肌损害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对感染性腹泻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将82例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维生素C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结果:两组治疗后LDH、CK-MB、cTnI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对感染性腹泻引起的心肌损害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闫瑞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产科护士创新型护理安全意识的培养

    产科护理工作是一项为人类繁育下一代保驾护航的服务性工作,临床实践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突与困惑.由于产科服务对象是女性,并且在护理中存在许多不安全隐患.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产科护士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产科护理人员为孕产妇提供相对安全的医疗技术服务,还要能提供温馨的心理护理服务.现就产科护理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的对策.

    作者:张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严重交通伤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全球每天有3000多人死于道路交通伤害.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目前的道路交通伤害死亡数居世界第1位.交通伤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大问题,在交通伤急救方面,国内创建多种院前急救模式和三环理论.使院前急救、急诊科救治和ICU救治环环相扣,连成一体.从而提高了救治效果.抢救交通伤患者30例,现将抢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磁共振对急性髌骨脱位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MRI对急性髌骨脱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急性髌骨脱位患者的MRI资料.结果:股骨外髁前侧面和髌骨内下关节面骨髓水肿的出现率均96%;39%可见髌骨内后缘骨软骨骨折.100%出现关节积液,包括关节积血5例,关节脂血症2例.结论:急性髌骨外侧脱位的MRI表现取决于其特定的损伤机制,股骨外髁前侧面和髌骨内下关节面同时出现的骨髓水肿、髌骨内后缘的骨软骨骨折、髌骨内侧支持带异常为常见而又具有特征的MRI征象.

    作者:穆耀强;王佳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

    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人们心理压力逐渐的加大,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多,国外文献报道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高达75%[1].产后抑郁症是产妇分娩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是产后妇女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它可以直接影响产妇身体的恢复、乳汁的分泌及授乳;还可以受症状影响情绪低落,焦虑,精力体力下降,伴随各方面能力下降,往往不能很好地照顾新生儿,可能影响新生儿心理和生理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影响家庭关系的和睦相处导致家庭的破裂.因此,应早期识别,积极治疗,避免不良的后果发生.对产后抑郁症的产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其做好适应性调整,恢复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是做好孕婴保健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产后抑郁症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爱梅;周积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应用分析156例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156例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结果:胶囊内镜显示病变134例(85.9%),其中小肠恶性间质瘤1例,小肠蛔虫6例,小肠钩虫3例,回肠寄生虫1例,小肠息肉12例,小肠溃疡11例,十二指肠息肉4例,慢性胃炎20例,1例结肠发现出血,经结肠镜检查病检证实为结肠癌,7例无阳性发现.结论:OMOM胶囊内镜对胃及小肠病变检查率高,安全性好,可作为诊断小肠疾病的首选,对胃及大肠病变也有一定诊断价值.

    作者:吕宝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概述

    目的:结合几种中药材指纹图谱研究简要介绍中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技术与方法.方法:从中药指纹图谱获取的色谱条件,供试品制备方法及评价研究等3个方面进行阐述.结果:中药指纹图谱技术正在不断的完善,逐步向高级阶段发展.结论:建立完备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为中药走向国际市场、推进中药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原慧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一次性小方巾替代弯盘在胃镜诊疗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使得内镜诊疗患者不断增多,每天行电子胃镜检查及治疗达数十例.为预防院内交叉感染,减轻护士工作负荷,提高工作效率,2008年起用一次性小方巾替代弯盘在胃镜诊疗中应用至今4万多人次,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琼惠;黄玉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癫痫持续状态的急救护理体会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是指一次性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连续多次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或神经功能未恢复至通常水平,长时间(>30分钟)发作不及时治疗,可因高热、循环衰竭或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致残致死率极高[1].临床常见类型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即使积极抢救,病死率仍有3.6%.对2007~2011年收治癫痫持续状态患者15例,对治疗护理进行回顾分析,从速控制发作和精心护理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收治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50例,除给予退热、止咳、祛痰治疗均给相似治疗方案外,两组均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针,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疗程随患者病情分别在7~10天,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符合其病理机制,从合理用药上看,对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减少对敏感细菌的耐药均有很好的作用.

    作者:卢春玲;禹彩霞;常双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杂志

主管: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