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抚触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0例疗效分析

杨蕴

关键词: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抚触, 高压氧治疗,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讨早期抚触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和观察组(n=15),对照组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抚触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采用抚触和高压氧联合治疗,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供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有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注射室静脉输液患者120例的护理干预方法探讨

    目的 探究门诊注射室静脉输液患者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在我院门诊行注射室静脉输液的12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方案,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一段时间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穿刺首次成功率,对于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医疗差错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门诊注射室静脉输液的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明显提高了门诊输液整体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程度,同时也提升了使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朱晓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加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对孕妇应用加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近年来收治接受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中期妊娠引产孕妇300例,根据米非司酮剂量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米非司酮给予剂量为50mg,观察组患者米非司酮给予剂量为75mg.每组各有患者150例.对比2组孕妇引产效果和各项分娩指标.结果 观察组孕妇引产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孕妇引产总有效率为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宫缩发动时间、产程以及产时产后出血情况等相对于对照组孕妇均更具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期妊娠孕妇应用加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方案进行引产,其引产效果相对于应用常规剂量引产孕妇无明显差异,但加量配伍方案可以让孕妇分娩过程更顺利,减少产时产后出血量,对保障孕妇身体健康更具意义,值得临床重视与推广.

    作者:何国梁;李西营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应用小腿带血管蒂皮瓣修复足跟后区皮肤缺损

    目的 探讨应用小腿带蒂皮瓣修复足跟后区皮肤等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方法.方法 自2009年1月至2014年10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外踝上穿支皮瓣及腓动脉皮瓣等小腿带蒂皮瓣修复足跟后区皮肤等软组织缺损17例,术后指导患者早期进行足部功能锻炼,定期随访,于术后12个月按Glickman-Mackinnon方法和Maryland评分标准评定足跟功能.结果 17例修复足跟后区创面的皮瓣全部成活,对17例患者均进行了3个月~1.5年的术后随访,修复足跟的外观比较满意,按Glickman-Mackinnon方法评价,皮瓣感觉恢复:S1级3块,S2级10块,S3级4块.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综合评价足跟的功能:优9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2.3%.结论 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等小腿带蒂皮瓣修复足跟后区皮肤等软组织缺损,供区组织损伤较小,手术操作相对简单,皮瓣成活率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建辉;庞士亮;李京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中西结合配伍微波治疗仪对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观察中西药配伍联合微波疗法对于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CP患者随机性平均分配至中西微波组与微波组中进行分组研究,微波组患者接受微波治疗,而中西微波组则行微波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西药配伍治疗.结果 与微波组相比,疗程结束后中西微波组的治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 西医抗生素配伍服用结合微波疗法集合了微波治疗、中西医治疗CP的优势,因此该种治疗方案与单纯微波治疗的方式相比具疗效更佳,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罗少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急性肠梗阻采用中医治疗的体会

    目的 对急性肠梗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我院对收治的肠梗阻病人为对象进行治疗.结果 一般注药后2小时,病人肠鸣音活跃,病人的恶心呕吐症状减轻或消失腹疼减轻,第三煎汤500ml保留灌肠30min后病人有排气排便,说明病人梗阻以缓解.结论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采用中西医结合的非手术治疗肠梗阻要根据不同类型的病例,采用不同的方法.

    作者:宋学亮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彩色超声检查对下肢动脉疾病诊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检查对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9例怀疑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的彩色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49例怀疑下肢动脉疾病患者通过彩色超声检查发现下肢动脉正常5例,单纯动脉硬化6例,动脉硬化伴多发斑块形成25例,动脉硬化伴局限性狭窄约50%~70%的病例4例,动脉硬化伴局限性狭窄≥70%的病例 3例,大动脉炎3例,动脉闭塞1例,动静脉漏1例,动脉瘤1例.结论彩色超声检查可作为下肢动脉疾病的一种首选检查方法,可为其诊断提供重要的医学信息.

    作者:张晓静;薄菱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探讨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对眼外伤患儿预后的影响

    目的 对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应用于眼外伤患儿的预后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收集我科室的眼外伤患儿共76例进行研究,并把他们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人给予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对照组则给予通常的护理措施.结果 实验组病人的配合能力,恐惧程度及康复效果大大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 对于眼外伤的病人采取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孙宇妍;魏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麻仁丸和乳果糖在治疗假体隆乳术后便秘短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麻仁丸和乳果糖在治疗假体隆乳术后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行假体隆乳术后的便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组各50例.三组均实施整形外科术后常规护理,治疗1组患者术后第一日开始每日予麻仁丸6g早晚各1次口服进行治疗.治疗2组患者术后第一日开始每日予乳果糖20ml早晚各1次口服.比较三组患者的粪便形状、排便困难、腹胀和排便不尽感情况的差异.结果 治疗1组和治疗2组患者的排便困难、腹胀和排便不尽感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情况相差不大.结论 采用麻仁丸和乳果糖治疗假体隆乳术后便秘患者疗效不佳.

    作者:代燕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浅谈如何细化优质护理服务的经验

    一个医院的全部医院文化的传播都是凭借优质的护理服务来完成的.它是医院文化品牌宣传中的形象标志.优质的护理服务可以让病人体会到一种独特的满足.本文就如何搞好细化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探索.

    作者:郭艳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清热化痰、熄风通络法结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在现代医学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清热化痰、熄风通络中药结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在应用激素、扩血管药等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弥可保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化痰、熄风通络中药结合推拿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为6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肌电图比较,2组治疗后肌电图潜伏期波幅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清热化痰、熄风通络法结合推拿联合西医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可以改善面瘫症状,改善肌电图的病理变化.

    作者:张玉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早期抚触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0例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早期抚触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5)和观察组(n=15),对照组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抚触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采用抚触和高压氧联合治疗,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供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有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

    作者:杨蕴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

    目的 评价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8年7月至2013年12月实施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32例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25例,好转5例,未愈2例.结论 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具备操作简单,创伤较小,复位佳,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作者:张冬喜;苗晖;张国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细胞病理学刮片在皮肤和粘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细胞病理学刮片在皮肤和粘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之间进入我院的皮肤和粘膜病变患者249例,对皮肤和粘膜病变患者的皮肤和粘膜进行刮片检查,其中有159例获得组织病理学核对.结果 诊断良性病变的特异性为97.3%,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93.7%,诊断的总准确率为94.1%.结论 细胞病理学刮片在皮肤和粘膜病中诊断准确较高,应用范围也比较广,安全性也很高,值得临床诊断推广.

    作者:王和建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分级护理管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效果探析

    目的 讨论分析分级护理管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为80例2013年度ICU未实施分层护理管理的患者,观察组为80例2014年度实施分层护理管理的患者,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技术考核、护理管理质量、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 护士在对ICU重症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护士分级管理模式对于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有明显效果,可以使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素玲;刘维丽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胃癌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胃癌患者采取优质综合护理措施,研究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在围手术期间,通过对前后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仅采取日常护理措施,而后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综合护理,因采取措施不同,故将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与愈后进行比较.分析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经对比研究,因患者被随机采取不同措施,而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较明显(P<0.05)具有临床研究价值.结论 在围手术期间,实验组对胃癌患者行优质综合护理,可大大的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护理人员技术的提高,加快痊愈的速度.

    作者:丁巧红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体检中心全程优质服务的做法与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在体检中心中应用全程优质服务的具体操作内容及应用效果.方法 对本体检中心应用全程优质服务前后的两个时间段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全程优质服务的可操作性及应用价值.结果 相对于实施全程优质服务前,全程优质服务实施后个体体检和集体体检的同比增长率均更具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机抽取两个时间段各50例接受体检对象进行服务满意率调查,实施后体检对象对服务内容满意程度为100%,明显优于实施前体检对象满意率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优质服务为近年来提出的新型服务理念,分为院前服务、体检中服务和体检后服务几个阶段,不但可提升人们对体检的接受程度,且体检对象对服务内容的满意率也显著提高,更有利于满足人们健康服务需求,对体检对象与体检中心而言均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普及推广.

    作者:曾乐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颅骨骨膜修补硬脑膜缺损98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颅骨骨膜修补硬脑膜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硬脑膜缺损患者98例进行自体颅骨骨膜治疗,对其术后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98例患者中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交通性脑积水、硬膜下积液和癫痫等并发症的概率都极低.手术中及愈后的情况都良好,令人满意.结论 自体颅骨骨膜修补硬脑膜缺损手术安全,患者手术后恢复的情况良好,并发症少并且不会发生排斥反应,自体颅骨骨膜是一种很好地脑膜修补材料,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祁海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电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127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电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探讨电针刺的作用机理.方法 127例均为依从性好的入选病例,取穴:天枢、大横、大巨、腹结、中脘、下脘等,采用电针刺,每日一次,连续治疗30天后统计疗效.结果 显效:体重指数下降3个以上,共12例,占9.4%;有效:体重指数下降0.5~3个,共76例,占59.8%.;无效:体重指数下降小于0.5,共39例,占30.7%.总有效率68.4%.结论 电针刺减肥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减少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没有副作用,手法简单,易于操作.

    作者:赵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PICC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临床对肿瘤化疗患者实施PICC置管配合护理的价值.方法 将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到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54例肿瘤患者纳入研究,同时与其PICC置管和护理资料相结合,进行综合性回顾与研究.结果 本组54例肿瘤患者中,有52例一次性完成穿刺,穿刺成功率是96.3%(52/54).置管时间5~30周,平均是(21.2±3.8)周.置管期间发生不良症状者6例,包括穿刺点出血、静脉炎和导管堵塞各有3例、2例和1例,总发生率是11.1%(6/54).结论 对肿瘤化疗患者实施PICC置管,同时配合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不但便于维护与操作,且能够延长置管时间,避免不良症状发生,值得加强普及.

    作者:王媛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老年脑梗死后遗症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究脑梗死后遗症老年患者心理状态,针对性制定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近年来收治年龄在60岁以上脑梗死后遗症老年患者100例,对其心理状态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此类患者心理特点.结果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心理相对于其它疾病患者有一定偏差,常见心理表现有焦虑、抑郁以及偏执;经药物治疗以及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症状自评量表有明显改善,相对于治疗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其它类型疾病患者,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情况发生剧烈变化,在对症治疗基础上需要重视其心理状况,采取综合护理方式改善其心理状况,保障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思雯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