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评价

周瑞萍

关键词:慢性胃炎, 护理, 患者满意度
摘要:目的 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措施.对比分析所选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相关护理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胃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提升护理效果,还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托特罗定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中运用托特罗定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64例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纳入研究,通过随机对照法将患者等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选择非那雄胺口服,观察组32例实施托特罗定片治疗,研究两组对象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实施治疗后的临床总疗效是96.88%,相比对照组的81.25%明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OABSS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 Qmax指标值明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症状方面,两组发生率相当,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实施托特罗定片救治,可有效促进患者症状恢复,疗效更加安全、理想,适合加强推广.

    作者:赵文永;刘志昱;何风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对病理性近视黄斑裂孔进行诊断及分析

    目的 探究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对病理性近视黄斑裂孔的诊断意义.方法 抽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32例(36眼)病理性近视黄斑裂孔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OCT检查,观察并记录黄斑裂孔的形态学特征.结果 经常规眼底检查,33患眼后根部出现不同程度的脉络膜萎缩灶;经PCT检查,所有患眼均为III~IV期黄斑裂孔,III期黄斑裂孔4例5眼,10例11眼出现后巩膜葡萄肿,4例4眼伴随视网膜脱落.结论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对病理性近视黄斑裂孔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红振;努尔艳依布拉西;吴亚明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术后观察及功能锻炼

    目的 探究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术后观察及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科室收治的14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患者术后观察及功能锻炼,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后的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开展术后观察及功能锻炼,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

    作者:尹玉梅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浅谈新形势下医院文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院是一个集患者的诊治、住院护理、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科学研究、公共卫生管理等多项职能为一体的重要机构,在医院执行以上职能的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记录资料、各项检查结果、考核材料、临床试验记录和各项管理规定等重要的文字性资料(简称医院文档).为保证医院各项的日常职能工作能够得以顺利开展,各种文档的收集、储存和回收工作的重要性也显而易见,我国目前正处于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重要阶段,在此新形势下,如何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手段纠正医院文档管理中的缺陷,使相关文档和资料的安全性、文档管理的规范性得以保证是新时期医院管理中的重要要求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医院文档管理在文档的归档、保存、归类及记录中存在的代表性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作者:韩晓怡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自拟清热解毒利咽方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咽炎36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和分析自拟清热解毒利咽方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咽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份到2014年12月份接收的慢性咽炎患者36例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自拟清热解毒利咽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36例中,痊愈5例,好转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0.56%.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自拟清热解毒利咽反联合穴位贴敷对慢性咽炎进行治疗,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值得普及.

    作者:吴向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我院门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 观察和分析我院门诊头孢类抗菌素应用过程中的不合理情况,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的门诊西药房的12688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头孢菌素类抗菌素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在妇科、五官科、内科、外科、儿科、急诊科、中医科、口腔科及疼痛科等科室中都有应用,其中儿科(50.39%)和五官科(54.71%)应用的第2代头孢菌素多,超出了卫生部制定的标准(50%).这表明我院门诊部儿科和五官科在使用第2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了滥用的现象.结论 我院儿科和五官科门诊处方中对第2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的使用率相对较高,存在滥用现象,因此医院应进一步规范临床医师对头孢菌素抗菌素药物的使用.

    作者:李璟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头孢米诺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运用头孢米诺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64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纳入研究,通过随机对照法将病例等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选择头孢他啶用药,观察组32例实施头孢米诺治疗,对两组对象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实施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3.75%,与对照组的87.50%较接近,不具统计学意义(χ2=0.184,P>0.05).在治疗安全性上,两组均有对象出现毒副反应,但发生率比较相当,不具统计学意义(χ2=0.267,P>0.05).结论 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头孢米诺救治,疗效理想,且安全性佳,适合临床加强推广.

    作者:张国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针灸与康复医学结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针灸与康复医学结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中风偏瘫患者67例,随机分组.单纯组患者接受针灸治疗,联合组在针灸治疗基础上接受康复医学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与康复医学结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确切,其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明姬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微生物血培养标准化操作对检验结果可靠性的分析

    目的 分析讨论微生物血培养标准化操作对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每组标本采集例数为24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标本采集,实验组按采取措施后方法对标本进行采集.结果 实验组的标本污染发生率为1.25%,显著低于对照组标本污染率7.50%,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规范微生物血培养标准化操作,可以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作者:蒋可乾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细致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人应用细致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在我院接受治疗186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施行常规护理前提下加以细致护理.结果 对照组临床护理效果差于实验组,对比发现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让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细致护理,可取得良好疗效,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在临床上有推广价值.

    作者:窦天秀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关节松动术联合超短波、中频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关节松动术、超短波、中频综合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6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关节松动术、超短波、中频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中医推拿、针灸进行治疗.治疗前后两组均用高岸肩关节功能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肩关节活动度和疼痛进行评定.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的肩关节活动和疼痛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松动术联合超短波、中频对肩周炎的治疗有更优良的治疗效果.

    作者:肖康宝;王雪妮;朱运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5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肺疾病的护理心得.方法 收集在我院接受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53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6例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对照组27例患者实行普通护理,对比两组病人护理使用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等指标(P<0.05).结论 让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接受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改善病人肺功能,提升病人生活质量,使用效果明显.

    作者:门垚;李雅文;路新明;闫慧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实施动态心电图诊断怀疑有心脏病的5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24h动态心电图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发生率.结果 50例患者中,检测出冠心病19例,占38.00%,高血压患者10例,占20.00%,糖尿病11例,占22.00%,其他疾病或病因不明患者10例,占20.00%.心电图诊断后,正常患者10例,占20.00%,有40例患者出现一种或并发两种以上心律失常,占80.00%.结论 对于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方式,可以弥补常规心电图记录时间短的问题,并且还可以记录患者24h中出现缺血型ST段压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等,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方式.

    作者:李秀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龙柴方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和分析龙柴方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接收的慢性乙肝患者6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增加龙柴方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效果比较上,实验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肝功能指标比较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HBeAg转阴率以及HBV-DNA转阴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龙柴方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普及.

    作者:王宏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思密达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护理观察

    目的 对思密达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护理观察进行研究.方法 收集我科室的小儿秋季腹泻病人共120例进行研究,并把他们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人给予思密达保留灌肠,对照组则给予通常的护理措施,然后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大大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 对于小儿秋季腹泻采取思密达灌肠,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为推广.

    作者:梁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全科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全科护理在社区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社区2014年度给予全科护理后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满意程度并与2013年度未实施全科护理的患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014年度社区患者经过全科护理后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高,经比较结果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 在社区护理的工作过程中开展全科护理后有效提高了社区的整体效益,受到了患者的广泛好评.

    作者:李晓云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肝脂消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效果观察(附72例报告)

    目的 探究和分析肝脂消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4年10月份接收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72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实验组给予脂肝消胶囊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ALT、AST以及TG水平改善比较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 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肝脂消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普及.

    作者:卜亚洲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下肢骨科手术常用麻醉方法的比较探析

    目的 观察和比较下肢骨科手术常用麻醉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施行下肢骨科手术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40例.A组患者给予布比卡因腰麻,B组患者给予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C组患者给予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和比较3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镇痛和肌松质量、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B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高于A组和C组患者,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3种麻醉方式在下肢骨科手术中均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要合理进行选择.

    作者:任永斌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常规生化检验室内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常规生化检验室内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至2014年间共6次参加各市区的室间质量评价结果.结果 本次研究中各个项目的PT评分情况均具有随着年份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结论 影响常规生化检验室内质量控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纠正,以确保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张凯鑫 刊期: 2015年第22期

  • 彝族医药发展近况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彝族民族医药开始逐渐受到重视,在理论研究、实验室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都有了很大进展.特别是近年来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都开发出了不少基于彝族民族医药的新药.而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以前一直都是采用传统的,单一的医药,即祖辈累积的医药经验.但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各类新型疾病的产生,传统的彝族医药水平以显得落后.近年来,彝汉医药交流日益增多,彝医善于吸收汉医的营养,逐渐摆脱过去单方单药,只凭经验的传统格局,使彝医药有了突破性发展,为彝族医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纪光权 刊期: 2015年第22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