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贞
目的 观察社区全科医生在高血压综合防治措施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间社区中的400例中老年人群进行研究,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均包含有140例非高血压和60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不施行任何干预,研究组患者安排社区全科医生施行一系列的高血压病防治措施.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高血压防治情况.结果 经过干预后,研究组中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血压患者,(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中非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安排社区全科医生进行高血压病综合防治措施对于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金玉杰 刊期: 2015年第22期
肝癌在肝脏肿瘤中占首位,对于肝癌的高危人群不经常做相关的体检,以肝癌肿瘤破裂导致急腹症的病例也时有发生,我院在今年收到一例并且成功实施了手术,报告如下.
作者:张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预见性管理在手术科室高值耗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比分析我院手术科室在2013年实施高值耗材预见性管理前后各一年间的收费准确率情况.结果 在未实施预见性管理的2012年间共计出现了26次收费错误情况,包括10例错收费和16次漏收费,收费正确率为94.8%,在实施预见性管理的2013年间共计出现了8次收费错误情况,包括2例错收费和6次漏收费,收费正确率为98.4%,实施预见性管理后,错收费和漏收费现象明显减少(P<0.05).结论 预见性管理在手术科室高值耗材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提高收费的准确率.
作者:阎励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脏黏液瘤的诊断特点.方法 从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脏黏液瘤患者中随机选取22例作为探究对象,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发病年龄与性别特点:本组22例患者中,男8例,占36.36%,女14例占63.64%,男性患者明显少于女性,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心脏黏液瘤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年龄为15~68岁,其中在50岁以下的患者有15例,占68.18%,在50岁以上的患者有7例,占31.82%,在50岁以上的患者明显低于50岁以下的患者,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脏黏液瘤患者,仔细询问患者病史,结合血生化检查以及相关物理检查,可以提高其诊断率.
作者:刘慧林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对采取射频消融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病患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措施的意义.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采取射频消融治疗的1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病患,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对观察组病患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病患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病患的抑郁、焦虑程度及疼痛程度,观察组病患明显比对照组病患低,而比较病患满意程度及舒适度,观察组病患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 对射频消融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患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大大减轻了病患的抑郁、焦虑程度及疼痛程度,显著提升了病患的满意程度及舒适感,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景亚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两组患者在视力水平比较上,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在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宽度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合并症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0%(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在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疗效显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率,具有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尹宝存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早期运用生化检测指标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选取近两年到我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观察组)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40例,晨起空腹下采集血样和尿样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并分析两组对象的检测结果.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Cys-C、尿UALB/Cr、mAlb及α1-MG等指标值均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生化指标检测,对疾病的早期诊断与鉴别具有重要价值及意义,适合加强推广.
作者:魏燕;梁月兰;王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食道癌患者行金属内支架治疗围手术期的医疗风险及处理方法.方法 将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食道癌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的分析这些食道癌患者行金属内支架置入手术资料,总结其在围手术期出现的医疗并发症和其他风险因素,总结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法.结果 有42例患者由于推迟支架置入手术的时机而引起病情加重,体质发生恶化,增加手术的难度和并发症的危险;有1例患者出现拒绝使用金属支架而引起饲管堵塞,发生医疗性纠纷.结论 食道癌患者行金属内支架术前、术中存在一些非手术操作的医疗风险,提高这些风险认识有助于支架置入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陈凯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和分析推拿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接收的失眠患者76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增加推拿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愈17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14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8例,实验组总有效率为37(97.4%),对照组30(78.9%),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失眠患者给予推拿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普及.
作者:陈智昌;邢建伟;李颖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观察中西药配伍联合微波疗法对于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CP患者随机性平均分配至中西微波组与微波组中进行分组研究,微波组患者接受微波治疗,而中西微波组则行微波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西药配伍治疗.结果 与微波组相比,疗程结束后中西微波组的治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 西医抗生素配伍服用结合微波疗法集合了微波治疗、中西医治疗CP的优势,因此该种治疗方案与单纯微波治疗的方式相比具疗效更佳,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罗少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降脂疗法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近1年到我院治疗的7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纳入研究,同时随机将患者等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根据常规标准进行治疗,观察组36例增加降脂药物治疗,研究两组的临床施治情况.结果 观察组实施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是91.67%,相比对照组的72.22%明显更高,有统计学意义(χ2=3.379,P<0.05).且其心绞痛发作频次相比对照组更少,每次持续时间更短,有统计学意义(t=6.734,7.031, P<0.05).结论 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降脂药物治疗,疗效理想,且利于控制心绞痛的发作频次与持续时间,适合加强推广.
作者:涂志安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总结了糖尿病人患植物性胃石及溃疡的临床特点.口服碳酸氢钠联合抑酸药物治疗植物性胃石、胃溃疡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治疗效果.
作者:朱秀香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脑梗死后遗症老年患者心理状态,针对性制定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近年来收治年龄在60岁以上脑梗死后遗症老年患者100例,对其心理状态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此类患者心理特点.结果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心理相对于其它疾病患者有一定偏差,常见心理表现有焦虑、抑郁以及偏执;经药物治疗以及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症状自评量表有明显改善,相对于治疗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其它类型疾病患者,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情况发生剧烈变化,在对症治疗基础上需要重视其心理状况,采取综合护理方式改善其心理状况,保障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思雯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分析评价.方法 通过对16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日常的护理手段,实验组患者实施社区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经对比研究,实验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家属对疾病的知晓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经研究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临床意义.结论 据研究表明,在对照组的基础护理上实施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对治疗满意度.
作者:林国艳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疗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患者中随机性抽取60例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将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质治疗,研究组给予综合治疗,即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补充血小板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感染性疾病和窒息是导致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分别占45.00%和25.00%;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治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93.33%和6.67,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70.00%和30.00%(P<0.05).结论 感染性疾病和窒息是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对患者实施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补充血小板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金妞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和探讨了多层螺旋CT在颌面复合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通过X线、普通CT或者临床检查的50名颌面复合外伤患者,应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AS+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CT检查,胸部X线检查采用HITACHIRADNET50 FS-20B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机,同时分析其颌面外伤的情况.结果作为对照组通过常规方式检测的50名患者中有12名颌面复合外伤患者未能检验出来,还有8位检验出的颌面复合外伤患者为其他症状与颌面复合外伤不符,而通过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的实验组则准确的在50名疑似患者中找到了35例确诊颌面复合外伤患者.实验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AS+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颌面复合外伤检测相较于传统的X线和CT检测效果更加准确,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李冰;谢斌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和对血糖控制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近年来收治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护理内容差异性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接受自我管理模式,每组各有患者40例.对比2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有效率为92.5%,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血糖控制有效率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老年患者应用自我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其对糖尿病的认识程度和服药依从性,对控制血糖指数效果更令人满意,对保障老年糖尿病患者身体和生活质量有重要价值,值得重视与推广.
作者:许进;梁卫伟;施寅彬;张玉军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我院外科治疗风湿性三尖瓣心脏病(three tricuspid rheumatic heart disease,TTRHD)的效果并试探讨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的体会、注意事项.方法 以在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TTR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接受手术的100例患者在术前的心胸比率平均值、不同级别心功能患者所占比率与术后随访2年95例存活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与手术前相比,术后2年存活的TTRHD患者的心胸比率值明显更小(P<0.05),且其Ⅲ~Ⅳ级心功能患者所占比率明显更低(P<0.05)、Ⅰ~Ⅱ级心功能患者所占比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我院手术治疗TTRHD患者100例,术后2年存活95例,疗效明显,成形术和置换术为外科治疗TTRHD的推荐术式,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状况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针对心律失常、动静脉高压等致死因素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可降低TTRHD患者的死亡率,值得借鉴.
作者:马纲骍 刊期: 2015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对老年充血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8例老年充血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患者入院时、出院时测定其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内径(LVEDD、LVESD),以此评估患者预后效果.结果 随访6~20个月,发生3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71%,以猝死、心肌梗死较为常见;心功能Ⅲ级、Ⅳ级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Ⅱ级患者,LVEF %分数明显低于心功能Ⅱ级患者(P<0.05);心功能Ⅲ级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心功能Ⅳ级患者,LVEF %分数高于心功能Ⅳ级(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老年充血性心衰患者NT-proBNP的监测,有利于科学、客观评估老年充血性心衰患者预后,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处理,从而降低死亡不良事件的发生,NT-proBNP可作为预测老年充血性心衰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依据之一.
作者:淖娜 刊期: 2015年第22期
慢性肾衰是一种对人类健康极具威胁的病种,本文主要探讨了慢性肾衰各症侯的中医护理方法.
作者:李凤玲 刊期: 2015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