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管腔类器械清洗质量预防医院感染

王晓玉

关键词:彻底的清洗, 消毒灭菌, 污染物
摘要:彻底的清洗是保证消毒灭菌成功的基本要求,去除器械表面有面或者无机污染物,降低生物危害。正确的清洗与保养能够延长器械使用寿命,降低综合医疗成本彻底的清洗能够保证消毒灭菌的效果,降低病人的感染风险。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提高管腔类器械清洗质量进行探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血浆置换联合化疗治疗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一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对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疗效。方法分析2015年3月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例噬血细胞综合征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患儿应用血浆置换、CRRT等血液净化手段并联合化疗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的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儿,男,3Y5M,评估为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入院后第2天起即给予血浆置换治疗(共5次),期间并CRRT治疗(共12天),并且联合地塞米松、环孢素、依托泊苷化疗治疗,在住院治疗48天后好转出院。以“血浆置换”和“噬血细胞综合征”为关键词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论文进行检索,4篇文献研究显示血浆置换联合 HLH化疗对噬血细胞综合征治疗疗效确切。结论血浆置换可以明显提高化疗治疗HLH的疗效,并且对重症HLH患儿可明显提高其存活率。

    作者:陶孝芬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丰镇市南城区铺路村二氯丁烯混合物泄露中毒事件调查

    0引言2012年8月24日晚9时40分许,河北省黄骅市一个体经营者,驾驶一辆装有10吨二氯丁烯、20吨煤焦油混合液(化学品)的罐装车,前往我区锡盟,途径我市新城湾镇(现南城区)铺路村时,发生了泄露事故。铺路村665名村民遭受二氯丁烯混合液暴露,造成317名村民发生中毒事件。依据《卫生部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预案》中规定的事件分级标准,确认此次泄露中毒事件为一般事件。丰镇市疾控中心得知事件发生后,组织突发事件防控人员,前往现场进了调查控制工作。

    作者:史雪峰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根管治疗术后再感染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根管治疗术后再感染发生原因。方法收集2014至2015年本院因根管治疗术后疼痛、不适、肿胀等再次就诊病例57例(57颗患牙),按患牙部位、并发症种类分类分析。结果根管治疗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咬合痛、咬合不适、窦道及局部肿胀,多见于磨牙(占78.95%)。发生原因为根管欠充和超充、根管遗漏、根管内遗留器械和根纵裂等。结论根管欠充和超充、根管遗漏、根管内遗留器械和根纵裂是根管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避免根管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关键在于医生要熟悉牙齿解剖结构,考虑到可能的根管变异,从阅读术前X线片至根管充填结束,认真对待根管治疗的每一步。

    作者:郭会乐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血糖控制药Dulaglutide的毒理药理学研究综述

    Dulaglutide是一种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受体激动剂,适用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尤其对辅以饮食和锻炼的患者效果更好。Dulaglutide是一种新治疗选择,在Ⅱ型糖尿病的所有处理中可单独使用或添加至已存在治疗方案以控制血糖水平。

    作者:张金秀;苏会亮;张亚楠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老年性高血压合并痴呆的相关因素与护理措施

    目的:老年痴呆(AD)是指在老年期的各种痴呆综合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及混合性痴呆,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方法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以及人格改变等症状。老年痴呆患病率随增龄持续升高[1],年龄每增加5岁,患病率上升2倍,同时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老年性高血压会导致脑萎缩,进而发展为老年性痴呆,结论因此认为老年性高血压是痴呆的一个高危因素。同时脑血管事件、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淀粉样变、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吸烟以及酗酒等均可加重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治疗包括神经保护疗法、胆碱酯酶抑制剂、采用非药物干预和精神药理学药物减少行为障碍、健康维护活动[2]等。

    作者:宫晓玲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两种不同皮试注射量对青霉素皮试结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0.05ml与0.1ml(各含青霉素50单位)两种不同青霉素皮试注射量对青霉素皮试结果的影响。方法选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在门诊做青霉素皮试的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4人,实验组采用0.05ml(含青霉素50单位)的注射量进行皮试;对照组采用0.1ml(含青霉素50单位)的注射量进行皮试。结果实验组对照组皮试阳性率分别为2.38%、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皮试阴性者使用青霉素无一例发生过敏反应。结论青霉素皮试注射量0.05ml(含青霉素50单位)安全可行,易于判断,阳性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沈华芳;高永梅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冠心病上腹部手术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探讨

    目的:观察冠心病上腹部手术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为临床推广提供借鉴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56例冠心病行上腹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例,观察组患者手术给予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CGEA),对照组给予单纯全身麻醉(GA),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脏指数(CI)、心率(HR)、去甲肾上腺素水平(NE)、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呼吸末CO2分压(PET CO2)等指标值。结果与对照组患者麻醉用药量相比,观察组患者麻醉用药总量明显较低,P<0.05;两组患者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呼吸末CO2分压(PET CO2)等指标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麻醉维持期间,观察组心脏指数(CI)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脏指数(CI),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NE)明显低于对照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NE),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上腹部手术患者行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秀英;张守华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关于少数民族学生临床免疫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临床免疫学教学应体现免疫学的前沿性与临床医学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该文指出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差异、基础免疫学和临床免疫学知识衔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鑫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质量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WS310.1-200WS、310.2-2009和WS310.3-2009中相关标准,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环境、设备、区域及消毒灭菌监测等,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进行分析,质量控制。结果通过质量管理强化了专业知识学习及主动服务意识。结论系统地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琼;张凤霞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龙血竭胶囊护理压疮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使用龙血竭治疗压疮的临床效果,探索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压疮护理的效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5年3月期间住院病人发生压疮患者的资料,均对其压疮处全部常规消毒,然后再用龙血蝎胶囊外敷治疗,局部使用或不用无菌纱布包扎,配合微波照射理疗,观察龙血竭对压疮的愈合作用。结果22例患者中治愈8例,占36.4%,显效9例,占41%,好转5例,占23%。结论龙血竭外用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收敛止血、软坚散结、祛腐生肌等功效,能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压疮的愈合,有明显的止痛作用;缩短了病程,降低了住院费用。

    作者:曾庆茹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90例手术患者的麻醉心理分析

    手术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它对每一个患者来说是一种特殊的经历。大多数患者在术前都有各种顾虑,其中对麻醉的顾虑尤为突出,常表现出优心忡忡、疑虑满腹。种种疑虑使患者在手术麻醉之前表现出明显的焦虑不安,为了使患者能安全度过麻醉这一关,我们针对麻醉患者的种种心理,主要从下列几个方面做好解释和动员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联洲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高尿酸血症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探讨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高尿酸血症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了解高尿酸血症是否加重其损伤。方法取76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组为:A组(酵母膏+乙胺丁醇)、B组(酵母膏+乙胺丁醇+尼莫地平);C组(对照组)。A组采用酵母膏+乙胺丁醇,B组采用酵母膏+乙胺丁醇+尼莫地平,分别连续灌胃3周制作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C组蒸馏水灌胃三周作为对照组。夹闭小鼠一侧颈总动脉2h后,再灌注22h制作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对各组小鼠:①按Longa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②眶后静脉丛取血、测定血清尿酸、MDA、SOD水平,③断头取脑,观察脑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实验结果显示:A组SOD活力显著降低,与C组(对照组)相比P=0.000,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缺血脑组织内的MDA含量显著升高,与C组(对照组)相比为P=0.000,有显著性差异(P<0.01);脑组织形态学改变:A组可见神经细胞数明显减少,部分神经细胞只留其轮廓,总体表现为核固缩、碎裂、溶解等细胞坏死的特征。B组神经细胞损伤程度轻于A组。结论高尿酸血症加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苏雅;刘云春;连建学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及处理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0例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治愈8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结论对年轻有生育要求者,或围绝经期患者可试用药物治疗。症状较严重,年龄较大又无生育要求者,手术切除子宫应该是主要治疗方法。子宫腺肌瘤挖除术适用于年轻、要求生育者,可挖除腺肌瘤,弥漫性子宫腺肌病行病灶大部分切除术,术前可选用GnRHa治疗3个月,缩小病灶后再手术。

    作者:朱丽秋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50例包皮环切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包皮环切术的临床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行包皮环切术治疗的患者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全部治愈,术中出血极少,切缘整齐,保留了完整包皮系带,阴茎外型美观,治愈率100%。结论包皮环切术适用于包皮口有纤维性狭窄环,反复发作阴茎头包皮炎,5岁以后包皮口重度狭窄,包皮不能退缩而显露阴茎头。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出血极少、应用简便、效果满意。

    作者:肖忠慧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血栓心脉宁应用于62例心绞痛临床治疗的效果评定

    目的:进一步对血栓心脉宁应用于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124例心绞痛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栓心脉宁胶囊治疗,记录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等,同时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1.14±0.87)次/周,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3.25±1.36)次/周,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人数6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人数47例,总有效率为75.81%,比较两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绞痛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单一的西药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但从长远来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栓心脉宁胶囊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各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提高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聪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30例克罗恩病药物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的药物治疗方法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克罗恩病患者30例临床药物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给予一般支持及对症治疗,均有效控制症状。结论由于克罗恩病病情个体差异很大,疾病过程中病情变化也很大,因此治疗方案必须视疾病的活动性、病变的部位、疾病行为及对治疗的反应及耐受性来制定。诱导活动性病变缓解和维持缓解。

    作者:高波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中药胰岛素促进剂组方对2型糖尿病的血糖的临床体会

    目的:研究中药胰岛素促进剂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河北省馆陶县中医院糖尿病科2010年到2011年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进行临床观察,连续服用中药胰岛素促进剂组方4个月,观察用药前后的病情变化及相关数据变化。结果临床100例病人中口服药品及胰岛素用量显著减少,或停用,血糖平稳,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其他相关检验指标均有好转。结论中药胰岛素促进剂组方通过调节体内阴阳,使体液调节,神经调节正常化,促进了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从而内分泌紊乱得到纠正,进而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向正常化转变,是中医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思维。

    作者:田丽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小儿哮喘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能够减轻哮喘症状、预防哮喘发作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40例哮喘儿童进行有目的的健康指导及护理,观察呼吸道炎症改善情况,以及咳嗽、咳痰症状减弱或减轻情况等。结果患儿家长获得了哮喘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与未采取护理措施的患儿比较,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症状缓解快。结论恰当的护理能够预防哮喘发作、减轻症状。

    作者:王新玲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作用探讨

    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观察。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6个月后分析对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采用综合护理治疗的观察组效果较对照组更为优秀,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治疗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会芹;邢贵兰 刊期: 2015年第55期

  • 72例综合慢性胃炎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探讨综合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72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36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基础性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7.8%,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炎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实行综合性治疗措施对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良好效果,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波 刊期: 2015年第55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