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斌
目的:采用具有不同b值的dti序列对正常人体成像并进行比较,探讨b值对dti脑白质测量结果的影响,得出可靠的dti序列设计方案。方法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年龄12-54周岁,用设计好的参数对患者进行dti扫描,b值分别为500s/mm2、1000 s/mm2、3000 s/mm2,并对扫描结论进行分析。结果 b值为500s/mm2和b值为1000 s/mm2,图像质量较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值为3000 s/mm2,图像质量较差,与b值为500s/mm2和b值为1000 s/mm2相比,所获得的图像质量评分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值得改变对图像质量有影响,影像医生扫描时应合理选择b值。
作者:王伟;刘军;李海娜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病理学的教学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基点,适应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来而解决医学生学习的机械性思维,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各种新的医学难题。
作者:马影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针对全麻手术病人气管插管用2条胶带固定易致气管导管移位,口腔分泌刺激面部及污染手术床头板而研制的气管导管外固定贴。方法选择全麻手术病人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用2条胶带交叉固定,实验组用2条胶带交叉固定后加用气管导管外固定贴。术后观察:有无导管移位,有无面部发红,有无面部淤青,有无污染手术床头板。将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气管导管移位,面部发红,面部淤青,手术床头板污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管导管外固定贴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器械。
作者:赵加全;曾维君;刘珉甬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探究ct引导下进行皮射频消融治疗的肺癌患者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肺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对这40例患者进行ct定位引导下的皮射频消融治疗,并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40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术后无产生并发症的患者,没有出现死亡病例,临床护理效果好。结论对接受皮射频消融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辅助手术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费娟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普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科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诊断为急腹症患者并行腹腔镜探查及手术的可行性进行总结分析。其中急性阑尾炎37例,上消化道穿孔26例,急性胆囊炎7例,乙状结肠破裂6例,术前未明确诊断13例。结果76例术前已确诊急腹症,在腹腔镜下行相关手术,其中3例胃溃疡及2例乙状结肠癌病例转开腹手术。13例术前未确诊者经腔镜探查并明确诊断,其中5例转开腹手术,89例腔镜下手术的中转开腹率11.2%,围手术期无死亡及重大并发症。本组89例均随访,随访期2~24个月,平均15.6个月。结论腹腔镜技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和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诊断困难的急腹症,可行腹腔镜探查明确诊断并完成相关手术。
作者:肖德双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探析腹腔镜胃癌切除术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腹腔镜胃癌切除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满意度评分高,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腹腔镜对胃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再给予优质护理,一方面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梅丽萍;赵慧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对来我院孕产妇进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virus,HcV)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我院孕产妇丙型肝炎感染状态,以便进行有效治疗和干预,阻断其在母婴间传播,降低胎儿宫内感染率。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e)对我院2012年-2014年产科门诊及住院就诊的总共10878例孕产妇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878例孕产妇中HcV抗体阳性44例,阳性率约为0.40%;其中2012年阳性率为0.21%,2013年为0.33%,2014年为0.56%。孕产妇年龄分布以21~32岁为主,小17岁,大45岁。结论近年来孕产妇H cV感染呈上升趋势,且易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对人类的危害已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孕产妇进行丙肝抗体检测能够及早发现阳性患者,对预防和控制母婴传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邓小倩;穆万洋;刘敏;游春丽;吴首余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分析系统化培训对心血管专科低年资护士急重症护理能力的培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专科低年资护士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护士给予常规培训,对观察组护士给予系统化培训,比较分析两组的培训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X2=13.425,P<0.05),观察组现场临床操作评分明显比对照组强(X2=17.2896, P<0.05)。结论系统化培训对心血管专科低年资护士重症护理能力的培训效果好,能有效提高护士的护理能力,保证安全护理。
作者:付梅英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了解涡阳县8954例孕前妇女的甲状腺功能状况,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8954例孕前育龄妇女血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8560例tsH数值正常,占95.60%,275例tsH数值偏高,占3.07%,119例tsH数值偏低,占1.33%。结论本地区孕前育龄妇女,甲状腺功能异常,存在一定的比率,疑似甲减的比率高于疑似甲亢的比率。在孕前开展促甲状腺激素检测,可为育龄妇女孕前健康状况提供参考,对优生优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淑侠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至2014年期间腹腔镜手术患者中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各选取50例设实验组与对照组,对两组对象的满意度和护理缺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对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同时实验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也较低(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有助于患者康复,减少医患纠纷,实现护理人员的自我价值,同时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保证优质护理的实施。
作者:王秀萍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对比保守治疗与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对锁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手术切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8”字绷带外固定保守治疗,随访至治疗后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短缩畸形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短缩畸形,观察组未出现短缩畸形情况;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对照组发生率为2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植入物内固定治疗用于锁骨骨折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保守治疗。
作者:吴凯 刊期: 2015年第63期
交叉配血出错是临床上常见的问题,由于输血时患者的血型,病史,病种,用药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检验人员的水平等因素,从而使得在交叉配血中出现多种多样的问题血液标本、温抗体、冷抗体、不规则抗体。药物等因素均可影响交叉配血,只有经过严格、合理、恰当的操纵才可以防止在交叉配血中所出现的问题。
作者:徐红芳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研究序贯雌孕激素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这段时期收治的100例青春期功血的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给予实验组的患者采取序贯雌孕激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孕激素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完全止血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雌孕激素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快速止血,缩短治疗和止血的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郑声秀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提高眼科护理人员对安全隐患的认识,加强安全管理,减少意外事故发生。方法对眼科患者在住院期间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做出加强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结果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后,将不安全因素减少到了低限度,意外事故发生率有效减少。结论细致的个性化管理和护理人员安全性教育是减少意外事故的有效方法。
作者:梁碧玲;林秀明;刘晓婷 刊期: 2015年第63期
0引言ICU是以救治急危重症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组织形式。它大的特点是危重病人的集中,医护人员的集中和各种现代化监测和治疗仪器的集中[1]。而ICU护士作为抢救重症患者的技术骨干,她们承担着繁重的护理任务,进行着持续的脑力和体力活动,需要高度的自觉性、积极性和警惕性。因此ICU的工作性质和环境决定了ICU护士是心理压力产生的高发人群,容易形成孤僻、孤独和感情抑郁情绪,从而导致心理问题。重视心理压力对护士的影响,认真分析心理压力的产生因素,探讨其应对措施,不仅有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为此,我们对我是五家设有ICU的医院内该科室护士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她们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其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可行的缓解措施。
作者:沈煜琴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性胃炎患者治疗期间的影响及其作用。方法将6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疗养期间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调节身心,增强其战胜病魔的信心,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吐尔逊那衣·买买提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小儿流行性腮腺炎中的应用。方法选取9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优质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各个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缩短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有助于患儿的身体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楚小红 刊期: 2015年第63期
本文主要介绍了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的优势,以及在我科的临床护理实践总结,包括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
作者:黄霞;唐小涵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探讨分析持续封闭负压引流与常规引流在治疗骨科创伤及创面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骨科创伤患者68例,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给予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引流,观察组采取持续封闭负压引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对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06%,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47%。经对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在骨科创伤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行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杰 刊期: 2015年第63期
目的:探究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牙列缺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施以种植牙修复,对照组施以传统义齿修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7个月~1年的随访观察,分析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调查表各项得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种植牙治疗方式灵活,美观实用,值得推广。
作者:黄春英 刊期: 2015年第6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