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顺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5月收治的74例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指标,术后随访5个月,并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颁布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HSS)评分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7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5个月,患者膝关节HSS评分(87.5±7)较术前(72.2±8)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疗效好,患者恢复较快,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绪军;郭红敏 刊期: 2015年第73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电刀烧灼医治Ⅱ度静脉曲张的外痔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至2013年期间肛肠科收治的56例静脉曲张的外痔患者实行研究,并将他们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研究组选取电刀烧灼对患者实行医治,对照组则选取外痔结扎的措施对患者实行医治.对比两组的医治效果.结果:通过不同措施过后,两组手术过后的恢复状况相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手术过后皮缘水肿的高度、出血量、疼痛与坏死的天数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选取电刀烧灼措施来医治静脉曲张的外痔患者,不仅创面较小、水肿较轻,与出血较少、疼痛感较轻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孟永强 刊期: 2015年第73期
目的:探究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以及传统手术治疗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治疗效果.方法:自我院病例中抽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4年2月份到2015年2月份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实施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1年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应用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其创伤性低,且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推荐.
作者:杨明远 刊期: 2015年第73期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仰卧位、俯卧位两种体位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有效率、并发症率,寻找ESWL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佳体位.方法:收集2008年6月到2015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直径8-15mm单发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160例,用随机分为两组:仰卧位ESWL组、俯卧位ESWL组,每组80例.术后随访1月,统计分析上述患者的术后排石率、排净率、并发症率等,并分析比较这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结石大小、结石成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排石率:仰卧位ESWL组、俯卧位ESWL组术后1周(78.8%、76.3%)、术后2周(88.7%、86.2%)和1月的排石率(93.8%、9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净率:仰卧位ESWL组、俯卧位ESWL组术后1周(47.5%、4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周(70.0%、52.5%)和术后1月(81.3%、66.3%)的排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ESWL组并发症率高于仰卧位ESWL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SWL两种治疗体位,仰卧位优于俯卧位,远期排石率、排净率均高于俯卧位,是一种较为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法.
作者:刘虎;曾涛;左庆军 刊期: 2015年第73期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及中医证候.方法:收集我院在2015年3月-2015年8月间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数量为10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急救方法以及中医证候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对有机磷农药重度患者的有效急救方法和中医证候情况.结果:清除毒素是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有效急救手段,同时通过对患者实施中医证候的针对性治疗,在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结论:清除毒素是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按照中医证候方式对患者实施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剑锋 刊期: 2015年第73期
儿童自闭症是对儿童成长有严重影响的发展性障碍,现如今,虽然自闭症在各个人群中的分布是均匀的,但是中国患者是美国患者的五倍,儿童患者又是其中的大比例,因此,不难得出,需要获得自闭症及其治疗方法知识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加强对儿童自闭症的研究、诊断、治疗和干预,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他关系着上百万的儿童能否过上正常的生活,所以通过多方面查阅资料,我对儿童自闭症这一问题进行了整理,形成了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
作者:石磊 刊期: 2015年第73期
目的:了解现阶段麻疹流行病学特点,掌握麻疹流行趋势,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结果:8月龄以下婴儿麻疹病例占41.66%,男女性别比为2:1,流动人口密集的城关镇占总发病数的30.55%.结论:目前8月龄以下婴儿和流动儿童麻疹发病比例显著上升,已成为当前麻疹流行的主要人群,控制麻疹在8月龄以下婴儿和流动人口中发病和流行对于当前麻疹防控工作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芳兵;张吉志;陈玉峰;王存龙;王建华 刊期: 2015年第73期
目的:研讨肩难产的高危影响因素与其预防对策,以加强我科对该病的综合防治水平.方法:我院产科2008年5月-2015年5月共诊疗43例肩难产病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期选择43例正常产妇充当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糖尿病、产程时间及贫血发生情况,同时对其胎儿资料作评估.结果:观察组产妇中的妊娠糖尿病、产程延长及贫血发生率各是18.6%、27.9%和14.0%,与对照组的2.3%、2.3%和0%相比明显增高,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胎儿的胸围、身长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长,体重明显更大,有显著差异(P<0.05),在头围方面,两组比较基本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肩难产的发生与妊娠期糖尿病、产程延长和巨大儿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早期预防与处理是降低其发生率、保障母婴安全的重要途径.
作者:付文平 刊期: 2015年第73期
目的:研讨慢性鼻窦炎患者运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我院耳鼻喉科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共收治50例慢性鼻窦炎病例,患者连续半年均选择阿奇霉素(0.25g/d)口服,评估其临床疗效、安全性和用药前后的CT评分情况.结果:50例患者中,有41例用药后的鼻窦炎症状得到较有效恢复,临床总治愈率82.0%(41/50),且服药期间均未见严重不适.在CT影像评分上,患者治疗后的CT评分为(1.42±0.62)分,与治疗前的(7.83±1.33)分相比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阿奇霉素对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疗效理想,且用药安全,适合在临床普及.
作者:杜海燕 刊期: 2015年第73期
目的:探讨骨脑损伤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措施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术后患者的疼痛的状况首先采用心理讲解,不让心里恐惧焦虑.结果:对骨脑术后患者的情况,发现术后的患者主要做好心理思想工作.结论: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沟通会减轻患者的疼痛度.
作者:范美凤 刊期: 2015年第73期
探讨新生儿护理风险的管理对策.依照新生儿护理出现的护理风险因素:不完善的管理机制,护理人员的缺乏;管理机构的不尽职;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法律意识不强;医院疾病的感染等.因此提出处理措施:创建护理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改良相关的仪器设备;根据制度安排充足的的护理人员;强化护理风险教育的意识和知识的宣传;增强安全防范能力;预防院内感染等.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视度提高,不仅可以为患儿提供安全优质的优质服务,还对护理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出现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作者:董新华;杜遵河;张琪 刊期: 2015年第73期
目的:探讨活血益肾汤治疗再障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自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以自拟活血益肾汤为主治疗慢性再障30例,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疗效判定时间规定为治疗时间大于6个月以上者,经统计,基本治愈9例(30.0%)缓解11例(36.7%),明显进步4例(13.3%),无效6例(20%).基本治愈及缓解率为66.7%,总有效率为80%.结论:活血益肾汤能有效的修复受损的造血组织,改善微循环,使再障得以缓解.
作者:孔剑刚;韩瑛 刊期: 2015年第73期
通过非言语交流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及在精神科的应用,掌握和正确运用非言语交流技巧,为更好地实施心理护理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作者:郑恺忻 刊期: 2015年第73期
目的:广泛宣传小阴唇粘连的科普知识,早发现、早诊断、提高小阴唇粘连治疗率,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小阴唇粘连的分离,术后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预防感染.结果:早期发现小阴唇粘连患者早期诊断可提高治疗率,结论:小儿外阴炎导致小阴唇粘连,应早诊断、尽早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作者:柳庆珍 刊期: 2015年第73期
众所周知,医院是我国人流相对集中,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随着人口流动的愈加频繁以及医院规模的扩大,我国医院的电梯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人员的上上下下,走动游走都依靠电梯的运行.但是,由于人流量的剧增以及管理的疏忽,常常引发不必要的电梯安全事故,一旦遇上电梯故障,就会影响人流的运行,甚至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阻碍医院服务水平的提升.针对这样的现象,我国各大医院一定要做好服务工作,提高医院的管理能力,将电梯管理纳入综合管理范畴,并根据以往工作的不足,找到有效的方法完善实践工作.
作者:覃胜超 刊期: 2015年第73期
目的:探究阿奇霉素联合盐酸环丙沙星栓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门诊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采用随机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我门诊给予观察组阿奇霉素联合盐酸环丙沙星栓治疗,给予对照组阿奇霉素静滴治疗,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盐酸环丙沙星栓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治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柯玉霞;佘建霞 刊期: 2015年第73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应用有创呼吸机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ICU应用有创呼吸机患者90例,回顾性分析下呼吸道感染情况,并积极探讨相关危险因素.结果:90例ICU采用有创呼吸机患者,27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30.00%,10例死亡,病死率为37.04%;插管方式、机械通气时间、基础疾病数量、疾病严重程度均为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结论:在ICU病房中应用有创呼吸机时,应尽量避免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给予相关干预方法,有效预防或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作者:闫甫孝 刊期: 2015年第73期
目的:探讨复方甲巯咪唑软膏局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以找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的佳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门诊收治的8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复方甲巯咪唑软膏局部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从而分析总结复方甲巯咪唑软膏局部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TH降至正常的时间为(24.3±16.5)d、维持阶段甲亢反复率为20.93%、药物性甲减的发生率为6.98%、疗程结束后随访的缓解率为83.72%,对照组的TH降至正常的时间为(38.2±19.7)d、维持阶段甲亢反复率为13.95%、药物性甲减的发生率为11.63%、疗程结束后随访的缓解率为62.79%,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亢治疗方面,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复方甲巯咪唑软膏局部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高,值得我们在临床上的借鉴与推广.
作者:刘金霞 刊期: 2015年第73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98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指标评分、血压控制率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以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血压控制率,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康复速度加快.
作者:张乐 刊期: 2015年第73期
探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0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其急诊护理过程、护理方法进行分析,并就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对策.结果:通过正确的急诊护理方法和对策,70例患者中65例患者抢救成功,5例患者死亡,抢救成功率92.86%.结论:针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应及时进行临床急诊护理,通过专人护理、呼吸道管理配合药物治疗、病情观察等多项措施,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新妹 刊期: 2015年第7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