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蒙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40例临床观察

胡海燕

关键词:胃溃疡, 蒙西医结合, 疗效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蒙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为40例,全部经我院纤维胃镜及粘膜活粒确诊,均符合胃溃疡诊断标准,每天早饭前服浩道敦-10,3克,中午饭前服六味安消散1.5克.饭后服阿拉坦-5位丸3克,晚饭后壮西-21位丸3克.阿莫西林500毫克每日3次,奥美拉唑20毫克早晚饭前各服,同时服用2周后检查肝功及血常规4周为一个疗程,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病例临床痊愈28例;好转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结论: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溃疡优势互补,祛邪扶正,标本兼顾,收到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观察和分析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结节发病情况,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本组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间接诊的40例高龄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我院接诊的40例高龄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回顾性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患者的甲状腺结节发病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FBG、TC、TG及ALT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甲状腺结节发生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两组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甲状腺结节发生的相关因素回归分析可得,仅有年龄是甲状腺结节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χ2=7.15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为甲状腺结节的高发人群,因此加强对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甲状腺彩超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薛安红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69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出现肝性脑病后在积极抢救治疗的同时,进行辨证施护,对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对减轻并发症、促进恢复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韩存莉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一日一次静点;对照组常规心衰治疗.两组病例均在治疗2周后按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价统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总有效率84.4%,两组进行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协同性,可明显提高心功能改善症状.

    作者:杨淑洁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慢性酒精中毒致脑萎缩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干预措施对于慢性酒精中毒所致脑萎缩(CA-BA)患者的相关症状的改善效果.方法:以我院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间确诊为CA-BA的患者30例作对象,统计、比较干预前后上述患者的精神症状、神经症状、功能性障碍发生比率和智力水平.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3月后30例CA-BA患者的精神症状、神经症状、功能性障碍的发生比率和智力水平均得以显著改善(P<0.05).结论:长期、大量饮酒可改变CA-BA患者的精神状况、损害神经系统、导致功能性障碍、影响智力水平,通过采取健康教育、家属支持等干预措施,可使CA-BA患者的相关症状得以改善、智力水平有所提高,该干预经验值得借鉴、应用.

    作者:高天飞;王济军;闫洪学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了我院收治的88例高血压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坎地沙坦,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氨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2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左心房内径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房颤复发治疗后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减少患者的房颤复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世荣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在胸科手术病人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在治疗胸科手术病人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46例患者,经临床诊断,均需要进行胸科手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根据瑞芬太尼浓度可分为三组,记录三组患者指标包括:意识消失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瑞芬太尼、异丙酚用量以及术中BIS数值等.结果:研究结果显示,A6组、A8组的NE浓度显著较A4组低(p<0.05);A4组患者E浓度在以下方面(插管即刻、开胸去肋、手术60min、术后拔管即刻)指标上,均比基础高(p<0.05),并且A6组、A8组的E浓度在以下方面(插管即刻、开胸去肋、手术60时),对比A4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胸科手术患者安全可靠,恢复时间迅速,同时能有效控制麻醉以及手术刺激,造成的应激反应.

    作者:曹鹏;王宇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多层螺旋CT肋骨长轴面多平面重组的方法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肋骨长轴面多平面重组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了16层螺旋CT常规容积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肋骨的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曲面MPR和多向调整MPR技术对肋骨进行长轴面重组,观察患者重组图像.结果:60例患者中,两组患者的曲面MPR和多向调整MPR均获得清晰可见的肋骨图像.多向调整MPR图像在双侧第3-9肋骨的图像显示较好,在双侧第1、2,10-12肋骨的图像质量一般,而曲面MPR技术获得的肋骨图像质量均较好.在双侧第3-9肋骨的图像质量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双侧第1、2、10-12肋骨图像质量上,曲面MPR高于多向调整MP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面MPR和多向调整MPR技术均能对肋骨骨折折患者获得肋骨长轴面图像,但多向调整MPR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刚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护理心得.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治疗78例脑梗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溶栓后,有40例患者疗效即刻显现;28例患者在24~48h内症状明显减轻;10例患者的症状在1周内好转;但有9例疗效不明显,还有1例由于大量脑出血而死亡.结论:让脑梗死患者在短时间内接受溶栓治疗,可有效降低病人的死亡率、致残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应得到普遍应用.

    作者:张素英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5月收治的74例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指标,术后随访5个月,并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颁布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HSS)评分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7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5个月,患者膝关节HSS评分(87.5±7)较术前(72.2±8)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疗效好,患者恢复较快,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绪军;郭红敏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探讨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一直以来,传染病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不仅影响着人类的身心健康,更危害了社会稳定.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常有免疫性.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关键,根据中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发布)的规定,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是各级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展开具体分析.

    作者:帕尔哈提·马合木提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显微镜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大型听神经瘤患者1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肿瘤全切除10例,全切除率为83.3%,面部神经解剖保留9例,功能保留8例,保留听神经1例,并未出现死亡患者.在患者手术后出现吞咽困难的有3例、术后出血的有1例,脑脊液渗漏的有1例.结论:大型听神经瘤患者,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面部神经的保留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有利于降低致残率与死亡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华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利培酮与国产奥氮平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抽取80例并根据治疗药物差异将其分为A组与B组,A组患者40例,接受利培酮治疗,B组患者40例,接受国产奥氮平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在患者接受治疗后2周、4周、8周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对比记录,对患者各时间段疗效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A组患者疗效与B组患者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检测其不良反应,A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利培酮与国产奥氮平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无太大差异性,但利培酮安全性相对更高,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刘玉国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调脂治疗对2型糖尿病眼底病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调脂治疗对2型糖尿病眼底病变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3年4月-2015年4月到院诊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5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基于此.治疗组加用调脂治疗,治疗三个月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眼底病变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眼底病变改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且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即P<0.05.结论:采用调脂治疗2型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眼底病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李放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浅谈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核心,涉及到的管理内容多样,与资金的利用紧密相关.近年来,我国的医疗改革事业逐步推进,人们在注重医疗健康水平和治疗水平的同时,对财务管理情况也格外重视.据调查,目前我国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在预算和结算上都存在失误,财务状况相对混乱,不利于打造一个为人民服务的体系.对此,我国各大医院一定要做好分析工作,根据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找到有效的策略完善管控,从而确保医院财务得到合理控制.

    作者:邹小红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浅谈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进行有效开发、科学管理并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在医疗行业中,护理人力资源管理者不断地进行人员管理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护理人员数量少,国家相关部门规定,床位与临床护士的比例应为1:0.4,而很多医院的床护比例低于这一标准.因此,需要有全新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作者:何小红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浅谈自闭症

    儿童自闭症是对儿童成长有严重影响的发展性障碍,现如今,虽然自闭症在各个人群中的分布是均匀的,但是中国患者是美国患者的五倍,儿童患者又是其中的大比例,因此,不难得出,需要获得自闭症及其治疗方法知识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加强对儿童自闭症的研究、诊断、治疗和干预,有着重大的社会意义,他关系着上百万的儿童能否过上正常的生活,所以通过多方面查阅资料,我对儿童自闭症这一问题进行了整理,形成了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

    作者:石磊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患儿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护理对策

    深入研究目前儿科门诊输液存在的不良事件及其发生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应用医疗信息系统,实行姓名、编号双核对机制;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救治;加强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做好健康宣教,从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儿科门诊输液的服务质量,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发生.

    作者:吴晓宁;侯静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在我院自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临床护理得到满意的效果.结论: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多方面护理,能有效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改变病废关节的功能,提高治愈率.

    作者:崔红春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运用不同护理方案干预的效果.方法:通过随机对照方式将近期到本院儿科治疗的7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均分成两个组,对照组38例根据常规标准落实护理,观察组38例选择优质护理方案干预,研究两组的临床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临床总治愈率达94.74%,相比对照组的76.32%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FEV1和PEF肺功能指标水平也有明显增高,1年内发作频次有明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优质护理方案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展开干预,疗效更加理想,更利于患儿肺功能的改善,并减少哮喘发作频次,适合加强推广.

    作者:迟焕翠 刊期: 2015年第73期

  • 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对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积极做出应对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做出积极贡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86例因使用喜炎平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应对措施.结果:喜炎平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潮红、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症状,其中出现皮肤瘙痒、潮红的病人有41例,出现皮疹的患者23例,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患者22例.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在临床应用较广泛,临床为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需采取加强药品生产、流通、经营、使用等方面的监管,临床严格做到对症治疗、规范给药、加强监护等措施.

    作者:刘慧慧;杨少辉;孙朋波 刊期: 2015年第73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