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宝杰
目的:探讨经面罩Bi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酸血症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面罩Bi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14例.结果:14例患者中经面罩BiPAP通气,气促、气急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缺氧症状迅速消失.2例意识不清的患者经过通气1小时后,意识清晰.通气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PO2/mmHg、PCO2/mmHg、pH)变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面罩BiPAP通气治疗COPD并重度高碳酸血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覃毅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总结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60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手术,眼压均得到控制,治愈出院,术后视力0.4~0.8.结论:加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急性发作期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贾海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肺部严重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治疗体会.方法:选择肺部严重损伤合并低钠血症患者30例,对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后,27例患者低钠血症于1周内逐渐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纠正,低钠低氯性脑病的临床症状也于低钠血症纠正的同时逐渐好转.2例死于呼衰,1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死于肾功能衰竭.结论:低钠血症做到及早发现,正确治疗,可缩短病程和降低死亡率.
作者:于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采用改良后多孔胃管皮瓣下引流后的皮下积液转归情况及护理经验.方法: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在胸部皮瓣下放置多孔胃管引流的方法,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皮下积液的转归情况.结果:两组资料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加用多孔胃管皮瓣下引流组的患者发生皮下积液例数明显减少,缩短了伤口引流管留置时间.
作者:杨艳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建立健康俱乐部对社区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居民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普及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提高生活质量,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方法:选定建立健康档案200例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俱乐部活动形式,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对社区居民实施护理干预.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建立健康俱乐部干预后居民的生活方式的改变,骨质疏松症认识,骨质疏松症知晓率明显提高了.结论:通过健康俱乐部护理干预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提高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取得显著的社会意义.
作者:黎玉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剖宫产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200例剖宫产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根据临床路径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情况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路径在剖宫产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健康教育成果及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许小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完善DR静脉肾盂造影过程中护理措施.方法:进行284例DR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的护理经验.结果:护理人员全程参与DR静脉肾盂造影过程,严格操作,密切配合医生做好检查,284例DR静脉肾盂造影全部造影成功,显影质量优良的265例,优良率93.3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充分做好患者的身心护理,熟练DR静脉肾盂造影的操作技巧,与医生充分配合,能够大限度地降低检查不良反应,获得满意的影像学资料,为临床的正确诊断提供充分保障.
作者:吴雷;黄跃;李国晖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为适应新的护理教学改革,培养实用型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法由带教老师讲授儿科各岗位专业知识.结果: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即调动了实习同学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实习同学对患者的服务意识,加深了对护理工作意义的认识.
作者:安宝荣;钟秀宏;赵莹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手指离断伤是手部较常见创伤之一,2006年1月~2010年1月进行小儿断指再植23例25指,其中末节断指再植16例,取得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锦新;李超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现代医学的高脂血症,是指血脂代谢发生紊乱,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血浆中1种或几种脂质浓度,包括血浆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水平过高,或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过低;人体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各种脂蛋白含量高于同龄正常值者.
作者:尹亚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急腹症为外科及妇产科常见的病症,由于病情复杂,变化快,诊断困难常被误诊.其原因与首诊科室只重视与本科有关的症状,而忽视了妇科病史及体征有关.2009年5月~2010年5月收治妇科急腹症患者52例,误诊23例,误诊率44.2%.其中外科转入22例,23例均经手术确诊、病理证实,现分析如下.
作者:石新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了解电生理检测在临床诊断尺神经肘段损伤中所体现的价值.方法:对收治的尺神经肘段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研究中收治有符合尺神经肘段损伤的患者48例电生理诊断标准中所表述条件,临床诊断率85.61%.结论:临床中电生理检测可以对尺神经肘段损伤进行明确诊断.
作者:孙智颖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减少胶塞颗粒进入输液瓶内的几率,减少因此给患者带来的身心伤害,减少患者及家属与护士之间的矛盾及纠纷.方法:通过改进加药的方法,改用专用的输液针头,减少胶塞进入输液瓶内的几率.加强与患者的语言沟通,减少护患之间的矛盾.结果:减少胶塞进入输液瓶内的几率,减少因此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少护患及家属与护士之间的矛盾和纠纷.结论:多观察,反复试验,改进加药方法,减少胶塞进入输液瓶内几率,同时对注射器制造商提出建议,加以改进.通过加药方法的改进,输液针头的选用,明显减少胶塞颗粒进入输液瓶内的发生.
作者:肖春蓉;唐俊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要求取环的绝经妇女126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要求取环且对米索前列醇有禁忌证的绝经妇女6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未服用任何辅助药;观察组于术前7天顿服尼尔雌醇5mg,患者术前1小时服用米索前列醇600mg.结果:观察组126例,取环困难17例,取环困难13.5%,对照组68例中取环困难33例(48.5%).观察组成功取出120例,成功取出率95.2%,对照组,成功取出45例,成功取出率66.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能有效扩张宫颈,手术容易操作,痛苦少,取环成功率高.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医院是患者和病原菌聚集的特殊公共场所,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已成为医院的重点工作之一.而多数医院感染通过手传播,其中1/3医院感染通过洗手和手消毒可以完全避免[1],我国卫生部2006年颁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明确规定手部皮肤清洁消毒的要求,在等级医院评审中,手卫生及医院感染控制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医院感染科专门负责这项工作,并制定相应的洗手指南.但在实际工作中,我国医护人员普遍缺乏洗手意识,及时洗手率低,或洗手不规范不符合要求等.
作者:施晓娴;王国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中期妊娠引产后胚物残留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宫腔镜诊断中期妊娠引产后胚物残留患者30例,经宫腔镜诊断、定位、确定残留物的大小、位置后行清宫术.结果:术后随访半年,全部患者已恢复正常月经.结论:宫腔镜术是一种简便、直观、安全、可靠的技术.
作者:韩杰;张文华;宋丹迪;刘慧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产后出血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防治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2004年1~10月应用10%葡萄糖酸钙产时静滴,防止产后出血收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雪松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发热是机体防御疾病和适应内外环境温度异常的一种代偿性反应,是儿科常见的症状.凡体温>正常范围称发热,凡肛温超过39℃为高热[1].2010年1~12月收治高热小儿88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石丰月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期妊娠引产是指妊娠13~28周患有严重疾病,检查发现胚胎异常和胎儿畸形以及计划外怀孕者用人工方法终止妊娠,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降低缺陷人口出生率以及在临床上作为计划生育的补救措施的一种常用手术[1].中期妊娠引产的方法主要有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水囊引产、药物引产、缩宫素静滴引产等.常用的是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患者入院后,由于对引产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对手术又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她们普遍存在恐惧、怕疼痛、怕手术效果不佳、怕留有后遗症等心理.采取针对具体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君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静滴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连续静脉输注组),每天用奥曲肽0.6mg溶于5%葡萄糖500ml中,采用微量输液泵以50μg/小时的速度静滴,12小时1次,连用7天;B组(间歇静脉输注组),用奥曲肽0.6mg溶于5%葡萄糖250ml中,1小时输注完毕,12小时1次,连用7天.结果:A组白细胞、血淀粉酶、血糖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C-反应蛋白第3天和第7天明显低于B组(P<0.05),A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奥曲肽连续静脉输注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优于间歇静脉输注法.
作者:章云生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