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凤;高明洁;雍彦礼
目的:对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52例白内障患者为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和分析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显示视力水平有所改善,并发症患者经过处理均全部治愈。结论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创伤性小,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阿西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进一步指导。方法选取我站选择药物流产病例150例,根据停经时间的不同分为三组 a 组、B 组、c 组,观察临床效果并记录分析药物流产与孕妇年龄、孕次、停经天数等的关系。统计结果显示,口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与孕妇年龄和孕次无关(P >0.05),与停经时间有关(P <0.05):停经≤49天的完全流产率达94%,失败率为2%;停经50~60天的完全流产率为88%,失败率为4%;停经61~70天的完全流产率为54%,失败率为10%。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49天以内的早期妊娠痛苦小,使用方便,减少了人流综合症的发生,可以在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邓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提高对过敏性休克的认识,探讨急救护理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过敏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急救护理措施。结论掌握过敏性休克的症状和体征,备齐急救药品与物品,熟练掌握急救护理操作技能,及时给与急救与护理。
作者:徐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入院的11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额外给予通心络胶囊和卒中单元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治疗的有效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实验组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2.2%,明显高于对照组68.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是显著的,值得推广。
作者:高长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透视下闭合复位加压空心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3月6月我科采用透视下闭合复位加压空心钉固定治疗的4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过程及术后随访结果,采用Harris 评分系统对随访结果进行功能评价。结果4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至60分钟,平均38分钟。出血5~20ml,平均8ml。经过6~36个月平均23个月随访,骨折愈合36例,时间3~12个月,平均7.6个月,骨折不愈合5例,其中3例股骨头坏死。Harris 评分:55~100分,平均(88.6±14.7)分,其中优26例,良9例,中3例,差3例,优良率85.4%。结论透视下闭合复位加压空心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费用低,疗效满意。
作者:黄朝国;吕文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发生垂体前叶功能紊乱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11年至2013年救治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垂体前叶功能紊乱者与正常垂体激素水平进行比较,以找出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有66例出现垂体前叶功能紊乱,占82.5%。由 logistic 回归分析我们得出,本病的危险因素主要与患者的 Glasgow 昏迷指数低于8分、中线结构移位超过0.5cm 有关。结论颅脑损伤后患者多有垂体前叶功能紊乱的现象,准确掌握导致本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临床预防与救治的重点。
作者:程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护理措施和临床观察。方法将我们科室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47例患儿随机其分为两组并分析讨论。对照组的2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23例患者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措施。询问观察组与对照组3天后患儿的大便次数,同时观察患者对治疗的态度。结果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0.05),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后的患者大便次数以及患者态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于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后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好,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迪丽班·阿不都吾甫;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产前心理护理在产科应激事件和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方面的预防作用。方法收集我科室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产妇120例进行研究。将他们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除了给予通常的产前检查和护理方法外,还采取产前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通常的产前检查和护理。结果两组孕妇在分娩前对胎儿的性别、异常情况和分娩的痛苦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担忧,两组孕妇发生产科应激事件及 PPd 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孕妇产前的心理护理可以明显降低 PPd 和产前应激事件的发生率,其对 PPd的预防有积极作用。
作者:常桂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观察标准外伤开颅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患者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和标准外伤开颅术,术后治疗方法一致,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采用 Gos 预后评分标准,对照组恢复良好率、病死率分别为32.6%、26.5%,观察组恢复良好率、病死率分别为59.2%、12.2%,观察组的恢复良好率比对照组高,病死率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良好,具有积极临床意义,值得深入探讨和推广。
作者:曹泽成;张传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评价社区综合管理在高血压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社区18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常规管理组与综合管理组,各94例。其中常规管理组只进行一般常规性管理,而综合管理组则施行全方位的高血压治疗管理相关措施。结果常规管理组患者对于高血压的医学认识度与身体恢复状况明显低于综合管理组患者(P <0.01)。常规管理组降压有效率低于综合管理组(χ2=10.55,P <0.01)。结论综合管理组患者实施的组建档案、定期随访、讲解医学知识、舒缓心理压力、强化饮食习惯等相关措施对改善与控制高血压病情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吕晨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综合护理及健康指导在乳腺癌术后治疗中的重要性,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等。方法通过对我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47例的术后综合护理及康复指导实践经验资料的分析、归纳及总结。结果47例患者术后恢复快,无并发症发生,心理健康,康复出院。结论加强术后综合护理有利于增强患者抵抗病魔的信心,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
作者:叶文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开展以人的健康为核心的医院健康教育活动,使医院由单纯的医疗服务走向以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服务。方法以护理程序为基础进行系统化的健康教育;集体化教育与个体化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通过语言、图文、形象化、电化及实践教育等灵活多样、各具特色的形式进行的健康教育;运用人际传播的技巧进行的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作为医院的一项重要职能,是一种治疗手段,也是人们预防疾病保持和促进身心健康的必要方法;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组成部分,是临床护士的重要职责。结论科学的实施健康教育对促进病人的康复及预防保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护理肢体语言在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方法我院在2013年度开展肢体语言在护患沟通作为观察组,与2012年度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抽取200例患者进行调查,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在护患沟通中实施护理肢体语言后的患者满意以及护理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护理工作中开展肢体语言护理方法,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值得在在临床中沟通。
作者:胡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尤其发展至上世纪70年代,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了一门系统性的研究学科,同时也成为了一项完善的管理内容。文中对妇产科护理风险出现的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营地方式,以期有效提升妇产科护理效率。
作者:王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0引言儿童是迅速生长发育中的群体,儿童生理解剖与成人不同,不同年龄段儿童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药物反应性亦有差异。同时一些在成人少见的不良反应也可能在儿童身上出现,甚至是严重的不良反应。早产儿、新生儿时期由于某些生理物质缺乏,对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成年人高。婴幼儿特别是新生儿肝药物代谢酶系统发育不完善、功能不全,可使某些药物的代谢减慢,半衰期延长,易引起蓄积[1]。儿童个体差异大,对药物的反应各有不同,就同一个体而言,完全相同的给药方案,也可能随患儿发育的情况使药物作用发生变化。结合儿童自身特点做到合理用药,关系到儿童用药的安全、有效[2]。儿科药师应对患儿做好正确的用药指导,提供良好的服务。
作者:张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心脏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声像图特征。方法手术和病理证实为心脏黏液瘤,回顾性分析临床表现和术前声像图检查资料。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心脏黏液瘤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孔繁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查阅,研究中西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进展,结合笔者的临床经验,进行相关阐述。结果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病机复杂,笔者结合临床经验从疾病分期诊治、药对配伍辨证分析、临床辨证施治等方面进行诊治,多获良效。结论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以辨证施治为主,治法以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活血化瘀,解毒消肿,补肾健骨为原则,早期以实证为主,晚期则以虚实夹杂,虚证为主。
作者:崔社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究眼睑美容整形的临床特点为以后临床整形提供可靠数据支持。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至2013年收治眼睑美容整形患者36例,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此类患者临床表现、手术方式以及临床疗效等。结果31例患者伤口在1个月内完整愈合,余下5例患者在2个月内伤口恢复;患者对治疗效果均非常满意;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轻度血肿和青紫等现象,对症处理后现象消失。结论对眼部美容可以应用眼睑成形术,具有突出的临床整形效果,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房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病历资料的研读,结合患者的病征观察和临床实践,制定出系统的护理方案。结论房间隔缺损患者的护理主要应根据患者的病症表现和手术的具体操作方式,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确保手术安全顺利。
作者:姜明芳;赵春红;赵桂贤;严春华;赵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份到2013年7月份收治的56例因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致不良反应患者为例,对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女性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男性患者高,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其余年龄阶段患者更高,差异明显,P<0.05。而在不良反应中,主要以皮肤附件以及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为主。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多发于静注10分钟到30分钟内。结论在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密切观察,对存在异常的患者需要及时处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郭丽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