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放射线临床应用的基本技术

程景欣

关键词:放射线, 临床应用, 成像
摘要:目的:探讨放射线临床应用的基本技术措施。方法通过对放射线成像技术原理和应用规则的研读,结合医疗实践,制定出系统的临床应用方案。结论放射线成像技术在疾病检查中有着严格的操作技术规范,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不断提高临床应用水平,为有效医疗提供可靠地诊断保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的术前、术后护理

    1冠状动脉造影的定义冠状动脉造影是使冠状动脉在 X 线下显影的方法,是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金标准,属于介入性诊断技术。2临床资料选择136例住院患者,均为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心内科住院做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其中男性92例,女性44例,年龄45岁~77岁之间,平均年龄61岁,结果全部成功,未出现并发症。

    作者:王翠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高血压护理新进展

    0引言高血压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具有缓慢进行性发展、血压不易控制,晚期可造成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高血压给人们健康带来的严重损害已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2]。据统计,我国中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4%[3]。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治疗和正确的护理指导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何智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提出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12月期间88例在我院行健康体检正常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监测溶血标本和未溶血标本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葡萄糖(GlU)、尿酸(Ua)、尿素氮(BUn)、血钾(K+)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溶血标本 tP、tBil、ldH、ast、alt、K+水平明显高于未溶血标本(P <0.05), alP、Ua、GlU 水平明显低于未溶血标本(P <0.05),alB、dBil、tc、tG、cr、BUn 水平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标本溶血可显著影响多项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标本溶血。

    作者:张素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如何避免胎心监护时的假无反应

    0引言NST 无反应型是指胎心监护40分钟以上,胎心率基线在120~160bpm,细变异振幅小于6bpm,没有出现胎动或有胎动无加速(可有胎心率上升,但小于15bpm,或达到15bpm 而持续时间少于15s),称为 NST 无反应型。对于胎心监护结果 NST(无应激实验)的反应型的临床意义目前已公认无疑,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无反应型在临床结局中却找不到依据,究其原因是未将处于睡眠期或受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的健康胎儿与真正缺氧的胎儿区别开来,其次就是忽略了临床综合分析。

    作者:杨晓冬;郝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心理护理

    人类社会进步发展,人的寿命延长,老年比例提升,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损伤性疾病,在骨折的同时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他们的心理状态对于骨折治疗和恢复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心理护理。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晚期产后大出血介入治疗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治疗后大出血的临床价值护理。方法总结19例产后大出血患者介入治疗的情况及护理措施。结果经行髂内动脉栓塞术19例产后大出血患者成功止血,术后加强护理,无任何并发症发生,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术前准备充分,术后绝对卧床24~48h,穿刺侧下肢制动24h,严密观察出血情况及加强会阴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范亚丽;张玉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经治疗患儿均痊愈出院。

    作者:戴秀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宫外孕出血性休克患者的35例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宫外孕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35例宫外孕出血性休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其进行积极抢救给予护理干预;对同期收治的35例宫外孕出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急救和基础护理,并设为对照组。在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结果在护理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分析,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宫外孕出血性休克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岳崇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再次剖宫产切口选择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行再次剖宫产时切口的选择。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再次剖宫产的100例病人,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病人分为 a、B 两组。a 组:共50例,采用子宫下段原瘢痕处进入宫腔;B 组:共50例,采用高于瘢痕处进入官腔。之后,比较两组手术中切口裂伤、产后出血以及晚期产后出血的情况。结果 a 组产后出血8例(16%),切口裂伤7例(14%),晚期产后出血3例(6%);B 组产后出血3例(6%),切口裂伤4例(8%),晚期产后出血2例(4%)。结论再次剖宫产时一般应将高于原切口瘢痕处作为切口,然后进入宫腔。

    作者:邹梅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非意愿妊娠中期引产的心理护理

    0引言中期妊娠是指孕周在12~28周内的妊娠,。本站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共施行非意愿妊娠中期引产169例,采取针对具体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1临床资料本组169例受术者,年龄小14岁,大43岁,平均年龄26±2.5岁。孕周12~16周102例,17~28周67例,引产原因中计划外怀孕98例(占57.9%),未婚先孕71例(占42%)。

    作者: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超前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0引言术后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为了有效治疗术后疼痛,许多学者对疼痛的机理进行了多层面而深入的研究,目前认为,外周敏感化(peripheral sensitization)和中枢敏感化(central sensitization)是疼痛形成的重要机制,同时提出了减少伤害性刺激的传人中枢,从而防止或抑制中枢敏感化和外周敏感化的方法--超前镇痛(preemptive analgesia)。超前镇痛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就与此相关的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赵沛钰;贾慧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患儿住院期间病情观察及相关护理方法,观察护理前后的肺功能状态。结果本组60例患儿治疗护理前后的肺功能状态变化比较后发现,治疗护理后患儿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呼气高峰流量(Peer),水平均较治疗护理前有显著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给予相应护理及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肺功能状态。

    作者:满得利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清眩汤治疗美尼尔氏病125例

    目的:观察清眩汤治疗治疗美尼尔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治疗组10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治疗组用自拟方清眩汤。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方清眩汤治疗美尼尔氏病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永妙;赵笑燕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浅谈ICU病房院内感染的护理对策

    1ICU 病室发生感染的原因不同病种、不同部位与程度感染的危重病人集中,成为发生感染的基础因素。 ICU 病人可来源于院外直接入院的急诊室,也来自于内、外、妇科等,病人可能带有不同科室的各种杂菌及耐药菌株,并也可有不同部位的有创伤口。这些因素混在一起,增加了对 ICU 内污染细菌分析的复杂性,加之危重病人多已较长时间应用过各种抗生素,同时又为易感者,使 ICU 内感染控制造成困难。

    作者:陈红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静脉麻醉下行人工流产的观察及护理

    对1586名门诊自愿要求无痛人流者采用丙泊酚(静安)进口药全麻下行人工流产者进行观察及护理,结果说明丙泊酚是一种安全有效地短效麻醉剂,虽然其有心脏和呼吸抑制,及过敏等不良反应,但通过术中心电监测生命体征及采取适当的措施,一些不良反应是可以避免的,护理中应强调注意患者的舒适、安全,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尤为重要。

    作者:李秀美;龙承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科无菌手术的患者106例进行分析研究,其中有21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针对术后切口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其相关因素,实施相关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结果此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与接台手术、手术地点、手术类型、手术时间以及手术部位密切关联,此组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经对症处理及手术室护理干预后,终均痊愈出院。结论对骨科无菌手术治疗均实施手术室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预防和降低切口感染,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加快术后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德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世界新医学信息文摘》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几批不同产地大青叶的质量分析及含量比较

    目的:对不同产地的大青叶进行质量分析及对其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成分进行分析比较,鉴定方法均源于《中国药典2010》。结果靛蓝和靛玉红均可通过薄层检测出,但不同产地大青叶靛玉红的含量大不相同。

    作者:陈丽;崔云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肺结核肺叶开胸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56例护理

    目的:探讨肺结核肺叶开胸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56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分析讨论,均进行肺叶开胸切除术,随机分为两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后的肺感染的发生率以及引流管拔管时间明显高于观察组,经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在肺叶开胸切除术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后肺感染的发生机率以及引流管拔管时间。

    作者:孙玉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泌尿外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刀术的患者66例进行分析研究,做好存分的术前准备工作,术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密切做好各项护理配合。结果此组患者经治疗和护理配合后手术成功率为100%,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6例,经有效的处理后均痊愈康复出院。结论尿道前列腺电刀术经过有效的护理配合后能够明显的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