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侧叶切除术治疗孤立性甲状腺结节78例临床分析

张海辉

关键词:甲状腺侧叶切除术, 孤立性甲状腺结节,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孤立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中采用甲状腺侧叶切除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78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治疗,试验组进行甲状腺侧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为(40.81±2.25)min、术中出血量为(40.25±2.96)ml、切口程度为(5.38±0.52)cm、患者住院费用为(4012±9.78)元,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孤立性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较高,采用甲状腺侧叶切除术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相关文献
  • 女性更年期患者动态十二导联

    目的:研究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aecg)检测更年期心律失常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00例资料,分析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以心悸、胸闷、胸部不适为主诉500例,发生各种心律失常356例,发生缺血性st-t改变260例。结论 aecg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高,并能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为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赵瑞;王丽;段玉彩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血糖控制目标适当放宽或更有益于心脏手术患者

    这是一项回顾性研究,作者对2009 年9 月胰岛素治疗方案变化前后接受心脏手术治疗患者的血糖和心脏手术长期预后进行比较。2009 年9 月以后,住院患者胰岛素静脉输注治疗期间的血糖控制目标从80~110mg/dL(80–110 组,667 例) 升至110~140mg/dL(110–140 组,658 例)。研究发现,胰岛素静脉输注治疗期间、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期间和术后3 天内,110~140 组平均术后血糖(BG)水平都显著高于80~110 组。但是,110~140 组术后轻度低血糖(BG < 70mg/dL)发生率较低。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科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26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静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醒脑静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可靠,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杨兴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西门子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对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的探讨。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治疗的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对80例患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和选择性动脉造影,观察这些患者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准确度的分析和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在诊断后,使用64排螺旋ct的轻度狭窄(47.50%)和中度狭窄(37.50%)的诊断率均高于使用选择性动脉造影的轻度狭窄(20.00%)和中度狭窄(20.00%)诊断率,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使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对冠状动脉的狭窄具有较准确的诊断价值,特别是对冠状动脉的轻、中度的诊断较准确,检查时不会对患者具有创伤性,费时较少,诊断的准确率较高。

    作者:张尹;曹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多潘立酮联合多赛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5例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多潘立酮联合多赛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给予多潘立酮联合多赛平治疗,对照组35例单用多潘立酮,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多潘立酮联合多赛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取得满意效果,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张有军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阿司匹林联合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46例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使用阿司匹林和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治疗两周后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韩薇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双硫仑样反应的健康教育及原因分析

    目的:对于双硫仑样反应的原因及健康教育进行研究,从而引起医务人员的注意,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率。方法收集我科室双硫仑样反应的病人共23例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其健康教育。结果医护人员对病人的不够重视以及宣教不到位与病人的病情有着密切的联系。结论医护人员要不断努力学习有关双硫仑样反应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要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和禁忌证,嘱咐病人禁止喝酒,以降低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概率。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尿微量白蛋白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并分析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命名为糖尿病组,同时选取55例到我院接受常规健康检查的人员为正常对照组。测量糖尿病患者晨尿中尿微量白蛋白,与正常人晨尿中尿微量白蛋白作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组尿微量白蛋白的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升高,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庆忠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28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在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中采用双钢板固定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28例,均给予双钢板固定治疗和早期功能锻炼,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8例患者经治疗后均能解剖复位,且经早期功能锻炼配合治疗,28例患者术后均能达到Ⅰ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3.42±0.73)个月;根据腕关节和尺桡关节活动范围进行评价,优14例,良1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6.4%;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适症状出现。结论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采用双钢板内固定疗法治疗有确切效果,能够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且安全性理想、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承国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期间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26例患者各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治愈14例,好转12例。结论为了使疾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护理上应重视患肢的护理,加强用药观察,做好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

    作者:张亚宁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的延续护理

    0引言持续性腹膜透析(CAPD)是一种有效治疗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的方法,适合居家治疗。通常患者出院后仅通过回院复诊来获得治疗或获取与疾病相关的康复信息,其健康需求远不能得到满足。为保证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我院开展了针对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进行的延续护理服务,即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在护士和患者及其家庭成员之间建立有目的性的互动,以促进和维护患者的健康,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宗慧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

    本文通过探讨住院患者意外跌倒的原因与防范对策,得出结论:评估高危跌倒患者,识别现存或潜在风险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加强安全教育,控制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作者:赵岚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真菌性食管炎的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真菌性食管炎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真菌性食管炎患者的资料进行系统全面分析。结论该病人近年来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应引起广大同仁的高度重视。

    作者:王彦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

    目的:通过对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达到及时诊断和治疗肺炎的效果,减轻病患痛苦。方法在实验室内使用serodia-MYc0Ⅱ试剂对样本血清进行化学检验,收集其数据,分析测定结果。结论 serodia-MYc0Ⅱ试剂对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作用明显,可精确区分出其阳性、弱阳性、阴性。针对结果医生可进行更加准确有效的治疗,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何晶晶;赵冬梅;张雁;周珣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患者青霉素钠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3/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9/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盆腔炎患者采取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静荣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分娩时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护理

    分娩是个复杂的过程,产妇受到生理与心理的双重考验。本文对产妇分娩时的心理状态加以分析,采用正确的护理方法能促进产妇顺利分娩。

    作者:汤永娟;程岩;欧艳霞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超声雾化吸入及规范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分析讨论超声雾化吸入及规范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的疗效评价。方法选取我科150例肺炎患儿,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及规范化护理干预。结果经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患儿的脉率、呼吸频率、体温变化等恢复正常,与住院时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结论给予小儿肺炎患儿实施超声雾化吸入及规范化护理干预措施,明显改善了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朱鹤云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益肾化浊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治疗会使病情加重,对患者非常不利。我们应用益肾化浊汤治疗此病,疗效较好。

    作者:陈小平;管淑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高剖宫产率的原因分析

    剖宫产是产科领域中的重要手术,是指妊娠在28周以上,在分娩过程中,如果产妇或胎儿有异常情况,胎儿不能顺利出生,通过剖开腹壁及子宫取出胎儿及附属胎盘,胎膜及脐带等手术。若手术指征选择得当,实施手术及时,不但可以挽救母子生命,而且能使母婴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可避免因阴道分娩对胎儿及母亲所造成的损害。剖宫产的指征包括:产道异常、软产道异常、产力异常、胎位异常、异常分娩史及胎儿因素等。

    作者:冷净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产妇产后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在如今社会人们提倡优生优育,随着其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因此做好临床产妇的产后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在临床中对产妇实施良好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避免其由于尿潴留而引起产后出血;乳头皲裂、乳汁不足、奶胀、便秘、腹泻及新生儿消化不良;在产妇出院以后往往由于婴儿的脐部护理不周从而引起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致使产妇保持心情的轻松愉快,以利于其产后的身体恢复。

    作者:陈娇花;方秀萍;朱梅英;李秀金 刊期: 2014年第30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杂志

主管: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主办: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